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近代现代)——白色的木

时间:2024-05-04 08:32:40  作者:白色的木
  “将一对白鸽卵以竹筒封好,置厕中浸粪尿半月,取出后,以卵白和辰砂三钱……永不出痘,即出亦稀。”
  “人中白可预防天花……”
  “以白鸽毛煮汤浴儿,可减轻天花发病之症状。”
  “兔头煎汤浴,可减轻天花发病之症状。”
  “令小儿滚猪窝,可减轻天花发病之症状。”
  “用曾感染天花的白水牛虱一岁一枚,和米粉作饼,与儿空腹食之,取下恶粪,终身可免痘疮之患。”
  “旱苗法……水苗法……痘衣法……鼻苗法……”
  竟有数百法!
  真不知道先贤是冒着什么样的风险,在天花盛行之时摸索出预防天花的办法。
  翻到最后,老皇帝才看到许烟杪加上去的方法:牛痘法。
  “……将牛的脓疱从伤口中放入人体内……此法比人痘法更安全,感染更轻微……”
  许烟杪注意到老皇帝脸上的表情变得格外复杂,忍不住问:“陛下,可是哪里有问题?”
  他有点紧张。
  许烟杪一直知道,世界没有那么非黑即白,不是说一个有用的东西拿出来之后就一定会受到推广的。哪怕这东西能救命。
  会有人不相信它能救命。
  会有人由于自身利益,不希望这种救人命的东西被推广出去。
  会有人只是为了求安稳,拒绝接受新东西。
  就算你摆出数据来——就像是当初小麦的推广,由朝廷告知天下人,种小麦的亩产量比种粟的亩产量高出两倍……你以为农人会立刻感激涕零,迫不及待去种小麦吗?
  不,朝廷整整推广了四年,也只是让一些区域改种小麦。
  当时在位的皇帝还是一位雄主,雄才大略,谥号为“武”。可就算这样,让中原人全部接受小麦、种植小麦,也足足花了数百年。
  许烟杪都不敢想象,有朝廷推广都那么慢,如果老皇帝不相信牛痘法,这个方法会多么难以传播。
  甚至可能会失传!
  ——事实上,许烟杪倘若当初好好了解过牛痘法,就会知道在历史上,这个办法引进中国后,曾消失过两次。
  老皇帝合上书,沉默一会儿,道:“将牛的脓疱从伤口中放入人体内,这个方法是否……”
  他顿了顿,试图委婉:“是否太神奇了一些?怎么能将畜牲的东西,放进人体内呢?”
  老皇帝又看了看许烟杪,叹息一声:“朕是很相信你,甚至可以下诏推广,但是,会有很多人不相信——朕也当过百姓,他们甚至会传:接种牛痘,会长出牛角。想要让人心甘情愿来种牛痘,很难很难。”
  尤其是……说得不好听点,现在都没出现天花,生命没有受到威胁,谁会去愿意尝试将畜牲的东西,放进人体内呢?
  当老皇帝把这话说出来时,许烟杪猛地愣住:“但是,等天花出现,得了天花的人必死无疑啊!”
  种痘法只是能预防天花,而不是治好天花!
  许烟杪得到的只是老皇帝的沉默,还有眼中流露出的伤感。
  “……”
  许烟杪行了一礼,低声道:“臣先告退了。”
  老皇帝竟有点手足无措:“你……车到山前必有路,你莫要胡思乱想,我先下诏,让官吏在大夏各地推广牛痘法。多少也还是有点用处的。”
  “谢陛下。”
  *
  许郎高高兴兴进武英殿,出来时却是垂眼抿唇,似乎不太开心的样子。
  大臣们得到消息后,不由得又惊又懵。
  “这是怎么了?”
  不是去说天花的事了吗?如此名垂千古还能活人无数的好事儿,许烟杪怎么那么难过?
  一些大臣选好几本奏折,就假装是去武英殿汇报事务,到地方后再假装看到那本治天花的古籍,向老皇帝借到手上一看,看完之后他们就立刻意识到,小白泽为什么那么难过了。
  “牛痘之法,确实……”
  户部员外郎崔漪罕见地严肃起来:“陛下,臣请求可先推行其他方法,至于牛痘法,可以徐徐图之。”
  一步一步来,先接受相对来说可以接受的。比如人中白(尿垢),白鸽卵什么的。
  ……虽然尿垢也不见得多能让人接受()
  老皇帝点了点头:“便先这样吧。”
  哪怕没有牛痘法好用,但也能救人了。
  *
  半个时辰后,看守宫门的侍卫表情变得古怪:“许郎,你这是?”
