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回到古代当咸鱼(穿越重生)——观海

时间:2024-07-17 10:14:28  作者:观海
  裴清将自己的计划简单说了一下,谢云煜发现他想得还挺多,就是有一点没有想好:“那你想好豆芽在哪里发吗?谁来帮你发豆芽吗”
  这个裴清还真没想好,不过发豆芽的话,找个合适的地方应该不难吧。
  “你觉得一日可以卖出多少豆芽?”谢云煜问。
  裴清恍然大悟,这京都吃得起豆芽的人太多了,就算豆芽一日卖个一千斤,也需要快一百个竹筐了,这一百个竹筐要找地方放,房子就不能少。
  而且因为豆芽是不断地销售,以七天为一个循环,那就是快七百个筐子了,能放下这么多筐子,地方不好找。
  除此之外还要预留存放豆子的地方,因为要用水淋湿豆子,水源也要离得近,不然光是来回运水就不知道多麻烦了。
  这么一分析,城内似乎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如果单纯为了发豆芽特意去租个好地方,成本就增加了太多,毕竟京都的房屋太贵了,哪怕是租赁也贵。
  那就只能选择城外,城外的话位置倒是不错,而且还有个好处,售卖的话可以就近售卖,不受京都内的坊市开放时间限制。
  唯一的缺点就是如何找到一群靠谱的员工,邓元都说得那么明白了,裴清也清楚,发豆芽的作坊要是放到城内,施展点诡计还有点难度。
  可要是放到城外去,没有靠谱的人手,那不是前脚出城,后脚就被人绑走逼问出方子。
  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所谓的知识产权,对方拿到了就可以用,追问也能用自己忽然发现来搪塞。
  裴清冥思苦想,到底要怎么样才能找到合适的员工,不然的话,他这豆芽生意就不太好做起来了。
  裴清正想着,忽然见谢云煜含笑看着他,猛地反应过来:“兄长,你是不是知道哪里合适?”
  谢云煜给裴清介绍了一个田庄,是裴家的产业,距离京都不远,而田庄里干活的都是因伤残而无法在军营待下去,偏生家中也没人了的老兵,都是这几年裴穆陆陆续续送回来的。
  裴穆本来是不想让他们干活的,只想养他们到老,毕竟能在军中混成老兵,伤残后还活了下来,一个个的都是为大盛作出贡献的,只是裴穆想,可送回来的老兵不想。
  让裴穆白养着他们,他们还不如回家自己熬着,省得拖累了将军。
  “这处田庄屋舍不少,还有一条河从田庄穿过,用来发豆芽应当不错。”谢云煜说,“至于你要雇工的话,这些老兵别的不说,保守秘密是最基本的,如果有人试图动用武力,他们也不是没有反抗的能力。”
  说不是没有反抗能力简直还是往轻了说,在战场百战不死的老兵,哪怕是残疾了,也不是一般人能对付得了。
  更别说这不是一两个,是一群老兵,和精锐将士比有差距,但是一般会对豆芽伸手的人,也拿不出精锐将士,只能找一些打手上门,绝对不是老兵的对手。
  裴清眼睛越听越亮,这不就是他想象中的完美员工嘛,而且和普通员工相比,老兵更听话,能接受安排。
  至于说残疾什么的,既然能干农活,发个豆芽也不是多难的活,怎么不能干了。
  从裴清那里得到了答案后,邓元就吩咐侍从回府告诉邓夫人,那些豆芽可以送人。
  裴清送来的豆芽算不少了,可是一旦要送人,那分量就有些不太够看,好在邓府关系好的人家也就那么几家,分一分也能送。
  邓夫人正分着豆芽,忽得府外来人,还是谢府的人,又带了两筐豆芽来。
  “这,昨日已经收了一次,这怎么好收下。”邓夫人慌忙拒绝。
  来人解释起来:“邓夫人,这豆芽是我们小公子对邓大人的一片心意,他知道你们要送些给亲朋好友,特意让我们带过来,总不能让你们把豆芽送了亲友,自己还不够吃。”
