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回到香烛铺门口,绕着沈家附近,把周围的店铺和居住的住户都仔细看了一遍,暂时没发现什么特别有用的消息。
这一晚,他歇在了香烛铺里。
夜间的小镇非常静谧,可他没有这种感觉。
头一阵阵地在抽痛,像是不癫狂个撕心裂肺绝不罢休一样,而四肢却又像瘫在床上的肉块,与床粘黏在了一起,动一动都像肉从骨头上脱离了一样。
谢礼扫了眼虚空中的生命倒计时。
他有点担心,这具身体越来越沉重了,几天来无论他怎么尽力,每天至多也就能往肚子里塞进去鸽子蛋大的一小块馒头,水也喝不下几口。
他恐怕撑不到倒计时那么久的时间。
他略微闭上眼在休息,维持在一个半梦半醒的状态里。
睡眠对他来说又奢侈又让人恐惧。
这一夜再没听见敲锣的声音,不知是无人死亡,还是大家已经习惯了死亡。
天还没亮谢礼便起来了,他先去棺材铺和棺材店老板问好,询问了昨日买棺材的具体人数,又确认了店老板还有印象的死亡的人是哪些,住在哪里,与余可昨日勾出的位置做了校对。
回到店里后又和香烛铺老板一起用过早餐,他便出发前往沈家。
沈益箴已经候在大门口,看起来还换了一身崭新的衣服,看他的模样,似乎有几分紧张。
钱管家也等在了大门口,只是低垂着头,眼下乌青,脸色也越发颓白。
和两位打过招呼后,谢礼问候了一句:“他现在怎么样了?”
沈益箴紧张消退了不少,脸上又染了担忧:“钱夫人昨日试着想给他喂些水进去,却全都吐出来了,如果再找不到原因,可能……”
谢礼看了一会沈益箴,似乎在确认他的担忧是不是发自内心一样。
沈益箴面不改色,坦然地接受着他的打量。
最后谢礼收回目光,问:“大少爷不知什么时候才到,不如我们闲聊几句?”
“谢先生想聊什么?”沈益箴语气和缓亲切。
谢礼:“聊一聊沈公子对钱管家用自己孩子取代你身份的看法。”
沈益箴顿了顿,略低垂了眉眼,很快又重新看谢礼,自嘲地说:“看法?我能有什么看法呀。”
钱管家闻言更是歉疚。
沈益箴却笑了笑:“这件事说起来只能怪我没挑好时候出生。丫鬟与守卫看护不当,可他们已经付出了代价。钱夫人虽有私心,管家却是为了沈家、为了我爹和大哥,我大哥都尚且难对钱管家提出责备,我就更没什么资格了,再说了,那时候大家也不知道我还活着。”
“之后钱管家遇见我,他完全可以当做不认识我,可他没有,他将我带回,供我吃穿,又请人教导于我,找到机会后,更是想让我恢复真实身份,我又怎么能责备他?换做是我,我都不敢确认自己能不能做到这样。”
“至于那位小少爷,又更是无辜。”
“这当中的每个人,都有着发自本善的念头。”沈益箴说,“我理解他们。”
谢礼没有评断他的话,只说:“沈公子没提到你的母亲。你就不奇怪,为什么你的母亲偏偏要在那个时候前往城隍庙吗?”
沈益箴还没回答。
钱管家充斥喜悦的声音就已打断了他们的对话:“是大少爷!大少爷回来了!”
谢礼循着路看去。
一队人马正往这狂奔而来,人与马都风尘仆仆。
打头的是个青年人,二十八.九的样子,尽管骑在马上,却依旧坐的笔直,体魄不算高大健壮,却气势凌然。
谢礼目光中生出一缕诧异。
这是缠绵病榻多年、的病美人?
第23章 城隍的请求(17)
快马疾驰, 很快到了门口,青年人翻身下马,快步往他们走来。
钱管家迎了上去。
沈益箴双目中虽然写着高兴、紧张, 举止却又难免退缩, 怯怯地没有上前去。
青年人没给他们反应时间, 一阵风似的从钱管家身边穿过,进了沈家大门,马上问:“益箴呢?他在哪里?现在情况怎么样?”
钱管家凑了上去,回头看了眼有些不知所措的沈益箴, 忐忑地问:“大少爷, 您……您是说哪个益箴少爷?”
青年人眉头一索,厉然看他:“我沈家难道还有别的沈益箴吗?”
钱管家立刻点头哈腰:“是、是!大少爷请跟我来。”
两人匆匆离开。
谢礼走到沈益箴身旁, 问:“不过去看看?”
