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重生后,我独宠替嫁小夫郎/替嫁假夫郎:携手余生(穿越重生)——潋池

时间:2024-06-05 09:05:05  作者:潋池
  白幕杨撇过脸去,装作生气的样子,不去看他,但他的耳根子都红透了,侧过头来暴露在程赋的面前。
  程赋嘿嘿一笑,随即忽然站起身,抱着白幕杨就亲了两口,似乎又感觉不够,又把他整个人抱起来,横抱着转了几个圈。
  白幕杨吓得叫出了声,立即抱住了程赋的脖子,好在这张床很大,即便这样玩儿也不会磕到头和脚。
  “你干嘛!放我下来!”
  即便他这么说着,面上却没有半点怪罪,反而笑着,搂着他的脖子。
  “俺媳妇要给俺生娃娃喽。”
  程赋开心的不行,转了几圈以后,又将他抛高了几次,最后抱到怀里吧唧了好几口。
  “香媳妇,乖媳妇。”
  “你怎么这么坏!”
  白幕杨被他抛娃娃般抛来抛去,又被按着亲了满脸口水,他装出一脸嫌弃的样子,但嘴角的弧度是怎么压也压不下去。
  “我坏怎么了,我坏我有媳妇宠。”
  程赋满脸嘚瑟。
  重生过一次,他自然而然是把白幕杨放到心里的最顶端,哪怕是自己也不能逾越过他,所以万事以他为主,他不愿意的自己当然不会做。
  所以从最开始两人讨论生不生时,自己就明白,可能他将来会没有子嗣,但如果他坚持这个意愿,自己当然会支持。
  他也明白一个哥儿生孩子会付出多大的代价,但心里还是很想拥有一个,有着两人血脉的孩子。
  但白幕杨要付出的实在是太多,所以自己并没有强求。
  但没想到白幕杨同意了,所以此刻他的心里如同绽放了烟花一样,开心的不行。
  两人抱着腻歪了好一会,晚饭都没吃,就关上门熄了蜡烛胡闹去了。
  一夜无眠。
  日子还是平淡的过着,但许多东西似乎逐渐显现了出来。
  今年的天气很是奇怪,如今明明已经是秋季,却依旧酷热难耐,今年也并没有下多少雨,所以程赋还开设了新的铺子,专门卖糕点。
  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和他的煮锅店同款的刨冰和红糖甜水。
  而且还多了许多别的款式,还推出了鲜榨果汁和凉茶一同售卖。
  因为有糖水,有凉茶,还有不少好吃便宜的糕点和蜜饯,在酷热的天气里,这些一经推广,立即火爆了起来。
  店铺里有很多糕点的点子都是白幕杨出的,所以他一合计,把这个店铺记在了白幕杨的名下。
  白幕杨还不知道自己有铺子了,现在家里管账都是由他来管,光是算每个月的支出都够让他焦头烂额。
  毕竟程赋这才刚买府邸,有许多东西还没有安排好,人手也有些不够,有些地方还有许多不必要的支出。
  白幕杨也是第一次自己当家做主,所以手忙脚乱了些。
  于是他干脆回了白府,住了几天,让何君逸教他怎么管家,他学的很快,不到半个月就学了个七八成,剩余的何君逸让他自己琢磨,两家情况不一样,还是自己得琢磨琢磨。
  白幕杨一连住在家半个月,给程赋着急的,也跟着在白府住了半个月。
  京城传言,那程大人和夫郎吵架,为了追回夫郎,跑到他娘家住了半个月,只为了哄回心上的爱人,让人不禁感叹,真是专一。
  外面传的天花乱坠,两个人则窝在之前的小窝里腻歪,胡闹。
  只是比起以往了些不同,自从白幕杨答应生孩子后,事后便不着急清洗,而是擦身,再腰上垫了软枕,和程赋相拥入睡。
  等他们俩回了府,外面甚至都传出了白幕杨有了相好,而程公子情深义重,穷追不舍,只求心上人回心转意。
  当然也有传言,是程公子在外有了人,白幕杨毕竟背靠白家和何家,钱权都沾,为了不得罪两家,所以挽回夫郎,所以才特意追到娘家。
  总之是什么版本都有,白幕杨听了都不恼怒,甚至是开始发笑。
  甜蜜的日子很快就被打断了,冬日来临,今年的冬季却很诡异,并不下雪,光刮风。
  建连一个月没有下雪后,各个官员都意识到,这或许是旱灾来了。
  只是来的时机好一些,在冬季,此时并不缺水,又没有损坏农田。
  但这也意味着,必须赶在这个冬季结束之前,找到水源,或者是开辟一条河道,否则春季来临后,真正的大旱便会到来。
  只是冬季的旱灾,实在是罕见,许多已经年过半百的官员都不曾见过。
  而皇子们也开始蠢蠢欲动,这边是他们表现的好时机。
  如今皇子们只剩三人,其他不是夭折便是在这几年里,犯了一些错,砍头或者流放了。
  如今只剩四皇子,七皇子,以及大皇子。
  大皇子勤政爱民,谦卑有序,而且沉着冷静,遇到什么事都没有出现慌乱的情况,他做的所有决定,都是倾向于百姓,所以他颇受百姓爱戴,而官员中的清流也以支持他为主。