  “这两筐豆芽是新发好的,您看看,这样子多鲜嫩。”来人撩开盖住的麻布。
  邓夫人探头看了眼,两筐豆芽水灵灵的,煞是好看,虽说他们昨天也把豆芽好好保存了,可颜色看着就不如这两筐鲜嫩了。
  没得选择的话自然只能送原来的,可有了更好的选择,邓夫人内心的天平开始摇摆。
  “不若,您去问问邓大人意思如何?”来人说。
  邓夫人犹豫了片刻,还是遣人去问了邓元,邓元收到消息,沉默了一会,还是让人告诉邓夫人收下。
  若是裴清要做豆芽买卖的话,他这一番送人,品质越好,宣传效果也越佳。
  何况邓元看得出来,自家夫人也很是喜欢这豆芽,朝食都让厨房做了一道豆芽出来。
  有了邓元的话,邓夫人才放心收下了,把昨日收的豆芽自家吃,这批新的再拿去送人。
  好些亲友收到豆芽后都有些惊讶,赵国公也是其中之一,赵国公和邓元私交还不算不错,不过他们也是只论私交,到了朝堂上这点关系就不会提。
  尤其是赵国公试图多要一些军需军饷时,邓元更是铁面无私,一点套交情的机会都不给。
  也因此,赵国公很清楚邓元的为人如何,虽说这只是送了一些豆芽来,可邓元以往都是很少送礼,要送也就是年礼送点腊肉,这不年不节地能送豆芽已经很少见了。
  “国公爷,这豆芽?”管家一时间不知道这个豆芽怎么办,以往邓家送来的腊肉都是放着慢慢吃,这豆芽可放不久,偏偏高家人喜荤不喜素,这豆芽怎么处理都是一个问题。
  “这豆芽让厨房的人看着做吧,到时候尝尝味道如何。”赵国公想了想说道。
  虽然他不怎么爱吃豆芽,觉得这些蔬菜都一股子草味,可难得邓元有这份心,他就尝尝看。
  不过赵国公对这些豆芽没什么期待的,毕竟他吃过豆芽,带着一股涩味,再贵的豆芽都是有点涩。
  傍晚,国公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用饭,两盘豆芽端了上来,没有一个人伸筷子,而赵国公看到高岩,指着豆芽道:“阿岩,这是裴清送给邓大人的豆芽。”
  高岩也对素菜不感兴趣,埋头吃肉,听到这话顿时有点好奇,裴清送给邓元的豆芽可是他自己发的,他在崇文馆的时候还问过裴清,对方亲口承认了。
  一般的豆芽高岩没兴趣,可这豆芽是认识的人发出来的,就让他有点好奇味道,忍不住夹了一筷子尝尝看。
  鲜、甜、脆、嫩,一口豆芽吃完,高岩脑海中浮现四个大字,然后不自觉地又夹了一筷子。
  “你小子还挺爱吃的啊!”赵国公被他的动作惊到了,也给自己夹了一筷子,这都做了,就算不爱吃,看在邓元的面子上也要吃点,一口也算吃了。
  而这一口豆芽入口,赵国公发现完全没有自己以为的涩味,反而很是鲜甜,嫩生生的,比府上以往买的一些菜蔬好吃了不少。
  “好吃。”赵国公忍不住夸了起来。
  其他人见他这么夸,也对这豆芽好奇起来,纷纷伸出筷子,而后就是惊叹声响起。
  “这豆芽是怎么发的啊,这比外面卖的那些豆芽好吃太多了。”国公府三子高章脱口而出。
  “行了,吃得还堵不上你嘴巴,想那么多干吗。”赵国公对他这话很是敏感,瞪了他一眼。
  “爹,我就是说说,我知道分寸。”高章讪笑,皇帝的口谕才刚下,他不至于那么没脑子,就是看到好东西,忍不住心动了下。
  高岩瞥了眼他三叔,决定明天就提醒一下裴清,顺便也盯三叔一段时间,三叔人不坏,但是脑子不太好,万一被人利用了,那不是影响他和裴清的关系。
  高章哪里知道,他这头说句话,那头就让侄子提高警惕了。
  两盘子豆芽分量其实不算少,奈何高家人多,很快就吃了个精光,而且个个都不太满足,以至于有人朝着一边的蔬菜伸出了筷子,只是略微尝了几口,感觉不如豆芽脆嫩爽口,就没有再多吃。
  赵国公也没吃过瘾,想起高岩和裴清的关系,拉着他就让他明天去问问裴清,他家还有豆芽吗?卖不卖?
