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才不管谁当皇帝,城外流民是不是本国百姓,乱世之下,他们能顾好自己小家已是大幸,哪有多余的心去同情别处封地流民。
以前是谁嫌乎封地贫瘠,要迁居来着?
呸!该打!
那个人肯定不是他们!!!
燕州简直是天堂净土,哪里都比不过。
他们王爷更是绝美无双,身姿矫健,英勇善战。
君珩不知,现在的他,人气超高。
——
作坊。
豆油生意非常好。
猪肉贵,平常人家不舍得买,可又不能长期不吃油水,豆油物美价合适,所以每日订单喜人。
族人现在每家都有青壮上山打猎,日子较之前好过不少,脸上喜色渐多。
桃源村的生活平和安逸,孟钰每日这里转转,那里看看,过的非常充实快乐。
只褚宁时不时发下疯令他苦恼。
孩子大了,没以前乖巧温顺了。
是不是叛逆期到了???
第188章 说亲
下人房穿插建在果园,孟钰打算让后来买的下人当中,拖家带口的优先选择。
一家人住在一起也方便,上工的同时,傍晚吃饭归家也能有属于自家的温馨时刻。
人只有感受到幸福希望,才能更好的为主家做事。
房屋建成这天,一大家子在宅院门口放完鞭炮,被选中的下人们,拖家带口的开始抱着主家给做的新被褥,搬去新“家”,心中自是激动感恩的。
——
“请问这是孟钰,孟郎君家吗?”
正当一大家子欢喜房屋建成之际,一头戴红花婆子,扭着水桶腰,手拿绢帕下了牛车。
李婆子上前一步问道:“你是何人?找我孙子做甚?”
“哎呦,老姐姐,大喜啊~”
婆子热情上前:“我是县城的王媒婆,这十里八乡就没人不知道我大名的,这次来是为给孟郎君说媒,那家女郎,哎呦喂,那可是顶顶娇贵貌美,跟小郎君那是顶顶相配啊~”
孟钰听到是给自己说媒,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孟老头等人倒是高兴,不过孙子不发话,他们也不敢说什么。
李婆子听到是媒婆,态度立马和善起来,乖孙不成,她还有二孙子等着相看呢,二孙子不成,还有三四五小孙子,媒婆不能得罪。
忙拉着王媒婆的手就往院里请:“大妹子,快请进,喝杯糖水歇歇脚。”
两人如失散多年,要好姐妹般进了院子,留下孟老头等人发懵。
“乖孙,要不咱们也去听听?”
楚氏等不及道:“我先去看看是哪家姑娘。”说着就追去院里。
孟钰忙表态:“爷爷,你们也去瞧瞧吧,我暂时没成亲的打算,您跟奶奶说一声,既然媒婆来了,多给些跑腿钱,给二哥好好相看相看吧。”
爷奶想抱重孙子,那就二哥顶上。实在不行还有亲弟弟呢,弟弟都十六岁了,在古代也是说亲的年纪,反正他是不想成亲,才不到十九岁,那么着急干嘛。
孟老头也没多说,点头应下:“那行,我跟你奶说。”乖孙不想成亲,那就再等等,孙子多,他也不舍得强迫乖孙。
“儿子,你真不想要个白白嫩嫩,香香软软的媳妇啊?”孟平凑近儿子小声诱供道。
想吗?
真没想过。
工作性质让他不相信任何人,尤其枕边人更不能轻易选择。否则什么时候丢掉性命都不知道。再说他也没时间谈情说爱。
而且单身也没什么不好,孤独的自由,有旁人理解不了的安逸舒适。
生理需求能忍,需求不大。
随缘吧。
“爹,等以后彻底安定再说吧,不急,您要想抱孙子,就让弟弟先成亲。”孟钰拒绝的坚定。
“他生的肯定没你生的孩子聪明,不过爹也不逼你,相伴一生的人,是要好好挑挑,起码得自己喜欢,见之欢喜才行。”孟平也不是迂腐之人,不会为了孙子就强迫儿子。
孙子还没影呢,自然儿子重要,有了孙子,那也是儿子重要。
孟钰让下人去干活,又吩咐仆妇中午饭食做的丰盛些,庆贺房屋建成。
“对了爹,中午请族长跟几个族老来家吃饭,您亲自去请。”
平时也没聚过,趁着午饭丰盛,房屋建成得档口,聚聚联络下感情。
男人联络感情还得是在酒桌上。
“成,我这就去说。”孟平得了儿子吩咐,点点头就转身朝着村子而去。
“大伯,您带着二哥也回家吧,让媒婆看看二哥相貌,找个贤惠的好妻子,您要是有想法,也可再找一个过日子。”
大伯也才不到四十,再想娶亲,孟钰也赞成。
“不不,我不娶,不娶了!”孟大伯吓得连连摆手。
他是真被第一个媳妇整怕了,现在日子过的就挺好,没人骂他嫌他窝囊,还有钱花,顿顿有肉吃,还不用干太多活,他过的别提多开心,可不敢再娶个一心向着娘家的媳妇了。
害怕侄子再有啥给他娶媳妇的想法,孟大伯拉起儿子就跑:“我带二郎去让媒婆看看。”还是让儿子娶媳妇去受罪吧!
