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我不是天生冠军[竞技]——亡灵大菜菜

时间:2024-05-08 13:25:16  作者:亡灵大菜菜

  孙高树看了他一眼,道:“谁说这就要测出个有效成绩来了?”
  “我不是说了吗?主要还是看看苏屿在200米这个单项上到底有没有机会和天赋。”
  郑胜想了想,觉得有些难。
  毕竟苏屿如今的身高才将将1米7,光在腿长方面就已经输了不少,哪怕他的后程爆发力确实出色,可在步长上的劣势就必须提升步频来进行补偿。
  光从这一点上来说,苏屿就是吃亏的。
  孙高树看了眼郑胜,多少也猜到了郑胜是个什么想法,但他没有多说,毕竟苏屿的表现如何,光靠他现在说是没有意义的,还是要看苏屿自己在赛道上的表现才能够让现场的这些国家队的教练们折服。
  而孙高树之所以这么肯定苏屿应该能有个不错的表现,主要还是源自于裴定山的平静反应——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但是裴定山当年自己就是个非常出色的200米苗子,如果不是因为意外受伤,裴定山现在应该已经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
  孙高树相信裴定山对于200米这个单项一定还有一些额外的情感,既然裴定山给苏屿的训练中增加了200米单项的相关训练,就说明裴定山确实是看好苏屿的200米发展的。
  想到这里,孙高树看了眼已经到弯道为止准备起跑的苏屿,在心里暗叹——只是他也知道,自己确实是太着急了点,这个苏屿不仅现在才14岁,而且体能情况确实不太理想,再加上临时备战测试200米……
  这种种的不利因素加在一起,也不知道苏屿能跑出个什么成绩来?
  照理论上来说,200米选手的成绩通常是他的100米成绩x2再上浮些许,也就是说,以苏屿100米10秒39的成绩,苏屿实际上是有机会跑出21秒以内的成绩的,但理论归理论,成绩归成绩。
  孙高树想,苏屿这一次的测试,只要能跑进23秒以内,就是极有天赋的表现了——毕竟就在当初的全国u16田径基地赛上,200米夺冠的u16选手也只跑出了22秒53的成绩而已。
  带着这样的想法,孙高树对于苏屿的200米观测就放在了更偏向于技术基础这方面的观察之上了。
  由于200米的起跑是在弯道位置,所以对于200米选手来说,弯道起跑本身也是一个与百米的直道起跑所完全不同的技术难点。
  赛道上,苏屿此时已经将自己跟前的起跑器调整到了跑道中间偏向外侧的位置,同时调整了起跑器的方向角度,让它的角度和跑到内侧的分道线形成了一定的角度直线。
  看到苏屿的这个动作,孙高树点了点头——可以,这种基础的知识掌握得还是很扎实的。
  这种弯道起跑和直道起跑从技术上就有着不小的区别,譬如苏屿的这个起跑器角度放置,就是为了让200米弯道起跑的选手,可以至少在起跑的前两三步阶段拥有一小段直线起跑的距离,让选手在这个阶段凭借着短暂的直线距离发挥出更大的爆发力,也让自己的起跑加速可以做到更好。
  这种技巧看似微小,但却是关系着选手在200米的比赛中能否取得更进一步成绩的关键所在。
  截至目前为止,孙高树敢说,至少在这个小细节方面,苏屿做得是比朱松峰和高乐强两个小将要好的——这两个小将的教练在指导的时候或许是习惯了提前为他们安排好起跑器,所以他们都学习了教练的统一角度起跑器摆放方法。
  这个方法虽然看似也还可以,但是并不见得就适应第一道到第九道的9条道次。
  在他们今天的测试中,选手虽然没有同场测试,但是他们模拟了比赛中的随机道次,在面对随机道次时,朱松峰和高乐强相对生硬的起跑器摆放角度就被凸显的很明显了。
  看到这里,孙高树在自己的教练板上做了个标记——基础知识掌握相对透彻。
  这是他对于苏屿在200米这个单项上所给出的第一个评价。
  而在孙高树给出这个评价的同时,叽咕视频的直播间里,在观看田径短跑组首日测试的田径迷们都有些懵了——
  【这什么情况?这不是200米的测试吗?苏屿怎么看着又要上了??】
  【苏屿不是100米的选手吗?他跑过200米吗???】
  这些在直播间里观赛的观众由于无法得知教练们之间的讨论内容,因此直到这会儿眼看着苏屿要上场了才知道苏屿居然也要来参加200米的测试。
  田汝辉和周继明这才想起来自己忘记给观众朋友们介绍眼前的情况了,于是两人对观众很快进行了一个相对简单的介绍——
  “在刚刚百米测试结束之后,孙指导认为苏屿在200米短跑的这个单项上或许也有不错的潜力,所以建议苏屿也在现场进行一次200米的个人测试,该项测试与本次冬训的首日测试无关,仅为苏屿的个人测试。”
  ???
