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用我们现代的科学眼光来看,《史记》中这个记载包含的是司马迁的宿命思想,说不定在秦朝根本没有发生这件事。毕竟始皇帝是一个不谈不死药就很英明的皇帝,他的边疆政策绝对不可能因为一句谶语而下。
依照秦朝统一中原之后多年没人管的匈奴在边疆已经是猖狂到不行的史实,任何有为之君都会把武力重点放到边疆去。更何况是在政事上并不糊涂的秦始皇呢。】
总算说了皇帝一句好话。
但是你前面那些是不是都白说了?
可能是假的?
卢元脸上的泪水都好像突然断流了一下,你说半天可能说的都是假的??!但是你已经把我害惨了啊。
卢元悔得想抽自己,其实他根本不是个胆小的人啊,这还是被那凭空出现的声音吓出来的。
如果知道他会说假话,自己何至于如此,陛下再也不会信任他用他了吧。
卢元正后悔的时候,踏踏踏,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胡亥的声音响起:“卢博士这是怎么了?”
卢元神情一震,差点忘了那声音是在说败家子胡亥,虽然自己倒了,但是有个更惨的做伴似乎也不那么难过了。
蒙毅走到胡亥面前:“陛下让公子进去。”
胡亥撇了撇嘴,很不喜欢蒙毅这副一点都不给他面子的样子,还有他父皇,刚在那么多人面前训斥了他,现在又叫他来干什么啊。
“儿臣胡亥,叩见父皇。”
赵羽就看见刚才被陛下赶走的那个小少年走进来,端端正正地行了大礼,听到上面平淡的两个字“起身”后站起来,面上带着几许小孩子的天真问道:“父皇叫儿臣来有什么事啊?”
赵羽抽了抽嘴角,心里狂笑。
【哈哈哈哈哈,原来这就是胡亥,小小年纪就幻听的那个,怪不得以后会被赵高玩得团团转呢。】
赵高已经很努力地把自己站在阿毛看不见的地方了,此时不由脸色很臭的在心里骂了句。
刘邦韩信张良等:其实人家没有幻听,你怎么就不动动脑子呢?
第090章 都不行
胡亥脸色一瞬间惨白, 他又听到那个声音了。
虽然进来之前蒙毅跟他说了让他要自然,不要再试图提起凭空出现的声音,但是胡亥胆子小, 真切地听见了还是忍不住害怕。
哆哆嗦嗦地胡亥说道:“父皇,儿臣想出去喝水。”
嬴政的脸色阴沉地能滴下水下来:“老实的站在一边,如果有不得体的失利表现, 杖十。”
胡亥一下抖得站直溜了,扶苏向他招手, 他连忙走到兄弟堆儿里。
【陛下做得对,这种孩子就应该棍棒教育。唉,挨着胡亥的那个皇子竟然还对他笑跟他在提点什么的样子, 可惜嗷,感觉他的关心一定会喂白眼狼。】
赵羽摇摇头, 没有看到胡亥四处搜寻的眼神,最后在一个兄长的提醒下,看向那个站在比长兄更靠近父皇位置的人。
胡亥:难道是父皇在外面带回来的一个儿子?
他们在咸阳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早就知道父皇在东巡途中带了一个小年轻,特别宠爱。
今天看见了这站位,才知道这宠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嬴政不满胡亥的东张西望, 尤其在得知胡亥就是秦二世的前提下,对这个孩子是越看约不满意。
“胡亥,这是朝堂议事,朕让你过来是让你关心国家大事,你在干什么?”
