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犹在,人已经窜出去老远,就有个内侍小心地看了眼陛下的脸色,道:“小中郎应是有急事吧。”
这个内侍进来办事比较多,眼见着的飘了起来,赵高只冷眼看着,今日他这看似替赵小羽解释实则拱火的行为一出,前途也就到头了。
真以为他这个中车府令是那么好熬的。
嬴政淡淡的目光扫向那内侍,内饰微微一抖,缩着脖子退到了一边,后脖颈一阵一阵的发凉。
赵羽很快就回来,腰间多了一个包,已换了身常服的嬴政问道:“这是什么?”
赵羽拍了拍:“包子五香豆皮炸豆腐泡,反正厨房现在有的东西,臣都装了一些。”趁着陛下问出为什么装这些东西之前,又说:“万一饿了有东西吃。”
【哈哈哈,才不是为了自己吃,到下邳要找的人是谁啊?是张良,张良很可能就在这里。据说张良为什么有那么厉害的算无遗策的计谋,除了他本人很聪明的这个原因,他还有一位名师啊。
据说有个高人隐居在下邳,张良也正好隐姓埋名在这边,一天正在沂水的桥上散步,看见一个卧在桥头晒太阳的老头。张良经过的时候,老头把鞋扔到桥下,对张良说帮我老人家把鞋子捡回来吧。
张良这时候还是个有爱心的青年,看老头一把年纪到底没有计较,转身把鞋捡起来送给老头。老头特别满意,觉得张良是个可教之才,于是经过一番考验送了一本书给张良。那本书的名字就叫做《太公兵法》。
最后的最后,张良就是凭着这本书上的计谋,帮助汉高|祖刘邦建立了功业。】
此刻就是在外面站岗的张良:---
难怪赵小羽之前一点都不着急找他这个良相,原来他是刘邦一伙的,而且这家伙早知道他会出没的地点。
在赵小羽用力找自己的时候,他还躲得住吗?
而且,秦始皇确定不会杀了他?毕竟他现在已经有了两项罪行,刺杀加隐瞒身份躲在秦始皇御驾之中,别人硬要说他别有用心他也无可奈何。
嬴政也是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张良不是他的人,还是刘邦的,刘邦才是老天爷亲儿子吧。
因为听到赵小羽叭叭特地从屋子里出来装作经过要跟他们一起出门的刘邦:---现在跑还来得及吗?
第067章 一帝带N野
嬴政停在张良面前, 张良不自觉呼吸都停止了,垂着眼睛不敢直视这个他一直都想杀死的人,或许是赵小羽的出现在他心里占据的位置太重, 初始还曾找机会刺杀秦始皇的他,直到现在有了很好的机会也没有动手的想法。
他一直坚持不懈的刺秦,为的是复国, 但是现在他已经清晰地认识到一件事,韩国已经灭亡恢复的还是那个韩国吗?
况且, 他更不想连累赵小羽。
可能秦始皇的停留只有一瞬间,张良的心路历程却很漫长,刺秦复仇是他这些年的精神支柱, 即使放弃仇恨,本能还是让他的手想要覆到腰间的长剑上。
却听到一道沉厚的声音:“徐阿丑, 你跟随。”
既然叫了这个人,蒙恬必定要跟着。
听闻张良要出现在下邳的李斯,也赶紧放下手里的竹简跑了出来,虽陛下没叫他,想了想还是悄悄在后面跟着。
正要回去的刘邦:我还是跟着吧。
半路还把萧何给捎上了,萧何其实也好奇张良, 而且听出来赵小羽那悬浮上空的心声特别激动,便没有认真拒绝刘邦的拉扯。
出门的时候,赵羽看见抱着一大摞竹简进来的吕雉,没想到吕姐姐才开始上班就这么忙。
吕雉才真是有苦说不出,还不都是赵小羽他那个仙书提到她能够看到亭亭如盖的云气找到刘邦, 这位陛下直接按照表面意思理解, 让她跟着太史令做事。
出门要看天气的,秦始皇队伍里带着太史令, 有事没事的时候还让太史令看看天象,赵羽出现之前,东巡队伍的临时改道都是由观天象的太史令建议的。
即使是现在,路线也主要由太史令和蒙恬李斯等文武臣制定好了再送到秦始皇面前。
吕雉虽然对这个官职安排大致满意,但这些天被太史令布置的书籍看得她整个人都要成实心儿的了。
赵羽发出邀请:“吕姐姐,我们要陪陛下出去玩,你也一起啊。”
嬴政:什么叫你们,陪朕出去玩?
