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所有人的关注下,赛场上的比赛也在逐一的进行之中。
特别是男子100米短跑这个单项——Q大的88个本科院系均有学生报名,大概是考虑到男子100米短跑算是径赛里门槛最低的项目了,因此各个院系的报名人数都不少,最后光是预赛的总人数都已经高达363人。
不过报名人数虽多,Q大的赛事规划人员也并不心慌。
此次Q大的男子100米短跑是仿全国田径大奖赛分站赛的赛制的,363名参赛选手,9人一组登场比赛,氛围41个预赛分组,在首个赛程日的上午一次性刷完预赛任务。
最终成绩总排名前24名的选手获得晋级半决赛的资格。
到了今天下午,半决赛和决赛就可以一次性解决了,完全不用担心庞大的参赛人数无法消化——当然,这样一来,上午的预赛难免冗长了一点,但是工作人员做好准备和规划引导,整个赛事组织部门中的计算机系的同学还临时做了个排队引导的小程序,在所有参赛选手检录之后,直接就加进了排队小程序中。
通过小程序,你可以知道自己所属的预赛组别以及预估等待时间和建议热身开始的时间。
在这个小程序的辅助下,再加上一定数量的现场工作人员,整个赛事组织都显得十分的井井有条,将每一个男子100米短跑的预赛组赛程时间压缩到了4分钟左右。
41个预赛组,总共也就是164分钟,拢共不超过3小时。
其实选手们比赛结束之后都不留在现场等候成绩了,最终成绩排名也会通过小程序推送的,而且为避免一些选手对自身成绩的怀疑,小程序还同时衔接了Q大校内的云盘,云盘中存储有不同场次分组赛时的录像资料,可供选手赛后回顾。
总之,按照这个小程序的功能,如果再狠一点,整个流程时间还可以进一步压缩。
但是考虑到比赛的选手登场退场时间到底需要个容错,而且164分钟的预估赛程也很精简了,所以最终还是按照这个流程来走了。
现场解说席上的田汝辉和周继明两人也知道Q大的赛事组织方面还做了这样的工作,在解说男子100米预赛的过程当中,也自然而然地提到了Q大赛事组织在这方面的创新举措。
同时田汝辉和周继明两人也笑着道:“这个小程序可以说是完全击中了赛事组织工作中的痛点,我想全国田径大奖赛分站赛的主办方应该也会非常愿意有这样一套小程序来辅助他们的具体工作。”
现场,Q大的赛事组织部门在听到田汝辉和周继明的这个夸奖之后,哪怕正在忙碌也是一阵精神振奋,还有人立刻把这个事情给记了下来,打算在赛后就立刻去试着跟全国田径大奖赛分站赛的主办方进行沟通,看看有没有合作的空间。
叽咕视频直播间的观众们在看到这里之后也惊了——
【好家伙,该说不说,不愧是国内顶尖学府的学生啊,这个脑子是真的好使。】
【没错,之前我看整个赛事流程规划非常流畅,但是没想到这么多,结果人家连小程序都有了?】
【默默送上了我的膝盖。】
过去绝大多数的吃瓜群众们虽然知道Q大这样的学校很牛逼,但是毕竟距离生活太遥远了,也不清楚这些学校是怎么个牛逼法儿。
但这会儿看一个小小的校运会就卧虎藏龙的,吃瓜群众们终于还是感受到了顶尖学府的威力。
【……有一说一,Q大的普通学生都这么牛逼的话,那咱们屿帝……?】
是了,Q大的普通学生都这么牛逼了,那当初被Q大和B大一起争夺,最终成功入读Q大数学领军人才计划班的苏屿……
嘶!
不少人在想到这里时,忍不住地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样一想之后,他们才觉得真是恐怖如斯啊!
也是所有人在倒抽凉气高呼着’恐怖如斯’的同时,直播间里的观众们忽然听到田汝辉和周继明报出了一个所有人都期待已久的名字——苏屿!
是的,在比赛进行到预赛第12组的选手登场时,苏屿也终于来到了赛场上。
随着苏屿的登场,现场的观众席上当即爆发出了一阵狂热的欢呼声——
“啊啊啊啊啊!苏屿!!!”
“苏屿苏屿,数院第一!!!”
“屿帝我们永远支持你!”
