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可把王三妮气的够呛:“我还不是为了咱家好,你听听你说的这是啥话!”
“啥话?好话呗!”刘丰收哼了一声:“要我说你也该知足了,没看么,知道你怀孕了,咱娘今年就说养猪,等年底正好给你补身子,还有家里的鸡蛋你都吃多少了?铁蛋才捞着几个?”
“你忘了回你娘家时你娘是咋对待你嫂子的?有几家能像咱家这么惯着你的?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刘丰收说完把扫帚一扔就出了院子,他娘跟他说女人怀孕后容易脾气大让他忍忍,那他就不跟媳妇吵,躲出去总成了吧!
刘丰收扛着锄头下地,正好遇到了在地里干活的薛丰年,两人便凑到一起干活聊天,顺便就说起了他前几天陪媳妇回娘家的事儿。
“连个鸡蛋都抠搜着,”刘丰收接过薛丰年递过来的烟说:“我们回去那几天,她娘一天煮两个鸡蛋,三妮一个她嫂子一个,三妮她嫂子月份比我们还大点呢,我看那肚子还没三妮的大。”
“以后你要是相看对象可得好好长住眼,别光看人还得看他们家啥样,光是人好要是家庭不行,以后肯定扯后腿!”
薛丰年听到这话忍不住拍拍他肩膀:“银蛋哥,你可算是想明白了!”
“我早就明白了,就是懒得计较,”刘丰收抽了口烟说:“咱可是老爷们,能跟个娘们一样式儿的嘛?你没结婚不懂,我这叫揣着明白装糊涂!”
薛丰年忍着笑附和两句,转回头就把这话告诉了林钰。
林钰没想到丰收哥这么有意思,笑着对薛丰年说:“你放心,我爸妈可好了,不是为难儿媳妇的人。”
薛丰年刚要点头,瞬间反应过来林钰这话说的不太对劲,他上前一步低声问:“啥叫对儿媳妇好?你说的是哪个儿媳妇?”
他可是知道林钰大哥还没结婚呢,哪来的儿媳妇?
林钰狡黠的看着他:“还能哪个儿媳妇?小儿媳妇呗……”
他话还没说完,薛丰年就开始“欺负”人:“再给你个机会,是儿媳妇还是女婿?嗯?”
林钰被他挠痒痒挠的眼泪都笑出来了:“哈哈哈,我错了,我错了,还不行么……”
薛丰年不依不饶:“赶快说,到底是啥?”
“儿婿!儿婿总成了吧!”
第124章 回城和新老师
“威逼利诱”之下,林钰只得承认薛丰年的身份,可他总觉得好像哪不对劲,想了半天才说:“哪有像你这样要名分的,你不是应该讨好我嘛?把我哄好了我才能给你……”
“那我哄你,你乐意不?”薛丰年满脸坏笑,林钰忽然想到什么赶紧摇头:“不用不用,这是我乐意的,不用你哄我……”
“大丈夫一口唾沫一个钉,你别想反悔!”
林钰挣扎,林钰反抗,林钰……反抗不过只好妥协。
没办法,在绝对的体力优势下,小知青毫无胜算。
事后,薛丰年给林钰冲奶粉:“把这个喝了好睡觉。”
林钰看着碗里的奶粉那是相当无语,这啥意思?以形补形吗?薛丰年这狗男人真是“坏”透了!
从明天他就开始锻炼身体,不信下一回还“打”不过这狗男人!
第二天一早,林钰躺在炕上听着外头的鸡叫心想,算了,还是从明天再开始锻炼吧。
薛丰年精神满满的起床做饭,然后出去上工了,临走前告诉林钰饭被热在锅里了,他知道小知青今天早上没课,便想让他多睡一会儿再起来。
林钰迷迷糊糊又睡了会儿才起来,掀开锅盖就看到里面放着一摞油饼和一大碗炒土豆丝。
油饼卷土豆丝,林钰一个人能吃好几张,吃饱肚子换了衣服,林钰才慢悠悠去学校报到,他们这小学情况特殊,所以没有要求老师们必须准时上班,像孙宇就会趁着没课的时候下地或者割猪草,反正不放弃任何挣工分的机会。
林钰刚进办公室,就看到几个没课的知青正在一起聊天,吴新明看到林钰便朝他招手:“小林来了,你听说没隔壁大队的黄知青不干了。”
吴新明说的黄知青是黄芬,三个外来老师里唯一的一个女同志,之前负责教思想政治教育。
“咋不干了?”林钰问:“是不是出啥事儿了?”