不满的沉喝下了胡亥一激灵, 忍不住委屈地看向父皇。
以前他若是露出这样的神情, 父皇都会摆摆手算了,每当这个时候胡亥都会觉得自己很幸福, 在所有人都惧怕的父皇这里,他是有点特权的。
虽然很多时候他也不敢跟父皇特别任性。今天这种被父皇再二再三的嫌弃,却是以前什么时候都没有发生过的。
胡亥很伤心。
果然父皇对他的宠爱都是比不上对长兄扶苏的。
扶苏有什么啊,只不过是父皇的长子罢了。
胡亥又害怕又委屈,心情着实复杂,而在这种情况下,那道声音还在肆无忌惮地进行着。
【司马迁用这个宿命论思想来评价长城的修建,自然有失公允,这点我们不多做讨论,继续从“亡秦者,胡也”中的胡来说。当始皇驾崩之时,正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东巡,身边跟着的唯一个孩子就是胡亥。
从这点可以看出来,始皇帝对胡亥的宠爱是远远优于其他皇子的。或者从始皇帝让自己身边的第一大太监赵高去教授胡亥课业时,他对任命这个小儿子做继承人就是有准备的,只可惜天不假年,死得太早觉得小儿子还无法承担一个天下的众人。
于是在途中病重时,始皇帝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被他赶到上郡于蒙恬一起修长城的大儿子扶苏。当然从对扶苏的安排,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始皇帝对长子的重视并没有因为他的天真消减。
说起扶苏之贬,就不得不说文明中国史的始皇“坑儒”。这其实也涉及到一些文笔喉舌对始皇的抹黑,坑儒这个事儿,并不没有他这两个字带给大家的第一印象严重。
公元前三十五年,第二次出海的徐福是彻底没了音信,而效仿徐福为始皇求索不死药的那个卢生和其他方士,也都没有找到他们以为的应该存在于世的不死药。这该怎么办?说自己不尽力,那不是找死吗?
于是这群大聪明想出来一个好办法,找不到仙药不是他们的原因,根子出在秦始皇身上,是他自己当皇帝做人啊不合格,总之就是私下里非议皇帝是不配得到仙药。
他们可能觉得始皇帝会谦虚地想上天认错,这要是汉武帝还有可能,秦始皇有名的头铁,听到这些议论顿时大怒,让亲卫把咸阳的方士都抓了严审。不知道审出来具体什么口供,总之是始皇大怒,将这四百六十名方士全部活埋。
所以大家要清楚,活埋的这些人跟儒生没有一个毛线的关系。真要强硬拉关系的话,就是他们的职位可能是一样的。扶苏这个人是跟着儒家的淳于越学习的,讲究一个人心,跑去为方士们求情。
因此才惹怒了他爹,被一脚踢到上郡长城工地去搬砖。扶苏这时候就仁慈的不是地方了,一群方士把皇帝忽悠得团团转就算了,末了忽悠不下去了还说雇主坏话,这搁谁能忍得了?要是换作明朝洪武皇帝,直接给他们九族打包送地府。
始皇帝只是坑杀这些方士,在皇帝那一杀杀一窝没有半点人权的品格方面来讲,政哥能称得上是半个仁慈人儿。】
赵羽很同意这个说法,他本来就知道那些方士都是在骗始皇大大,但是万万没想到这些人骗不下去之后竟然调转矛头说陛下的坏话。
如果是他的话,他也会把这些人全杀了,要不然皇帝的威严还要不要了?没有皇帝威严说话谁还听?岂不是谁都敢爬到皇帝脑袋上拉屎拉尿?
【扶苏这娃,白养了,只顾着他仁慈的名声,一点都不站在陛下的角度考虑问题,虽然求仙本来就是错的,但是老年人嘛都可能遇到这种问题的,扶苏不能因为这个就不让陛下杀那些侮辱他的人啊。】
赵羽想着,又转头看了看始皇大大膝下的一群皇子,想找出两个机灵点的影响一下。
【我得影响一两个,等以后那些方士依旧找不到仙药开始诋毁始皇大大时,也好有个皇子能主动站出来帮陛下处理那些人。当然活埋掉他们有点浪费,毕竟方士比儒家那些只会瞎叭叭的实际功用强了不是一点半点。
到时我可以顺势把这些方士都签成死期,全都跟我搞化学伟大秦的发展做贡献去。如果谁不服我不愿意跟着我干,再拎出来活埋挺好的。】
听到这番谋划,殿外的卢元两眼一翻直接晕倒。当然让他忍不住晕倒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他们将来会干那样的事,而且还会被坑杀。
这一片黑暗的前途,谁敢直面?
