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景昭看着刘邦只淡淡说了几个字:“装模作样。”
刘邦的笑容变都没变一下,“可能走狗这个词更符合你心中对我的看法。但是啊, 我刘邦就是一个普通小民,所期望的不过是光宗耀祖,以前敢都不敢跟你们这些人接触的。”
屈景昭看着刘邦的脸, 眼神凶狠,似乎要把他的模样狠狠地刻下来。
刘邦笑了笑。
打发了屈景昭下地去干活儿, 刘邦才去看前天上午抓到的那个老人。
审问这方面,他没有姚贾专业,还得让姚贾来一趟。
到底什么人要杀小羽啊,有没有他们这些能够听到心声的人在怂恿?
照顾老人的小童走过来秉道:“上卿,他有些发热。”
刘邦想了想道:“那给他找个大夫,最好能治好。”
刺客改造处刚成立俩月, 没少请大夫,咸阳城内什么大夫擅治外伤什么大夫擅长治病痛他们比左右的老秦人知道得还清楚,一会儿就把人带了过来。
刘邦在自己的房间修修改改写完今天晚上要讲的课,听到外面有人呵斥:“都住手。”
背着手出来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一个玄甲卫整来喊他,回道:“上卿, 新来的那人跟第一批的刺客郑经打了起来。”
刘邦:意料之中。
进来这边的都是反秦人士, 那不是认识的就是相互不对付的,当初项梁进来, 逮住项伯可没轻了揍,他揍完一扭头,还叫出来好几个人的名字。
刘邦一点都不急,问道:“有拉架的没有?”
玄甲卫顿了顿,诚实道:“没有。”
“啧,”刘邦迈步,“郑经的人缘不太好啊。”
玄甲卫跟着:“上卿,他们都是坚定的反秦人士,郑经有向咱们靠拢的意思,其他人早就敌视他了。”
刘邦其实也觉着这些人没有改造的必要,中间隔着生死大仇呢,还不如直接杀了,但是陛下现在要做赵小羽心目中那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秦始皇,自然不可能随意杀掉这些人。
不过讲课这么多天,也不是没有一点效果,至少这些人说起来“暴秦”二字都没有以前那么理直气壮了。
就像小羽说的那样,六国这些嚷嚷着报仇的,其实首先自己就立身不正。
以后放出去,不求他们能拥护秦朝,只要别整天喊着“暴秦无道百姓受苦”就好。
刘邦来到后院,看见上半部分都变黄的小麦被压倒一片,脸色立刻阴沉。他这里的小麦都是跟小羽要的种子,是小羽自己配药浸过的,据说最差的一亩地也能打出六石以上的粮食。
刘邦也看过咸阳城外面的庄稼,那些小麦可没有他这里的这些稠密直溜。
在刺客改造处最让他上心的不是这些刺客们,而是刺客们亲自耕耘种出来的这些小麦。
“谁干的?”刘邦背着手,扫视了一圈被玄甲卫拉开的刺客,只有屈景昭双臂被钳仍然露出蔑视表情,其他人都有些惭愧。
在这里种地种久了,竟然真的产生了不珍惜粮食的羞耻感。
其实刘邦整天讲的那些暴秦统一天下是避免了六国频繁征伐都百姓们的戕害,他们一点都没有听到心里。
但是看着被马上就能收割却被压倒一片的小麦,他们都是羞耻而又心疼的。
郑经说道:“姓刘的,这次都怪我了。我把这些麦子扶起来就是---”
小扇子一样的大手顿住,麦子都快要成熟了,竿茎很脆,这么被压到了就直接折断了。
郑经心疼,瞪向屈景昭:“一群不知道生民疾苦为何物的贵公子,你还不如刘邦的心眼正,说什么灭秦复国,为的不过是你们自己重回富贵的私心。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你们一家一姓的,乃公不干了。”
刘邦:这小子学我做什么?
