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一听说又是奥斯蒙德·格里菲斯的同题材电影,他能联系到的所有制片人都态度含糊,婉拒了他的邀请。弗兰克·亚伯兰兹没有办法,只能重操旧业,亲自担任制片人。
但母公司很快阻止了他的行为,他们可不想因为一个CEO让派拉蒙沦为笑柄。
他们手上还有《夺宝奇兵》,是占据着最大市场份额的行业鳌头。
就算《夺宝奇兵》与弗兰克·亚伯兰兹没有任何关系,整部电影并不是由他决策通过,他也不应该为了挽回自己的地位闹出接连照搬一个18岁导演三部电影题材的笑话。
堂堂派拉蒙的CEO,居然被愤怒与嫉妒冲昏了头。就连向来提携他,欣赏他的母公司高管也忍不住叹了口气:“你何必呢?开不开除勃朗宁·哈里本是董事会该决定的事,他投资失误是他的事,你又为什么为了赶他走不顾一切地否定他?”
就算他真的请来了奥斯蒙德·格里菲斯,又能怎么样?如果他们俩真的可以为派拉蒙带来几个奖杯与不菲的收入,身为CEO,弗兰克·亚伯兰兹不应该感到高兴吗?
何必因为自大与狂妄毁了自己的前途。
“董事会给你最后一次机会。”
他拍了拍弗兰克·亚伯兰兹的肩膀,叹息道:“你好好把握。”
*
“随他怎么翻腾吧。”
奥斯蒙德轻笑一声,有恃无恐:“反正利亚姆不会接他的电影。有本事弗兰克·亚伯兰兹再去找一个颜值和利亚姆相当的青年男演员。”
他说着将邀请与文件全部递给了伊莱娜,指使已经摸鱼整整一天的她将这些东西扔进碎纸机再倒进垃圾桶。如果条件允许,就拿到天台去烧掉,最好连带着弗兰克·亚伯兰兹本人一起,永远不要再出现在他的视线里。
自从首映礼派对结束以后,老板就给她穿起了小鞋,处处针对她。
伊莱娜任劳任怨地叹了口气,将东西交给了迈克尔·奥维茨的助理,然后重新坐回了冷板凳上,继续摸着鱼忍耐老板的“欺凌”。
奥斯蒙德继续向下翻看着,只觉得利亚姆还不如继续充当“奥男郎”,继续与自己合作,做他的御用演员。
但在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时,他翻动纸页的动作突然顿住:“乔尔·科恩?”
尼奇塔连忙说道:“他是新人,想要同自己的弟弟一起拍摄电影。手上没有充足的资金,只能拿出八千刀给利亚姆作为出演费用。不过这份邀请被送来的时间很早,大概是CAA刚与利亚姆·海恩斯签约的时候送来的。”
他强调道:“当时你的意思是再等等,等《Plan B》上映以后,再从收到的片约中挑选合适的角色。”
并不是他没有早早拿出来。
“这是熟人。”
奥斯蒙德忍不住笑了笑:“科恩教授是我在纽约大学的老师,他以前也是电影专业的学生,留校任职做了教授。我入学不久后他就辞去了职务,听说去做了恐怖电影剪辑助理。他们拿到了多少投资?”
“他们拿到了10万投资。”
尼奇塔回答道:“不知道开始拍摄没有,也许拿到了更多的电影投资也说不定。”
毕竟对方是电影专业的教授,相比普通人与学生,自然拥有更多拉赞助的机会。
奥斯蒙德点了点头,翻开了前任教授乔尔·科恩的剧本概述《血迷宫》。
等一下。
奥斯蒙德突然皱起眉。
《血迷宫》、《巴顿·芬克》、《冰血暴》、《老无所依》...
乔尔·科恩。
伊桑·科恩。
这位科恩教授与他的弟弟,是大名鼎鼎的科恩兄弟啊。
但按《总统的艺术修养》描述,科恩兄弟应该是在1983—1984期间才开始筹拍《冰血暴》。
也许是因为学生《多格板箱》的成功,促使乔尔·科恩坚定了拍摄电影的决心,将计划提前了?就像昆汀·塔伦蒂诺一样。
奥斯蒙德抬起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敲,从尼奇塔那里得到了乔尔·科恩的联系方式,计划也给他们一笔百万以内的投资,将科恩兄弟也签进自己的斯莱德电影公司,绑定一个卡梅隆同款的不平等合约,让他们帮自己拿几座戛纳和奥斯卡奖杯。
不过,故事还是不适合利亚姆,更何况他们也请不起利亚姆。昔日两百块的小白菜早已经长成了片酬120万美刀、前途不可估量的青年男演员了。
都过去这么多天了,利亚姆也该好了吧?