扶苏苦笑,他完全没有听大臣向父皇回禀国事的声音,耳朵里听见的全是那道快速洪亮声音的不满。
胡亥已从对这个声音的惧怕中,转向了对内容的兴趣上,一眼一眼地看自己兄长,揣摩他能不能听见这些话。
而且长兄日后会被父皇嫌弃,父皇东巡还带着他同行诶,他终有一天会超越兄长成为父皇最喜欢的儿子。
侧重点在这上面的胡亥还挺开心的。
哪知声音话题一转,又说起来父皇驾崩扶苏在上郡那些话。
【秦始皇在病重之际让人传召扶苏急回咸阳,自己这边也是往咸阳赶回,可惜病情太重,终于在行至沙丘的时候这位千古第一帝闭上了双眼与世长辞。
而此时,召扶苏回咸阳的圣旨还没有走出太远,或者赵高这个野心家根本就没有听从病重猛虎的吩咐发出这道召回成年崽的旨意。
赵高这个时候已经打算把由他教导的皇子胡亥推上皇位,但是想要做成这件事,还要说服另一个人,那就是也在东巡队伍中的左相李斯。】
站在大殿上的李斯闭了闭眼睛,终于又到我了,人真是不能做错一件事,不知在二世正笔中有提到自己和赵高的矫诏行为,陛下会对改变对他的原本的温和处理。
赵高更是觉得两只腿肚子控制不住的抽搐发软,有种自己彻底要完的感觉。
阿毛这个弟弟不如没有,这是不害死他不死心啊。
沉沉的一声叹息响起。
【唉!前面说秦二世是地主家傻儿子,也就是说秦二世时代就是赵高时代,这个哥啊,要不是看在一母同胞的份上,我马上就向始皇大大举报他。】
赵高心抖得厉害。
李斯不知道该不该说依据赵高的报应就是赵小羽。
胡亥终于看到了站在高台边边的赵高,眼神里有着佩服,完全忽视了自己就是那个秦二世,而且他一点都不觉得这个莫名其妙的声音所说的胡亥跟秦二世是同一个人。
胡亥想,也不知这声音是否只有他才能听见。如果是的话,他要不要跟父皇告密一下呢。而且说这个话的好像不是什么神,他自称是赵高的弟弟诶,这下好了正好能把他们兄弟一网打尽。
赵高注意到胡亥滴溜溜打量他,以及陛下的眼神,心中一沉,胡亥这位公子是有点小聪明的,这点赵高不得不承认。
同样能听见小羽心声的他,这是要踩着他赵高上位了?
第091章 历史的真相
【李斯想要从龙之功自然和赵高一拍即合了, 两人合力隐瞒了秦始皇在沙丘驾崩的事实,并且把召回扶苏的旨意改为让其自尽谢罪。
因为还有个蒙恬在扶苏身边,手握三十万大军的蒙恬也接到了这个旨意。可以说这个旨意是很突兀很可疑的, 虽然之前扶苏的确触怒了他的父亲,但是在不在父亲跟前的时候又传来了更严重的惩罚,是不是个正常人都要怀疑一下。
是不是有人, (括弧)这个人最可能还是我的坑货兄弟(括弧),在父皇跟前诋毁我了?是不是父皇又看见什么收到刺激想起我当日对方士们的求情了?
要不然冷不丁的, 我都在修着长城呢,怎么又有更严重的惩罚更送来?这还是父子吗?不就是说出了一句话,至于千里迢迢的都要把自己亲儿给杀了吗?
以上是不是每个正常人都会想在自杀前问清楚?为啥的, 为啥非要儿子自尽了?
可是扶苏就不是那个正常人,他接到这个旨意之后, 直接就自杀了,蒙恬拦都没拦住啊。】
扶苏站立不稳,旁边的一个弟弟扶了他一下,担忧道:“兄长不舒服吗?”
将闾看着他哥那一张白到不能看的脸,非常担心。
弟弟的关心让扶苏心里一暖,但是又想到听到的那些话, 脸色略微僵硬,他看过底下所有的弟弟们。
担心有之,隔岸观火者有之,幸灾乐祸者亦有之。
难道他们这些兄弟之间,真的要把每一个兄弟都看成是“坑货”?
胡亥的一双眼睛亮晶晶, 觉得长兄这个样子很好笑, 他一直都知道长兄特别听父皇的话,没想到能听话到这个程度。
这样的长兄的确不配做太子, 怪不得父皇虽然很信重长兄却一直不册封他为太子。
胡亥撇撇嘴昂起头,觉得果然只有自己最肖父。
【有的史学家分析扶苏之所以听话自尽,是因为惧怕父亲秦始皇的威严,皇父有命不敢不从,更是不敢生出反心。
但是在小编看来,这方面的成分占比不重,扶苏公子之所以连质疑一下使者都没,更可能是被儒家那一套孝义理论给完全洗脑了。其实从扶苏给被坑杀的那些方士求情,可以看出他还是敢于反抗他的皇父的。
并且对于扶苏这个公子来说,如何能够做好大秦臣子们心目中的完美长公子,比如何做好他皇父的儿子更加重要。
71/160 首页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7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