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铄现在已经以贺明隽在大学第一个也是最好的朋友自居了。
“大佬,苟富贵勿相忘啊”林铄偶尔会这么开玩笑。
贺明隽扯了下唇角,再扫一眼林铄的手表,意思不言而喻这话再怎么样也不该出自林铄之口。
林铄家很有钱。
哪怕贺明隽并没有刻意关注这一方面,可耐不住他记性好,林铄又有点话唠,所以他就对林铄的家庭情况有所了解。
比如,因为考上b大,家里就把b大附近的房子转到他名下,祖父送了他辆车,手表是堂哥送的,收的红包足够维持大学四年的花销
这是大多数人都羡慕的人生了,不只是金钱,还被家人宠爱。
贺明隽倒没有太大的感觉,知道后对林铄的态度也没有转变。
林铄的手一向很松,对朋友很是大方。
军训一结束,林铄就要请同宿舍的人吃饭,因为宿舍长帮他整理过两次内务、贺明隽每天喊他早起。
贺明隽拒绝了,他不想浪费时间,也不喜欢和人一起吃饭。
林铄继续劝道“别客气啊,你给我当了半个月的闹钟,还不值一顿饭这里的伙食和牢饭似的,咱出去搓一顿。给个面子呗”
贺明隽“你的面子不值钱。”
如果是他不想干的事,轻易劝不动。
林铄不禁感叹“你简直活得像个苦行僧”
怎么会有人脑子聪明还那么努力呢
这大概就是他们和大神之间的差距吧。
最终,林铄也没有强求,关键是他知道强求不来。
林铄提议六个人合张照,等返校后,
学校那么大,他们又不是同一个专业的,若不是加入同一个社团或学生组织,恐怕也不会再有很多交集。
合张照又不费什么事,贺明隽没有反对。
在发动态时,为了排版看起来整齐点,贺明隽就把这张合照放上去了。
这才有了贺启年看到后对贺明隽的误会。
贺明隽发这些,是希望他们能看到,知道他在脱离家庭后过得很好,但具体能有什么样的效果,他并不确定,也不会去打听。
他只剩三个月就成年了,到时候他们还是要面谈的。
贺明隽收起手机,拿出平板开始看论文。
旁边的林铄伸着脖子凑热闹“你在看什么”
此时他们是在返校的大巴上,车辆的安排是按连队划分的。
贺明隽没回答,但也没挡着。
“这也不是心理学吧”林铄看着那复杂的分子结构,睁大了眼睛。
“难道你后悔了,想转专业”
贺明隽“没有。”
“那你看这些干嘛”
“只是兴趣。”
林铄更觉得奇怪“既然你有兴趣,为什么不选这个专业这比心理学更难自学吧。”
贺明隽懒得多解释,只说“没有更难,我现在对心理学更感兴趣。”
化工这样的专业,只要能做出成果,哪怕没有相关证件,也能说明自己有那个本事。
但心理学就不行了,除了要考心理咨询师的证书,还是有专业学历更有说服力。
而且,贺冬冬想学心理学。
听到贺明隽的回答,林铄默默自闭了。
他在高中时也算是学霸了,可现在进入大学校园,还没正式上课认识那些教授大佬呢,就见识了什么叫人外有人、被碾压得渣都不剩。
贺明隽没在意林铄有多郁闷,只为耳边清净下来而心情轻松了几分。
他看这些,是为了挣钱还账以及买房方便落户。
他学习能力不差,这个任务世界的科技进程大约比他原本世界死时落后十五六年,随便做点东西出来都能发财。
只是,贺明隽对钱财并不看重,任务也没有要求他成为富豪,所以他就没打算拿自己脑袋里的那些知识做些什么。
现在他也不过是赚点小钱应个急而已。
不想做出超前的成果惹人注意,也为了避免到时和教授沟通露馅,贺明隽就看起了这个世界的论文期刊。
等回到住处后,他就把研究报告打出来,开学后去借实验室。
旁边的林铄本来是想打游戏的,见贺明隽这么用功,他心里发慌有点玩不下去,就点开某a开始背单词。
可这不是学习的环境,他又不是自愿想学,没一会儿就退出了学习软件。
林铄扭头看一眼贺明隽,心里叹气这人是怎么长的
其实林铄对贺明隽很好奇。
贺明隽的吃穿用度都很朴素
,尤其是那种老旧的剃须刀,让林铄以为他是什么贫困山区出来的。
贺明隽要自己挣学费,可他的气度和消费观又不像家境差的。
而且,军训期间,都没有见他和人联系过。
男生可能不像大多女生那么黏着家人,甚至还觉得离开家很自在,可同宿舍的其余人还是会和家里打个电话或视频的。
