平安大队这边的秋收如火如荼,可其他大队并不都跟他们想的一样。
村里的小学原本定的九月一号开学,但因为抢收的事儿只能暂时推后几天,好在这段时间大伙儿都忙着下地干活,连家里的小孩子也要跟着捡豆荚捡苞米穗,整个大队就没有闲人,隔壁大队的知青看到这一幕还有些惊讶:“你们大队今年秋收可真早啊,我们去年都是十月份才秋收呢!”
“就是,”另外一个知青也说:“应该在地里再长长,到时候水分少粮食更实成!”
林钰听到他们的话便去问了大队长,要不要把他们猜测的消息告诉其他大队。
刘水生想了想说:“得说,这样你跟那几个知青说一声,顺便告诉他们等咱秋收完学校再开学,另外我得去趟公社把这情况汇报一下,至于怎么安排还得看公社领导!”
大队长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的走了,但平安大队的秋收仍在继续,林钰把前段时间看天上云彩觉得要下雨的事儿跟那三个知青说了,谁知那三个知青闻言并没往心里去。
“下雨也正常,”那个男知青说:“以前秋收的时候也不是没下过雨,这不算啥。”
林钰见状只能又说了冰雹的事儿,“这毕竟不是小事儿,我觉得你们还是回去跟大队领导说说,怎么安排虽然要看领导的,但你们不说总归不好。”
那几个知青一想也是,反正这几天暂时还不能上课,于是在回去的时候便各自找了村里领导说了这事儿,但就像他们说的那样,他们村里的领导对于刘水生的说法那是嗤之以鼻,甚至还觉得刘水生这大队长真是越当越回旋(xuan四声)。
相比起隔壁大队的领导,公社领导显然对刘水生的说法更加信任几分,但这毕竟涉及整个公社下面好多大队的秋收,于是公社领导想办法联系气象部门,看看那边能不能给出点专业性的意见。
没过多久,气象部门那边就传回来消息,让前进镇这边及时防灾,根据监测到的数据来看近期雨水灾害概率非常高……
公社领导看到这个结果急忙让工作人员赶紧通知各大队抓紧抢收,宁肯少收一点也比被雨水糟蹋了强!
这消息传达下去的时候,平安大队的秋收也已经接近尾声了,虽然粮食暂时还被堆放在晒谷场,但都有专人看管,趁着太阳天不停的翻晒,晒好的就赶紧收进粮仓里,就在地里的土豆也起的差不多的时候,一天半夜忽然响起一声惊雷,紧接着便是密集的雨点。
薛丰年被这动静惊醒,他看了眼还在睡着的林钰,小心帮他盖好被子然后起身去关窗户,可雨点打在窗子上的动静逐渐变得不同,薛丰年皱眉推开门拿着手电往外瞧,就见外面下的已经不是雨,而是冰雹!
薛丰年没想到还真让他们给猜中了,连忙穿上雨衣就去院子里查看情况,鸡窝里的四只鸡正瑟缩的躲在一起,薛丰年当初盖这鸡窝时就没像普通人家那样直接把窝打在地上,而是下面用木板支起来,然后在上面放上草编的窝,现在下雨下冰雹的虽然声音有点吓人,但鸡窝离着地面挺高,倒不用担心这几个小家伙会被雨淋着。
同样,猪圈那也还好,虽然地面湿了,但两头小猪现在已经长成了大肥猪,并不怕水和冰雹,薛丰年去看的时候它们就靠在一起哼哼,薛丰年找了几块干净木板垫在猪圈里面,两头猪立刻就去木板上趴着了。
至于家里的兔子,已经都让薛丰年处理掉了,实在是太多养不过来,于是他给了铁蛋几只后,剩下的便都卖给老方,倒是兔子皮留了不少,等着冬天做成褥子、围巾啥的寄给京市。
在院子里检查了一圈儿,薛丰年就赶紧进屋,别看他出去没多长时间,但冰雹砸在身上还挺疼。
他刚脱下雨衣,林钰就从屋里出来了:“是不是下冰雹了?”
薛丰年点头:“你赶紧进屋,别冻着。”
林钰这会儿穿着线衣线裤倒不觉得冷,他还好信儿的站门口往外瞧:“幸亏地里的庄稼都收完了,要不这一场冰雹后,还不知道要咋样呢。”
薛丰年擦干身上的水,便拉着林钰进屋:“赶紧睡觉。”
两人上了炕,薛丰年下意识就把林钰搂进怀里:“刚打雷你听见了吗?”
“没,”林钰笑笑:“我睡觉死。”
“老吓人了,”薛丰年故意逗他:“还嗷嗷刮大风,那动静就跟鬼叫似的……”
“薛丰年!”林钰瞪了他一眼:“你是故意的吧?”
薛丰年笑着亲了他一下:“算了,不吓唬你了,我以为你不怕呢……”
“薛丰年!”