然后回头看了眼,才发现后面已经跟了一串。
吕雉笑了笑:陛下不发话,吕姐姐不敢啊。
其实她看见了后面跟着的两拨人,心中对秦始皇的认识是刷新了一层的,毕竟在此之前,她从没想过以前所未有的霸道气势统一了天下的秦始皇在对待臣子们的时候是这般平易近人的。
对的,就是平易近人。
吕雉也跟着始皇东巡队伍十几天了,还没见过这位因为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发帝王之威的。
甚至樊哙那个心眼大的,都跟她说过秦始皇像是一名仁君,六国残余势力的那些传说真是误人啊。
吕雉自小读书,前段时间有经历了一段伤心事,对什么人都不大相信,在她看来就是秦始皇的帝王之术尤为厉害。
帝王越是平易近人,她越小心谨慎。
“陛下。”吕雉抱着书欠了前身行礼,请示:“臣可否一起。”
嬴政:嗯?吕雉,这你是小心谨慎的态度?
自从收了沛县这些被小羽称为“开国天团”的人之后,除了比较稳重的本就在县衙办事的萧何曹参让嬴政有种正常臣子的感觉,其他人都跟野地里捡来的野鸭子似的。
对他虽个个都都小心翼翼尊敬有加,但小事小节上总有出格,一直以来小心谨慎的吕雉,倒更像是有成为高官的潜质。
没想到会这么问。
嬴政也不能单独排除她,摆摆手,一起去吧。
总觉得有赵小羽之后,他跟臣子之间的相处模式发生了变化。
下邳算是个比较繁华的地方,这时候也没有多大的舆论钳制,赵羽一行人丝毫不起眼地行走在下邳城的街道上时,就听到不少关于正在东巡中并且已经抵达下邳的秦始皇的话。
有秦始皇的相貌描述,也有秦始皇身边臣子的传说。
比如有个人就在绘声绘色地在说他昨天看见的一个居住在驿馆的人,长得如何如何高达为伍,跟周围平民说话如何如何随和,大家一听就知道是喜欢的到外面找人闲聊的刘邦,没想到这个人一拍巴掌喊道:“那一定就是陛下最宠爱的臣子李上卿了。”
因为这一路走来凡刻石都出自李斯之手,李斯也经常出去代传一些有利当地百姓的政策,他的名声是最响亮的。
但李斯万万没想到,竟然有人把刘邦当成他。
赵羽看了看刘邦和李斯。
【在外貌上刘邦的确比李斯更有大官的气势,李斯太瘦了,用古代话说就是没福相,怪不得会被人认错。】
这还真是会心一击。
刘邦都没忍住不厚道的笑了。
在外面走了半晌,什么桥和老头都没有发现,赵羽有些蔫巴,这人还挺不好找。
前面看见一个小酒馆,蒙恬提议:“老爷,进去坐坐?”
现在街头上最常见的就是小酒馆,杂货铺零食铺什么的都没有,歇脚吃饭等业务基本上都被小酒馆包圆了。
而这种小酒馆,也非常简陋,一层的木屋,地面是轧得特别结实的黄土面,有三两桌坐着人吃酒闲谈。
赵羽他们一行人多,就选了最大的一个桌子。
很低矮的桌子,众人跪坐下来。
刘邦问:“你们这里有什么好酒好菜?”
人家一介绍才知道,烙饼、汤饼等自御驾开始的这些食物已经传到了这里,店家还笑着说:“这都是始皇陛下吃的东西,你们可知道那沛县,出了好些人物呢,而这做法就是有沛县来的跟我们说的,保证你们吃了不后悔。”
刘邦的嘴巴张张合合,不知道沛县还有这样的人才呢,然后才说道:“那就每样给我们来一份儿吧。”
店家还没有下去,前面一张桌子上的客人道:“店家,你说的就不对了,烙饼这种美食,早早地就从陛下的御驾所经之地传开了。那琅琊郡,前些日子还出了一种打麦粉很方便的碾子。”
店家笑笑,也不计较,请他们稍等便向后面传话去了。
嬴政心情复杂,这后面几次的微服出行,跟民间听到的关于他的好话就离不开吃的了,但神奇的是,以前说他都是暴君暴君的声音竟是不见了,提起他都是陛下二字。
嬴政并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一路走来于某些地方落地了一些产业,主要也是为着自己赚钱,顶多是给走过的地方免了一年两年的赋税。
被民间反抗的声音骂惯了,嬴政还真不习惯这个。
不一会儿,烙饼和汤饼都上来了,搭配着店家自制的小野菜,吃起来虽然粗糙,但也能吃。
赵羽吃完了一抹嘴,拉着没有客人招待就坐在一边发呆的店家打听:“你们这里有没有什么隐居的牛人啊?”
