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多座小粮仓全被打开,一袋袋粮食流淌在地上,这是多么大的诱惑跟吸引力啊。
如果朱正研究过李昀跟郭傕的打仗事迹,他就会发现这不是宋继当初突发奇想的战术么。
虽然这么一来,你会骤然招到一批乱七八糟的队伍。质量上不行,但数量上绝对猛增。
当初李巍跃是用蝗虫过境一样的大势裹挟,席卷流民的同时,也席卷了那些还没失地或者勉强能糊口,倒也不必走这条路的不少寻常之家。短时间内,用数量上的优势碾压对面,再用大量钱财跟入城后烧杀劫掠的欲望激励精锐部队,这才一举打到了洛京。
如今打劫粮仓的贼人则是以利诱之,也是在短时间聚集起了一大片的人啊。这一大片人老老幼幼,拖家带口,正儿八经的战斗力虽然不高,可他们大多都是本地流民或直接是本地人。
这导致了一个直接的结果,那就是那群贼人明明只有百来人,却在短时间竟然攻打下了轵县!不是贼人真跟天降神兵一样无比厉害,是整个轵县不少乡村、土堡等全都望风而降了。
比如轵县普通守军,十个里面有四个就有家中亲眷去拿了粮食,甚至被加入我们,你随便搬取粮食给激红了眼。
等到了城门口,这些亲眷就喊儿子、侄子,甚至喊住在我家隔壁的谋谋子,我是你阿叔阿伯,你还记不记得你娘生病我借钱给你家……
他们就是一个普通小县城守军,俸禄都没多少,还时常不发,本身就是混个日子。
你别的人来攻打就算了,说不定还能尽心一点。现在我家亲戚在外面,你还能拼命去杀家里人?不少守军都是对视几眼,有人一领头其他人立马就顺势而下,直接开城门投降。
那轵县县令都在慌乱出逃中,不知道被谁一不小心砍死了,现在整个轵县都落在了那群贼人手中。
听到这些逃兵的叙述,朱正吓的差点晕过去。这轵县势力肯定还在不断扩大,朱正会不知道粮食为诱饵有多大吸引力?
短时内轵县拿不回来,那他这大军吃什么?
虽然他以前贪墨了不少粮食,可这些粮食一小部分被他送到老家藏起来了,绝大部分则是发战争财,提高价格卖给别人了。
非要他咬咬牙,也拿的出来一批粮草跟银钱暂时稳住这支大军。可问题是这些钱粮既然到了他手中了,那就是他的了。他再拿自己的东西出来给祝家添砖加瓦,朱正觉得这不是他能干出来的事。
当时他就决定,粮草来了他就出兵,否则就按兵不动。这齐国是祝阿史的,他该操心才是,轮不着他。
轵县此地距离洛京又不远,如今粮仓失守,再以整个县为辐射掀起大量叛军的事闹得极其轰轰烈烈,这消息也瞒不住。所以在朱正收到消息的时候,祝阿史跟张並也得知了这个噩耗。
洛京谷城的粮仓倒是没事,所以洛京中的屯兵已经前往山河关,如今恐怕已经在山河关交上手了。
可轵县的粮仓之大还远胜于谷城,当时张並一听,他就觉得眼前一黑,真的差点晕过去。
第197章 洛京内乱,不敢明志
张並急匆匆去找祝阿史,俩人商议之后,当天就一道道指令传达了下去。
谷城的粮食必然要优先供应山河关所在的齐国军队,这山河关失去的容易,要夺回来就难了。另外祝阿史又一道道圣旨下发,直接命令朱正起兵,否则就要治他不听军令的大罪。
祝阿史心中有数。
就算轵县的粮食一时运送不过去,朱正手中一定还有余粮。只是他贪字上了心头,不肯把往日贪墨的东西拿出来而已。
除开强逼朱正外,祝阿史又接连下旨意去往兖州、豫州,让二州的官员进行额外征税。
如今才刚刚开春,经过一个煎熬的冬天,其实是各地乡民最为贫苦之时。一个冬天消耗了他们为数不多的粮食,而山上的野菜也还得再有小半个月才能长出来。
这时候,绝大部分的人真交不出任何的临时粮税。
张並知道这是个昏招,可轵县粮仓失守,为了防止出更大的乱子,他只能咬牙同意祝阿史的提议。
而随着祝阿史因为这事烦躁不已之时,他的长子祝檠在府中却不是如此心情。
祝阿史早年在老家时就不是老实人,不愿意干农活还时常将家中仅剩的一些粮食拿出来呼朋引伴,因而他家中之人极其不待见他。
但是这祝阿史年轻时候长相是真英俊,竟然骗了乡中三老的女儿。女子未婚先孕实在有损家中名誉,那三老只得倒贴了一笔钱财,只求快快将女儿嫁给祝阿史。
过门之后,那女子很快生下一子就是祝檠。
当时祝阿史是真觉得这不大干农活的三老女儿长得眉清目秀,跟其他那些农家女十分不同,因而极其喜爱她,爱屋及乌之下也极其喜爱祝檠。
可后来祝阿史投兵在因缘巧合之下拜李巍跃为义父,再到占据天下十五州中的两州半,当初那三老女儿早就瞧不上了,甚至还十分厌弃。
若非祝檠乃是长子更是嫡子,为了遵循自古的传统,他也不一定愿意让祝檠当太子。