薛丰年低低笑了两声,把人搂紧了些:“睡吧,明儿看样儿不用早起了。”
林钰靠在他怀里听着外头噼里啪啦的声音:“也不知道其他大队的庄稼都收啥样了,希望大家都没啥损失。”
薛丰年闻言捋了捋小知青的头发:“别想那么多,起码咱大队今年的收成不受影响就行了。”
这倒不是薛丰年自私,但人就是这样,有多大能力办多大的事儿,他们现在就是普通老百姓,能管好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在自己没能力之前,实在是无法做到达济天下。
第104章 平安小学
虽然薛丰年说下雨第二天能睡个懒觉,但一早他就被人叫醒了。
大队长带着几个人查看情况,顺便就叫了自己这个外甥。
“大小伙子睡什么懒觉!”刘水生瞪了薛丰年一眼:“幸亏咱地里收的快,昨儿半夜这雹子下的太大了,我听说隔壁大队那边苞米杆都被砸倒了老大一片,那些粮食得糟践不少!”
“可不是,”李会计在一旁说:“咱这好多人家窗户纸、塑料布都被打烂了,早起我一看地里那雹子个头都快赶上鹌鹑蛋大了!”
“得去河套那边看看,”刘水生皱眉:“幸亏现在天冷了,这要是放在夏天,整不好还得涨水!”
平安大队这边因为应对的及时,地里基本没有任何损失,只是各家自留地里的菜被冰雹打坏了不少,可那些菜叶洗洗都能吃,也就不算什么。
但其他大队可就没平安大队这么幸运了。
有些大队听公社的话早早开始准备秋收,虽然没全都收完,但那损失相比较起来也就非常小了;还有几个压根就没把公社的话当回事的,比如平安大队旁边那个大队,知青告诉的时候没当回事还嘲讽刘水生,公社去说的时候也是哼哈答应但没立刻执行,昨天半夜突如其来的冰雹瞬间就让那大队里的人慌了手脚,可就算他们长了三头六臂,地里的庄稼还是毁了大半。
不说公社领导听到这消息后有多生气,就是他们本村的村民知道前因后果后,那也是气的不行,直接把大队部的门给堵上了,非要讨个说法。
这些情况还是林钰听隔壁村那三个知青说的,听说那边动静闹得特别大,就连大队长都趁乱让人给揍了,后来公社领导和派出所的同志赶到才消停下来,但这年头法不责众,而且本身就是村干部有错在先,公社领导也是气的不行,当场就把那个大队长给撸了。
“早就该换了,”其中一个叫周阔的男知青说:“之前刚听说学校要招老师的时候,我们那大队长就暗示我们送礼,意思谁送礼了就让谁上,我们知青点真有被骗的,结果后来没考上。”
“那就这么算了?”林钰问。
“不算了能咋地,”女知青黄芬说:“他是大队长我们又惹不起,只能吃哑巴亏。”
“不过这回他被撸了,倒也让我们知青出口气!”
林钰听到他们的话,再一次感叹自己能到平安大队真是运气好,虽然村干部不都是公正廉洁的,但有刘水生这个大队长在上头把持,也没人敢有什么大动作。
这就叫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平安大队的秋收已经结束了,这段时间天气不好再加上公社忙着其他大队的事情,粮食暂时还不能送,所以村小学便准备正式开学。
除了平安大队的四个知青外,这次考上老师的还有隔壁两个大队的三个知青,其中周阔和黄芬是一个大队,赵爱岗是另外一个大队的。
听说学校开学,三个知青起早就走着“水泥路”来了,公社派来的老师这会儿还没到,所以大家便凑在一起聊天,交流今后的教学方法。
又等了会儿,公社派来的方文彬也到了,他骑着自行车裤脚甩的都是泥点子,虽然形容有些狼狈,但眼神清正举止得体,看得出是位严肃端正的老师,大队长让大家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又在学校门口敲了一遍锣,平安小学今天就算是正式开学了!
村里人听说这消息,早早就把准备好的书包给家里孩子背上,一群小萝卜头欢呼雀跃的赶到学校报到,林钰看着他们清澈渴望的眼神心想,这时候虽然条件艰苦但小孩儿是真想读书,不像他那会儿大家条件都好了,反倒有了不少厌学的情况。
作为公社老师方文彬,他也是在场所有人里唯一一个有教学经验的人,他将学生按照年龄和识字量分别排好队,很快简单的分班就完成了。
“方老师真厉害,”大队长笑着说:“幸亏教委把你派来了,要不我们还两眼一抹黑呢!”
“共同努力共同努力,”方文彬笑着说:“我经验比大家多一点,但大家学问比我好,以后咱们共同进步!”
