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抄袭
随着影片步入尾声, 伊莱娜抬手敲响了隔壁办公室的门:“奥兹,到时间了。”
手掌习惯性地用力下压门把手,出乎意料的是, 办公室的门并没有上锁。伊莱娜没做他想,顺势将门推开, 刚好对上奥斯蒙德的视线。
他正和利亚姆并排坐在沙发上,靠着利亚姆的肩膀,身上披着利亚姆的外套,头发稍有些凌乱, 一侧的脸颊上压着明显的睡痕,慢悠悠地打了个哈欠,像是刚刚被她的声音吵醒,半眯着眼睛抬头看她。
见他这样,伊莱娜脑中率先出现的想法居然是:幸亏他戴了口罩, 不需要重新补妆或者遮掩他脸上的痕迹。
奥斯蒙德坐直身体, 将身上的外套还给利亚姆,拽了两下自己身上的拼色礼服:“观众反响?”
“还不错, 和试映的时候情况差不多。派去卫生间蹲守的职员汇报说, 只有少量的观众在莎拉和凯尔缠绵时抽时间去了厕所。”
“很好。”
奥斯蒙德的唇角勾起笑意,他并不担心《终结者》的市场反响, 它注定是一部科幻佳作,在试映会上也拿到了B+的优秀评价。
他的注意力由伊莱娜转至在门前探头的詹姆斯·卡梅隆身上:“吉姆,恭喜你。”
相较于奥斯蒙德, 卡梅隆要紧张得多, 他哑光的西装外套衣角明显能看出被抚摸了多次, 泛着少许的油光。他深吸了一口气:“这不能说明什么,《终结者》还没有上映...”
虽然参与了试映、首映的观众和影评人反响都还不错, 奥斯蒙德也从未出声贬低批判过他的作品,或者质疑影片的前景。但《终结者》却遭受了来自其它制片厂的蔑视。
尤其是当初拒绝过投资卡梅隆的独立制片厂,他们认为卡梅隆梦想着自己是第二个斯皮尔伯格,能够凭借着第二部 《大白鲨》名声鹊起,但《终结者》只是一部再普通不过的科幻电影,也比不上雷德利拍摄的那部《银翼杀手》。
这些盖尔得知的传闻虽然让卡梅隆嗤之以鼻,但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他的情绪。
“相信我,吉姆,相信观众的选择,没人在乎我们没眼光的自大同行。”
奥斯蒙德理解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紧张、忧虑,对一名好莱坞导演来说再正常不过,尤其是对新手导演和顶级导演的事业来说,一次失利也足以招致毁灭性的打击。很有可能因此再也无法获得制片人的信任,从制片厂手上获得投资。
比如导致联美破产的《天堂之门》导演迈克尔·西米诺。《天堂之门》已经上映三年,迈克尔·西米诺直到现在都没能从好莱坞的任何一家电影制片厂手上拿到一份导演或者制片工作。
要知道,迈克尔·西米诺再差,也是第51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得主。
“我全靠你了。”
卡梅隆深吸了一口气,半开玩笑地说道:“希望这一次,那些有关于你的、在圈内流传已久的魔法也能在《终结者》身上起作用。”
奥斯蒙德笑了:“好好好,交给我吧。”
伴随着《Love Scene》清澈的钢琴声响起,莎拉的吉普车驶上平坦的马路,驶向层云环绕的远山。它像海浪一样层层涌起,由平缓走向激昂,正如莎拉的未来。
她最终决定,勇敢地面对希望渺茫的未来。
影院的灯光亮起,工作人员迅速反应,拎起座椅上台,有序地将座椅摆放至长方形讲台之后,影片主创和主要演员们或从后台,或从观影席走出,走到电影幕布前方。
丽芙激动地扬起脖子注视着前方,走上台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却率先闹出了乌龙。
他似乎总想着将台上最中心的位置让给只在电影中客串了几分钟的电影投资人奥斯蒙德,接二连三地将他推向中心,甚至做出了明显的让座手势。
实际上,对外宣发中,最中心的位置不是让给制片人、导演,就是饰演主角的演员。通常来说是后者,大多数电影在宣传时,都会将最大牌或者戏份最重的演员安排在中间位置。
伊莱娜见状连忙上台,将制片人盖尔引至最中间的座位,让卡梅隆和饰演莎拉·康纳的女演员分别坐在盖尔的两侧,安排奥斯蒙德坐在了角落。
但她的安排显然招致了卡梅隆和部分观众的不满,丽芙眼巴巴地望着台上,希望奥斯蒙德和利亚姆能坐得近一些,但他们俩中间还是夹进去了一个施瓦辛格。
“天...”