祝檠心中早已不是很尊敬自己的父亲,不仅如此,他甚至还期盼着祝阿史早日服用寒食散暴毙!他如今也二十有三,正是身强力壮之时,自然对权力欲望极其渴求。
尤其是到了现在,祝阿史后宫人太多,怕是不久之后还会有陆陆续续的小孩诞生,祝檠哪里能放心。
比如那个段夫人,听说已经有了身孕。祝檠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危机感早就爆棚。
“太子,这次粮仓失守是大事。往日的时候,张並把持朝政,圣上又极其信任他,使得太子无用武之地。既然有了这个机会,太子不如好好把握住。”
说话之人乃是一儒生,名为潘仕辅。原本出生洛京是读书人之家,自小耳濡目染也算是出口成章,颇有急智。唯一的缺点就是他面上有一块黑斑,因此常常被人叫做黑无常不受人待见。
现在做官也要看样貌的,样貌不好就要被淘汰。
这潘仕辅郁郁不得志,一直到被祝檠招入府中做幕僚,二人还时常秉烛夜谈,只叫这潘仕辅十万分地感激对方。
“怀挺教我。”
潘仕辅不打官腔,立刻道:“我预料不差,张並再不愿意也得逼迫兖州、豫州在此时强征粮税。这可是个苦差事,一个不好激起民怨也就罢了,关键还损伤名声。
太子索性就去哭求圣上,就说您不忍心自己的父亲背上如此恶名,希望圣上把这件差事交给您来办。”
祝檠浮现若有所思之色。
潘仕辅继续道:“您去做这件事,固然会受到那些乡民一些责难,可这又算得了什么。接下了这件差事,一来可以让圣上知道您愿意自担污名,也就会打消一些圣上对您的怀疑。二来您也可以借此染指军权,以粮食为引,使得如今前往山河关的车骑将军向您示好靠拢。”
潘仕辅没有说远在沁阳县的朱正,谁叫段夫人得宠后,朱正据说送去了不少礼物给段夫人。也因为有段夫人周旋,加上祝阿史确实对朱正用得顺手,他贪墨兵饷的事索性就当不知道。
之前祝檠还送了一份薄礼给朱正想要主动交好,谁知道朱正拒绝了。可他转头却向段夫人靠拢,自然让祝檠生了不小的气。
这会儿祝檠听了潘仕辅的话很是赞同,当天就去求见祝阿史,表现得极其情真意切。
祝阿史虽然不是很待见这个长子,可毕竟是他亲儿子。见祝檠双目一片濡慕之情,加上张並确实也忙不过来,索性就答应了此事。
祝檠得了差事,当即就征收起了粮食。随着祝檠转战兖州、豫州二州,时间也悄然过去。
……
“这祝檠究竟是什么意思!?”朱正一挥手,将案台之上的笔墨纸砚扫落在地。下方坐着的几员将领都是朱正的心腹,也是替他抱不平。
随着山河关失陷已经过去两月有余。
圣上虽然当机立断,即刻就让车骑将军狄淳带兵去夺回此关。可山河关出了名的易守难攻,加上凉州由邓羌带领的援兵也已经进入山河关之中,狄淳只能带兵跟凉州兵马焦灼在山河关前。
如今就是凉州兵马得了山河关,也没法直攻洛京,毕竟被狄淳堵住了。可狄淳拿不回山河关,他也不敢撤兵啊。
现在就是在互相耗时间,看谁的后勤最先崩了,那谁就灰溜溜回去。
这一对峙就是两月有余,狄淳的大军也出现了一些不稳。谁叫如今已经开春,不少军中人马跟那些征兆的民夫都开始惦念新一年的春种。
人心思归啊。
为了防止狄淳的军队出现变故,因而祝檠征收来的粮食大多都供给了对方。可这么一来,朱正就不爽了。
之后祝阿史又连着三道圣旨来责骂朱正,朱正自然也慌了。
实在没办法,朱正就吐出了一点贪墨的粮草先救急用。可不等他动兵,凉州大将吴期带兵进入司州平阳郡,然后直扑河内。这下朱正不用去山河关,又被祝阿史一道指令,火急火燎去堵吴期的军队。
朱正号称二十万大军,可这二十万并不是说是纯粹战兵二十万,也包括了大量的后勤、民夫、工匠等人。
可去除这些,小十万还是有的。
凉州实行精兵政策,李昀不可能一股脑弄个十万二十万的兵马,因此吴期所带的部队,满打满算也才两万人马。
人数虽然不足,可吴期也没打算跟朱正硬碰硬。这段时间二者一直是短兵相接,可即使如此,朱正还是对吴期十分发怵。
接触时间是不长,可这吴期的疯跟杀欲之心却人人皆知。真算起来,凉州兵马没有损失多少,他陆陆续续竟然死了有小一万的部下。
这种情况下,朱正越打越憋屈,偏偏他跟祝檠说了好几次粮草不足问题,祝檠却每每敷衍他。
尤其是半个月前说好,这些时日会送来一批。可祝檠竟然说随着开春各地乡民要种粮,而如今齐国境内流民太多了,必须要发一些粮食给他们,才能让他们有力气也有粮种可以耕种。为了今秋收获,不得不挪出一部分粮食先去救急,现在只能让朱正在熬一熬。
这消息传来,朱正能不火么,才有了现在这暴脾气的模样。
“将军,怕是那竖子故意如此!”