他的钥匙还在自己这里。
奥斯蒙德将片约全部放回到尼奇塔面前,只抛下一句:“再等等,这些都不太合适。”便将要拿给利亚姆的粉丝信件收拢到自己眼前,打算等会亲自给他送过去,顺便把不知道为什么跑到自己口袋里的钥匙也还回去。
但跟在他身后只摸鱼不干活的伊莱娜怎么看怎么烦,奥斯蒙德大手一挥,给公关女士放了半天假,让她该干嘛干嘛去,总之就是别出现在自己面前。
但伊莱娜坚持与资本家抗争到底,婉拒了老板的要求:“我不。”
奥斯蒙德:“...你到底想干嘛?”
伊莱娜双臂环绕在胸前:“你以为我不知道你要一个人去见利亚姆吗?”
她扬起下巴,意指她已经从他面前那堆信件洞悉了一切。
奥斯蒙德无语:“所以呢?我总不能带着你去吧?万一他有裸睡的习惯怎么办?”
“他有裸睡的习惯?”
伊莱娜突然好奇,就连尼奇塔也一起看向了奥斯蒙德。
“...没有。”
奥斯蒙德挑高眉毛:“那又怎么样,反正我不带你去。我的车没油了,只能载我一个人。”
你听听你说的是什么话。
伊莱娜故意逗他:“那我给你报销油费,我们先去加油站加满油。”
奥斯蒙德铁了心地拒绝她:“不行,我的车对女人过敏。”
伊莱娜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刚想要继续与奥斯蒙德对线,挂上了电话的迈克尔·奥维茨突然插入了话题。
经纪人神情严肃,询问道:“奥兹,你授权了录制《多格板箱》的录像带售卖吗?”
奥斯蒙德一愣,摇摇头否定:“怎么了?”
“市面上出现了一批《多格板箱》的盗版录像带。”
第106章 授权
奥斯蒙德眉头一皱, 随即又将眉头松开,轻声“哦”了一声作为回应。
尼奇塔并不负责奥斯蒙德的任何业务,知趣地从办公室退了出去, 阖上了门。
迈克尔·奥维茨满脸写着不解:“你怎么一点都不担心?我们不起诉盗版商吗?这些盗版录像带可能会影响到电影院的收入和电视台的利益。”
就算是电影已经转入午夜场长线播放,奥斯蒙德几乎无法从院线手上获得更多收益, 也不应该放任盗版猖獗。
“不是不管。”
他眼皮都不抬一下地回答道。
法院的效率太低,如果他决定现在起诉,雇佣一批全程跟进、负责案件的版权律师,又要花费大笔金钱。盗版商贩的源头难以追根溯源, 就算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了泄露、非法拷录的源头,也有极大概率发现是个人作案或者小型团伙,无法立马拿出一笔赔偿款填补他的亏损,甚至无法抵偿他支付的律师费用。
更何况,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家庭拥有索尼的Bebamax录像机与松下推出的家庭视频系统, 盗版录像带的传播只会愈发猖獗。搞定了《多格板箱》, 还有《忠犬八公》...奥斯蒙德还会拍许多电影。
要想从机器、硬件方面阻断盗版的泄露,也绝无可能。
环球电影制片公司与迪士尼制片公司于1976年就向加利福尼亚州地区法院起诉了索尼, 认为消费者未经许可使用Bebamax录像机录制电影构成版权侵权。
他们认为索尼制造和销售这种录像机的惟一目的就是引诱购买者录制电视节目、电影, 因此应作为“帮助侵权者”为消费者的版权侵权行为承担责任。两家电影公司要求获得损害赔偿,禁止索尼生产和销售Bebamax录像机。
“索尼案”从1976年进行到现在, 依旧没有画上句号。美国于1976 年重新制定的版权法并没有跟上技术发展进步,没能详细地对个人消费者使用录像机录制电视节目是否侵权做出规定。
索尼则坚持,录像机的研发与发售是为了方便消费者, 从未协助消费者侵.犯电影电视公司的权利, 也不该承担“间接责任”。
Bebamax录像机的功能多样, 使用者可以通过电视机录制正在被观看的节目, 也可以通过自带的接收器在观众观看一个频道时录制另一个频道的节目, 还可以通过定时器在自动按预先设定的时间录制某一指定频道的节目。甚至,Bebamax 录像机还有暂停和快进功能,观众在边观看边录制时可以通过按下暂停键避免将广告录进去,在播放录像带时可以通过按下快进键跳过广告。
这样一来,老老实实不用Bebamax录像机,只按时蹲点守着电视的观众反而成为了“正版受害者”,不得不忍受在电影或者节目期间冗长的广告。
索尼是否该负责?昔日好莱坞的八大电影制片厂一致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制片厂“同仇敌忾”,认为录像带会损害影院上座率,让本就因为电视节目与电视剧而备受打击的电影行业更加萎靡不振。