  赵国公这种不太爱吃蔬菜的人家对鲜嫩的豆芽都喜欢得不行,更别提其他人家,这一晚上,这些人家桌上的豆芽都是吃了个精光,生出找裴清买豆芽念头的人也不在少数。
  而这日傍晚,裴清和谢云煜也来到了田庄,毕竟冬日里豆芽卖得最贵,要是等到了春天,豆芽的价格就要下降了,哪怕水发豆芽的味道比一般的豆芽好,可春日蔬菜多起来,价格多少还是会掉一些。
  所以这个时候,时间就是金钱,能早一日弄出水发豆芽的作坊,就早一日赚钱。
  对于裴清和谢云煜的到来,田庄内的人都有些惊讶。
  毕竟在场的老兵都清楚这个田庄是因何而成,又是因何而扩大的,对于裴家来说,他们只能算是累赘,尽管裴穆一直不承认这是事实,但是来到田庄的老兵,多待一段时间后就明白了这个事实。
  如果他们不是被裴穆带到田庄,而是独自回乡,哪怕身上有钱,也撑不了多久。
  越是清晰地了解这点,他们对于裴穆就越是感激,而越是感激,他们就想要回报对方,可是他们都是残废,还是靠着对方的田庄才得以安稳活下来,怎么回报呢?越是这么想,他们就越压抑痛苦。
  老兵们对于外面的消息并不了解,因此听到裴清说要在庄子里弄一个发豆芽的作坊,还要雇佣他们当伙计,负责发豆芽,卖豆芽。
  他们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裴穆知道他们的想法,故意找出一个事来,让他们觉得能帮上忙。
  裴清本以为自己说完,田庄内的老兵都会欣喜,因为以他查到信息来看,对方是很想帮上裴家忙的,可没想到说完等了一会,就看到老兵们一个个地都沉默着,眼眶发红,像是感动又像是羞愧。
  其中一个瞎了只眼,脚也有些跛的老兵嘴唇颤了颤,浑浊的眼睛里透出一股悲凉来,对裴清说:“小公子,将军的心意我们都懂,只是……”
  “等下,你们是不是误会什么了,这不是我爹的意思,是我自己想做个豆芽作坊,才找你们。”裴清打断他的话。
  然而老兵不信:“小公子,您别哄我们了,这什么豆芽作坊非得在这田庄做,还非要我们这群残废做。”
  这话说到了其他老兵心坎里去了,是啊,有什么活非得他们来干呢,就算不是裴穆的主意,是裴清的想法,那也是小公子怜悯他们才让他们做罢了。
  裴清扫视全场,注意到老兵们眼底的自卑,以及不少人都将自己残缺的部分,能挡的就挡在身后,不能挡的也是尽量侧着身子,不想让裴清看见。
  裴清无奈地叹了口气,一五一十地和他们说起这豆芽作坊的具体情况,关键点就在于豆芽方子的重要性上。
  “这豆芽方子竟如此重要。”瞎眼老兵愣住,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他们刚才岂不是误会大了,裴清就不是故意找活让他们干,而是这活就适合让他们干。
  别的不敢说,要真有歹人想来偷方子,不说他们进不进得来,就算有人被逮住了,也绝对不会背叛裴清。
  这要是找别人的话,确实说不好啊。
  其他老兵也是一阵阵的心口发热,他们太久没有感受到被人需要了,而且听过裴清的话,越想越觉得这活是他们回报裴家的最好方法了。
  一反刚才的郁郁寡欢,一个个地都变得十分活跃起来。
  甚至还有人出主意:“小公子,这方子竟然如此重要的话,那就不要和我们全说,不如找一人教一部分,再教另一人一部分,这样更好保密。”