在场的人不是朱正同乡就是朱正本家中人,早跟朱正绑死。虽说祝檠是太子,可关上门来他们照样骂。
再则,这次是祝檠不做人。
朱正气恼到了顶点,索性道:“既然无粮,我等就往后退兵,将这半个河内让给吴期。这杀神本也不好对付,我早知晓军中士卒对他起他畏战之心,如今也刚好是个理由!”
其余心腹并无异议。
朱正本意是逼一逼祝檠,让祝檠把粮食跟武器抓紧给他送来。等收到粮食后,朱正也打算跟祝檠缓和一下关系。
其实一开始朱正也没打算得罪祝檠,可谁叫祝阿史如今也是正值当打之年。他因不喜祝檠生母也就连带不太待见祝檠,再来祝檠二十几岁,也是年轻力壮之时。
祝阿史是杀父起家的啊。
他自己做了这样的缺德事,他就害怕祝檠也有样学样,因此内心也防备于他。
朱正是看出了这几点,他又是手握重兵的将领,哪敢和祝檠走近吗?你走近了是要干什么?
谁知道祝檠跟祝阿史一样,看似大气也能屈能伸,实则内心极其记仇。若等不到时机也就罢了,一旦寻到时机就一定会狠狠报复。
谁知道朱正的如意算盘还没打响,他才退兵让给了吴期几县,一道言辞激烈的圣旨先来了。
大意就是朱正督战不力,二十万大军到现在都还没扑面吴期两万人马。另外更是说朝廷中有人弹劾了他,说他暗中勾结了凉州,故意在拖延时间。这次单单一个粮食不够问题,他就直接让了三县之地给吴期,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这圣旨一来,朱正是真的傻眼了,傻眼过后又愤怒。
凉州兵马是天下难出的雄兵,你们那些一天天在洛京醉生梦死的人懂个屁啊!再说,打仗打的就是粮食,你不给粮食还有理了!?
第二日,朱正就召集了心腹将圣旨一事说了,最后道:“圣上对我这次领兵很不满意,看在我往日忠心的份上只是罚没了我半年俸禄。只是在圣旨中,圣上让我这段时间前往洛京自行辩说,入朝明志表示我没有谋反之心。”
所以这是去还不是不去?
心腹大多对视一眼,立即道:“将军,恐怕是去不得了。”
朱正堂弟也说道:“圣上叫你去洛京,怕是要阵前换将。这么糊涂的事都做出来了,恐怕这一去最好的结果也是杯酒释兵权,最差……人头不保。”
朱正开口询问这些心腹之时,他心里就有了决断。
他不愿意去也不敢去,只是在等别人口中说出而已。
第198章 李昀春日踏青看农事
比起司州、洛京的战乱,远在凉州的李昀反而过得风平浪静。
之前年终总结会结束之后,各地官员或各有调任,或重回任上主持开春农事。这些年各地战事不断,李氏这边也同样如此,所以这粮食是重中之重。
这一日风和日丽,李昀难得把一直忙于公务的骞珪拉了出来,另外还把骞珪的二儿子骞阜也从实习处带了出来作陪,三人一同打算去武威郡城外走走。
骞珪几乎是全年无休,李昀是真怕他猝死。
很快三人换了寻常的粗布衣物,只做普通的乡民模样。不过替他们架马车的乃是赵越这个剑道高手,身侧还有姜光、谭德护卫,暗中还藏了不少的弓箭手跟锦衣卫,安全性上有足够的保证。
武威郡外的官道两边种了一些柳树,这些时日正好是抽枝发芽的时候。李昀掀开车帘往外看,不时就看到不少小摊小贩在树下支了个地方赚点小钱。
早几年李昀就开始收商业税了,凉州李氏之下的所有正规店铺都需要去衙门办理营业执照,当然这个营业执照就是上当地管辖衙门报备,然后衙门会出具一份文书。有了这份文书才能正常营业,同时各地衙门的东账房也能根据文书上所写地址、店铺及产业所有人等进行税收查询。另外则是在城中规划了一些摊位点,虽然也需要营业执照,可考虑到摊位挣钱不多,一般只要付极少一点的摊位租金就可以了。
自古商人都贪,所以李昀成立的财政部中又专门规划出一个小部门——商税部。没别的意思,就是每次年中、年终两个时间点,商税部就会疯狂查账。
目前来说,商税的收取基本没出幺蛾子。
主要还是李昀允许商人子嗣入学考官,对商人来说这属于利益交换,直接扯开了他们身上的链锁,绝对是大大的赚。而偷税漏税又会影响下一代发展,大部分人还是不愿意因小失大的。
140/197 首页 上一页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