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我不是天生冠军[竞技]——亡灵大菜菜

时间:2024-05-08 13:25:16  作者:亡灵大菜菜
  之后没过几天,又有学生在体育课练习跳高和跳远时展示了一段江源的示范视频,同时对比的还有横杆上普通学生1米出头的跳高高度和江源2米出头的跳高高度,再次引起了一阵哗然。
  :)
  当然,更哗然的是,开学第二天校内又进行了一轮开学后的全科测试——在整个暑期中都泡在夏令营中的苏屿再一次以遥遥领先的成绩拿下了年级第一。
  果然,学霸就算跑去搞体育了照样还是学霸,他们不该妄想可以在学霸跑去搞体育的时候趁虚而入的。
  ***
  伴随着这些校园生活的展开,苏屿和江源两人的日常训练进度也开始进入了常规推进节奏中。
  两人保持着在夏令营时的作息习惯,每天上午5点准点起来,洗漱过后跑步去往十二中,以此替代常规的绕圈热身跑。
  到达学校后,裴定山、刘文健或是王鹏飞就已经在校内等着他们了,紧接着开始的就是裴定山和刘文健为两人量身定制的早训内容。
  在这个阶段,苏屿和江源有部分训练内容是相互重合的,毕竟跳远和跳高作为都需要通过助跑来提升起跳爆发力和助力的项目,参与短跑的训练对他的助跑技巧提升也同样有所帮助。
  而对于苏屿来说,他同样也需要一些与江源相类似的能力训练,例如通过单腿跳箱爆发性训练和双脚平行及双脚交错的立定跳远,这些训练能够更进一步提升他在启动阶段的速度和加速能力。
  也是在这样的日常训练时间里,名为【苏屿和他的朋友们】的微信群里率先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蒋若辉:【嗷嗷嗷嗷!!!@all,朋友们,出来出来!!!今天的全国大奖赛H市分站赛,叶子跑出了10秒47的成绩!!!叶子他成功啦!!!】
  一个消息,成功地炸出了群里看到消息的每一个人。
  率先蹦出来的就是周宇昂:【卧槽,@叶明浩,叶子牛逼啊!10秒47,成功刷新U16全国纪录啦,哈哈哈,这下你爸妈不会再反对你继续走田径这条路了吧?】
  紧接着看到的是江源:【小屿泰裤辣gif,@叶明浩,恭喜!】
  最后冒出来的才是苏屿:【恭喜。】
  看得出来,叶明浩这会儿的情绪还非常激动,直接在群里一言不合又发了个大红包:【谢谢大家(红包)。】
  这一回大家的回复就非常统一了——
  蒋若辉:【小屿谢谢老板gif】
  周宇昂:【小屿谢谢老板gif】
  江源:【小屿谢谢老板gif】
  叶子:【小屿捧花谢谢gif】
  苏屿:【……】
  自从他有个系列表情包的事情在这个群里曝光之后,群里的这些人一开始还有些欲盖弥彰遮遮掩掩,到了后来就逐渐肆无忌惮了起来,每次能用表情包说话就不打字。
  苏屿气闷地看着群里这一连串自己的表情包,最后臭着脸收起了手机,假装什么都没看到。
  蒋若辉报信的这个时间点苏屿和江源已经离开学校,正在去往省体工队的路上,看到苏屿收起了手机,江源笑着看他:“叶子发在群里的红包你还没领。”
  苏屿闷闷地哼了声:“哦。”
  江源看着他的模样,笑了下:“怎么了?不开心?”
  苏屿摇了摇头:“没有。”他说着顿了下,道:“我就是……想比赛了。”
  这段时间的训练和学习确实非常充实,但是随着训练的时间越来越长,苏屿心里对于比赛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了起来。
  在这次的夏令营之前,苏屿还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是一个这么渴望赛场的性格,在重生之前,他的生活重心完全偏重于学业上,大量的时间都泡在导师的实验室里,图书馆、寝室、教室、实验室是他曾经的生活循环,而现在,仅仅只是一个多月时间,曾经建立的循环就已经彻底地被打破,他也越来越意识到自己骨子里的那种强烈的对于比赛和挑战的渴望。
  特别是在看到基地赛上的对手叶明浩已经又一次踏上赛场同时成功地打破了自己极限的表现后,苏屿心中那种对于比赛的渴望就又更浓烈地升腾了起来。
  相对于苏屿来说,江源虽然在此前的基地赛中也升起了对于挑战更高难度的欲望,但是对于实际比赛的渴望却并没有苏屿那样浓烈。
  于是看着苏屿有些低落的情绪,江源难得地说不出太多安慰的话来,只能揉了揉他的脑袋权做安抚。
  直到两人到了省体工队之后,见到裴定山和刘文健两人一起拿着份什么文件在等他们两人的模样,江源才带着转移苏屿注意力的想法开口问:“教练,怎么了?”