“没出事儿,”跟黄芬一个大队的周阔说:“她家给她在城里找了个对象,要回城嫁人,不用留在咱这了。”
这话一出,办公室里再次安静下来。
“能回城好啊,”吴新明自嘲的笑笑:“要我是女同志,那我肯定也回去!”
“人都没见过谁知道啥样?”苏薇薇不服气:“回去就结婚这不等于盲婚哑嫁么!”
“大小姐,也就你敢说这话吧,”孙宇笑道:“咱们这些人还不知道要在这待多久呢,好不容易有个机会能回去,那肯定要抓紧!”
其他人闻言纷纷附和,林钰想到今年底将要发生的大事,忍不住说道:“我觉得咱们还是多看书好好学习……”
“学啥?”吴新明指着苏薇薇手里的书笑道:“你看苏知青还有时间看红色小说呢,就小学这点知识还用得着咋复习么?”
林钰有心想提点几句可他不敢乱说,只能含糊道:“反正多复习以前的知识肯定有好处,万一呢?没准哪天就能用上了!”
“我赞同,”苏薇薇开口:“吴新明你就看见我看小说了,我看课本的时候你咋不说!”
大家说了会儿话,上课铃就响了,林钰拿着自己的教材赶紧去班级上课,而且因为学校突然缺了个老师,所以大家还要轮流帮黄芬代课。
这件事很快就汇报给了大队,因为之前的老师都是大队选出来的,新老师自然还是要从几个大队里挑选,大队长的意思不如就按照之前考试的排名,再往下顺延一个就行了,但有些人不乐意,觉得这样不公平,还想再考一次试。
“考试是那么简单的?”刘水生一瞪眼:“你们知不知道考一回试,光是试卷就得找好几个人来出,然后再裁卷子油印,这可都是钱,就为了那么一个名额我看纯粹是浪费!”
三个大队长凑在一起为了这么个名额商量许久,如果按照刘水生的说法往下顺延,那下一个名额还是他们平安大队的,另外两个大队长有点不服气就想重新考试,可重新考试又涉及到试卷和出题人的问题,刘水生也没独断专行,就说既然他们非要考试,那这试卷钱和出题人就由他们去解决,另外两个大队长一听当然不能同意,最后没办法,还是得按照刘水生的办法来。
“又让你这老小子占便宜了,”一个大队长不服气道:“咋每回好事儿都能落到你们大队!”
刘水生“得便宜卖乖”:“那说明我们平安大队风水好,要不你也来我们大队得了,没准今年工分还能高一截!”
“我们可不跟你扯,还得回去干活呢!”
两个大队长“骂骂咧咧”的走了,刘水生嘿嘿笑了两声,转身就去学校把这个消息告诉大伙儿。
“这可太好了!”吴新明激动的说:“那新来的是不是要教体育?我去教思想政治教育吧,这个我行!”
刘水生看吴新明那样都不知道该说啥才好,不过就他这小身板让他天天带着孩子们练体育确实有点为难他了,于是点点头:“也成,不过思想政治教育可是很严肃的一门课,你得好好教,如果教不好还得换人!”
吴新明一脸严肃的向大队长保证,然后欢天喜地的去找人交接了。
“当初考试的时候吴新明后面是谁?”苏薇薇问:“我记得当时好像就抄了七个人的成绩。”
“这个我知道!”大队长掏出随身带的笔记本翻开:“我当时记了前十名,让我看看吴新明下面是……是苏朝阳!”
听到堂哥的名字,苏薇薇最高兴:“他行,苏朝阳以前什么球都会玩,他教体育肯定没问题!”
于是第二天,来上学的小学生们就发现学校里新来了一个老师,而之前他们那瘦弱的体育老师竟然开始教他们思想政治了。
好在苏朝阳对教什么并没太多想法,在他看来只要是老师那就比下地干活强,体育?这不是正大光明的带小孩儿玩么,他肯定没问题!
第125章 “去老丈人家串门”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距离薛丰年上次去南边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薛丰年觉得时间差不多了,还想往南边再跑一趟。
“咱俩现在手里差不多有一万五千块了,”林钰抱着小钱盒子算账:“两次倒腾买卖就有一万二,再加上平时攒下来的,将近一万五。”
别说是七十年代了,林钰记得九几年才有万元户的说法,这足以说明他们俩现在有多富裕。
“也不知道城里的房子贵不贵,”薛丰年说:“下次等见了冯向阳有机会问问。”
林钰听他这么说就笑:“万一房子买了,到时候我没考上……”
“不许乱说,”薛丰年捂住他的嘴:“赶紧呸三口,天上的神仙就知道刚才说的不作数了。”
林钰忍着笑,在薛丰年的注视下赶紧呸呸呸,薛丰年见状这才接着说:“你要是考不上我看没人能考上了,怎么可能有小神仙做不到的事情?我不信!”