  直播间的观众们听到这个解释,愣了半晌,脑子里唯一的想法就是——这也行?
  但眼看着测试场地上苏屿都已经调整好了起跑器,示意自己准备完毕了,这些直播间的观众们只好承认——这好像也没有什么不行的样子。
  只不过,这苏屿过去就连200米的比赛都没怎么跑过,就这能出什么成绩啊?
  这些观众们刚想到这里呢,周继明就给观众们来了一个更大的暴击:“就在刚刚,我和田老师简单向苏屿的教练咨询了苏屿的200米训练情况,裴教练表示,苏屿才刚刚开始进行200米的相关技巧测试,对于200米的配速和技术方面有了较为初步的了解,但完整的200米整合跑经验还不多,这一次的200米测试,也可以算是苏屿在系统学习200米跑的基础知识之后所进行的首次测试了。”
  观众们:哈?
  他们原本以为苏屿没有参加过200米的比赛就直接在国家队进行200米的首测就已经够离谱了,结果你说苏屿不仅是没有参加过200米的公开赛事,更是连训练中完整的200米跑都没进行过太多?
  一瞬间,整个直播间的弹幕都有些安静了下来,片刻之后,直播间的公屏上幽幽地飘过了一句话:【……我就不说多了,就苏屿这个情况,有机会跑进24秒吗?】
  倒是也有人觉得苏屿最终跑出怎样的成绩无所谓,毕竟都知道他的200米训练次数少,而且他毕竟是主攻100米的,100米10秒39的成绩说明他的绝对速度已经非常出色,在这种情况下,他的200米成绩再差也不至于差到哪儿去。
  再说了,就算真的差,那苏屿的百米成绩才是他的关键价值所在呢!
  直播间里的观众们倒是挺认同这个说法,最终就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对于苏屿的200米测试不免少了几分期待。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现场负责发令的教练已经给出了‘各就位’的指令声,紧接着,在苏屿蹲踞到起跑器上做好起跑准备之后,‘预备’的指令声与‘砰’的一声的发令枪声也相继响起——这一场属于苏屿的200米个人测试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作者有话说:
  裴永胜:你的这个嘴,真的是欠啊!
  孙宇航:嘿嘿,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第47章 
  在发令枪响前, 叶明浩看着弯道位置上等待起跑的苏屿,眉头拧得有些紧。
  他当然知道苏屿在200米这个单项上应该也是有天赋的,只是训练的时间这么短, 在有限的训练下,苏屿真的能够掌握住200米跑的节奏吗?
  这绝不仅仅是弯道起跑和弯道跑技术的问题。
  正在沉吟间,现场的发令枪已经‘砰’的一声响起——这一场200米的单人测试开始了!
  在发令枪响之后, 苏屿所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弯道起跑!
  但正如孙高树先前所看到的一样, 苏屿是确实掌握了起跑器的设置思路以及200米的起跑技巧的。
  在发令员给出‘各就位’的指令时, 他就已经稳稳地蹲踞在起跑器上, 同时他的双手张开稳稳地支撑在最靠近起跑线的边缘位置, 身体已经做好了随时进入‘预备’状态的准备。
  而当‘预备’的指令声响起,他的后臀抬起略高于双肩, 前后膝弯曲,身体大部分力量都已经分摊在两臂和双腿之间。
  测试场旁,孙高树看着苏屿的预备动作, 再一次暗暗点头——非常标准的准备动作, 没有在选手的力量不足时就盲目让选手学习顶尖运动员的起跑姿势, 裴定山为苏屿调整出的这个起跑预备姿势是更适合年轻运动员的, 不是那种为了过分追求前倾力量而不顾选手是否能够适应的预备姿势。
  而在听到预备的指令声之后,从苏屿专注的神情也能够看得出, 苏屿是在认真地听裁判的指令声,而不是在胡乱凭借一些小聪明来预判裁判的发枪节奏。
  当发令枪响起, 苏屿的两腿快速蹬离起跑器,两臂也第一时间启动了强而有力的摆臂动作,迅速果断的摆臂动作带动他的身体快速进入了起跑阶段的大步幅节奏中, 伴随着进入这个阶段, 苏屿的这个起跑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测试场地旁, 国家队短跑组的教练们都对苏屿在起跑阶段的表现暗暗点头。
  非常出色的起跑,但是200米的起跑难点还不止于此——苏屿的起跑前三步凭借着他对起跑前准备的充足,让他能够在前三步阶段有一小段近似于直线起跑的区间,但在这三步之后,苏屿将进入的就是弯道阶段。
  众所周知,在200米的弯道阶段,运动员需要向内倾斜身体以对自身提供向心力,如果运动员没有这个向内侧倾斜的动作,在缺乏向心力支撑的情况下,运动员就会向着跑道外侧移动,无法在弧线跑道上做出完美的弯道跑。
  而随着运动员在弯道上的加速以及运动员在200米的不同道次位置上的变化,运动员在弯道上所需要做出的身体倾斜程度都是不同的。
