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嬷嬷一起睡。”芙宝回答道。
那就不是和姐姐一起睡了。
她摸了摸芙宝的小脑袋道:“现在在外头行路,我要巡视,不便卸甲。但可以守着你,陪你一起睡着好吗?”
自己看着长大的小团子,梨花心情再怎么荡漾,也不会急于今天晚上就和姐姐温存。
外头诸事不便,陛下的安全为重。
第197章 处置逆贼
董芸十四岁之前, 所处的地方,就是眼前这个硕大的皇宫。
逃亡数年之后,在再次踏入皇宫的那一刻, 心中百感交集。
迎接她的,不是文武百官。
对她来说, 上京曾经的这些朝臣,是不是自己的臣子,都仍待商榷。
但有一排排雾隐军在迎接她。
这些人, 远比那些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前朝臣子要令人耳目一新。
他们把皇宫打扫得干干净净,任何与宇文敬相关的东西物件都收到了掖庭宫。
而掖庭宫里, 另外还集聚着七品以下无子嗣的两千妃嫔, 以及上万的太监宫女, 等候发落。
至于七品以上的妃嫔,宇文敬的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等直系,都已被关入大牢。
如今服侍她的,是从南边一起过来的宫女,不过百来人,胜在用得顺手安心。
一路舟车劳顿, 梨花忙着安排董芸和两位公主安歇。
另外从南方一起迁过来的朝臣近百人,也都各自分配到了对应的宅子。
这些宅子有些是罪臣如李高之流的府邸, 这些人是宇文敬的近臣,不用审判就已经自动被归为有罪,直接抄家, 宅子充公。
同样,北镇抚司的所有大小官职自动归为有罪, 这个臭名昭著的机构,数年来追杀董芸都是不遗余力。
梨花一上来就收拾这个机构, 慕容青山如今还在排查相关人员。
而北镇抚司的几位高级将领,宅邸奢华至极,可谓是京都之最。
宅子充公,所有金银财宝等财富一律收缴国库。
一夜安顿过后,次日便赶来上朝。
而原各部门的官员,没有得到召唤,只得暂时龟缩家中。
比起在鄞州的中京,上京的宫殿不知道要大上几百倍,南臣们跟在侍卫的指引下前往太极殿,口中赞叹不已。
董芸重回故地,心里不免有些忐忑,夜里醒来数次。
好在梨花贴心,一直守着她,勉强能得一夜安眠。
如今上朝来,站在太极殿上,看着眼前这一派新的气象,心中的斗志油然而生。
父皇的江山,终于传承到她的手上了,她一定会干得很出色!
刚激励完自己,就要面对各种纷乱复杂的难题。
包括宇文敬及其残余党羽、他们的家眷子嗣、后宫的妃嫔们、那些近臣党羽……还有京都的世家大族的处置问题,以及沱江以北各地的民生难题等等。
很快就有人出列上谏:“陛下,宇文敬弑君篡位,罪无可恕,必须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董芸问道:“张爱卿认为的斩草除根,应该除掉哪些?”
臣子毫不犹豫地回答:“宇文敬的子嗣、妃嫔以及近臣等,都应诛九族,以儆效尤!”
立即有人道:“数万人涉案,全部诛杀,必将血流成河,陛下势必要背上残暴不仁的恶名。”
“谋权篡位者,理应诛九族,这是自古以来的法度。”先前的那人坚持道,“不严惩何以服众?”
“后宫妃嫔多达两千人,有多少人是身不由己?一概而论,实属草菅人命。”
“进了宫就是主子了,谁都没办法干干净净地逃开。”
“陛下作为本朝第一位女君王,本就有人心中不服,若是不能采取强劲手段,难免会使有些人心存不敬。”
“既是第一位女君王,更应展示仁爱宽厚,这样才能赢得百姓的爱戴。”
一群人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董芸点了夏寻雁道:“此事朕和夏相已经商量过了,朕以为她的建议最为可行。”
“夏丞相,你来说。”
夏寻雁恭谨出列,站定之后,身姿笔直如竹。
“臣以为,处置宇文敬余孽,要松紧结合,不可一刀切。”
“松,是对无辜者的仁慈;紧是对相关者的严惩。这样既能彰显陛下的仁慈,又能确保罪恶得到应有的惩罚。”
老夏相出列,道:“那如何界定无辜与有罪?何人该松,何人该紧?若是失之偏颇,只会造成无辜者冤死,而有罪者却逍遥法外。”
夏寻雁道:“太傅顾虑的是,对于界定方案,还得大伙一起商量,确保稳妥。”
话说到这,竟直接把这个具有争议的议题跳过,进入了下一轮。
守旧派领头的老夏相被自家孙女这么一坑,直接傻了眼。
只得问道:“依丞相看,那些所谓无辜者,放出去后,要如何安置?”