  他们是相信自己不会泄密,可万一有别的手段呢,还是不知道的好。
  裴清有些惊讶,没想到老兵当中还有这样思维活络的人,一问才知道对方从军前是匠户出身,对于方子什么的很是敏感,裴清干脆就让对方来当豆芽作坊里的主管,同时知晓一部分的发豆芽方子。
  方仲没想到自己只是开口,就受到了裴清的信任,激动的同时又有些不知所措,只能保证自己绝对会小心行事,不出岔子。
  在来之前,裴清就了解过田庄上老兵的情况,又点了几个人当管事,专门管理原料库房,人员安排,以及销售。
  瞎眼老兵李枝得知自己是销售,都惊呆了,毕竟他的样貌出去都能吓到人。
  李枝下意识想拒绝,可是自从听完裴清的安排后,他发觉裴清做事很有一套,应当不是胡乱安排的,便应了下来。
  尽管内心有些忐忑他能不能卖好豆芽,能不能把豆芽卖出价。
  其实裴清选李枝的原因很简单,对方内心有股气,让他不至于畏惧权贵,豆芽后面卖给谁裴清不清楚,但以他的分析,豆芽开始应该会卖不错,到时候来往的肯定是有权贵之家。
  豆芽是有数的,万一权贵人家插队呢,一般人售卖真的敢拒绝吗?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强硬的人出现。
  不过有个黑脸,裴清也不忘搭个白脸,就是田庄之前的管事,处事圆滑些,让两人搭配好。
  员工部分处理完了,剩下的就是发豆芽的工具和原材料了。
  田庄管事知道裴清需要的滤布黄豆和竹筐后,表示黄豆和竹筐的话可以去附近的村子上买,他们这边的黄豆都长得特别的不错,虽说庄子上也有黄豆,可按照裴清的要求,黄豆数量大概是不够的。
  至于竹筐,这村子附近到处有竹林,所以村子里的人几乎人人都会编点竹编,家里肯定也有剩余,急要的话买村子里的,便宜实惠。
  听管事的这么一说,裴清点了点头,然后和管事的一起去村子里买,毕竟买什么样的黄豆和竹筐,都要他来点头。
  村子里人刚刚吃过夕食,看到一群人过来都有些紧张,后来看到领头的人是隔壁田庄上的管事,就又放松下来,只是有点好奇对方过来干什么。
  裴清四处观望,发现这边的竹编制品还真是挺多的,竹筐竹篮随处可见。
  管事的带着裴清去找了里正,先问了黄豆的事,里正得知裴清可能是要大量收购黄豆,立马就精神了起来。
  黄豆这粮食产量是还可以,可吃起来就各种不方便了,若是能换钱去买别的粮食,那就再好不过。
  里正马上就带着裴清去看村子里收的黄豆,不管到哪家,对方都是眼巴巴地看着裴清,希望裴清能收走黄豆,因为裴清说出来的价格不低,比他们拿去外面卖好了不少。
  裴清对黄豆的了解不多,但是他见过之前发豆芽的黄豆,尤其是一口气发了七次豆芽,对黄豆的样子已经很熟悉,自然也看出这些黄豆确实不错,就定了下来。
  而等裴清提出还要买竹筐后,其他人更是高兴得不行,这边黄豆卖出了价,贵人又要买竹筐,这真是好事成双啊。
  虽说竹筐也是耗费了时间编制的,可黄豆是粮食,在他们看来也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饿了可以救命的粮食,而竹筐,这冬天闲暇时编了不少,只是天寒地冻的,一直没有拿出去卖。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