林钰深吸一口气想跟他解释解释他不是什么小神仙,但薛丰年俨然已经不想听了,继而换了个话题:“到时候咱就买在你家附近,这样你还能经常回家咋样?”
林钰捂脸,“我爸妈现在住的地方是国家分配的房子,不能用于个人买卖。”
薛丰年挠头:“那要不就买学校附近吧,你在哪上学房子就在哪,对,就这么办,不用住校天天回家!”
这主意林钰倒是觉得不错,可惜现在才到夏天,他估摸着还得等两个月,上面可能才会宣布恢复高考的事。
就在薛丰年想着要不要再去南边一趟,把他们的存款凑到两万时,冯向阳倒是先一步找上了他。
“我行吗?”薛丰年拿着电话问。
“男人可不能说自己不行!”电话那边的冯向阳笑道:“我最近有事走不开,这次你就当是帮我,跟老周跑一趟。”
“哪是我帮你,分明就是你帮我,”薛丰年笑着说:“去一趟我还能带不少货回来卖,冯哥有这么好的事儿多谢你记着我!”
两人在电话里没说太多,冯向阳让薛丰年先去京市跟周新生汇合,然后再开车去南边进货,他的意思是给薛丰年算分成,这趟货的两成利。
“是不是太多了,”薛丰年说:“我进自己的货回来卖,就是跟着跑一趟,也不是白跑,总觉得要钱不合适。”
林钰听薛丰年说过那两人的情况,知道他们应该是不差钱的便说:“先跟着跑一趟再说,到时候看情况,反正咱自己也能赚钱,不用占人家便宜。”
两个人的想法一致,这边林钰又开始给薛丰年收拾东西,而另一边薛丰年还要去找二舅开介绍信。
“我多给你开几天吧,”刘水生摇头:“这眼瞅着快秋收了,你自己抓紧点时间。”
薛丰年谢过二舅,拿着介绍信就回了家,两人晚上吃饭的时候薛丰年又问:“钰儿,这次我要先去京市,你有没有啥东西让我带回去的?反正冯向阳那边没要求时间,我可以先去看看叔和婶儿。”
林钰没啥往家里带的,但想着两人的关系觉得还是让薛丰年先认认门好,最好能在他爸妈那留个好印象,也能为他以后坦白做铺垫。
“那就拿吃的吧,实在,”林钰说:“等我找点适合老年人的营养品……”
“你要给姥爷姥姥送东西?”薛丰年问:“那还找啥营养品啊,咱这猎户上山能找到的好东西不少,你等我一会儿去问问。”
说着两口扒完碗里的饭,套上背心就往外走。
他知道林钰的姥姥姥爷都是搞研究的,那肯定天天熬夜费心,薛丰年记得刺五加能安神,这玩意山上有的是,赤脚大夫那肯定不少。
于是薛丰年先去了赤脚大夫那,老大夫听说他想要刺五加,直接给他抓了两把问够不够,薛丰年哪能让老大夫白费力气,便说是小林知青想给城里的亲戚送,该多少钱就多少钱。
老大夫一听转身进屋,没一会儿拎了小半袋子出来:“这些都是我年前刚晒好的,一次别放多,当茶叶泡水喝或者泡酒都行。”
薛丰年跟他算了钱,可惜老大夫这没人参,他只能去村里打猎的那几家看看。
林钰吃过饭没一会儿,薛丰年就拎着个小袋子回来了。
林钰没想到他这么快便问:“买到啥了?”
薛丰年把袋子打开给他瞧:“刺五加,山参,还有根鹿鞭,你看成不?”
“本来我想问鹿茸的,结果人家去供销社卖了,鹿鞭他留着想自己泡酒喝,听说我帮你找的便给了我。”
林钰看着袋子里的东西,心里盘算着要是在他那时代这些东西能值多少钱,“够了够了,这些带给我爸妈他们足够了。”
“那就行,”薛丰年笑笑:“我想着刺五加给姥姥姥爷用,鹿鞭给叔,然后山参我买了两根一家一根,咋样?”
林钰点头:“就按照你说的来,有这些东西在,我看也不用再带别的什么了,等我再给家里写一封信就够了。”
第二天一早,林钰就把信和包裹都收拾好,他上午有课不能去送薛丰年,临走前再三叮嘱薛丰年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还是那句话,人最重要。
这一次,薛丰年没买到座票,他索性就在车厢连接处把自己的行李垫着休息,旁边还有几个同样没有座的人在这抽烟聊天,有人便开始传授经验,告诉他们自己每次出门都会带个小马扎,要是买不到位置就坐马扎,总比站着舒服。
55/178 首页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5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