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我不是天生冠军[竞技]——亡灵大菜菜

时间:2024-05-08 13:25:16  作者:亡灵大菜菜
  很离奇,但似乎确实是事实。
  赛道旁,教练们在关注着赛场上选手们的状态,而赛场上,选手们则在等待着现场裁判的指令声。
  终于,在选手们准备完毕之后,裁判给出了新的指令——
  “预备。”
  当赛道上的4名选手同时两手撑地后臀抬高,紧接着就是‘砰’的一声发令枪声,比赛开始了!
  赛道上,4名选手在弯道起跑线前相继起跑,虽然可以看得出苏屿的起跑反应速度仍旧很快,但第三道和第四道上的朱松峰、高彦松的起跑反应速度也不慢。
  四人之中,只有第五道上的高乐强在起跑阶段出现了明显的落后。
  而这种起跑阶段的落后无疑给高乐强带去了更大的精神压力,以至于他在起跑阶段就出现了明显的爆发力缺失和核心不稳的情况。
  可以看得出,他是带着一些慌张的情绪起跑的,所以在起跑之后的整个状态就明显要差上一些。
  赛道旁,郑胜等人在看到高乐强的表现之后,都摇头叹了口气。
  仅仅是一次测试而已,高乐强跑出的这个状态,很显然会影响国家队这些教练对于他的评价——没办法,实在是这些教练在国内,已经见识过太多状态不稳定的选手了。
  有许多选手,在国内赛的时候还不怎么能显得出来,但到了国际赛场上,由于实力和对手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心理上天然就有了一些抗拒和畏缩,以至于在比赛之中的表现就格外的糟糕,可能国外的选手还没和他拉开太多的距离,他就先一步觉得自己跑不好要输了。
  国家队的这些教练们实在是苦这些‘内战选手’良久了。
  像是詹佑铭和郑天锡这种在内战外战都能发挥出全部实力的对手,才是国家队的教练现在所渴求的人才——就算退一万步来说,你只能打内战,那你好歹也把内战的状态稳定了吧?
  就今天这么一场队内测试赛你就紧张成这样,那就别说外战了,这是连内战都指望不上的节奏啊!
  孙高树几人在心里无声地摇着头,觉得实在是可惜——当然,这不是说他们这立刻就要放弃高乐强,只是心里对于高乐强的评价肯定会下降,后续怎样,还是要看高乐强之后经过心理疏导和调整,能不能自己立起来。
  机会他们会尽量给,但也得选手自己争气才能行。
  而略过最外道上明显状态不行的高乐强,二三两道上的朱松峰和高彦松则称得上状态稳定了。
  在刚刚的起跑阶段中,朱松峰的表现不错,经过这段时间在国家队内的训练,他的弯道起跑技术比从前得到了不小的改善,郑胜帮他改掉了过去起跑阶段起身过慢的毛病,让他能够在弯道起跑过程中快速抬升身体高度,更好地衔接弯道起跑和弯道加速这个过程。
  第四道上的高彦松则毫无疑问是四人之中的最强者,在这一场测试中,高彦松跑得相对松弛,他知道这场比赛的重点并不在他,而且即便他稍微放松一些,场上的3名小将说实话也很难超越他。
  而在赛场上,状态最为稳定……又或者说稳定过了头的,无疑就是最内道上的苏屿了。
  从听枪起跑开始,苏屿就给出了不输以往的起跑反应速度,同时在经过了两个多月的训练之后,即便他的训练重心仍旧是在100米上,但各类弯道起跑和弯道技术的提升仍旧刻印在了苏屿的脑海之中。
  这弯道上,他的身体向着内侧倾斜,他每一个脚步的蹬踩都不像是直道跑那样的落地,而是将受力的重点放在了更接近圆心的脚掌内侧,包括他在跑动过程中的摆臂动作也与直线跑道上的摆臂方式不同。
  就如先前苏屿对裴永胜他们所说的一样,他是真心觉得在现在的状态下,他的头脑和状态是更为清醒、清晰的。
  在现在这样的状态下,他能够更加准确地控制着自己的肢体,就比如此时左右手之间的摆臂不同的程度,以及右手摆臂过程中需要从斜切角度产生一种向内横过身体的趋势。
  在他的脑海之中,几乎每一个动作都固化成了一个模型循环,他的大脑就是他身体最高的指挥官,调节着他的呼吸、他的技术动作细节以及他前后程的速度体能配比以及他的每一点体能的消耗。
  赛场旁,看着赛道上苏屿近乎可以用‘精准’来形容的表现,詹佑铭‘嘶’地一下倒吸了一口冷气,说:“我突然想起来,莱温顿之前跟我说过……我想想他是怎么说的?‘正确的姿势……’哦,还有‘正确的技术’。”
  詹佑铭看着赛场上苏屿一点点前进的节奏,最后几乎是用咏叹调般的预期在复数国家队海外训练基地的200米教练莱温顿所说的那句话——记住,詹,这些是你完成200米比赛的关键。
  詹佑铭当然知道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他也是认真地按照莱温顿的话来做的,但是直到这一刻,他看着赛场上苏屿那堪称精准的技术动作与表现,忽然之间又更深地了解到了这句话背后的意义。
  ——正确的姿势和正确的技术。
  这不仅能够保证他完成200米的比赛,同时还能够保证他在状态不那么好的时候,让自己的成绩也能够维持一个足够高的水准。
  啊哈,你说这是谁说的?
