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点球。
英格兰队中场时已经提到了这个战术安排,南门宁可下半场他们回缩稳一手,也不要给克罗地亚绝杀的机会。
这一方面让球员们稍微安定了一点,为自己的恐惧找到了出口,另一方面又加重了他们的心理压力。
他们难免情不自禁地要想,真的应该拖到加时吗?万一加时又被进了怎么办?
真的要拖到点球吗?万一点球大战赢不了怎么办?
可是把死亡放在一小时后,又比现在就去面对那种风险感觉好多了,而且他们毕竟要听教练的话,所以没有犹豫的资格,只能一条路走到底。比赛往后拖对于克罗地亚来说倒是一件可以欣然接纳的事,无他,他们需要恢复体力。
英格兰要是换三个年轻人上来冲,他们是顶不住的,现在对面主动把比赛节奏放缓,哪怕是踢加时和点球,对他们来说也是稳赚不亏的事,因为众所周知,比赛踢得越久,就越和绝对实力没关系了。
强如法国还不是一样在点球中被瑞士淘汰。
大家总感觉点球大战是以弱胜强最常发生的地方,是因为真正的强队,或者说真正在比赛中发挥得好的那一方,不太会允许对手把自己撕咬到这种绝境。
双方上半场踢得巨好看,下半场却焦灼了起来,看得观众感觉屁股下面有猴子在抓自己似的,几乎坐不住板凳。索斯盖特战术游移不定,是他主动打了防守,但也是他按捺不住又试着换人。第70分钟时他扯下特里皮尔换上萨卡,第74分钟又拿下赖斯替上亨德森。
克罗地亚按兵不动,不换人,主要是替补席也单薄,没什么像样的球员能拿上来,反正就是拖,就是控着球散步,留个沙德放在对面禁区里吓唬人,做出随时会攻击的假想,英格兰敢前压就开球往沙德那儿送,几次下来就把没什么经验的对手折磨得更小心了。
比赛果然被拖入加时,南门99分钟时才拿下芒特换上了格拉利什,这仿佛又是加强进攻的意思,或者想用他踢点球,克罗地亚方面则是到此时才开始慢吞吞地换后卫上来,不断利用换人来打断节奏拖延比赛。好好的一场对决拖成了龟壳大赛,整个加时赛球迷们就没能看到什么流畅的进攻,双方犯规倒是不少,两边都是黄牌乱飞。
双方都主动想放这一程进点球大战,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双方球迷和中立球迷都在或紧张或热烈地根据还留在场上的阵容猜测点球人选,而南门的选择再一次让大伙陷入了迷思,因为他在第120分钟时忽然用掉了一直死死捏在手中的换人名额,把沃克与下半场才上场的亨德森一起摘了下去,换拉什福德和桑乔上场。
BBC解说员都忘了想词了,直接在直播中失态痛呼:“不不不不不,不要让年轻球员踢点球——”
点球这个东西,和射门技术真的没有太大关系,到比赛这个时候,更多就是意志力的比拼了,让老将来总是比年轻球员要好的。
而且还是特意把在场边看了两小时、紧张得脑子都快发蒙的年轻球员喊上来踢,那真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纯赌博球员们心脏够不够大啊。
南门的换人就是明牌了他会让桑乔和拉什福德踢点,克罗地亚门将科瓦科维奇整个准备时间全部用来背他们俩的点球位了——其实也没多少,这俩球员太年轻了,根本没踢过什么点球,所有数据拉出来也没几个,就当参考一把。
他忙着的时候,队内也在熟稔地分工踢点。上一场科瓦西奇打头踢飞了,布罗佐维奇这一会儿就主动要求自己第一个踢,第二原本应该是维达或者洛夫伦,但他们俩个小老头体力不支都已先下去,换成弗尔萨利科顶上,科瓦西奇顺延到第三。
