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黄道?婆改进?了织布机, 采用加捻卷绕、传动和原动三部分组成, 故此又称为“三锭棉纺车”。纺车原动机构是一个和手摇纺车绳轮相?似的大圆轮, 脚踏起来更省力。此外,轮轴装有曲柄, 纺纱的时候只需一个人边踏车便摇曲柄,另一人往轮轴之间填籽棉便可。新纺车只需两个人操作, 且能?同时纺三根纱,不需要三个人来织布, 纺纱效率却提高了两三倍。
秦青灼依昔记得历史?教材书上的纺车图片,秦青灼也去博物馆看?过传统的纺织机。
他需要一个工匠。
“南知, 我先出去一趟,要是我今晚没有回?来, 你也不必管我。”
秦青灼说了一声亲了一下明?南知的脸颊就匆匆离开?了。
看?着秦青灼急冲冲的样子, 明?南知想了想, 难道?相?公又有什么好点子。
秦青灼对自己的画技有自知之明?,他需要大国工匠来帮忙。
他去许府上找许侍郎。
门子看?见秦青灼立马去府上通报,门子回?来后立马带着笑把秦青灼放进?去。
许青阳和兰哥儿回?到许府,本是打算和许侍郎和许嘉好好吃一顿晚饭。结果门子通报秦青灼来了, 许青阳看?见严肃的叔父的脸上笑成了老皱菊。
“还不快把贤侄带进?来!”
许青阳:“???”
什么时候秦兄和叔父这么亲近了, 他怎么不知道?。
许嘉一脸牙酸。
秦青灼来到正厅, 许侍郎笑着道?:“贤侄有什么事?”
秦青灼首先拜礼, 又和许青阳和许嘉见过后,这才恭敬道?:“许大人, 我今日瞧见夫郎用织布机织布,脑海中突然有一个想法?,还需许大人帮忙。”
许侍郎的眼睛一亮:“还不快看?茶!贤侄快坐,我们?细细的谈。”
秦青灼坐下,把自己想要改造纺织机和纺车的原理告诉了许侍郎。
许侍郎的呼吸急促,他的脸上满是笑意:“改造好啊,贤侄我们?去工部?详细的谈,你说的要有精细功夫的工匠,还要会制图的工匠,工具这些工部?都有,我拿名册给你点人,我们?先去工部?。”
秦青灼懂了,这就是摇人。
许侍郎携着秦青灼就走了,许嘉看?了摇头,知道?自己和秦青灼比起来,在老许的心里现?在秦青灼就是他的宝。
“许嘉,秦兄和叔父的关系什么时候这么好了?”许青阳问道?。
“他们?是忘年之交。”许嘉说道?。
管家一脸欣慰的看?着许侍郎和秦青灼离开?。
他说:“堂少爷不知道?,秦大人和其他男人不一样。”
许青阳:“……”
许嘉想打人。
……
到了工部?,许侍郎让人去把下值后的属官找过来,他去工部?拿了名册。
“贤侄,你需要几个人来帮忙?”
“三个制图的,还需四个懂得织布机原理的工匠。”
许侍郎点了几个人告诉属官,属官立马去找人过来。
大楚的工匠都有专门的户籍,在工部?做工匠的人更是单独立了名册。
过了半晌,工匠们?都到齐了。
许侍郎说:“你们?都听秦大人话。”
“是,侍郎大人。”
秦青灼把纺车的原理告诉给工匠们?,果然专业的事就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工匠们?听见秦青灼的话,眼中跃跃欲试。
制图的三位工匠,在秦青灼的描述下开?始画图,画错了秦青灼就会说不对。画图画了三个时辰,也就是六个小时。
其余四个工匠拆开?纺车,开?始验证秦青灼的话靠不靠谱,怎么才能?做出来。有了图纸当然要方便很多,但他们?首先要先按照秦青灼的话试一试看?行不行。
认真做事,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
很快天就黑了,许侍郎让膳堂的人送了晚膳过来。
他们?继续聊天,图纸画了一半出来,其余四位工匠对秦青灼说的话也有一定?的心得了。
许侍郎见状,进?度喜人,本想让人点燃蜡烛,让他们?继续干活。但他的良心痛了一下。
“你们?先去休息,明?早我们?再继续。”
许侍郎还是画了一下大饼:“这次要是把改造纺车做出来了,赏赐少不了你们?的。”
工匠们?露出一个惊喜的笑:“多谢许大人。”
秦青灼回?到家里倒头就睡。
次日一早,明?南知让厨房给他煮了八宝粥,还有一碟小包子。秦青灼吃得很满足,他还用小笼包沾了蘸水。
“南知,我今天晚上估计又不回?来了。”
“我知道?了。”
明?南知点点头,秦青灼上值去了,明?南知今天陪着陆夫子一起去太学看?看?。
太学里面有很多医书,陆夫子知道?明?南知去医馆当大夫了,便想到了这一层。
在太学里面珍藏的医书在外边可看?不见。
明?南知给卫大夫还有两?位师兄说了这事。
卫师兄:“既然南知有这样的机缘就不要浪费了。”
卫大夫点点头。
杨师兄笑道?:“南知多看?几眼,要是看?见有用的,不要忘记教师兄。”