各色各样的欢呼声与尖叫声响彻了整个赛场,好好的一场Q大校运会在这一瞬间仿佛变成了苏屿的粉丝见面会。
_(:зゝ∠)_
苏屿在怔愣了一下之后,接受得也还挺快——在赛产上的时候,他一贯是比平时要能放得开一些的,于是在听到这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之后,也笑着朝现场的同学们挥了挥手。
而这会儿的现场观众席上,叶明浩他们几个也正坐在100米赛道最好的观赛座席上——这是乔飞宇利用他校田径队教练的权限给他们留的座位。
叶明浩、周宇昂、蒋若辉、江源还有裴定山这会儿都正坐在这个位置上,等待着苏屿这一场比赛的开始。
当然,关于苏屿这一场比赛的胜负在叶明浩他们看来必然是没有悬念的,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场比赛的最大悬念或许就是’苏屿会放多少水’。
没有办法,这个问题确实也是个大实话。
毕竟就从刚刚他们观赛的前11组比赛表现来说,Q大这些报名的选手里平均素质确实不错,至少有半数的参赛选手都达到了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水准。
部分选手也达到了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水准。
但是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标准是多少呢?
电计时百米11秒74。
而国一的标准是百米电计时10秒93。
这些参赛选手或许确实都有一定的水准,但是跟他们同场比赛的那可是苏屿啊……!
让一群只有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准或是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准的选手跟一个能够在奥运赛场上逼得意大利选手费德里科全力以赴拿下奥运冠军的家伙比?
恐怕在场的这些预赛选手们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居然有跟苏屿同场比赛的一天吧……
***
此时此刻,这些场上的男子百米预赛第12组的选手们看着第九道上的苏屿,也在心里一边打鼓一边给自己打气——冲吧,输了又怎么样?
毕竟,跟他们同场比赛的,那可是苏屿啊!
——
第224章
“来了, 预赛第12组的选手们已经在赛道上全部准备完毕了。”
现场的解说席位上,田汝辉和周继明两人看着赛场上的苏屿,眼里也写满了笑意。
从他们开始解说苏屿的比赛起, 眼前的这一场Q大的校运会大概是苏屿参加的级别最低的一场赛事了。
但即便如此,田汝辉和周继明耳麦里面现场导播传递给他们的实时数据也能让他们清晰地知道——如今的苏屿,就算只是参加这样的一场校运会, 也已经可以搅动无数田径迷和网友们的关注了。
就像是现在, 叽咕视频上实时观赛的人数已经突破15万人了——别看这15万人的数据看起来好像不是很高, 但这是叽咕视频后台的真实在线人数, 而网络上动辄几十万的人头数里你永远不知道里面有多少活人, 而一些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直播间热度,实际上的在线人数也未必能有眼前这一场Q大校运会的实时观赛人数来的多。
这些观众们显然都是来看苏屿的, 这会儿直播间公屏弹幕上叽叽喳喳,都在讨论苏屿在这一场比赛中会放水放到多少?
不过也有观众觉得苏屿的状态还挺认真的。
关于这一点,现场解说席上的田汝辉和周继明两人也觉得确实如此。
“目前第九道上的苏屿正在进行赛前最后的准备, 看起来我们数院数学领军人才计划班的苏屿同学对于今天这一战是势在必得啊。”
解说席上的田汝辉和周继明两人都在用带着笑意的声音进行这一场比赛的解说。
现场赛道上, 站在起跑器后的苏屿在听到田汝辉和周继明的这个介绍内容之后愣了一下, 然后微微抬头朝着现场解说席的方向挥了挥手。
场上观众席上的观众们因为苏屿的挥手而再度兴奋尖叫了一波, 而跟苏屿同场的第12组预赛选手们则在沉默了片刻之后,都摆出了破罐子破摔的心态——
认真?
认真就认真吧!
至少等这一场比赛结束之后, 他们可以说自己输给了认真状态下的苏屿。
抱着这种自我安慰的心态,场上从第一道到第八道的其余八名参赛选手都努力地放松了自己的心态, 然后暗自磨牙准备’殊死一战’。
毕竟,就算他们必然会输给苏屿,可是以什么姿势输给苏屿也是有讲究的——同为Q大的学生, 大家心里也都有着自己的傲气, 就算要输, 那也不能真的就让自己脸着地。
现场Q大的发令员在确认这一组场上的9名选手全部都做好准备之后,很快吹了声口哨,然后给出了’各就位’的指令声。
9名参赛选手很快各自绕到了起跑器前,两手撑地然后迅速蹲踞到了各自的起跑器上。
虽然在场除了苏屿之外,其余的选手都不是专业的短跑选手,但是在场的这8名选手中有6人都已经参加过达级赛,拿到了国家二级的运动员资格认证,其中更有两人是有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准的,只是这两名参赛选手并没能在可以达级的比赛中跑出过国一水准,所以没能得到认证,但在一般比赛之中和国一水准的选手差距也不算太大。
水准既然都有,那蹲踞式起跑对他们来说自然不是什么问题,只是蹲踞的姿势和起跑的技术差距也是必然的,不过那都是比赛开始之后的问题了。
此时,场上包括苏屿在内的9人全都蹲踞在了起跑器上,现场的Q大发令员在确认所有选手均做好准备之后,很快给出了第二道指令声——预备!