这其实也是个很有压力的位置,但他一直坚持,队友们都选择了信任。
沙德原本还是应该踢第四顺位,莫德里奇压轴,但他主动提出自己想踢最后一轮。
“别胡闹。”已经连续踢了三场加时,第三场点球,尽管这场强度从下半场到加时都大大降低了,但莫德里奇还是脸色都苍白了,声音哑得几乎快说不出话:“我能踢。”
沙德不是不信任他,沙德只是感觉莫德里奇有点太累了,而且默认让他承担一切有点不公平——他现在也是小队长了,他长大了,他可以替他分担这种压力的。可是没等他急急忙忙讲清楚,莫德里奇就已经捂住了他的嘴表示不用再谈,而后把人按到了自己的肩膀上。
喧闹的世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只剩下来自队长的温热柔软、带着一点潮湿的肌肤,和对方沙哑轻柔,但坚定的话:“别怕,有我在呢。”
莫德里奇用大拇指刮了刮沙德的脸,在发丝的遮挡中微不可察地吻了吻他的耳根,而后若无其事地松开手把他放开,拍了下他的后背,转身去喝水。
沙德呆呆地站在原地看他,直到被教练拍上肩膀:“沙德,沙德?来看皮克福德扑点的习惯——”
在经历过世界杯后,皮克福德是痛定思痛过的。
当时沙德拿走了他的手套,哭泣的他想了很久这是什么意思,除了对面的鱼收集癖大发作以外,他还想到的一件事就是这意味着对方拿走了他的世界杯决赛门票,这是非常具象化的一件事,你眼睁睁地看着对手拿走你的手套,这说明你没能守护住自己的球门,没能守护住胜利。
那一刻皮克福德沮丧得像是佩剑被人夺走的将军。
现在在决赛场上,点球大战,除了五个点球手外,也就是门将能发挥一点点神奇作用了,万一他扑得好的话,也许一球,只要一球,他就能扭转乾坤,把命运握在自己的手里。
掌心微微破损的粗粝的皮质手套,皮套下他的手,整个球场上唯一可以抱住足球的双手,代表的是守护,是最后一道闸门。皮克福德在过去的岁月中,经常和大部分门将一样,抱怨门将的作用太有限了,只能扑一部分球,过快的,角度过刁钻的,集合了这两个特点的点球,除非门将有超能力,不然再怎么完美也是做不到的。
他们和球场上别的位置不一样,后卫一定有办法拦住前锋,前锋一定有办法实现突破,只有门将在很多时候是真的没办法,只能目睹进球,除非他们长了三米高,是另一个物种。
但今天皮克福德不想告诉自己这件事,也不想在赛后抱怨。
他深呼吸站到门线上,告诉自己:我是无所不能的。
我是无所不能的,因为我想要赢,非常想。我身后站着无数同胞,和我自己的荣誉与梦想,我要像个人一样,在队友们努力的时候,也尽我的全力。
我能扑到,我能扑到。
信念感让他看起来像猛虎下山,非常具有压迫力,第一个踢点的布罗佐维奇力道不足,真的被他扑到了,第一时间崩溃地扯起衣服挡住了自己的脸,凯恩却盯住死角一蹴而就。克罗地亚开局不顺,好多队友已捂住眼睛深呼吸,偏偏二连重创,弗尔萨利科尝试踢了一个勺子点球,却根本没能骗过皮克福德,而英格兰第二顺位的马奎尔却一脚爆射,又一次成功踢进。
克罗地亚球迷绝望掩面,英格兰人则是已经打开了香槟瓶。
已经0:2了!!!
第三球如果再不进,克罗地亚可能就连踢第四轮的资格都没有了,用最快的速度结束自己。上场踢飞了点球的科瓦西奇应该也没想到自己要面对的是这么一个最糟糕不过的局面,又或许他想到了,正是因为想到了,所以他已经做好了这种准备。
他要回报队伍对他的信任,哥哥们怕他压力大,就不让他踢第一个,他绝不愿意自己夸下海口,结果又踢不进。
打死角,打死角,他额头上全是汗,不断告诉自己:我能做到。
我能做到!!!