家里其他人也跟着离开,进了院子瞧热闹,刚才还热闹不已的宅院门口,瞬间只剩孟钰孤零零一个……
他还是去看看开荒进度吧。
——
午间。
看着满满一桌肉菜,族长跟几位族老不自觉咽了咽口水:好多肉!
“老大,快给族老们满上,老三,给族长斟上,咱们今日好好喝一杯。”孟老头笑呵呵让儿子给客人倒酒。
他现下在族人面前再也不是欠着大半族人钱财,窘迫愧疚的孟老头,是日子红火,孙子争气的孟老爷,可算扬眉吐气。
“大伯,您这日子是彻底过起来了,我们都羡慕着呢,族人们也跟着沾了光,不说作坊,水车,就单单族学借来的书籍,那都是受益终身的立命之本啊。”族长说的真心实意。
族老们也是认同:“老五说的对,如果没有三郎,凭咱们无权无势的泥腿子,哪能弄来如此多古籍,那些世家护的紧,轻易瞧不起咱们这些庄稼户。”
“还有地里的庄稼,我瞧着绿油油,抽穗也多,比咱们以前杏花村种的也不差,想来那洗田法十分有效,应该能有个好收成。”
“咱们可都盼着这次秋收呢,这可是咱们老百姓的命根子,不管哪一样都少不了三郎的出力,咱们几个老家伙敬三郎一杯。”
族老们纷纷举杯敬向孟钰,吓的孟钰赶忙举杯回道:“几位叔公言重了,我也是孟氏一员,为族里出力是应该的,只有族中兴旺,咱们才能走的更长远。”
“三郎说的对,都是同宗同族的亲人,共同努力才能走的更远,咱们一起同饮一杯,敬明日的红火日子。”孟老头也举起酒杯。
“敬明日的红火日子!”大家心中憧憬豪迈,一起举杯,饮下杯中酒。
推杯换盏,好不快活。
男人们在一桌喝酒,李婆子带着家中妇人另开一桌。
“看这情形喝的尽兴,一会准得醉几个。”听着堂屋畅谈声,李婆子笑意盈盈。
“一会让人熬点醒酒汤备着,三郎……”楚氏未说完的话,李婆子明白,随即宽慰道:
“放心吧,三郎喝酒有度,不会吃醉,快吃吧,难得饭菜如此丰盛,咱们也饮一杯畅快畅快。”
桃花酒淡雅清香最适合女人喝,树影斑驳的凉亭中,女人们喝的尽兴,脸颊嫣红,笑容幸福。
第189章 二郎喜宴
又过几日,二郎亲事定下。
女方是县城周家女儿,性情温婉,模样清秀,因二郎年纪不小,婚期定在一月后。
久违的喜事,李婆子非常重视,二郎又没母亲操持,她自然更加重视,带着儿媳置办结婚用品,力求尽善尽美。
“家里日子好过,我准备给二郎媳妇再添置一副银手镯,一支银簪,一支银钗,你们也别不满,等以后三郎,四郎五郎,都是一样待遇,至于三郎,他自己有钱,添置金簪也使得。”
李婆子归置检查着聘礼,一边打量着儿媳跟孙媳妇脸色。
“咱们家没那搓磨儿媳的规矩,二郎媳妇没婆母,但你们做婶娘的也得相处和谐才是,咱们家现在日子过的舒坦,可不能有啥幺蛾子。”
“听娘的,咱们不会有啥意见的。”
“奶奶,我也没意见。”孟三婶跟大郎媳妇连忙表态,孟三婶是因为她也有俩儿子,以后聘礼只会更好,心里起初的不适全无。
大郎媳妇则是没男人依靠,平日里只一心干活带孩子。
再说,现在有下人也用不着干啥活,她带孩子在家,吃喝不愁,孩子还能读书,偶尔还有零用,比以前日子好过太多,根本没啥想法。
李婆子看目的达到,也没再多说,继续带着她们归置箱笼。
聘礼按着这里的标准来,中规中矩,毕竟不是第一个孙辈娶媳妇。
以前家穷,大郎媳妇没花多少钱,这第二个孙子成婚,也不能太铺张,大郎媳妇再不争抢,也得顾及下她的情绪。
李婆子想着,私下再给大孙媳妇买样首饰戴戴。
——
日子很快来到二郎成婚这天。
孟家里里外外挂上红绸红灯笼,布置的喜气洋洋,鞭炮更是没断过。
定居桃源村后的第一桩喜事,族人也都来凑个热闹,叽叽喳喳,人声鼎沸。
嚷嚷着一定要闹洞房才行。
李婆子让人分发喜糖瓜子,族人都来贺喜,自然是要留客吃席的。
最后也不拘每家几人了,干脆请全村都来吃席,宴客的桌椅板凳,从宅院门口摆放,一直延伸到村子,甚是热闹震撼。
家里蔬菜瓜果,鸡鸭鱼肉都有,现宰现杀,就地取材,忙的不亦乐乎。
孩童们今日也被族长要求放假一日,都撒了欢的在田间地头玩闹,欢快的气氛达到顶峰。
吵吵嚷嚷中,新娘子被接来,族人们起哄打趣,挨挨挤挤的走动,跟进院子。
“一拜天地!”