沈益箴难掩失落, 惊异中不免带着尴尬,他勉强地笑了下:“去啊, 怎么能不去。”
#
谢礼才刚踏进沈小少爷住的那间房, 就迎来了青年人目光灼灼的质问:“你是最先发现益箴异样的人?”
“嗯。”谢礼直视他的目光, “我也是最后和他说话的人。”
钱管家连忙上前,把谢礼和沈小少爷的关系解释了一遍。
青年人的目光这才和缓了一些。
“那劳烦先生把那日最后发生的事情叙述一遍。”
谢礼不恼对方态度, 把那晚管家离开后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姜汤?”青年人问。
钱管家急急解释:“姜汤是府里丫鬟煮来,又亲自看、看小少爷喝下去的, 不会有问题。”
青年人:“去把那丫鬟叫来。”
“是、是我这就去。”钱管家匆匆忙走了, 青年人这才把目光转向沈益箴, “听钱管家说, 你是我那当年惨死在山间虎口下的弟弟?”
沈益箴愣了愣, 看青年人的神情,带着几分期待、几分孺慕:“钱管家是这样说的。”
青年人点点头:“钱管家怎样确定的?”
沈益箴结结巴巴:“因为我脖颈上的胎记。”
“十几年了……”青年人冷笑了一声, “别的不说,当年的钱管家连那婴儿的一面都没见过,仅仅凭借玉兰描述的胎记,就能断定你是他?若真如此,这世上的亲属关系未免太过容易鉴定。”
青年人一拂袖,走到床旁,低头看着床上与死无异的沈小少爷,轻轻将他的额发拨往一边,摸了摸他的脑袋,回头道:“对益箴下手的人最好不是你。”
“我……”沈益箴有口难言。
他想解释,可的确也不知能说什么,他只好尴尬地站在那里,不进也不退。
一直看戏的谢礼也觉得,情况似乎和预想中有点不一样。
见二人不再说话,他主动朝青年人说:“沈少爷,可否借一步说话?”
青年人一扫谢礼:“有问题直说就是。”
“我想请教的事情有关令尊的第二位夫人。”谢礼淡淡地说。
青年人目光一紧,如炬的眼神审视着谢礼。
谢礼不紧不慢地回望过去。
青年人眼神略一收敛:“你跟我来。”
#
他们穿过游廊,在一方石桌前站定。
“坐。”青年人说。
两人相对而坐。
青年人自我介绍:“沈逸棠,沈府大少爷,是益箴的兄长。”
“谢礼,现在的身份是一名乞丐。”
沈逸棠目现惊疑,上下扫视过他,在他挺直的脊背、略压的肩膀上停顿一下,眼中满是怀疑:“乞丐?”
谢礼点点头,稍稍敛起衣袖,将双手露出。
沟壑纵横、伤疤累累的手背一出现,他的话立刻充满可信度。
“身份不重要。”谢礼说,“我想请教的事情有关二夫人。”
沈逸棠:“我对二夫人的了解远不及管家。”
“你在撒谎。”谢礼直言不讳拆穿他,“如果真如你所说,沈公子不会在听见我提到二夫人后便单独与我会谈。”
沈逸棠眯了眯眼睛:“你到底想问什么?”
“二夫人真是自愿上城隍庙的?”谢礼慢条斯理地问。
沈逸棠霍的站起身来,压迫性十足地盯着谢礼:“你到底知道些什么?”
谢礼不闪不避,依旧坐着,微仰起头看他,丝毫不畏惧对方的目光压迫,淡淡道:“正因不知道,我才想询问沈公子。沈公子不必防备我,至少在让沈小少爷清醒这件事情上,我们的目的一致。”
沈逸棠打量着他,似乎在评断他的话是不是可以信任。
也许是这个秘密深藏在内心太久,沈逸棠也需要一个疏通的机会,所以他重新坐了下来:“有关二夫人的事情我了解不多,二十年前是我身体最虚弱的时刻,我清醒时间远低于昏迷时间。我唯一觉得奇怪、也可以告诉你的,只有一个。”
“当年我爹,也就是众人所知的沈老爷不过不惑之年,但我二娘、也就是你们所称呼的二夫人,在与父亲成亲之时,却已经六十余岁。”
饶是谢礼,在听见这话的时候都不免吃了一惊:“六十?”
沈逸棠沉重地点了头:“也许有这个原因,那场婚宴没有大办,二娘嫁进府里之后几乎也不离开家门,只日日念经诵佛。”
“难怪我询问镇上的人,却没人了解这位二夫人。”谢礼解了惑,却又生了新的疑惑,“如此高龄……”
沈逸棠打断了他:“这其中是否有隐秘我不清楚。当年难得我爹同意续弦,二人婚后也和乐,我清醒时间短暂,了解的不多,有些事情你问我,不如询问钱管家。”
谢礼:“既如此,沈公子为什么要给玉兰哑药?”