这就是门将的决心和力量无法跨越的时刻,足球直接射入右上角,皮克福德竟然又一次看对了方向,但这个距离,就算他把自己拉成橡皮条也没有用,1:2!!!
克罗地亚在悬崖边捡回了一条命,然而英格兰却在这一回合丢了点,拉什福德打中左侧立柱弹出,掀起球衣盖住了自己的脸。
比分依然停留在1:2,焦灼的感觉让很多英格兰球迷已经无法控制眼泪和颤抖了,他们实在是太期待了,所以也比任何人都更恐惧,而且噩梦仿佛正在上演:
第四轮,沙德上场,完成了到目前为止最快的一粒点球,几乎是裁判刚刚哨响,下一秒足球就已挂进了球门。
暴力无解!!!
这简直是最绝望的一脚,英格兰全队都低头捂脸。踢完这一球就连沙德的大腿都开始抽筋了,他一蹦一跳地回到队伍里,被大家搂住,架住队友们的肩膀,一起屏气凝神。
桑乔一边擦着汗,一边站上了点球点,高清摄像机下他的额头简直是在光速渗出新的汗水,人人都能看出他害怕疯了。
尽管并没有体力透支的情况,但压力和恐惧比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更能拿走一个人的力气,他打向球门左路,可球速不够快,科瓦科维奇神勇扑出!
2:2!!!
决胜轮。
克罗地亚队,全队留到加时赛后最年长的球员、队长莫德里奇站上了点球点。
英格兰队,全队上场球员中最年幼的萨卡在无助地频频回头看向队友们,在一边等待。
这一幕被定格在画面中时,很多人的心里其实已经出现了对结局的预感。
而这种预感在三分钟后落为现实,莫德里奇稳稳罚进最后一粒点球,而萨卡选择了和桑乔相同的方向,力度也差不多,丢球丢得如出一辙。
无情的终场哨响起,皮克福德抱着足球已经哭成了泪人,发出痛苦的怒吼,英格兰上上下下的痛心程度都不用多说,在温布利,在历史第一次进决赛的机会,在点球的最后一轮,在最近最近的希望面前,他们却再一次失去了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另一支队伍在这里张开双臂欢呼奔跑,像拥抱全世界一般拥抱彼此,看着另一个国家的幸运球迷在狭小的客场看台上又哭又笑又跳。
因为距离实在是太近了,所以这种痛楚也实在是太强烈了。
“让我们恭喜克罗地亚队拿下了队史的第一座欧洲杯冠军奖杯,尽管一路踉踉跄跄,但他们还是像10年和12年的西班牙一样,完成了世界杯与欧洲杯连冠的王朝。”
英文解说的声音都带着哭腔了,但还是在坚持工作:“英格兰倒在了最后一步,最后一个点球上,但我们还是会支持,还是会等待。我们又拥有了一批世界最佳的球员,上一次我们是四强,这一次我们是亚军,明年世界杯,让我们向着冠军进发!不见不散!足球终有一日会回家的,它一定会的!”