太学的人把陆夫子要进?去这事告诉了上面的人,上面的人让门子把他们?放进?去。
“抱歉,陆夫子,这都是上面的规矩。”
陆夫子点点头:“没事。”
两?个人到了太学的书馆,太学生现?在是上课的时候,书馆里的人不多。书馆的书做分了类别,明?南知直奔去了医书那一栏。
陆夫子看?见明?南知期待的样子,他挼着胡子点点头。
小夫夫两?个都是求学的人。
另一边的秦青灼去中和殿当值,建康帝看?了他一眼笑道?:“许爱卿跟朕说了,你去工部?吧,记录朕言行这些事,朕让刘大人顶替几日。”
“多谢陛下。”秦青灼觉得许侍郎太靠谱了,还知道?帮他向皇帝请假。
秦青灼跟着工部?的人一起在工部?干活,把纺车做出来了。工部?的人看?见这个穿着绿官袍的年轻官员已经把他默认成是他们?工部?的人了。
“秦大人恭喜恭喜。”
“同喜同喜。”
秦青灼看?见这做出的第一架纺车,他知道?为了追究责任同时也是为了显示专利权,在工匠制作的工具上都会刻上工匠的名字。
任何人都知道?这改造的纺车对大楚的经济有大作用,许侍郎的脸都要笑烂了,张尚书的脸上也是带着笑,还亲自跟秦青灼说话。
有了代耕架、水车、播种耧车,再加上这次的改造纺车,张尚书觉得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有了保障。
许侍郎也觉得自己跻身尚书稳妥了。
秦青灼拱手说道?:“张大人,工匠做的纺车,他们?是不是应该刻上他们?的名字?”
在所有人都关心成功、晋升的时候,秦青灼注意到了工匠们?拘谨的站在一旁。他们?还是穿着灰扑扑的衣袍,手上还有锯木头的碎屑,手上充满了老茧和愈合伤口留下的伤疤。听见秦青灼说这话,他们?惊讶的抬起头来悄悄的看?他。
若是别人这么说,张尚书自然不会考虑。
“秦大人说得对,你们?七个就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纺车上面吧。等晌午后我就去给陛下报喜。”
“多谢张大人。”工匠们?纷纷说道?。
“这都是秦大人给你们?说的话。”张尚书卖给秦青灼一个面子。
工匠们?对秦青灼的感激更加真切,他们?也明?白这是秦青灼为他们?争取过来的。
他们?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纺车上。
晌午过后,天气晴朗。张尚书和许侍郎就让人搬着纺车去报喜了。
建康帝听了张尚书的话,他站起身来摸了摸纺车。
“好啊,好啊,秦爱卿过来。”
秦青灼走过去,这次皇帝没有拍他的肩膀,反而拉住了他的手。
“秦爱卿,大楚有你是福气。”
这个评价太高了,秦青灼立马低下头。
“陛下谬赞了。”
刘大人拿着起居注记下老实的话,一点也不像秦青灼玩得那么花。
建康帝摸着纺车摸到凹陷处,看?见有几个人名。
韩向。
庄乔。
墨韦。
……
建康帝看?见这七个人的人名,他摸着名字凹陷的纹路,半晌没有说话,大殿之内没有一丝声响。
张尚书和许侍郎的呼吸声都放轻了。
“这些工匠该赏,若是没有他们?,这纺车也制不出来。”建康帝说道?:“下令给他们?赏赐,他们?是大楚的功臣。”
“农业上,商业上大大小小都离不开?他们?,他们?的名字这么普通,然所行之事非凡夫俗子所能?及。朕有这样的子民?,心中甚慰。”
建康帝指着宫殿中的装饰和桌椅。
“宫殿的一瓦一砖都是出自工匠之手,朕的龙床、宫殿的桌椅都是出自他们?之手——”
“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
张尚书和许侍郎闻言,心中皆有热血在怀。
秦青灼心想不愧是皇帝。
要是他来说,只有一句话,无他,唯手熟尔。
张尚书本以为皇帝会怪罪他让工匠把他们?的名字写上去,现?在看?来陛下很高兴嘛。
建康帝又把量产的事交给张尚书了。
“现?在国库亏空,张尚书去同薛游商量,你们?工部?和户部?把事给朝廷办好,就给你们?记下大功一件。”
这已经是皇帝在明?示他会给他们?好处了。
张尚书和许侍郎皆是精神?一震。
“是,陛下。”
建康帝的身子逐渐恢复过来,他想了想让人把顾煦叫过来。
“煦儿,你还没有出过皇宫,这次征宁郡的事推行不下去,你去征宁郡走一趟。”
“是,皇爷爷。”
秦青灼听见这话想起来建康帝和周首辅说的话,周首辅推荐的人没有把征宁郡的人压下来,这次皇帝是把顾煦派下去了。
“征宁郡的局势复杂,你带着几个将门子弟一去,朕让纪凌带着人马护送你。”
顾煦本就有想法?想去征宁郡,这次是如了他的意。
秦青灼下值后,顾煦在皇宫门口特意等着秦青灼。
“殿下。”
“秦大人请起,秦大人有什么可教本殿的吗?”