刚刚大家聊天的时候他了解到,这次几名考上的知青都是高中毕业,方文彬是初中毕业,但因为他父亲是老师所以才接了这个工作,所以在知青面前他并不摆架子,相反他倒是觉得这些大城市里来的知青见识多,有很多值得他学习的地方。
见大家相处融洽,学生也都进入教室准备上课,大队长这才背着手放心的走了,学校这边他不打算太过插手,让李红旗和方文彬负责日常,也该让年轻人锻炼锻炼。
因为考试成绩,林钰被分派为算数老师,因为学校经费有限,所以暂时孩子们还达不到每人一套课本,只能两人看一本学习,但这并不妨碍林钰教学,他提前准备好了几块大木板,将第一课要学的内容都誊抄在上面,然后挂在教室的墙上,这样即使下课后黑板上的字被擦掉,但学生还可以看着那些木板复习今天所学的内容。
他这个办法得到了其他知青的一致好评,音乐体育就不说了,起码语文和思想教育的两位老师都照搬了他这办法,于是每间教室的墙上都挂了好几块大木板。
木板也会根据教学进度更换内容,好在现在小学教学内容并不多,所以基本上几天才会换一遍。
自从林钰去小学当老师之后,薛丰年也开始忙起自己的事儿。
雨终于是停了,山上长出不少蘑菇和野菜,薛丰年最近天天都往山上跑,他知道小知青家里人喜欢吃这些山货,便想着多摘点晒干,然后连同做好的兔皮都给京市那边寄回去。
前段时间的地震肯定影响到叔叔婶子的日常生活,也不知道那边的蔬菜能不能供应上,他多弄点山货也能解解燃眉之急。
第105章 王一杰回来了
又过了一个月,粮站那边终于要收粮了。
因为三江县前段时间发生了冰雹灾害,上头领导今年特意给他们争取到政策福利,不仅在公粮斤数上给予优惠,还在统购粮的价格上做了补贴。
平安大队虽然是受灾程度最小的大队,但所有政策福利也都享受,因此大队今年的收入又增加不少。
村民们听说这个消息后,就连往粮站拉粮食都比平时更卖力了些,大家一边推算今年的工分值得多少钱,一边感慨上头真是为民着想。
薛丰年和林钰这次依旧跟着大队长等人去粮站算钱,算完了白条大家才一起往回走。
几人刚到村口,就看到前面一个背着行李的身影。
“爹,你看前头那个是不是妹夫?”李红旗问。
李会计年纪大了,正眯着眼朝前面瞧,旁边的刘水生已经开口了:“可不是,我瞧着也像王知青!”
李红旗闻言便喊了一嗓子:“王一杰!”
前面的人听见动静立刻站住回头,众人一看果然是王一杰!
大学生王一杰回来了!
没多久整个大队的人都得知了这个消息,有不少好信儿的人便去李会计家瞧热闹,想看看这上了大学的人是不是有啥不一样的地方!
知青点也有不少人去看王一杰,好歹大家以前都是知青,此时见面心中都满是感慨。
林钰跟在人群后头,看着正和大伙儿说话的王一杰,他身上穿的还是走时春杏给他做的那身衣裳,头发跟之前比短了不少,人看着精神几分,但也显得更瘦了。
薛丰年站在一旁,见林钰盯着王一杰看忍不住小声嘟囔:“我看也没啥变化么!”
林钰回头看了他一眼,偷偷扯扯薛丰年的袖子,两人便退出人群。
“我就是看看热闹,你瞧你?”林钰哼笑一声:“醋坛子又翻了?”
“我才没,”薛丰年嘴硬:“他一个结了婚的老爷们我吃啥醋,我就是觉得以前大家都把大学生传的可神了,可我现在瞧着也跟咱没啥区别。”
“能有啥区别?”林钰挑眉:“还不是两只眼睛一张嘴,两条胳膊两条腿,你不会以为上了大学就能三头六臂吧!”
薛丰年揉了把小知青的头发:“你这么想就对了,要我说这大学上的也没所谓!”
林钰才听明白,敢情薛丰年这是变着法的安慰自己呢,他这是担心自己看到王一杰心里失落?
林钰喜欢薛丰年的细心和为他着想,于是便朝他笑笑:“行了,这人也看过了咱回去做饭吧,我今天在粮站忙了一天可累坏了!”
果然,薛丰年听到这话也不纠结王一杰的事儿了,拉着林钰就要往家跑:“走走走,我这就回去给你做饭,等晚上再帮你按按肩膀,肯定舒服!”
与此同时,李会计家看热闹的人也都散了,只有大队长留下一起吃饭,他跟李会计一同坐在炕上,询问王一杰在学校里的情况。
“我记着好像还没到寒假呢,”刘水生开口:“一杰啊,你咋这时候回来了?”
这话也是李会计想问的,他这个女婿自从春天开学后就再没回来过,给春杏写信说的也是在学校忙,不想浪费钱和时间在路上,怎么这不年不节的忽然就回来了?
46/178 首页 上一页 44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