整个7月剩余的日子里,沙德都是在香槟,彩带和歌声中度过的。错过了世界杯的庆祝,这一次他终于赶上了夺冠巡游,在克罗地亚玩了好久,父母特别特别骄傲地含泪亲吻他的脸颊和额头。他在斯坦福桥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盛大告别,整个球场座无虚席,还有很多人在外面跟着一同高歌,属于他的tifo在看台升起,这一次不是简笔画鱼,而是戴着袖标鼓掌的漂亮沙德。
24岁的沙德仿佛要永远停留在这里了。
沙德之歌再次响起,距离沙德第一次听到它,已经过去5年了。球迷们这次的歌词是:“哦沙德,哦沙德,背上行囊吧,我们的孩子。哦沙德,哦沙德,永远别害怕,蓝桥有你的梦。”
他在无数摄像机面前无法自持地流下了眼泪,向着球迷们按住自己的心脏,最后一次亲吻衣服上的徽章。
7月的最后一天,新伯纳乌用欧洲杯冠军和欧冠冠军装点了它的揭幕仪式*。皇马球迷嘴上说不要,当天却又一次站满了球场,就像多年前C罗和卡卡相继亮相的那个夏天一样。
他们又迎来了新的美丽国王。
沙德把自己一直漂成白金的那部分头发染色了,染成了银蓝色,就这样站上了球场正中央,冲着白色的世界,举起了手掌。
第91章
新俱乐部,新城市,新问题也产生了。
尽管比起当年什么都不懂、也没个熟人就跑到伦敦时,沙德现在已经成熟多了,但他刚落地马德里的头两个星期还是鸡飞狗跳的。
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问题。不管是他还是经纪人安鲁莎,都是完全不会西班牙语的。尽管新的语言老师已经找到,现在他每周要上三到四节西语课,但他每天不管是出门还是打开电视,都会有种仿佛他们才是鱼,而且是过度活泼的鱼,正在哇啦哇啦吐连珠炮的感觉。
天哪!倒反天罡啦!
鱼鱼国王仿佛一夜长脚,周围人却纷纷下海,引得他大震撼。
第二个很严峻的问题是气温。不要笑话这个事,沙德是温带(寒冷版)动物,不管是伦敦还是莫斯科,夏日最高温度都很少整日超过三十度,现在偏不巧是在一年里最热的时间,一下子到宛如火炉的马德里来,他每天稍微试图开窗透气,就感觉空气像是厚厚的,在烫他。
如果他敢不开空调或是随便在太阳下暴晒的话,很快他就能因为温度过高而感觉快呕吐和昏迷。
这一会儿L他又可以确定这里不是大海了,而是沙漠。他自己是一条可怜的脱水鱼。
歹毒的新都马德里在鱼鱼国王醒来的第一天就差点用热烈的太阳把他谋杀。
怕热怕到这个程度,还是稍微有点离谱的,安鲁莎还有点惊慌地把沙德送去医院检查了一下身体情况,结果西班牙的狗仔比英国的还密不透风,上午才去的医院,傍晚就见报了,社媒更新也是一点都少不了。
版本有三个,第一个笑话他身娇体弱一大清早中暑,第二个造谣说他刚落地就受伤了,其实欧洲杯一直是带伤踢的,皇马1.5亿买人落地就养伤,真是有福喽,第三个是老生常谈的论调了,起承转阿扎尔,担忧皇马被1.5亿这个数字诅咒了,又买了个堡堡过来。
因为日常就是这样的,俱乐部根本懒得做什么回应,确认了沙德只是水土不服后就哭笑不得地当没事了,反正过几天新赛季训练开始后活蹦乱跳的鱼比什么都有说服力。
反而是库尔图瓦在晚上的party晒照里暗搓搓地证明了沙德没问题,因为对方正非常健康地准备跳水,看他在拍视频就啪嗒啪嗒跑过来带着水花入了个镜。
水灵水灵的鱼,发丝波光粼粼,眼睛也是,肌肤漂亮得像丝绸缎,鲜活得不可思议(到了晚上才终于活过来!),看得车迷们眼泪又喷出了,城迷则是已经进入了“也许沙德在皇马过得不开心会还想回英超,到那时我们还是愿意给他一个位置”的二阶段钓鱼企划,美凌格们则是一时间忘记了嘴硬,就顾着露出笑容。
哎呀,这是谁家的美人鱼呀!
原来是我们家的呀!
是我们花了1.5个亿,在车迷和城迷的眼泪里强取豪夺来的美腻新老婆(?)呀!
这个土大款的滋味,真是让人心旷神怡。皇马已经好久没有买到在相貌和竞技性都这么出众的球员了,一时间球迷们终于回想起了曾经的美好岁月,那时候他们也会被调侃买人要看脸的。
149/182 首页 上一页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