店家两眼疑惑,这话能听懂,但又觉得说法奇怪,什么叫做牛人?
听口音是咸阳的,可能这是咸阳的说法吧。
店家想了会儿说道:“小公子要问的,是不是什么学问高深之人?”
赵羽点头。
店家笑道:“咱们这地方好,偏僻隐蔽的,说隔绝也不算与世隔绝,还真有几个避战乱而来的人家,但能说的上是高人的,倒没有。”
赵羽想了想,“没有一个外号黄石公的?”
店家还是摇头。
“不知道你们这里有没有什么桥,有老头喜欢去散步的那种桥,或许,桥底下没水的?”他们刚才也看了,这城内是没有什么桥的,就是不知道外面有没有。
店家好笑地看着这个凑到他跟前说话的一点架子都没有的小公子,看得出来是好出身的孩子,只是问的问题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小公子啊,你这找桥是做什么的?”
赵羽:“还是找人嘛,我找的那个世外高人,他就喜欢卧在桥边晒太阳。”
一下子给几代深居在下邳的店家整不会了,自言自语道:“喜欢在桥边晒太阳的世外高人?”
【这么明显的特征,肯定想起来了吧。】
大家:你怎么知道那个给张良兵书的那个老人喜欢卧在桥边晒太阳?
赵羽分析着,张良随便在沂水的桥上散闷就能碰见那个老头儿,这说明那老头儿经常是在某个桥边出没的。
店家想了一圈,摇头道:“这个还真没有。小公子要是找高人,我给你说几户人家,到那边拜访去看看有没有小公子要找的人。”
然后说了好几个地址,什么城东往西拐的,城北东南角儿的,听得赵羽两眼犯晕。
“我再给你说说我要找的这个人,他年纪挺大的,学问高深,喜欢把他的鞋扔出去捉弄过桥的人,还喜欢跟别人说神话故事。比如说咱们俩有缘啊,十几年以后你在某某地方见到的黄石就是我什么的。”
赵羽试探的语气彻底把店家和一众客人都笑了,小小的酒馆内响起一片笑声
“这话说的精彩。”
“莫不是老子骑青牛西去的闲话听得多了吧。”
“我们就是下邳本地的,小公子别找了,这里没有你要找的那个人。”
赵羽:不可能。
他翻开书,最新的一页上明明白白写着张良师父黄石公的出生年月和地点。
【黄石公一定是存在的历史人物,即使授书张良这有点瞎扯,张良却一定跟着他学过点东西,所以下邳不可能没有这个人。】
第068章 瞎猫捉耗子
嬴政放下小酒馆里简单地和他那一双手都显得不是很搭的酒杯, 多少有点不忍心看赵小羽被这么折腾的。
也怪这小子太容易相信人,跟徐阿丑相处那么多天竟是一点怀疑都没有。
他脑中的仙书实则是流传到未来的史书,嬴政现在都不是全信这个的, 那些重大的全国人都能知道的事情可能没有讹误,但是夸大隐曲之语带了个人想法的记录却都是不可能避免的。
所以赵小羽心心念念的能够找到张良的线索---黄石公,未必不如刘邦那个斩白蛇起义的传说一样。
正要把他叫回来。
【难道黄石公现在还没有搬到下邳?那张良在博浪沙刺秦之后逃到哪里去了?只想着给陛下找人才了, 忘了张良还有点很严重的前科,把他找出来的话, 始皇大大会不会以为我是要帮他找那当日的刺客直接把张良给杀了?】
嬴政:算了,这小子整日辛辛苦苦的忙碌都是为了朕。
而赵羽这边,在一群酒馆闲客的打趣之下, 也不提关于黄石公和张良的那些比较神秘的传说了,问那酒馆店主:“您再说的详细点, 下邳那些隐居的人中间有没有年纪比较大的?学问比较高的?很可能是学黄老的?”
【张良也是研究黄老之学的,这位传说中很神秘的黄石公,很有可能是张良的师父什么的吧。】
酒馆店主看着赵羽,一副失笑的样子:“小公子啊,真没有。你要是不相信,可以出去随便打听?”
54/160 首页 上一页 52 53 54 55 56 5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