  许烟杪坐在马拉的木板车上,身边是一箱又一箱东西。
  他跳下马车:“你们检查一下吧。”
  侍卫们仔细翻一遍箱子后,放了行,但表情更加古怪了。
  许烟杪根本没有去注意这事,他只是又坐回马车上,叮嘱车夫继续往前进去。
  ——他得到皇权特许,可以在宫城中驾车。
  当那辆马车停在武英殿前时,老皇帝都惊呆了:“你这是作甚?”
  许烟杪指挥宫人帮他把箱子全搬进去,随后高高兴兴地说:“陛下!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可以让人心甘情愿来接种疫……我是说,来种牛痘了!”
  老皇帝脸上露出了笑容:“嗯?什么办法!”
  “哗啦——”
  许烟杪一把掀开箱子,满满一箱子铜板出现在老皇帝面前,随着许郎开箱的动作,叮叮当当滚落在地上。
  青年笑着说话:“陛下!我把陛下过往所有的赏赐,还有公主之前送我的珠宝首饰都带过来了,应当有不少钱。”
  皇帝沉默了。
  他看着青年说得不假思索,那双黑眸黑得发亮:“如果每个来种痘的人都能得到三百文钱奖励,肯定会有很多人来吧!”
  “臣愿意把除了房子以外的家产全捐出来!”
  朦朦胧胧的,他身上仿佛在发光。
  可是……
  老皇帝心酸地想:“你这些钱能救几个人?”
  他这么想,也是这么问出来了。
  便听到许郎不太好意思的声音:“我自己吃穿花掉太多钱了,现在可能只够给一两万人种牛痘。”
  但他又很开心地说:“能救一个算一个,我又不是什么救世主,至少如果现在爆发天花,这两万人能够很好的活下来!”
  至于以后缺钱了,过得不好,大不了就回现代去。
  他饭卡里还有两百块呢!
  *
  老皇帝很想给许烟杪描述一下,如果现在爆发天花,全天下——除了那两万人,其他人至少有八成,会责怪你为什么不强迫他们种牛痘,为什么那两万人里,他们不能是其中一个。
  可话到嘴边,看着那双清澈见底又光彩湛湛的眼瞳,只能重新咽回去。
  “得了!”老皇帝一敲许烟杪脑门,在许烟杪条件反射后退捂住脑袋时,好似颇为不耐:“钱都拿回去吧,朝廷什么时候轮到你这样的小年轻把自己以后要讨媳妇的钱拿出来来做事。”
  许烟杪眼睛一亮:“陛下?”
  老皇帝又敲了他脑门一下,语气却不自觉软和下来:“国库还有不少钱,还从倭国那边开采了不少金银,足够引诱百姓来接种了。”
  许烟杪都能拿出所有家当来推行这件事,这个天下是他高家天下,死去的百姓都是他高家的子民,他高见翊再舍不得出钱,实在禽兽不如。
  左右倭国那边金山银山众多,大不了砸一座金山下去,还能不够全国百姓接种?
  这个决定迎来了许烟杪热情的欢呼:“陛下圣明!!!”
  老皇帝照单全收:“朕确实圣明,不圣明你现在就应该人头落地了。”
  许烟杪瞪大眼睛。
  老皇帝抓起桌上的水壶,直接对着壶嘴咕噜咕噜灌了好几口水,才语重心长地说:“散尽家财救助百姓,你这是收买民心你知道么?如果换一个疑心病重的皇帝,他管你……”
  管你是不是死了就天下间没有了秘密。
  “他管你是不是能够预防天花,为了自己屁股下的龙椅,他必然要杀你。”
  “可是我……”
  “我知道你没有这个想法,但别人呢?”老皇帝叹气一声:“许烟杪,我不一定有几年活头,太子我倒是相信他不是昏君,可你还年轻,才二十岁,能迎来太子的太子继位也不无可能,到时候龙椅上的人是什么性子,谁也不知道。”
  “许烟杪。”
  “你得学会保护好自己。”
  作者有话说:
  宋明时期(960—1644年),除了数以百计使用药物治疗的记载外,还记载了许多用鼠肉、白水牛虱、白鸽肉、蜈蚣入鸡卵中蒸食,白鸽卵浸粪尿半月煮食,人中白预防天花等,并指出屡试屡效,终身不出痘等等。此外,还有以白鸽毛煮汤浴儿、兔头煎汤浴、令小儿滚猪窝等方法以求减轻天花发病之症状,即稀痘法。例如白水牛虱预防天花,李时珍撰《本草纲目》时引用15世纪谈野翁预解痘毒方:“用白水牛虱一岁一枚,和米粉作饼,与儿空腹食之,取下恶粪,终身可免痘疮之患。”有学者认为白水牛虱实际上可能是牛痘痂。又方:用白水牛虱49枚者。这些方法的学术价值是难以确切论证的,但如果以曾感染天花的白水牛虱内服,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这是不难理解的。