但加州中区地区法院和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分别在1977年和1981年做出了否定和肯定的相反回答, 索尼公司因此上诉至美国最高法院。直到1984年1月,美国最高法院才以 5: 4的多数票对“索尼案”做出了最终判决,索尼并不构成“帮助侵权”,索尼继续生产发售Bebamax录像机,制片厂阻止录像带干扰票房的计划也就此搁浅。
然而,事情不能一昧地从特定角度观察思考。
1981年,出于对录像带的排斥,几乎只有票房亏损巨大的电影才会将目光瞄准录像带售卖,试图通过录像带的租赁和销售弥补损失。
1982年,越来越多的小型独立电影公司因为金融危机的打击,注意到了这种新颖的售卖方式,本着破罐子破摔的原则,将数量不少的、无法登录影院播放的低成本剥削电影制作成录像带售卖。
也就是在这一年,整个电影行业中电影获得的收入占比开始变化,院线票房收入下降至85%,而录像带收入则上升至了8%。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在八十年代末期,大型电影公司有近乎三分之一的收入都来自录像带。有些电影的录像带收入与票房收入持平,甚至超过了电影的票房收入。
可以说,录像带的推出在某些程度上挽救了电影行业。
凭借一家小小的录像带租赁商铺起家的百视达在巅峰时期的市值达到了惊人的50亿美元,甚至创造过“每17小时就有一家百仕达分店开业”的神话。
就连市值千亿,脚踢迪士尼拳打哥伦比亚的网飞,也是从录像带生意开始做起的。
奥斯蒙德不想自己承担《多格板箱》和未来自己所有可能出现盗版录像带的电影高昂的起诉费用,也不想错失录像带的后续收入。
所以他想了一个办法。
那就是将《多格板箱》的正版录像带售卖权交给某个录像带租赁公司,以此换取一定数量的股份。同时将打击盗版录像带的责任转移给租赁公司。
为了让录像带能卖个好价钱,租赁公司不得不拿出一笔钱组建律师团队打击盗版,并且做好“战斗”日常化常态化的准备。
何况,本就拥有庞大影视库的租赁公司得顾及每一部电影的盗版录像带抢占市场的问题,帮奥斯蒙德的电影打打盗版,也不过是举手之劳。
这样,奥斯蒙德既不用出钱打官司,又能再收获一笔录像带收入。如果收益不菲,打击盗版的成果出色,他也不是不可以与租赁公司签订长期契约,将自己的每一部电影的录像带售卖租赁权都交给对方,美滋滋地收取一笔分利入账。
寻找合适的租赁公司这项任务自然要交给CAA去做,奥斯蒙德拍了拍迈克尔·奥维茨的肩膀,鼓励他好好干活,尽快整理出一份公司名单交给自己。
未曾想过奥斯蒙德会提出授权正版录像带的解决办法,迈克尔·奥维茨一时失语,踌躇了半天,打电话找了位版权律师咨询。
对方认为,方法可行。
奥斯蒙德的办法很好,考虑到《多格板箱》的票房出色,并且市面上存在盗版影片,如果奥斯蒙德拿版权去换取股份,要比直接通过售卖录像带获得抽成分账更保险。
但迈克尔·奥维茨还是有些担忧。
整个电影圈都没有出售票房上亿电影的录像带版权的先例:“各大制片厂都在反对电影录像带,我建议你还是等别人先做尝试,观望一下状况。”
录像带行业毕竟刚刚兴起,还有七大制片厂虎视眈眈,万一奥斯蒙德刚拿到股权,录像带租赁公司就破产了呢?
奥斯蒙德从容地抱起粉丝信件,看起来已经做好了选择,并不打算同他继续犹豫纠结:“就这么定了,有什么事明天再联系我。”
*
利亚姆·海恩斯坐在酒店房间内,脸上勾起一抹浅淡笑意,唇角的弧度又飞快地押平,消失地一干二净。
他捧着听筒,刚刚得到一个好消息,经历了数月的风波与动荡之后,Equifax的CEO史密斯迫于股东与舆论的压力,决定于明天引咎辞职。
Equifax的股价下跌以后,他名下的投资公司甚至帮他购入了少量Equifax的股份。
虽然CEO史密斯辞职不代表他的生活会从此陷入低谷,能爬到这个位置上的资本家都不是脑袋空空的家伙,他们在上任时就为自己找好了退路,依旧掌握着大量的股份基金与人脉。
辞职只代表着资产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缩水。
却也代表着,至少科尔伽·史密斯没办法再靠着Equifax狐假虎威胡作非为。
他还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
如果身为父亲的史密斯没能在这段时间发现科尔伽·史密斯的劣行,亦或者他一直对科尔伽抱着放纵纵容的态度的话,他就得想一些别的办法来预防科尔伽再次凭借着父亲的身家做出些对奥兹不利的行为。
88/234 首页 上一页 86 87 88 89 90 9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