  正因为这样,200米的弯道跑技术一直以来对于运动员们都算是一个不小的技术难点,选手们需要通过不断的训练去寻找这种身体向内倾斜的感觉,同时在身体向内倾斜时,选手的脚部着地位置以及蹬地方向都与常规的直道跑有所不同。
  但与此同时,国内的200米训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运动员的弯道跑技术教学都处于非常原始粗糙的状态下,甚至包括200米弯道跑不同道次对选手200米成绩的研究也是近些年才有相关研究专家在进行探讨。
  因而粗糙的弯道起跑技术和弯道跑技术也成了全面制约国内200米、400米选手成绩的一项重要因素。
  同一时间,叽咕直播的直播间里,这些蹲在直播间里看直播的田径迷们也终于缓过了神来,开始关注苏屿的这一场200米测试的状态——
  【起跑反应还是很快啊!0.138秒!】
  【和百米的起跑反应相比还是慢了一点……】
  【?不是,朋友,你瞧瞧你说的是人话吗?0.138秒的起跑反应搁谁身上都算不得慢了吧?】
  【……那对苏屿来说确实还是慢了一点,主要是他之前的起跑反应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乍然看到接近0.14的数值,难免觉得慢了些,不过200米的整体起跑比100米都要略慢上一点点,苏屿又是首次200米弯道起跑,完全可以理解。】
  直播间的观众们一边看测试一边聊了些对其他选手来说有点‘何不食肉糜’的话题,而随着苏屿在弯道上的速度逐步提升,这些上一秒还在讨论苏屿起跑速度的田径迷们则隐隐升起了另外的一个念头——
  【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觉得,苏屿的这个弯道速度,比预想中的快啊?】
  如果说直播间里这些透过镜头观看测试的田径迷看得还不那么直观的话,那么现场这些田径国家队的教练则在苏屿进一步在弯道上加速后,就已经双眼瞪得溜圆。
  原因无他,确实是苏屿在弯道阶段上的表现好得出乎了他们的预料,并不是说苏屿在弯道阶段的速度快到了让人惊叹的程度,而是他在从弯道起跑到加速再到弯道跑的这一系列过程中,整体的技术动作和过程衔接都非常地流畅。
  速度说不上顶快,但是就是这个节奏!
  测试场地旁,裴定山也正在看着跑道上的苏屿,眼里流露出了不算太明显的笑意——这个苏屿,在对于自我身体的掌控方面,真的是个了不起的天才。
  在负责执教苏屿的这一段时间里,裴定山始终是在用一种在外人看来无法理解的严苛标准在要求苏屿的,可即便是如此,苏屿的接受度都十分的良好。
  他似乎天生就知道怎么控制自己的肢体与节奏,对于苏屿来说,在没有人教导他正确的节奏与技巧之前,他对于这些确实不明所以,但当有人开始对他进行指导,他的大脑就会快速地记忆下正确的信息,同时指挥自己的身体快速学习并掌握住这种肌肉记忆。
  虽然他指导苏屿的时间还非常有限,但如果要让裴定山对苏屿做出一个定义,那么他会说——这是一个天生就该属于赛场的跑者。
  此时的跑道上,沿着弯道的内侧,苏屿的速度正在一步又一步地提升——对于200米运动员来说,几乎没有人会在弯道上跑出自己百分之百的最大速度,因为弯道跑的特性,运动员们需要将自己的速度控制在自身最大速度的90%-95%之间,避免在弯道加速的过程之中自身的速度超出了自我的弯道跑控制能力。
  而这种弯道阶段的速度控制与脱离弯道之后再加速到最大速度的节奏,恰好与苏屿的后程爆发能力完美契合。
  正如裴永胜、孙高树他们第一眼看到苏屿的百米后程能力时的猜想一样——200米跑对于苏屿来说,确实是一个与他自身生理节奏极端契合的项目。
  随着苏屿在弯道阶段的表现,孙高树也开始对苏屿接下来的200米完整表现越发期待了起来!
  而此时的赛道上,苏屿并没有在意周围所有人的注视,他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对于自身节奏与技术的控制之中——
  【记住你的每一次呼吸,记住这种身体对抗离心力的感觉。】
  【顺应身体给予你的本能记忆,但你同时也要清楚地记住,在弯道阶段你的每一个摆臂动作与蹬踩动作的关键。】
  【永远都要记住,速度是你的追求,但绝不是你的全部追求。】
  【只有在你保持了稳定的技术动作、适当的呼吸节奏、适当的身体紧绷度的情况下,你的速度才能来到最理想的速度区间。】
  裴定山往日在指导他训练时所说的话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在苏屿的脑海之中响起,他还记得裴定山所说的那一句话——当你的PB突破时,有可能不是你跑得最辛苦的那一次,而是你感觉最轻松、最能掌控身体的那一回。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