失望之际,闺蜜突然发出一声惊呼,引得丽芙侧头看她:“利亚姆居然和施瓦辛格一样高。”
实际上,利亚姆的身高比施瓦辛格还要高一点点。只是他的身材并不健硕,没有其它参照物做对比时,身高优势并不明显。
不过丽芙对此不感兴趣,她沮丧地托住了脸,注视着前排的记者提出少数有关于影片的问题。
最后一阵掌声响起,首映礼的所有参与者都拿到了一份小礼物作为纪念品——一份任天堂出品的红白机,和一张签有剧组全员签名的《终结者》明信片。
是的,没有卡带,只有机器。
想要玩上游戏,还得自己掏钱去买任天堂的游戏卡带。
影评人因为这份无法买到的意外礼物略感欣喜,心中同时也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它足够珍贵,因为北美市场目前根本没有游戏机的售卖途径,《终结者》剧组算得上大方。可要说它大方,剧组却没有赠送专用的游戏卡带,如果没有卡带,那这份礼物就是一份无用的摆设。
丽芙听到身前的一名观众感慨:“我花了两千美元,从别人手上买到了首映礼的门票,本来只是想见奥斯蒙德一面,向他索要一张签名照...这么看来,这两千美元花得比我想象中还要划算。”
红白机本身的价格并不昂贵,比雅达利的掌机低了一大截,但耐不住它上市的数量太少,市面上根本买不到,目前的价格已经疯涨到了800美元。
然而,这依旧无法掩饰,对于本对游戏毫无兴趣的观众来说,想要让这份礼物派上用场,就不得不额外增添一笔开支。
奥斯蒙德发放红白机作为礼物,毫无疑问是在赤.裸裸地放长线钓大鱼,增加更多的潜在用户。谁也说不准,也许这些影评家们会在未来发布一两篇游戏测评文章呢?
首映礼过后,《终结者》很快便在北美870块银幕上正式首映。
然而,比报纸杂志刊登的影评来得更快的却是噩耗。
电影上映第二天,奥斯蒙德便从火急火燎的卡梅隆那里得到了消息,曾经受邀参加过首映礼的科幻作家哈兰·埃里森,给卡梅隆以及《终结者》剧组发去了律师函。
他还联系了媒体,声称自己非常喜欢《终结者》,但这并不妨碍他合法地维护自己的权益。《终结者》抄袭了电视剧《外星界限》中由他编剧的两集:“战士”和“玻璃手的恶魔”。
“他根本就是胡扯!我根本就没有看过他的电视剧。”
卡梅隆在电话中愤懑不平地怒吼。
哈兰·埃里森的电视剧最多可以算作与《终结者》撞了灵感——“战士”一集的前三分钟讲述了一个和《终结者》开头一致的片段,两名神秘的战士从未来回到了现在。
可是,在科幻题材电影中,时光旅行、机器人以及未来战争都是再平常不过的元素,没有任何作者可以宣称自己是该类元素版权的所有人。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安培林正在筹备的新电影项目《重返未来》的主题也是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改变未来。
而哈兰·埃里森的“玻璃手的恶魔”更是与《终结者》毫无关系,硬要让两者产生什么联系的话,也只有“玻璃手的恶魔”里的机械手和终结者的骨架有些相似。
但是人的骨骼形状本就是固定的。难道说卡梅隆做一份人体骨架机械之前,还要再编一个其它的,从未出现在银幕上的物种,搭建它的骨架吗?
熟悉的套路。
奥斯蒙德手中抓着听筒,脸上的神情波澜不惊。经历过太多次“被告抄袭”,奥斯蒙德现在反而觉得电影上映以后没有小丑蹦出来敲诈反而让人不太适应,甚至让人怀疑电影是不是还不够火。
“小问题,我给伊莱娜和法务部打个电话,斯莱德会帮你摆平,维护你的声誉。”
奥斯蒙德安抚了他两句,转移卡梅隆的注意力:“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只能证明你很成功,《终结者》很成功。你就乖乖坐在家里,等着所有报纸、电视台都提及你的名字吧。哦,别忘了防着狗仔,接下来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地堵你,甚至悄悄溜进你的家里。”
出于对奥斯蒙德以及对斯莱德电影公司的信任,卡梅隆非常轻易地被奥斯蒙德的话打动,不再纠结于自己收到的律师函,转头开始感慨报纸上刊登的《终结者》首日票房,他简直不敢相信报纸上说的是真的:“首日票房210万美元!天呐,我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多0!”