只有贺明隽,一个电话都没有
林铄不是会顾忌别人、有事憋在心里的性格,他觉得奇怪就直接问了,可贺明隽回答得很敷衍也可能是他一贯言简意赅。
林铄的好奇心并没有得到满足。
“那个”林铄又凑过去,收到贺明隽一记冷眼。
“我再问一个问题,你是不是因为选的专业是父母反对的,所以和家里闹掰了”
贺明隽“不是。”
的确闹掰了,但不是因为专业。
林铄哪知道自己与真相擦肩而过,意兴阑珊地“哦”了一声,在嘴前做了个手拉拉链的动作。
接下来的一路,林铄确实没再打扰贺明隽。
校车直接驶进校园,像贺明隽和林铄等不住校的,就要自己带着行李往外走了。
他们两人的住处在学校的两个方向。
贺明隽选择步行,从住处到学校,需要一十多分钟,他路上可以戴着耳机学语言,并不算浪费时间。
在家休息一天,第一天是周一,他们就正式开始上课了。
大一新生回校后,校园就热闹不少迎新晚会、各种社团学生组织招新
贺明隽目标明确地加入击剑社,就没凑其余的热闹。
他除了学本专业的课程外,还去化学与高分子工程学院旁听了几节课。
周四这天,他把自己写好的报告交给研究这个方向的教授。
教授一开始有点疑惑和不以为意这么黑的学生,一看就是才参加完军训的大一生,还没入门呢,能有什么想法
听了几句后,教授的神色郑重起来。
等看完贺明隽的报告,教授的想法和林铄一致。
“你是想转专业那这敲门砖也太重了。”
贺明隽摇头道“我没有转专业的打算,只是兴趣,以及想赚点钱。”
了解贺明隽的高考分数和专业,确定他没有一丝动摇之后,教授颇有一种好钢没用到刀刃上的惋惜。
“心理学能有什么前途也没钱途要是想挣钱你就”教授尤不死心地劝。
贺明隽“没关系,副业也能挣钱。”
教授“”
教授气得不想借实验室给他,可也只是想想而已。
这可是学校的荣誉。
两个月后,化学院的几个教授转发了一条推送,学生点开一看心理学院大一
是他们眼花了,还是这个世界魔幻了
一时间,贺明隽成为学校的风云人物,一些比较闲的学生还想去心理学院看看本人是什么模样。
可这两天,贺明隽并不在学校,他去g省的z大参加大学生击剑比赛了
第44章 团宠文(21)
实际上,这场比赛才是贺明隽的敲门砖。
他不想自己去筛选、联系合适的专业俱乐部的教练,而且,在他没有成绩的情况下,主动只会显得廉价,也没什么说服力。
贺明隽必须在这场比赛表现亮眼。
如果运气不错的话,说不定有人帮忙搭线,以后他就会省很多事。
贺明隽比较重视这场比赛,当然,从他脸上是看不太出来的。
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正式的击剑赛事,但他没有任何的局促、忐忑。
贺明隽从来不缺乏自信,并且这自信不是盲目的,而是建立在清醒的自我认知、对外了解以及正确的选择上。
佩剑这项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快进攻要快,步法变换快,战术应变也要快。
对运动员的要求,就是应该达到身体兼具力量与速度,思维敏捷。
贺明隽觉得自己的这些方面还算不错。
在别人眼中,他就是天赋绝佳的好苗子。
他先天条件已经堪称优越了,但偏偏他还很努力。
十分的天赋加上十分的努力,所能取得的进步和成果,对比起那些天赋不佳或是懒散的人,大概是几何倍数的碾压。
指导他的教练经常感叹“未来可期啊”
如果贺明隽今后继续精进,那他取得一定的成绩是毋庸置疑的。
但这次比赛,教练对他其实没抱太大的期望,甚至见他赛前一个月比别人加练更多,还劝道“你还小,不急于这一时,放平心态,就当积累经验了。”
这是只有大学生参加的赛事,所以就不分青年组和成年组。
贺明隽是参赛选手中年纪最小的当然,指的是生理年龄。
在其余击剑赛事中,十七岁和二十二岁完全是两个组别。
从这方面讲,贺明隽是很吃亏的。
而且,若他遇上二十二岁的大四生,人家不只训练时间更久,还保不准已经是第四次参加这项比赛了,经验丰富着呢。