“你还真的调查了很多。”沈逸棠意味不明地说了一句。
“当然,我和沈小少爷是朋友。或者,换个问法,当年沈公子口中想要玉兰命的人是谁?”谢礼挑了挑眉,“是、令尊吗?”
沈逸棠一惊,很快又恢复冷静,他沉思了一会:“是,但事情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我至今没搞清楚。”
谢礼:“沈公子不妨说出来,我们可以共同参详。”
沈逸棠不再隐瞒:“那年,父亲外出未归,二娘身体刚好就执意要上平谷山,钱管家无奈,通知于我,让我劝劝二娘。”
“可不管我们怎么劝,二娘都铁了心要去,名义上她毕竟是我长辈,且上山的理由合情合理,我没有道理可以拦下她,可又实在放心不下,就将两个守卫和玉兰派去照料。”
“当天下午,我在屋里见电闪雷鸣,隐约似乎还有雨声,我担心上山的二娘,有心想出门看看,无奈受累于身体,只能躺在床上等待消息。”
“我当时的身体实在太差了,我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失去了所有意识。”
“再醒来时,父亲已经回来,且守在我榻边,面上虽有疲色,精气神却不错,还对我说一起都会好起来的,让我好好休息。我没多想,只以为一切都好,便放心地再睡了过去。”
“直至我听见府中有哀鸣诵经声,遣来人询问,一问之下才知,二娘竟已过世。我恍然想起派出的守卫与丫鬟也并未回来,询问之后才知道,两守卫都已过世,丫鬟倒是无碍,只是受了惊,似头脑不清醒,现在正被安置在府中好好休息。”
“我放心不下,叫来仆人送我去寻父亲。正好听闻父亲要毒杀丫鬟一事。心知即便询问,父亲也不会告知。我便让人带我去见玉兰。”
“玉兰受了惊吓,说话颠三倒四,但有一件事倒是说得清清楚楚,她说小少爷已葬身虎口,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府里突然多了个小少爷——”
“我心想,大约是父亲为安抚于我,怕我得知弟弟丧命,伤心之下再伤病体,遂不知从何处寻来一个孩子假作吾弟,便只做不知此事。”
“玉兰看护不立虽有失职,但罪不至死,我便让她服下哑药暂时保下命来。她留在府里终是不安全,正好那时管家有意为玉兰寻一门亲事,我找了个故友,将玉兰送了出去。”
“管家突然的举动让我心生疑窦,有心查探下,我得知二娘困在山上时,管家的夫人也生产了,只是那孩子生下来便是死胎。我本就此打消心中疑惑,却听闻管家的夫人竟自荐来做益箴的乳母,众人只道钱夫人痛失孩子,所以移情到小少爷身上了,我觉得事情不该如此简单。”
“查证之下,我终于确认,益箴是管家的孩子。”
“我本欲揭穿此事,可看父亲日日将益箴带在身边,贴身照料,管家夫妇也无异样,神色泰然,并无勉强之意。大家似乎对此事乐见其成,我又何必枉做坏人,便也只将此事藏到了心底,再不提及。只是可怜了益箴,为此,我对益箴更是极尽宠爱。”
听起来与钱管家夫妇和玉兰的说法并无出入,只是略补充了一些细节。
谢礼:“既然沈公子已说得如此清楚,为何又说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你还没搞清楚呢?”
沈逸棠重重呼出一口浊气,面有后悔:“这也是现今事情会到这个地步的原因。我让益箴离开府城回到怀仙镇,本是为救他的性命,却没想到他还是成了这幅模样,早知道……”
“这当中莫非有什么隐情?”谢礼问。
沈逸棠点了点头:“几年前,父亲一病不起,常说胡话。父亲倒下,弟弟又小,家中由我撑持起来,不久前,父亲难得恢复了些,只说要见大师。”
“我幼时请遍诸位神医治病无果后,父亲开始相信鬼神一说,与几个所谓的仙长、大师联系颇为紧密,在他们手里散尽了家财,可我的病一直也没见起色。直至后来搬去府城,我身体渐好,父亲才与他们断了联系。”
“突然听闻父亲要见大师,我不放心,担心父亲受骗,便在屋外偷听,却只听得只言片语,没什么用处。后来我偶然见父亲招了亲信,似有他事交待,我心想身为父亲疼爱多年的孩子,若父亲真有心愿,我当尽力完成。”
19/76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