第225章 任天堂事故
《总统的艺术修养》详细地介绍了詹姆斯·卡梅隆, 这名持续霸榜世界电影票房排行榜第一名作品的导演跌宕起伏的职业生涯故事。
奥斯蒙德清晰地记得,《终结者》的首日票房并没有210万美元这么高。
原本投资《终结者》的猎户座电影公司就像首映前一样对《终结者》的成片不屑一顾,认为它是一部寻常的毫无任何创新的科幻片, 最多在影院放映三周就得下线。
猎户座也因此缩减了《终结者》的广告宣传费用,导致仅有少部分影迷知道《终结者》上映的消息。也没有多少人看过《终结者》的预告片, 提前搞清楚它想讲一个什么故事,对它感兴趣并且走进电影院。
但斯莱德不一样。
虽然斯莱德分给《终结者》的制片本金不高,但它却尽心尽力地完成了电影宣发。奥斯蒙德本人亲自为影片背书宣传,男一号利亚姆也有一定的粉丝基础。这都为《终结者》带来了更多的关注度, 首日几乎翻了一倍的票房成绩就是成功的宣发最有力的证明。
如果《终结者》上映第二周能够稳住成绩,票房下浮不超过30%,影片票房就极有可能超越《艺术修养》中的全球七千万,突破一亿美元。
奥斯蒙德挂上电话,拨打伊莱娜的电话。
然而电话还没有接通, 经理人的电话就插了进来。
电话中经理人的声音夹杂着少许的疲惫:“任天堂出了一点问题。”
奥斯蒙德的心中咯噔一下, 自从红白机在日本上市以后,任天堂的股价就直线飙升, 暴涨了接近50倍。现在正是任天堂红白机登录北美市场前的关键时刻, 它卡在这种时候出了什么事?
“任天堂接到了大量反馈电话,红白机主机出现了一个由线路导致的bug, 需要处理大量数据时便会因为通路堵塞宕机。东京那边第一时间做出了响应,山内溥已经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决策。”
没过多久,奥斯蒙德的电话铃声再次响起, 他接到了来自日本的跨洋电话。
作为任天堂株式会社的第二大股东, 奥斯蒙德有权利得知会议内容, 并且投出自己的一票做出决定。
山内溥头一次与奥斯蒙德直接对话,他低声阐述了状况, 转达了紧急对策会议上多数高层的意见:给予出现问题的消费者们一定金额的赔偿,无偿更换新机。
毕竟只有面临太多数据处理时机器才会宕机,而且这只是少数状况,大部分机器在多数时间内还是能够正常运行的。
奥斯蒙德皱起眉,《修养》系列有时会省略一些细枝末节的部分,他并不清楚任天堂是否遭遇了这次危机,又拿出了怎样的对策应对眼下的局面。
他轻轻捏了捏自己的鼻梁,反问山内溥的意见:“你怎么看呢?”
山内溥是典型的东亚男性企业家,做事雷厉风行,独.裁强势,很少听从手下职员的意见。在某些方面,他非常保守,比如说他给自己的家庭设立了门禁,要求女儿和妻子每晚6点前必须回家用餐;全方面PUA职工,设立规矩让他们疯狂内卷。但在某些方面,他又激进进取我行我素,比如说,他自己就从不遵守他设立的门禁以及规矩。
所以奥斯蒙德清楚,他看似在询问自己的意见,实际上早有定夺,给奥斯蒙德打电话恐怕只是通知他一声。
没办法,毕竟山内溥才是任天堂真正的掌权人,他也不可能轻易地将权力让渡给一个外人,甚至是一个外国人。
奥斯蒙德猜测,山内溥的想法应该与高管们的意见全然相左。
事实果然如此,山内溥的意见是收回所有已经出售的红白机,包括海外的主机。
雅达利的失败的真正原因并不是《星球大战》游戏太差劲,而是玩家对雅达利的失望逐渐累加,最终如同一座火山一样爆发,排斥心理让他们不再信任雅达利,不再信任北美的游戏厂商。
想要重新获得玩家们的信任,啃下北美这块硬骨头,两款足够出色的游戏的分量不足以撼动天平,还需要再压上任天堂的名誉。
也就是说,哪怕亏损赔本,任天堂也必须维护好自己的信誉和名声,把控好每一台游戏主机的质量。
下定决心召回所有的主机并不容易,奥斯蒙德深吸了一口气,但他知道山内溥的想法是对的,如果放任缺口存留,最后亡羊补牢,就不会有未来的世界主宰任天堂,任天堂只会步上雅达利的后尘。
好在他并不缺任天堂短时间内带给他的营收,还能借助任天堂的亏损避去一部分税务:“我赞同你的看法,山内先生。”
奥斯蒙德的爽快反而令山内溥有些诧异,他没想到一个刚刚二十出头的青年居然有如此的气量,甚至毫不犹豫地做出肯定的答复,他原本已经做好了遭受反对的准备,毕竟奥斯蒙德在他眼里不过是个有些眼光的美国投资商。
追逐利益是资本的本性,如果说放弃的只是蝇头小利就算了。任天堂收回所有红白机,放弃的却是任天堂投身游戏界以来几乎所有的收益以及好不容易好转的北美任天堂将近一半的收入:“感谢你的理解,格里菲斯。”
“不,山内先生,我清楚,召回红白机实际上是一步看似凶险的稳招。”稳扎稳打,才有可能厚积薄发。
这小子。
山内溥握着电话听筒半眯起双眼,还真是时不时就会让人忍不住怀疑他的年龄。
任天堂召回红白机的消息放出以后,股价果然有所下跌,各国纸媒上也出现了一些针对性的贬低言论。
193/234 首页 上一页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