  事实上,此时只要是看着赛场上苏屿表现的所有人,都能够给出同样的答案。
  当然……
  詹佑铭脑子里同时又冒出了另外一个念头——对于其他选手来说,在比赛的时候缺乏竞技状态和热情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在苏屿这样的脑子下,保持这种理智且精准的比赛状态……这样也能算是竞技状态不好吗?
  唔,这或许就未必了吧?
  总之,赛场上的苏屿并没有在意周围观赛的众人是怎样考虑的,在赛场上,即便是在公认并不好跑的最内道上,苏屿也流畅而漂亮地跑完了他最内道的弯道部分。
  而随着苏屿弯道部分的结束,当他从弯道部分衔接到直道部分时,此时苏屿已经逐渐进入了他的最大速度之中,原本基于弯道阶段的限制而没能提升到的最大速度也在这一瞬间开始拔升。
  对于第三道上朱松峰的超越,几乎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第三道上,虽然朱松峰也知道,随着弯道部分的结束,苏屿一定会向他逼近,但是他也没有想到,苏屿对他的超越会是这么的轻而易举以至于让他毫无反抗之力。
  接下来的直道部分,苏屿正是裹挟着这股一往无前的气势——又或者说,纯粹是他冷静的头脑给他带来的精准计算以及‘应该全力保持最大速度’的指令。
  在接下来的直道部分里,苏屿甚至已经在一步一步地靠近高彦松的位置。
  不过高彦松不愧是国家队的正选选手,并没有真的给苏屿这种超越自己的机会,最后他仍旧是以第一名的排名越过的终点线,在他之后过线的第二名正是苏屿。
  在亲眼看着苏屿过线之后,赛道旁的刘钦龙忽然说了一句:“……这场比赛继续跑下去,后半程的200米,高彦松未必会是苏屿的对手。”
  没办法,这个小孩儿对于整体节奏和体能分配的调控能力实在是太强了,令看完比赛的刘钦龙不免心中更是一热。
  而在这一场比赛之后,大约是200对苏屿的体能消耗仍旧还是太大了,他的脸色状态看起来比100米结束的时候要差了不少。
  没等刘钦龙想清楚这些对苏屿的影响,就听到边上的郑胜‘嗷’了一声,叫到:“达标了!苏屿……21秒35!!!”
 
 
第52章 (四合一)
  在看清苏屿成绩的那一刻, 郑胜整个人就差点儿从原地蹦了起来。
  等反应了过来后,他一把薅住了边上的裴永胜和孙高树:“裴指导,孙指导, 这个苏屿,队里无论如何都得协调支持一下我们200米吧?”
  这是从冬训前到现在为止,郑胜看到的第一个成绩达到世青赛男子200米参赛标准的U20选手, 在这之前他一度以为中国队只能靠外卡选送的方式选派选手参赛了, 但苏屿的表现终于让他重振了信心。
  不只是郑胜, 周围围观的田径队选手们在看到苏屿的成绩之后, 也都露出了吃惊的神色。
  21秒35!
  “这个苏屿, 在刷新了100米的NU18B后,距离200米的NU18B也不远了啊……”
  顺带一提, 国内200米的NU18B保持者这会儿也在国家队冬训现场,正是目前国内200米这个单项的扛鼎之人詹佑铭。
  “21秒35啊……”
  詹佑铭摸了摸下巴,然后凑到了苏屿的跟前, 将他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
  苏屿:?
  詹佑铭拍拍他肩膀:“别动别动, 让哥看看。”
  苏屿宴山亭:???
  詹佑铭在看了半晌之后, 才一本正经地道:“莱温顿老头儿之前一直跟我说, 我的身材是跑200米的理想身材,我之前也觉得他说得挺对的, 但是我现在觉得不太对劲——我觉得他一定是在忽悠我。”
  苏屿:“……”
  詹佑铭继续摸着下巴念叨:“苏小屿你现在身高大约才172吧?个子挺小,那腿肯定也没哥长啊, 哥跑出20秒99的NU18B的时候,身高都已经178了……”
  苏屿沉默地凝视着眼前的詹佑铭——这是在嘲讽他长得矮腿还短是吧?