  七皇子身有军功,能文能武,能领兵打仗,也能出谋划策,武功盖世,传言他的武功与霍小将军不相上下,只是谋划方面略微差了一些。
  四皇子聪明机灵,做事圆滑,公平公正,上次暗查私盐售卖,直接端了那始作俑者的老巢,所缴获的盐充为国库,还提出降低盐价,此方案一出,深受百姓爱戴。
  如今一看,四皇子和大皇子不分上下,而传言皇帝也已经准备好了立太子的工序,他们现在正是一决高下的时候。
  冬季旱灾实属罕见,好在因为没有下雪,这个冬天并不算难熬,所以不少百姓还能放心的过着日子。
  如今只剩下两个选择,第一个便是找寻水源,并且成功运用到全国上下,第二个便是等待到开春,若是开春下雨,那便化解了这旱灾。
  双方都有利有弊,因此这件事在朝堂之上争吵的非常激烈。
 
 
第172章 出发
  倘若选择开辟河道,那便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同时还需要支出非常多的银钱,如今距离开春也只剩四月不到。
  倘若有偏差,计算不准的话,那便会淹没下流的城镇,甚至是京城。
  但若是不开辟河道,老老实实等到来年开春,倘若要是不下雨,接连干旱的话,那到时再开辟可到就来不及了。
  如今进退两难,朝堂上已经闹翻了天,皇帝坐在龙椅上扶额皱眉,听着台下的官员们争吵是否需要开辟河道。
  吵着吵着,就快要打起来了,皇帝眼皮子一跳,怒吼道:“都给朕安静!”
  霎时间,空气都沉默了下来,官员们纷纷下跪,大气都不敢出。
  “白爱卿,你的意思呢?”
  白鹤裕全程没有参与争吵,也没有说自己的意见,只是像看耍猴一般,看着众人们因为这件事情闹翻了天。
  忽然被点名,白鹤裕怔愣一瞬,立即就明白皇帝的用意。
  不管他选哪个,到最后如果成了,结果也与他无关。
  但到最后如果赌输了,那么皇帝就能一刀砍了他的脑袋。
  所谓枪打出头鸟,如果这只鸟是被迫出头的,也依然会第一个被打死。
  “陛下,臣觉得各位的话都有道理,臣觉得您贵天子,为金龙真身,您生来便自带龙运,所以我大盛如此昌盛,是因为您的气运,有着真龙的气运,不管试与不试,我相信都会成功的。”
  白鹤裕这番话一说出口,周围的官员们纷纷瞪大了眼睛。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这马屁拍的,皇帝都快飘了
  皇帝确实很受用,每次白鹤裕都会说些他很喜欢的话,但是每次事后他都能察觉到其中的不对。
  话表面是说他为真龙天子,比前几任皇帝更好,更厉害,实则是在恭维他,让他自己做决定,而事后若是出了什么事,变能让世人怀疑他是否是真龙天子。
  皇帝自然是知道其中的话语,只是这番话实在是爱听,伸手又不能打笑脸人,于是他转移了战火,反而问起一旁的丞相。
  丞相已经花白了头发,他此刻身着洗了有些发皱的官袍,头发扎起,留着一点胡须,俨然一副两袖清风的好官模样。
  但他主宰朝堂半辈子有余,是从上个朝代便遗留下来的忠臣,他的势力不低于皇帝,只是他做出一副好官做派,掩人耳目罢了。
  皇帝自然也是忌惮他的,所以他自然是要敲打一番。
  既然他要维持忠臣的样子,那么像刚才白鹤裕那一番恭维的话,他自然是不能说点。
  那么就只能打碎了牙齿往下吞了。
  丞相面色不变,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走到正中间的最前方跪下,说道:“臣提议,开拓河道,拯救百姓于危难之中。”
  皇帝挑了挑眉,心想总算是有人回答了这个问题,既然找到背锅了人了,那他便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做了。
  只要有人背锅,到后面不管出了什么事,都不关他这个皇帝什么事。
  倘若能借此机会铲除丞相的势力最为不错。
  皇帝点了点头,宣布明日再好好计划这件事,他打着哈欠让太监宣布退朝。
  白鹤裕依旧是走在最前面的官员,他着急回家见何君逸,而身后的丞相却死死盯着他。
  风雨欲来,看来接下来的几年都不会太平了。
  丞相的女儿为妃,生下四皇子,他自然是要为四皇子铺路。
  而大皇子为皇后所出,七皇子为宫女所出,早已没了母妃。
  皇帝用几天的时间确定了计划,又明里暗里敲打了一番白鹤裕,无奈,白鹤裕只好掏出了私房钱,说是给皇帝排忧解难,实则是多出点钱,免得这皇帝到时候翻脸不认人。
  何君逸知道了,大手一挥,抬了几箱子黄金去了皇宫,给皇帝乐的立即给白鹤裕抬了品,升到了三品。