不过郑经对刘邦也没什么么好脸色,蹲在那一片麦子中间久久回不过神来。
吃饱饭对于他们这些小小黎民来说从来都是如天一般大的事,他自小胃口大,在被代王招揽之前就没有一天是饱腹的。
后来跟着代王能吃个八分饱,那就是他认为最幸福的生活了,因此杀人保护王上,都被他奉为最高的人生信条。
赵羽跟他们就不一样,王上救了他和他爹,他却吝啬交出自己的忠诚,而是要一笔一笔的跟王上做生意一般。
因此很多人看不上他,也就不拿他当自己人,危险的断后的任务每次都有他。
三年前刺杀秦始皇为代王报仇,赵羽一开始是不干的,但他爹病得太重了,必须用好药且由巫祝祈福,代王忠臣用这点与找赵羽交易,他才一起来了。
而且,赵羽跟秦始皇有仇,曾经教导过他几日的李牧将军,就是被秦国派人害死的。
但也不知道赵羽为何对秦始皇那么宽容,李牧将军刚死的那几天他虽然表现出仇恨秦国的态度,却没过几天就变了。
赵国灭亡后他们跟着代王前往代地的时候认识了荆轲高渐离,赵羽很敬佩英雄的一个人却不喜欢跟那两位义士相处,每次见面都淡淡的。
高渐离的那个徒弟跟赵羽比剑比不过,两人倒是成了能说得上两句话的朋友。
那时候的赵羽什么样子的?
冰冰冷冷,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唯一能让他有点反应的就是刺秦,但郑经一直以为,众多守卫代王的刺客中他是最不会背叛的那个。
一直到在骊山刺杀秦始皇之前,郑经都无法想象,赵羽会为了荣华富贵变成如今的这个样子。
因此郑经在没有被处死而是被关押到这么个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地方之后,经常想的就是赵羽现在到底是在做什么。
是刘邦给他们那来的麦种一天天长大抽穗授粉之后,他才没功夫想那些。
然而在这些成片倒伏的麦地前,那些遥远的事情毫无规律又如汹涌的浪潮一样疯狂的冲刷着脑海。
郑经突然抬头,眼神凶狠地咬着屈景昭:“你们活该被秦始皇灭国,一群只知享受搜刮民脂民膏的蛀虫,你们不死天理不容。”
这爆发把刘邦都吓一跳。
郑经不是一直都对这些话嗤之以鼻的吗?
这些话当然不是刘邦能说出来的,刘邦当然不觉得贵族吃得好穿得好享受人生有什么问题,谁让人家生来就是贵族呢?
第168章 最强收麦队
他只是觉得老百姓干一年还吃不饱肚子这个有点问题。
因此小羽给他的这所谓课件的东西, 他自己讲的时候都是没底的,总感觉刺客们大多数会嗤之以鼻,但这郑经还真给听到心里去了。
屈景昭也被骂晕了, 大怒:“贱民竖子,吾与你不死不休。”
刘邦揉了揉眉心,摆摆手让玄甲卫先把这两个人隔开, 屈景昭直接关小黑屋,郑经到底是投向自己这方的, 给点优待。
一名玄甲卫问道:“上卿,给他什么优待?”
郑经还蹲在田边发呆,刘邦看了眼说道:“别管他, 让他在那儿哭吧。”
项伯问道:“老刘啊,这些麦子怎么办?”
都快熟了的, 应该能吃吧。
刘邦对项伯不错,小羽都说了,要不是他提前通报自己还逃不过鸿门宴呢,对于恩人(虽然这一辈子项伯都没机会做自己的恩人,那不还有张良的面子在吗?)就应该有恩人的态度。
“先割了,”想了想小羽弄出来那些好用的东西, 刘邦突然间有了个主意,“这麦仁基本上都硬了,烧一烧也不好吃,我让人弄个石磨来,捻掉外皮做麦仁粥吃。”
刘邦离开后, 项梁偷偷跟屈景昭道:“知道我们为什么不走了吧?这里有很多好东西, 别的不说,只看看他们这里的耕地用的是什么翻地用的是什么, 就知道我们留在这里也能窃取到很多机密。”
屈景昭看了一眼,但他的心里现在充满了恨,被刘邦和一个小儿欺骗的恨以及被一个刺客辱骂的恨,若楚国还在,这三类人都是不可能出现在他面前的。
“这有什么?”屈景昭看一眼项梁手里的耙子,甚为不解。
项梁看了眼这位公子,心里已经暗下主意,日后自己得另起炉灶。
“这都是精铁,”一人揣着手挪过来,“大秦竟然用这样好的铁做农具,有钱啊。”
屈景昭:“你是谁?”