夏寻雁回道:“两年来,北边不是闹灾荒就是战乱,百姓纷纷南逃,造成北方大量的土地闲置荒芜。如今大军一路向北推进,边关建设也需要大量的人手。与其将这些人斩首,还不如把她们安置到这些地方。”
“那些妃嫔大多都是宇文敬篡位之后纳入宫中,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不该进行幽禁,白白浪费大量的劳动力。她们离宫后,可以选择回到娘家再嫁,或者自立门户,开垦土地。”
“其他宫女太监也是如此。”
一位老臣提出异议:“太监既已净身,理应终身侍奉皇室,陛下若将他们放出,岂不是断了他们的最后生路?将来谁还会全心全意为皇室效劳?”
董芸皱着眉头道:“朕的后宫,包括大长公主、荣华公主和芙儿,总共不过三人,何需那么多侍从?”
另一位臣子接口道:“陛下年方二十六,正值壮年,未来必定要扩充后宫,繁衍子嗣,届时自然需要更多的奴仆侍候。”
董芸环视大殿一周,心中暗幸梨花和一众武将在外头忙活,若是听到这话,怕是要不高兴了。
她挥手打断道:“朕已有皇女,皇家血脉得以延续。至于扩充后宫之事,以后就不要在朝堂上提了。”
见那臣子还想争辩,董芸脸色一沉:“当务之急是解决方才提出的几项议题,莫要离题万里,误了正事!”
那臣子闻言,只得悻悻退下。
但又有人出来道:“陛下本意是要将京都的世家一网打尽,可如今老夏相和小夏相一唱一和的,似乎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是啊,这分明就是在保着世家的意思。不过想想也不奇怪,夏家也是京都的大族之一,这些年一直辅佐宇文敬,本应有罪,可这么一来,就都能逃脱罪责了。”
老夏相没想到火烧到自己身上,刚要出声,夏寻雁已抢先开口,语气淡然:“世家的存在并不是罪,有罪的是世家利用权势侵占百姓利益,阻碍普通百姓享受平等权利,或利用其影响力左右朝局,谋取私利。”
她瞥了先前发言的两位臣子一眼,继续说道:“李大人何大人,据本相所知,两位都是家族倾尽全力培养出来的。如今你们身居高位,难道不想提拔族中后辈?到那时,你们的小家族也会变成大家族。如果大家族有罪,你们岂非也成了罪人?”
两位大人一听,急了。
“丞相此言差矣,提携后辈之事尚早。至少我们现在可是清清白白,什么也没做过。”
夏寻雁道:“方才本相已说过,如何界定宽待与严惩,这是所有官员共同的责任,并非任何人的一言堂。而且偌大一个国家,单单靠我们这百十人,如何能处理得了那么多的政务?以前的官员能用还是用,不能因为矫枉过正,草木皆兵,进而影响了整个国家的正常运转。”
董芸这才出声:“关于吏治的改革,将是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从人才培养、官员选拔、任用到考核,我们将推出一套全新的体系。所以,今天的讨论重点是如何处理宇文敬的问题以及沱江以北的民生问题,不涉及更深层次的官僚体系改革。大家还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两件事上,否则讨论到明天也难有结果。”
其他人这才闭嘴。
夏寻雁继续道:“解决了宇文敬余孽的问题后,我们来再谈谈沱江以北的民生问题。赈灾、救灾和防灾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钱粮支援,二是以工代赈。”
“在钱粮方面,通过对宇文敬同党的财产抄没,我们可以完全解决这方面的资金需求。”
董芸点头,“早上大将军禀报过朕,仅在北镇抚司指挥使梁二的家中,就查抄出了二百万两银子。”
众人不禁咋舌。
“二百万两银子啊!朕记得先皇在位时,一年的税收折合银两也不过两千万两。一个指挥使的家产竟占全国税收的十分之一!难怪这几年来百姓生活困苦,朝廷却拿不出赈灾的钱款!”