  白鹤裕翻了白眼,无语至极。
  这老狗天天想着从我媳妇儿那抠钱出来。
  皇帝大手一挥,让三个皇子齐齐上阵,参与修建河道的事情上。
  皇帝招揽了大批人员,其中还有不少是从牢狱中带来的,专门干苦力。
  他们计划将邻国的那条大河道分流一些到他们这,在贯通到池州的河,这样交通便会便利很多,还方便了两国的交易往来。
  在与邻国商量后,他们便立即出发,从最前头和池州开始挖,这样能节省不少时间。
  但他们到达的第一件事还是修建水坝,因为大盛国地域偏低,往后若是下了大雨,配合着这条河流容易淹。
  此行带去的官员众多,有武官也有文官,都是各自势力的人。
  其中就包括霍晏珩,白乘风带着孩子不放心,便自费跟了过去。
  程赋也跟着凑了个热闹,他原本就计划着带白幕杨出去玩玩,而且路上还能和大哥一起,也算是有个照应。
  于是出发那日,前方是浩浩荡荡的十几辆马车,后面还跟着万人队伍,他们走出京城,奔向了国土边缘。
  一路上气氛并不凝重,甚至是轻快的。
  被招来的农民们过得还算不错,至少还能吃饱,皇帝并没有亏待他们。
  这其中有不少银子都是从何君逸那几箱子黄金里出的。
  三位皇子平时看着相处的还不错,并没有出现众人们臆想的针锋相对,甚至是有些兄友弟恭。
  尤其是七皇子和大皇子,七皇子时常和大皇子呆在一块,大皇子温和,对于自家小弟粘着他并没有太大感触,反而会耐心的带着他四处见识不少事情。
  相比之下,四皇子则是安静了许多,他极少与两位皇子说话,但倘若有一方先开口,他必定会笑脸相迎。
  霍晏珩看着七皇子对着大皇子那股黏糊劲,一时间有些无语。
  这家伙上了战场可不是这样,每天净想一些阴损的招,虽然最后都没有实现,但不能想象这个人并不是表面这样,潇洒开朗的。
  大皇子则安静多了,无事的时候他便自己看看经书,要不然就出去看看风景,但更多的时候是他带着七皇子民间查看情况。
 
 
第173章 七皇子的过往
  只不过七皇子似乎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每次带他去勘察民情时,都会心不在焉的。
  大皇子不在意,他年长七皇子五岁,今年也已经二十有八,七皇子才二十三岁,自家小弟调皮了些,自己作为大哥的自然会包容。
  大皇子没有正妃,却有个侧室,是一三品官员的嫡女,她嫁到大皇子的殿内已经有八年之久,是皇后所受之意,让两人接亲。
  这八年来,那侧室无所出,皇后急得团团转,大皇子已经二十八岁了,却一个子嗣都没有,人丁稀少对于太子之位的竞争来说并不是好事。
  世代相传以来,皇帝们都被要求多子多福,比如如今当朝的皇帝,如今有六位皇子,三位公主。
  还不算上那些已经夭亡了的。
  如今六位皇子,一位斩首,一位流放,一位被分配了封地,距离京城有千里之远,如今仅剩的这三位皇子是皇帝最后的希望。
  有治国情才为首位,其二便是深受民众爱戴,其三便是子嗣繁多。
  前两位他自然是占了的,只是最后这一点最让皇后头疼的抓耳挠腮。
  甚至私底下还找来不少偏方塞给大皇子吃,只是即便是这样,这半年来依旧是没听到一点风声。
  七皇子已经没了母妃,如今是挂养在皇后的名下,可他身边却没有一个人,哪怕是哥儿都没有。
  皇后并不在意他,只要不作妖,不给他们添麻烦,便足够好了。
  大皇子还需要与他争夺太子之位,她当然得帮着点自己的孩子。
  所以即便今年已经二十有三,七皇子也依然没有任何女人,甚至是连通房丫鬟都没有。
  四皇子相比其他两位皇子来说好的多,他今年也不过二十二岁,家中已经有了两个侧室,一个通房丫鬟,以及即将过门的定国公府的嫡女。
  而他也有了一个子嗣,是一个姑娘。
  皇帝目前最满意的就是他,但他背靠丞相,倘若抬他为太子,那边是给丞相铺路,相当于断绝了自己的道路。
  三位皇子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缺点,如今皇帝还在观望,只是心下或许已经有了答案。
  营帐内,众人们席地而坐,架子上烤着肉,因为人数过多,加上兵马,粮草并不算十分充足,所以他们并没有分到太多食物。
  农民们觉得幸福,他们一年到头吃不上几回肉,所以也不在意能不能吃饱。
  而七皇子更不在意,他前几年早就随军出征,跟着军队到处打仗,练就了不挑食的习惯,他也不管这些,烤肉并没有放盐,甚至都没有去腥,只要熟了,塞到嘴里嚼吧嚼吧就能咽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