项梁拦在两人中间,“别吵别吵。这位兄弟也是义士,原卫国人,曾在沛县附近刺杀秦始皇。”
那人呸了一声:“那皇帝崽子太惜命,身边安排的都是好手,有个年轻人可厉害,一剑挑走了我的兵器。”
皇帝崽子?
看屈景昭疑惑,项梁解释:“他是为旧主报仇的。吕不韦。”
屈景昭惊讶了一下,倒是有了点兴趣:“吕不韦应该到死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扶持了这么个虎狼之心的,但是还有人记着吕不韦吗?”
“你怎么说话的?我告诉你你现在可不是什么贵公子了。”
眼看着又要打起来,项梁赶忙站在中间劝和:“有话慢慢说,我们都是一个阵营的人啊。”
这是玄甲卫走来,二话不说带走了屈景昭,转头就去跟刘邦报告:“上卿,那个项梁还是不老实。”
刘邦大咧咧:“没关系,他的打算我早就看出来了,过两天我给你们拿来一些好东西,沿着园子布置一圈保管他逃不出去。”
玄甲卫点头。
*
又是十几天过去,太阳明晃晃地照耀着人间。
嬴政出来没一会儿就热出一身汗,好在出来咸阳城之后道路两边的绿树就稠密了,扶苏挽着缰绳,稍后了半个马头,说道:“爹,在前面歇会儿吧。”
嬴政解下挂在马脖子上的水囊喝了个痛快,重新放回去:“小羽邀请朕去收麦子,不能迟到太晚了。”
扶苏:要不是知道内情我都得嫉妒。
萧何刘邦在最后面,秦始皇这般重视农事,萧何觉得自己没有跟错人,忽略掉大家都不能接受的郡县制和俢驰道这些耗费民力的行为,这位开天辟地的皇帝的确如赵羽所言,是一个非常好的为君者。
刘邦就是单纯的不理解了,下地头顶烈阳面对土地,能晒得身上流油,就算一亩地能收六石麦也不去干活儿啊。
在刘邦看来,喜欢下地务农的都是脑子不会拐弯的。
这类人以前都是以他大哥二哥为代表,现在则是秦始皇陛下。
庄园前方有属于赵羽的田地六十多亩,这对于如今一般的五口之家都是嫌少的,但对于亲自带人把这三十多亩地都种上小麦的赵羽来说却太多了,多到他都怀疑人生。
这里需要注意,赵羽是亲自带人(重音),他还不是自己干的都觉得累,太累,世界上怎么能有这么累人的劳动?
而这种艰辛,更不要说那些被绑在土地上从年头干到年尾的人是如何的劳累。
面前小麦金黄,蔚为壮观。
赵羽决定收麦,今天庄园内除了炼钢炉和喂猪两个地方不离人,其他的工作都暂停,所有人出来收麦子。
“麦子收下来,我让大家伙儿天天吃大馒头。再杀一头猪,炖杀猪菜,如何?”
赵羽站在地头,举着镰刀这么一吆喝,如今已经隶属于庄园的一百多工人不约而同齐声喝“彩”。
赵羽一指站在左边的人:“陈大佬以前就是种地专业户,待会儿怎么干大家听他分工。”
有点激动就把在心里给陈胜取的别号说出来了,赵羽赶忙又说项羽:“项羽,我们的炼药总负责人,今天也加入劳动,大家照顾一下。”
“诺。”整齐的应答声让项羽的脸色黑了下。
他其实想问很久了,陈胜不就是一个连他都比不上的莽夫吗?赵小羽为何如此高看他,自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赵羽语),这么个佣耕者却是大佬。
虽然大佬这两个字也不太像是夸人的,但感觉比他的霸王还霸气。
更让项羽不想接受赵羽这么个人还有,他正准备把莲纵送走的时候,这小子冒了出来,说什么他在咸阳城开了一家纸张店需要一个幕后掌柜云云。
说得他都觉得莲纵去咸阳待着距离他又近挺好的。
莲纵看过纸张,也很喜欢。
然后就是现在了,人一走就没再回来过,只中间进城一次的赵羽给他拿回来一封信,从信中他能看得出来莲纵很喜欢现在的生活,还与他说在咸阳城认识了几个好朋友。
132/160 首页 上一页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