  裴定山没说什么,只是将手里的报名表递到了苏屿的手中,而刘文健则是简单直白地道:“已经赛季末了,你们正式开始训练以来的时间太短,这个赛季没机会给你们做好赛事规划,从基地塞到现在又是个把月的时间,接下来又要进入冬训周期,我和小裴商量了一下,怕间隔时间太长让你们忘了比赛的状态,刚好你们之前的运动员注册资料都齐全了,就干脆给你们报了这赛季最后一场的大奖赛分站赛,让你们俩体验体验公开赛的氛围。”
  刘文健说到这里停下,裴定山则在这时开口道:“刚好,今天的大奖赛上,叶明浩刷新了他的个人历史纪录,作为对手,你应该也很想向他发起挑战吧?”
  苏屿也没有想到,刚刚在来省队的路上不断躁动的对比赛的渴望会在来到省队之后就得到满足。
  看着裴定山平静的面孔,苏屿想了想,开口问道:“比赛,是什么时候?”
  裴定山笑了下:“很期待?”
  苏屿这次没有否认,而是认真地点头:“是,我很期待。”
  似乎是很满意于苏屿的坦诚,裴定山脸上的神色也放松了几分:“10月3日,全国田径大奖赛S市分站赛。”
  顿了顿,看着眼前满脸倔强与坚定的苏屿,裴定山笑道:“加油吧,这次的比赛,我也很期待。”
 
 
第33章 (三合一)
  这一场的全国大奖赛分站赛参赛, 看似突如其来,但是苏屿在仔细看过手里的报名表后才发现,实际上作为本赛季最后一场的田径大奖赛分站赛, S市分站赛的报名工作早在8月下旬就已经展开,赛事的报名截止时间是9月8号,也就是大约一周前。
  也就是说, 裴定山和刘文健两人在8月底就已经筹谋好了要让苏屿和江源参加这一次的大奖赛分站赛, 只是在今天的报名结果通知下来之前并未告知两人而已。
  裴定山也察觉到了苏屿的视线方向, 但他并没有解释太多, 只是对苏屿道:“今天是9月13日, 距离10月3日赛事开始还有大约20天的时间。”
  “在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针对你的训练规划更趋向于日常化, 目的是为了让你的身体更加熟悉锻炼的感觉,但仅仅只是这样的训练内容是不足够的。”
  “所以在接下来赛前的这段时间里,你将面对的是我为你准备的备战期训练方案。”
  “你需要投入更多的精神和专注力到训练中, 通过对自我身体的更进一步熟悉和训练、通过我为你准备的功能性训练, 更好地提升你的运动表现。”
  “或许你已经适应了之前这一个月, 又或者包括夏令营周期内的训练, 但接下来的训练项目只会比之前的要求更严苛……”
  说到这里,裴定山平静地双眼看向了苏屿:“你做好准备了吗?”
  面对裴定山的问题, 苏屿在低头看了眼手里的大奖赛分站赛报名表之后,倔强的面孔对上了裴定山的视线, 应声道:“是,我准备好了。”
  ***
  S市9月的傍晚,夕阳洒在人的身上, 仍旧带着满满的热意。
  而在省体工队的训练场上, 一个看起来只有十四五岁的少年身影, 他的腰间捆着一条阻力带,阻力带的一端锁死在一道横杆上,而他则在阻力带的限制下,正在进行起跑训练。
  晶莹的汗珠布满了少年的额头,但不论再怎样疲惫他也始终咬着牙倔强地完成着自己的每一组训练。
  这种阻力训练是在此前的夏令营阶段以及夏令营后的常规训练阶段中并未采用的训练项,主要的训练目的是增强苏屿的起跑力量和爆发力。
  之所以增加了抗组训练,是因为在前一天傍晚明确了苏屿参加全国田径大奖赛分站赛的意愿之后,裴定山就带着苏屿、周宇昂还有王鹏飞先回到了省体工队的会议室中——同样作为裴定山手底下的选手,裴定山既然给苏屿报名了大奖赛的分站赛,自然也不会刻意落下周宇昂。
  于是那晚,裴定山带着苏屿、周宇昂和王鹏飞几人一同耗费了2个小时的时间,将苏屿、周宇昂过去一段时间,包括夏令营训练周期内的侧跑录像都逐一回顾了一遍。
  这些侧跑视频都是过去一段时间里,在苏屿和周宇昂的日常训练中由裴定山亲自架设设备拍摄的,清晰地记录了这一段时间以来苏屿在百米跑动过程中从技术到速度甚至是整体节奏上的转变。
  当这些经过整理、剪辑之后的视频快速地播放、对比时,再匹配上裴定山这段时间结合他的运动力学等专业内容为这些视频做的技术分析视图,即便是普通人也能很快速地看出了苏屿在这段时间的变化以及当前阶段仍旧存在的问题。
  通过裴定山所做的视频分析可知,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苏屿成绩上的提升主要还是归功于他对裴定山灌输给他的全套技术上的学习以及理解,还有伴随着体能训练、力量训练等身体素质相关训练的进行所得到的身体素质条件上的提升。
  这些能力和成绩上的大幅度提升主要也是归功于苏屿此前的身体条件太差以及原始成绩太差,所以在得到改善之后,再匹配上苏屿的个人天赋以及裴定山的专业指导,使得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苏屿的成绩仿佛坐了火箭一样地向上狂奔。