教练担心贺明隽遇见这种最坏的情况,比赛时影响心态,想要提前给他打个预防针。
可一看贺明隽,完全是一副从容不迫、成竹在胸的模样,简直像一位身经百战的大将。
贺明隽表现这么淡定,一方面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
他是在甲组,或者说业余爱好组,不需要和体育特长生、击剑专业运动员比。
另一方面,是他心理素质好。
他不想输,但又不是输不起。
一个击剑比赛而已。
这本来就不是他擅长的领域。
况且,他这具身体如今还不满十八岁。
击剑运动员的黄金年龄在二十二到二十八岁,他还有机会在更大的赛事上拿奖。
话虽这么说,可贺明隽还是势如破竹地打败一个个对手输得起和想赢并不矛盾。
贺明隽有
不怕输的心态,也有想赢的实力,最终,不出意外地,他拿了甲组男子佩剑个人赛的金牌。
教练和领队都觉得惊喜,可贺明隽反应平平。
一个大学生锦标赛而已。
贺明隽不太放在眼里,但这毕竟是全国性的赛事,而b大击剑队近几年都没有取得过这样的成绩,学校的官网、官博等平台都发布了这个喜讯。
击剑比赛在国内不是热门项目。
全国大学生击剑锦标赛更也不比大学生篮球联赛有关注度。
但贺明隽大概是个例外。
他提前参加高考拿了状元已经算是传奇人物了,前不久就跨专业研究出了成果,现在又以最小年龄、只学一年就拿了冠军
好家伙,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媒体报道、校友转发、母校及兼职过的击剑馆认领
这下,不用贺明隽自己动手,贺启年和于秀丽都知道了,他们又迎来新一轮的打探和恭维。
于秀丽给贺明隽打电话,可他没接。
贺明隽并不是故意的,他只是在忙,因为参加比赛耽误了几天课,他有作业要补。
不过他事后看到,也没有回电话,只是发短信敷衍过去。
还有一个月,他就满十八岁了。
按理说,十八岁生日当天,还钱、和他们彻底决裂比较有仪式感和冲击力。
但贺明隽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那时候是考试周,可能时间有冲突。
对贺明隽来说,还是考试更重要一点,他才不会为这事特意请假。
然而,打乱贺明隽计划却又没那么让他意外的是,贺启年和于秀丽找来了。
他们是到了校门口才联系他的,并带着威胁地暗示如果他拒绝的话,他们就要和他的辅导员沟通。
其实这根本威胁不到贺明隽,他并不怕把事情闹大。
但他还是去赴约了。
他也不惧直面他们。
反正被气到的人又不会是他。
明知有点不太可能,贺明隽还是没控制住自己的异想天开若是他们认错忏悔的话,那是不是他的任务就完成了
第45章 团宠文(22)
其实,不管系统怎么忽悠,他的感受多么真实,贺明隽都无法放任自己融入这个世界。
他记得自己有任务要完成。
他只把这当成一份试卷,一场通关游戏。
现在他未必急着脱离世界,但这个未完成的任务摆在这儿,就像一道没有答完的题,他虽不至于时时记挂着,可一旦想起,就觉得像是心里扎了根刺似的。
还是早点解决为好。
只是这道题,对贺明隽来说,就是语文的理解,他并没有太清晰的思路。
甚至,这种父母与子女的纠葛更加复杂难缠,贺明隽也没有经验。
他其实不耐烦与贺启年和于秀丽接触的。
若是按他原本的处事风格,要么,只维持表面的平和、把他们当空气,要么,就彻底一刀两断、老死不相往来。
可现在,有任务约束
贺明隽有点不情愿,但还不至于太过排斥。
毕竟,做题么,哪能只做简单直接的数学呢
贺明隽没有为这场见面做什么特别的准备,快到约定的时间,他就出了校门。
他当然不会邀请他们去自己的住处。
地点多半是贺启年定的,就在学校不远的一个饭店,或许是担心他不给面子再说出什么难听的话,还特地定了个包间。
贺明隽踩着点到。
见门是虚掩着,还留了个缝,他抬手敲了两下,才推门进去。
34/218 首页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