“再拜高堂!”
“夫妻对拜!”
“入洞房!”
“哦~”随着入洞房的唱和声落,半大小子们起哄欢呼,嚷嚷着要看新娘子。
二郎笑的像个傻子,羞的满脸通红的小心护着新娘子去了新房。族兄弟们自然也赶紧跟上,闹洞房去了。
院子难得安静一瞬,孟钰只觉脑袋轻松。
半大小子想媳妇想疯了,闹的脑袋疼,虽然挺热闹好玩,但还是被咋呼的脑袋发懵。
他没去闹洞房,不去吧,又被族人拉着说话,热情似火,一圈下来有些吃不消,干脆躲进自己房间,吃饭再出去。
关闭门窗,进入空间,世界瞬间安静,孟钰摊到草地,感受浓郁清新,顿觉身心舒畅。
感谢老天赐予我这方境外神祇!
感谢东南西北中各路神仙。
阿弥陀佛——
八方妖魔鬼怪,但凡你们能保佑我,我也感谢,谢谢。
孟钰感谢一圈,觉得没落下一方,满意的假寐,等待开席。
——
君珩褚宁自然也送了贺礼,只不过君珩没有亲自到场。
宴席丰盛,宾客吃的满足,日落西斜才散去。
下人打扫残羹,鲜少有剩菜,就是桌面有,也已经被李婆子分给族人。宴席多是肉菜,也没人嫌弃,开开心心的拎着回家了。
第190章 土豆红薯成熟
日子过的平淡祥和,不知不觉已来到土豆丰收的日子。
一大早,孟老头就急吼吼带着家人往地里走,身后是拿着工具箩筐的下人。
几镐头下去,一个个金黄色土豆露出泥土,众人挥舞锄头的劲头更足了。
“三郎,这土豆大啊!看这势头,亩产喜人,收成肯定不错!”孟老头弯腰捡起一个胖乎乎的土豆爱不释手。
“是不小,都留着做种吧,除了卖给族人,其他都拿去铺子卖。”只有更多百姓种植,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我家也要买来种!”
族长听到消息也跑来看土豆到底是何产量:“三郎,来年我家也要种上几亩,这玩意能当主食,还耐储存,顶饿。”
“这有的土豆发芽太厉害可不能吃,有毒,拉肚子。”孟钰把知道的告知族长,别到时候放坏不舍得扔。
“行,我记下了,这土豆可真不小!”族长边应下边弯腰,喜滋滋的徒手挖出一个土豆拿在手里。
等挖出一亩地,称过重,族长更是惊呼:“这么多!”
这么高的亩产,抵得过两亩地的收成了,以后多种几亩,都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好啊,好!呵呵~来年族里每家都种!”族长一锤定音,定下来年种植计划。
三十亩土豆,起早贪黑挖了好久才算全部晾晒入库。
收获的同时,土豆也陆陆续续拉去铺子售卖,家里人也没闲着,赶着牛车走街串巷叫卖。
因之前已经宣传售卖过土豆,百姓们已经知道土豆吃法,孟钰更是按平常价售卖,比粮食不知道便宜多少。
一时间购买土豆的队伍排出去老远,更是收获了一波好名声。
毕竟别家有能当主食的吃食,那都是想着怎么贵怎么卖,孟家铺子能把土豆卖的如此便宜,缓解他们窘境,自然赢得他们好感。
土豆丰收,接下来就是更多亩数的红薯,红彤彤的地瓜,自然又引来另一份欢呼。
一袋袋粮食入库,喜的孟老头合不拢嘴,家里整日喜气洋洋。
族里种植红薯的人家也是同样状态,都庆幸跟着种了两亩红薯。都想着:来年定要再多种两亩才是!
“三郎,这红薯咋卖?”孟老头高兴过后,问询孙子意见。
74/121 首页 上一页 72 73 74 75 76 7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