场上的9名选手当即两手撑地、膝盖微屈、后臀抬高,不过如果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各个选手的预备姿态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有的选手在这个阶段不仅没有将重心微微前倾增加启动时的前冲速度,甚至为了稳定自己的预备姿势,重心还微微后倾了。
如果是对于短跑并不了解的非职业人士,或许根本不会发现这其中有什么区别,但职业选手与普通选手,顶尖职业选手与普通选手之间的差距也正是由这千千万万的细节所汇聚到一起的。
场上的发令员当然也没有时间观察这样的细节区分,在喊出’预备’的指令声之后,现场的Q大发令员当即扣动了手中的扳机——
“砰”的一声,发令枪响!
“比赛开始了!”
现场解说席位上的田汝辉和周继明两人在发令枪响的一瞬间,就已经迅速地察觉到,赛场上的苏屿在这一场比赛中还真的没有放水!
不,说完全没有放水也不对。
而是苏屿在这一场比赛之中是认真地在比赛的,他并没有将这些Q大的选手们就当作无可无不可的校运会学生对手,而是至少正儿八经地将这些Q大选手当作了全国田径大奖赛分站赛级别的选手在应对。
从发令枪响的那一刻起,苏屿就迅速地蹬踩爆发启动。
赛场上,由于苏屿是在第九道的道次上,因此与他道次距离较远的选手还未必能够感受到苏屿的这个爆发启动的速度究竟到了什么程度。
但是与苏屿道次相邻的第八道选手……
毫不夸张地说,在这一瞬间,第八道上的选手只觉得自己的右手边仿佛有一阵风席卷而过,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苏屿和他之间的差距已经拉开至少一米了。
在察觉到苏屿这个启动速度的瞬间,第八道上的李铭烨人都麻了。
作为这一组预赛中除苏屿外仅有的两名具备国一实力的选手之一,李铭烨当然知道自己的实力和苏屿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
但是李铭烨关注了苏屿这么长时间,同时也知道苏屿的起跑爆发一直算是他的弱项。
当然,李铭烨同样知道,就算苏屿的起跑爆发算是他的弱项,但自己跟苏屿肯定也是没法儿比的。
只是在他原本的想象里,就算差距再大,可在苏屿也不算擅长的起跑爆发阶段,他和苏屿之间的差距至少不应该被拉到这么大的距离。
但是很显然,之前的想象确实是他太天真了,虽然苏屿在奥运会上起跑爆发的表现好像相对一般,但是跟他们这种仅仅达标国一的选手相比,这中间的差距就太大了。
赛场上,一切的变化实际上都只是瞬息之间的。
哪怕在李铭烨的脑海之中瞬息间因为震撼而闪过了一系列的念头,但是他的起跑爆发表现相对于场上的其他对手也并没有落下太多。
又或者说,因为苏屿的快速反应,李铭烨的反应速度其实也被动地被拉快了,虽然跟苏屿之间没法儿比,但是跟上他其余的对手还是没有问题的。
场上的其他选手其实或多或少也都注意到了苏屿的这个起跑速度,只是他们因为与苏屿之间还有着一定的距离,所以震撼感并没有第八道上的李铭烨强烈。
但是现场观众席上的观众们却是在观众席上的第三视角,从现场观众席的角度上来看赛场上此时的差距,已经不能简单的以震撼两个字来作为总结了。
现场的观众席上,Q大的这些学生们不是第一次看高水平的赛事,但是确实是第一次看苏屿这种水准的选手和Q大的普通选手们的比赛。
赛前所有人都在笑着说’虐菜’,但是那时候还没有真正的所谓’虐菜’的感受。
但现在,眼前的这一场比赛中……
在刚刚比赛开始之前,坐镇现场解说的田汝辉和周继明两位解说老师都提到过,预赛第12组的这个分组,算是总共41个预赛组中平均实力较强的组别——当然,这个平均实力是不计算苏屿在内的。
在刚刚前面11个预赛分组中,在场的观众们都曾经看到过那些被田汝辉和周继明两位老师夸奖过’平均实力不错’的队伍比起赛来有多么热闹。
每一个选手相互之间的实力都是相对均衡的,有实力强劲的选手,但是其余选手也不是没有一争之力。
但是……
眼前的这一个被田汝辉和周继明夸奖为’平均实力较强’的队伍,仅仅只是一个起跑爆发,就已经被苏屿拉开了一米多将近两米的差距。
434/447 首页 上一页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