  ——《中外医学交流简史》
  *
  解疮痘毒用白鸽卵一对,入竹筒封置厕中,半月取出,以卵白和辰砂三钱,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三豆饮下,令小儿服之。毒从大小便出,永不出痘,即出亦稀。
  ——《食鉴本草》
  *
  在寻求预防天花的漫长岁月里,有这样一个富有说服力的故事。宋真宗(998—1022年)时,宰相王旦的几个孩子均因天花夭折,后老年得子,名素,王旦很担心幼儿再遭天花之害,四处招医寻求防治之法,有人推荐四川峨眉山有神医,能种痘免除天花,百不失一。王旦月后果然将这位医师请到京城,医师检查了王素的身体后,即于次日为他种了痘,第7日小孩发烧,12天后种痘处即结痂。王素活到67岁也从未感染天花。这个生动的事例,虽然是数百年后一位曾为皇室子孙等种痘获得成功的种痘专家朱纯嘏追记的,清御纂并颁行之《医宗金鉴》(1742年)也宗此观点,但参考孙思邈接种脓血以防疣目、疖肿的方法,比孙氏晚300多年的峨眉山神医用接种人痘脓汁以预防天花也就不是不可信的了。因此,我们认为中国在12世纪初已发明应用人痘接种法以预防天花的意见,基本上是可以成立的。
  ——《中外医学交流简史》
  *
  1796年5月14日,詹纳将从人手背上的牛痘脓疱中提取的淋巴液滴在一名少年两臂上各长约2厘米的伤口中。没过多久,少年就出现了牛痘症状并病倒了。随后他很快复原,并被植入天花病毒,身体却没有任何反应。由此,詹纳更加确信牛痘可预防天花。之后,詹纳又继续对23人进行实验,将研究结果写成论文提交给英国皇家学会,并在1798年正式出版。然而,一部分宗教界和医学界人士却反对牛痘法。有人主张,攻克上帝为惩罚人类而降下的传染病是对神的冒渎。另一方面,人们对“牛的脓疱放入人体内”这一事实十分反感,这种反感不断扩散,甚至出现了接种牛痘就会变成牛的谣言。当时英国施行的还是人痘法:通过接种已感染天花病人的脓疱来预防天花。
  由于与人痘法相比,牛痘法的感染更加轻微,过程更为安全,所以在遭受无数反对的情况下,牛痘法还是迅速在全世界得到推广。
  ——《问学:思勉青年学术集刊》
  *
  种痘法从最初引进中国以后曾消失过两次。两次都是重新再由Luconia(吕宋岛)传来。
  ……
  牛痘疫苗供给如此频繁中断,原因是什么?前面已经提到,当时的科技水平无法长时间安全地保存牛痘疫苗,而只能通过用人体保菌的方法来保存和传递,所以在一定的时限内,如果没有牛痘接种者和活着的牛痘菌(痘浆),牛痘疫苗就会中断。如果天花不继续流行,人们对天花的关注就会降低,接种者自然也会减少。另外,故意制造的关于种痘医师的谣言以及对牛痘本身的迷信(将牛痘种到人身上会留下遗毒的传言),都会使接种者减少。特别是中国传统人痘接种师因牛痘法的盛行,将导致饭碗被砸,故对牛痘法更是坚决反对。
  ——《问学:思勉青年学术集刊》
  *
  除此之外,在《引痘略》中还加入了五行思想和气论的内容。欧洲曾出现过如何解释将牛的脓疱移植于人体内的这一难题,中国同样如此。邱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牛在五行中属土,人的五脏中的脾脏也属土,故牛与人的脾脏属于同气的理论,反驳了一般人认为的牛和人属于不同气的主张
  ——《问学:思勉青年学术集刊》
  *
  1810年,行商代表伍秉鉴、潘有度、卢观恒出资白银3000两,免费提供牛痘接种,并向接种者给予报酬(果金),使得接种者源源不断地前往接种牛痘。免费接种及附赠报酬,成为贫苦阶层参与牛痘接种的最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牛痘疫苗也借此得到稳定保存。
  ——《问学:思勉青年学术集刊》
  【顺便,我想到用钱的时候,还没看到这里()】
  【果然,利益是永远的第一动力,想要推广什么,砸钱肯定能推。】
  *
 
 
第145章 今谢氏洛水远赴海外,历时二载,得回神种。大功!封洛县县侯
  牛痘是牛患的一种轻度天花。
  想要实行牛痘法,还得找到患天花的牛。好在这并不难找。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