  但随着苏屿身体条件的短板逐渐地被修补,接下来他的成绩想要取得提升,在难度上必然要比此前艰难上无数倍。
  “从现在开始到10月3日的全国大奖赛分站赛前,你的赛前备战期有限,如果你不想在接下来的大奖赛分站赛上预赛一轮游,除了保持功能性训练以及基础的体能训练之外,你必须至少在这两点上做出足够的提升和改变。”
  所谓的‘这两点’,是裴定山在视频中圈出的重点。
  “首先是你的起跑。”
  这里的起跑指的当然不是苏屿的起跑反应速度,作为一个能够稳定将起跑反应速度保持在0.13秒左右的选手,苏屿在起跑反应速度能力上的提升几乎已经到了提无可提的地步,但是起跑反应速度并不等于起跑能力的全部。
  排除掉起跑反应速度之外,起跑阶段的爆发力、力量以及起跑加速度能力都关乎着选手在整个百米赛程之中的最终成绩。
  “在起跑阶段,你目前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你的起跑反应速度上,这一部分的反应能力为你抵消掉了与其他选手之间的能力区别,也容易让人忽略你在起跑能力上的缺陷。”
  说着,裴定山点了点特地放慢之后的一个画面,这个画面上出现的是苏屿和周宇昂两人的起跑阶段视频记录。
  从画面上可以观察到,从发令枪响起的那一刻,苏屿的起跑反应明显要比周宇昂要迅速,所以第一时间蹬踩爆发起跑的人是苏屿,而与此同时,由于苏屿在爆发力与力量上和周宇昂之间的悬殊,导致周宇昂虽然是在苏屿之后一步完成对发令枪指令的响应,但在更加强劲的爆发力和力量的条件增幅下,周宇昂的初始加速度是比苏屿要更为强劲的。
  当然,因为周宇昂在技改之后还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新技术不适应期,同时他在个人技术的学习和理解上确实不如苏屿,就导致苏屿仍旧可以通过个人在起跑阶段的技术来弥补他和周宇昂之间的起跑能力区别。
  但也正因为苏屿通过自身的听枪反应能力和技术上的能力弥补了他和周宇昂两人之间原本应该更为明显的起跑能力区别,因此在之前的比赛之中,诸多观众包括各个省队的教练都没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苏屿实际上是个在起跑能力方面还需要进行大幅度提升的运动员。
  “接下来这段时间的功能性训练和整套训练计划虽然无法在短期内达到足够完美的爆发力、力量提升效果,但是对你而言,这已经是这不到20天的备战期中能够达到提升效果的最具性价比的方案。”
  对于裴定山的这个说法,苏屿没有反对。
  在既往的时间里,关于训练的要求,裴定山一惯说的很少,但是关于某项训练背后所带来的影响却是裴定山并不吝啬分享的内容,就像是眼前的这一场侧跑视频技术分析讨论课,即便是在备战期训练时间已经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裴定山也仍旧坚持让苏屿了解选择这种训练方案背后的意义。
  用裴定山的话来说就是——“你需要了解自己的训练方案,就像是了解你的身体、了解你自己的时极限一样,只有你知道‘为什么、怎么做’之后,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当你必须独自远征出战时,当你遇到我无法为你及时解答问题的困境时,你才能凭借自己的知识来为自己解惑”。
  对于运动员和教练员而言,从一而终的教练与选手其实很少,大多数选手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之中都会经历不同的教练团队,从一而终的教练与选手关系其实很少,因为同一个教练团队的风格相对固定,在和运动员的长时间互相磨合、配合之后,很有可能会因为双方的长时间合作,反而忽略掉运动员某些真正需要提升的方面和细节。
  当一名运动员需要对自己的能力瓶颈尝试突破时,往往会选择寻找新的教练、技术团队,或者往自己的教练团队中引入新人,通过新人的视角来给自身的能力提升方向做出启发。
  裴定山话里的意思也很明确——我会认真地帮助你,但我未必有机会一直陪伴你的成长,所以我希望,一旦遇到我不在的情况,你能够知道怎样解决自己遇到的麻烦。
  在最初与裴定山相处之前,因为裴定山过于敏锐的洞察力,让苏屿本能地对他有了一种抗拒感,但是随着长时间的训练相处之后,裴定山始终的从容平稳也让苏屿逐渐放下了曾经的防备和抗拒。
  他明白裴定山说的没错,教练和运动员虽然有着指导与学习的关系,但是两者之间并不可能永远绑定——就以各项大赛为例,当中国队出征海外时,并不是每一个选手的带训教练都能随同出征的,而当选手在海外的场地出适应性问题以及竞技状态的调整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选手所能够依靠的唯有自己。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