“这些钱都被他们贪墨了!”
“以后朕的臣子里,再有这样的人,一律杀无赦!”
群臣见皇帝发怒,纷纷低下头。
董芸平息了一下怒气道:“丞相刚才提出的方案,朕认为可行。既然已经有了解决方案,接下来就是执行的问题了。”
“张冕,既然你刚才认为丞相对罪犯过于仁慈,那么划分罪犯去留的任务就交给你来主导。朕相信你能铁面无私、依法办事,确保那些罪有应得的人不会逍遥法外。”
那张大人没想到这趟苦差落到自己的头上,但既然已经出头,自然无法推脱。
赶忙上前,躬身领命。
“筹集赈灾粮款一事,就交给大将军来办理。”
“至于派兵前往沱江以北各地进行救灾、平乱、剿匪的人选,朕会让大将军来推荐。”
听到皇帝频频提起大将军,语气之中信任至极。
关于大将军,臣子们却一个字都不敢说她的不是。
毕竟这天地底下,论起对皇帝的忠心,无人比得上大将军。
论领兵打仗的能力,无人能出大将军之右。
这些人虽然没有亲眼见过红衣大炮的威力,但从昨日进城时看到的城门废墟,就能想象到其恐怖。
羯人被灭族、蛮人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的事实也足以证明大将军的勇猛无敌。
可以说,女帝如今能发号施令,坚决贯彻自己的想法,离不开大将军的支持。
毕竟,当下是靠拳头说话的时候。
谁有兵权,就得听谁的。
不管是大将军也好,还是慕容青山慕容九天两兄弟,再到张孝师,还有雾隐军,都是直接听命于皇帝,对皇帝忠心不二。他们这些文官胆敢有一丝不从,那便是自寻死路。
适才有臣子所说的,宇文敬余孽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此话不假。
可只要有大将军在,就算这些小草长成一棵大树,也难以抵挡得住大将军的利斧。
当下就算把宇文敬放了,也掀不起什么大浪来。
事实就是这样。
说到底,不过是为了各自利益发声罢了,为了防止那些人爬上来抢走他们的饭碗。
不过眼下皇帝已经定了调,多说无益了。
……
第二天一大早,相关人员的处理方案就下来了。
宇文敬,弑君欺嫂,谋权篡位,夷父、子、孙三族,父族限己族,其本人凌迟处死。
后宫妃嫔二品及以上者,白绫赐死;
七品至二品,发配流放;
宫女太监各留五百人,其余人和七品以下的妃嫔,全部放出宫去。
这些人可根据各自需求,选择返回原来家乡,或由户部统一分配至燕云十六州各村落进行落户,每人可领取安家费十两银子。
逆党如梁二关三,丞相李高等四十五名朝臣,主犯斩首示众,家眷发配流放。
京都五大世家,阳奉阴违,且在南军攻城时仍与宇文敬同流合污、负隅顽抗,没收所有田产,三年之内不得在朝中担任要职。
楚湘王等一众皇亲国戚,明知先皇死因蹊跷,仍力排众议支持宇文敬篡位,间接导致国家灾荒频仍、边关失守,数万百姓因此丧生。
贬为平民。
判决结果下来,京都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楚湘王闻讯后愤然入宫找董芸理论。
被阻拦后,仍在宫门口大闹不止。
董芸传令放他入殿。
楚湘王咄咄逼人:“陛下如今得势,却想把所有皇室一族赶尽杀绝,焉不知非我族类其心必反的道理?将来若有臣子得势,没有我们这些皇室宗亲的支持,陛下岂不是如同火上炙烤,孤立无援?”
董芸闻言,怒极反笑:“朕被宇文敬千里追杀的时候,这些皇室宗亲叔叔伯伯在何处?朕的父皇被宇文敬设计毒害的时候,皇叔在何处?朕的母后被宇文敬调戏逼得撞柱而亡的时候,敢问这些皇亲国戚,可有一个人站出来,要为她庇护?”
260/272 首页 上一页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