  想到这里,苏屿不爽地瞪了眼詹佑铭, 然后就跑到了江源身边, 接着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孙宇航, 又看了看詹佑铭。
  詹佑铭:……
  虽然没有证据,但是他好像读懂了苏屿这个眼神里的意思了——看看人家孙宇航的身高,再看看你自己。
  你,詹佑铭,矮个子,腿短。
  詹佑铭:……噗。
  詹佑铭没忍住笑了起来,朝着站到了江源身边的苏屿竖起了一个大拇指——可以啊苏小屿,还挺记仇的。
  确实,他现在的身高183,虽然确实不矮了,但是跟跳跃项群的那些家伙比起来,他就是个十足十的‘矮个子’。
  话虽这么说,詹佑铭还是觉得苏屿挺有趣也挺牛逼,毕竟身高腿长的条件对选手的步幅能力是有很大影响的,你永远不能指望一个身高170的选手步幅能力和身高190的选手完全一致。
  从国内来说,始终是步频型选手占据较大比例,苏屿理应也是典型的步频型选手,但是在刚刚的200米测试赛中,詹佑铭可以观察到,在比赛进入后半程阶段后,苏屿的步频已经到达一个相对高峰的频率中,他在后半程并没有再进一步催动步频提升,而是调整了自己的步频节奏,同时更进一步地打开了自己的步幅长度。
  到了后半程中,詹佑铭推测,苏屿的步幅长度应该已经接近2.2米——相对于苏屿的身高来说,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步长长度了。
  边上,郑胜还在抓着裴永胜和孙高树叨叨,非得要他们答应让苏屿兼项200米这件事儿,而很显然,400米的刘钦龙也对苏屿十分眼馋。
  刚刚的比赛虽然只是200米,但是苏屿在比赛全程中所展现出的弯道起跑能力、弯道技术、弯道衔接直道的能力等等,更重要的还是苏屿在比赛之中自我调节和掌控的能力。
  特别是后面的这项能力。
  和200米相比,400米对于选手的速度耐力、身体协调能力等等都有了更强烈的需求,同时,由于400米到了比赛的冲刺阶段,也就是最后的阶段,由于体能的消耗乳酸的堆积所带来的极端疲惫感,会使得这些疲惫感冲击选手的自我控制能力。
  选手的技术、姿势乃至于选手的肌肉都会因为体能的巨大消耗和身体的极端疲惫而遭到破坏。
  对于400米的选手来说,竞技状态当然重要,但是一个清晰的头脑——一个足够清醒的自我认知以及能够完美控制自身节奏与肢体动作的清醒头脑,那可真是太重要了!
  其实在先前苏屿跟他们讲述自己‘状态不好但头脑感觉更清晰’的状态时,刘钦龙就想跳出来说了——这不就是他们400米绝佳的好苗子吗?!
  脑子清醒,知道什么时候该加速什么时候可以稍微降速调整自身的节奏积蓄体能,控制能力强技术准确,这就更不必说了。
  刘钦龙敢打包票,只要苏屿的体能跟得上,他的400米成绩绝对不会差!
  但他几次想开口,都被裴永胜的眼神给强压下去了。
  ***
  在100米和200米的两轮测试结束之后,裴永胜直接交代裴定山和郑胜留下,让两人可以问问苏屿的意见,看看苏屿他有没有兴趣和体能再来兼一项200米的短跑。
  这个交代把刘钦龙急得上蹿下跳,但裴永胜在短跨跳项群里的威信还是很足的,他示意刘钦龙先别开口,刘钦龙也就只能咬着牙梗着,硬是等到裴永胜把各种事情交代完了,这才跟着裴永胜去到了他的教练办公室里。
  眼看着裴永胜让他坐下了,刘钦龙才一脸不服输地看向裴永胜。
  刘钦龙:“裴指导,这苏屿的表现您也看到了,他的各项条件是真的很适合400米这个单项,您怎么就不肯让他试一试呢?”
  裴永胜瞥了他一眼:“各项条件都很适合400米这个单项?你确定?包括力量和体能?”
  刘钦龙被裴永胜这一瞥,噎了一下,但还是梗着脖子道:“苏屿转过年也才15岁,力量和体能弱一点可以理解,这都是可以训练的……”
  裴永胜看刘钦龙这副模样,摇了摇头,道:“钦龙,我知道你很着急,但是你先别急。”
  刘钦龙:“……”
  裴永胜叹了口气,说:“刚刚苏屿跑完100米和200米之后的状态,你也看到了——你觉得他跑完200米之后的状态怎么样?”
  刘钦龙本来想要说挺好的,但想了想苏屿跑完200米之后那脸色糟糕的模样,他到底还是泄气道:“……是不怎么样。”
  裴永胜看他:“是的,你也看到了,苏屿他现在就是这个情况,他是典型的身体条件跟不上头脑和技术发展的选手,他对于技术的理解能够做到非常透彻,甚至于他的自我控制、调节能力也非常优秀。”
  “但于此同时,他的体能发展、他的力量发展,他的肌肉发育程度,这些来自身体的先天条件反而限制了他在技术和个人成绩上的更进一步发展。”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