“多听少做。”秦青灼说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
建康帝让顾煦去征宁郡办税收改制的事,朝臣一片哗然之声。他们?纷纷揣测建康帝的用意,心里有一个意识,皇帝对这次改制很重视。
工部?推出来的纺车也引起了朝臣的注意。
建康帝问如何充盈国库。
户部?侍郎提出一个办法?:“陛下,可以让朝廷做了一个纺织局,然后挑选人来织造丝绸卖。同时可以把官府的纺车卖给商人,朝廷每年抽取一点工具费。若是有大商人想和朝廷合作经营纺织品,可以和户部?详谈。”
“这是一个好想法?,工具费这个法?子新颖,但具体抽取多少比例,你要下去和薛尚书商量,不然数字不清楚,有些账就不好算。任何账都要清清楚楚的,薛游,朝中还有一些烂账,你通通把这些账清理出来,朕的眼睛里容不得沙子。”
“是,陛下。”
太子的目光闪烁,他是主子,现?在查到户部?头上了,他只能?扔几个替罪羔羊给薛尚书交差。太子明?白其他的人不敢把他供出来,不然就是毁了全?家的性命。
纺车的事给薛尚书和张尚书一起办,这两?位是六部?尚书。一位是清官,一个是要退休的老前辈,现?下对名声看?重着,不会出什么幺蛾子。
很快户部?就打着招商的牌子,把京城中的大商人请到酒楼里谈生意。酒桌上喝了几杯酒,左侍郎就把朝廷的旨意说了说。
“朝廷的旨意是给你们?工具来织造丝绸,你们?每年交给朝廷一笔工具费,你们?不仅可以把丝绸在这里贩卖,在海关口也会给你们?减免赋税。”
听了纺车能?提高纺织的效率,大商人已经动心了,提高了两?到三倍的产量,每年只需要付出一点工具费,他们?心里都有一把算盘,他们?计算过了,这个买卖是划算的。
再加上他们?还可以把丝绸卖到海外去,他们?又能?赚一笔钱,还能?减少赋税,这不是赚好几笔钱吗?
而且这是官府的事,他们?还获得了官府的好感,这不是一举三得的事吗?
大商人纷纷带着笑意应下。
等大商人们?走后,左侍郎也露出一抹笑。商人们?觉得自己赚了,朝廷同样也觉得自己赚了。
商人们?卖的丝绸越多,他们?收的税也就越多。而且商人们?想生产很多的丝绸总要招工人吧,所以这对京城的稳定?也有作用。
左侍郎想,这最大的赢家还是朝廷。
秦青灼出了点子,由工部?和户部?的官员来办,工部?和户部?的官员当然愿意来做这件事,又是一件可以捞政绩的事。
现?在工部?和户部?的人走路带风。
其余的四部?都看?着他们?很羡慕。
工部?已经乘了两?次风了,户部?这是第一次搭上顺风车,太爽了。
他们?还想继续搭,一直搭。
薛游心里对秦青灼这个人也有好感了。现?在好多年轻的书生都是空谈国事,秦青灼却为朝廷办了实事。
等秦青灼三年的历练完了,干脆把秦青灼要到户部?里来做户部?主事。
秦青灼还在中和殿里写起居注,他正好写到了建康帝和薛尚书的事。
帝与薛尚书共议国家大事直到深夜。
秦青灼写完了乐呵呵的去了膳堂用膳。
他本还在文无尘面前快乐的吃着自己的大鱼大肉,看?着文无尘面前的清汤寡水他吃得更欢了。
83/131 首页 上一页 81 82 83 84 85 8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