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农家小夫郎(古代架空)——鱼百百

时间:2024-07-21 09:06:45  作者:鱼百百
  赵大志也吃得满嘴的油,“早知道就把姚金铃那个贱皮子给卖出去了,她肯定比我娘值钱多了,怎么也得卖个一二十两银子,现在好了,跑了给老子带绿帽!”
  大年初一闲了一天,昨天做的菜多,直接热热就能吃了,三人也没什么亲戚要走,买的东西都是自己吃。
  初一这天三人起来都换上了新衣,林渔今天冬天一身衣服都是新做的,赵月月的也是,魏青山的棉袄是林渔夏天的时候给他翻新的,过年的时候林渔也新给他做了一身短褐,套在棉袄外面就行了。
  林渔起来之后换上了平时干活省不得穿的新衣,对着屋里的一盆水挽着头发,他之前挽头发的时候用的都是魏青山送给他的桃木小鱼簪子,昨天魏青山新给他买了小鱼银簪,他半挽着头发把簪子给带上了。
  赵月月今天也换上了新衣,梳着两个圆鼓鼓的双丫髻,上面带着两朵新绢花很是娇俏可爱。
  林渔端着洗脸水把水泼到了院子里,他走动时发间的小银鱼一晃一晃的,魏青山的目光不由地跟着那条小鱼晃了起来,银匠的手艺不错,这条小鱼做得格外的活泼灵动。
  赵月月从屋里一出来就看见了林渔头上的簪子,那条晃动的小鱼实在是惹眼,她呀了一声,“哥,你买了银簪子了!”
  林渔有些不好意思地嗯了声,“你青山哥给买的。”
  赵月月围着林渔转了一圈,“哇,青山哥的眼光真好,这小鱼发簪真好看哩!”
  魏青山也嘴角带笑,这个发簪买得值,就连吃饭的时候他都忍不住看小夫郎头上的发簪,小夫郎一动,那条小鱼就开始晃,趁着赵月月不在的时候,魏青山下手拨弄了好几下。
  林渔一脸疑惑地抬头看他,“怎么了?”
  魏青山轻咳了一声,“没事,你头发丝缠上去了,我给你弄开。”
  “哦。”
  今天初一呢,这会儿雪已经不下了,家家户户都没事,林渔就和魏青山一起出去串门,两人先去何家坐了坐,又去石头家看何冬冬。
  何冬冬正百无聊赖地坐在堂屋门口磕瓜子呢,下雪天怕摔着他,他也不好走动,人家大过年的都跑着玩呢,就他只能憋闷在屋里。
  一看见林渔过来了眼珠子恨不得瞪出来,“渔哥儿,快点快点过来呀,我都快无聊死了。”
  “月娘呢,她怎么没跟了来?”
  “月娘说外面冷,她在家呢。”
  赵月月其实不是嫌外面冷,是因为他哥夫今也陪着他哥呢,她有点不好意思一起跟着玩,他这个哥夫除了对他哥很是温柔,对其他都是淡淡的,她有些怕魏青山。
  石头搬了凳子给两人坐,何冬冬一眼就看见了林渔头上的银簪子,“呀,新买了发簪呀,真好看!”
  “嗯,青山给买的。”
  何冬冬伸头看了几眼,“坠的还是只小鱼呢,青山哥怎么给你找到的,真好看。”
  “我也不知道。”
  何冬冬过年呢头上也带着根银簪子,但他的没有吊坠,还是下聘的时候石头送的聘礼呢,就这他都宝贝的不行,逢年过节了才舍得拿出来带带。
  一根银簪子少说一二两,做工在精细些七八两的也有,林渔这支看起来不便宜呢。
  林渔在这和何冬冬说着闲话,两人边吃着炒货边说着话,何冬冬又在和他说着听来的村里新鲜消息。
  “对了,听说那边赵大志的媳妇儿跑了,跟了镇上的一个行商。”
  林渔有些惊讶,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样啊。”
  “啧,谁知道咋样呢,人家是行商过了年不就走了,谁知道呢,她那种人心肠恶毒,不好不好。”
  赵家的事何冬冬知道的比林渔都清楚,他娘他大嫂她们过来的时候都会和他说,他消息比林渔都灵通呢。
  林渔和魏青山在这坐了会儿就回去了,路上遇见同村出来逛的人就说声新年吉祥,街口点着一堆火,不少人围着在那烤火。
  两人走去了还有人在盯着林渔看,“看,渔哥儿头上新带了支银簪子。”
  “得个三四两银子吧,他两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谁说不是呢,当初还笑人家家穷,笑人家渔哥儿的嫁妆单薄,你看人家渔哥儿又是绣花又是弄那些猪下水,生意做得一点都不比魏青山差呢。”
  “听说昨天送年礼的时候一家给送了碗耙肥肠。”
  “夏荷花,昨天魏青山他家送你了吗?”
  夏荷花撇了撇嘴,“猪下水有啥好吃的,那腥臭的东西我才不吃呢。”
  “你别这么说,在镇上卖得可好呢,人家想买都买都到,那次去镇上赶集的时候看见了,好多人在排队呢。”
  “什么好东西呀,给我我都不吃。”夏荷花哼了一声,“不就是一根银簪子,有啥可显摆的。”
  “人家哪里显摆了,你买了银簪子不带放着让它下蛋呢?”
  这话一出一起烤火的人笑了起来,魏老太一家和魏青山分家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你看人家魏青山自从分家娶亲之后,这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夏荷花气得咬牙切齿,“有啥可好的,一根破银簪子罢了。”
  “那你还没有呢。”
  这七八个人放眼望去头上有几个有银簪的,也就有个上了年纪的婆子头上有个,也不知道带了多少年了也没有换过。
  初二夏荷花回娘家呢,趁着魏老太不注意偷摸在篮子里放了几个鸡蛋,盖着篮子出去了,她还没出院子呢就被魏老太给叫住了,“拿的什么给我看看。”
  “能拿什么,咱家有什么呀。”夏荷花哼了一声。
  魏老太一把掀开了盖篮子的布,只见一篮子花生里面还有七八个鸡蛋呢,魏老太下手就给拿了出来,“谁让你拿我鸡蛋的!”
  “那不是咱家的鸡吗?我拿几个鸡蛋怎么了?”
  “什么咱家的鸡,那是我的鸡,我买的鸡苗养大的,下的蛋也是我的东西!”
  夏荷花哼了一声拎着篮子走了,家里的银子都这死老太婆把持着,给她那点银子够干嘛呢,拿几个鸡蛋走娘家也不让拿。
  夏荷花只好挎着一篮子花生回娘家去了,路上碰见同村的出嫁女娘回娘家的,手上不是拎的一封果子,就是一坛酒,还有大方地拎了一块肉回来,大家都生怕人家看不见似的拎在手上走一路。
  夏荷花挎着个篮子上面还盖着布,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肯定没带什么好东西回来,要不然早拎着手上显摆了。
  “荷花,今年走娘家拿的啥呀?”
  “没啥,不就果子肉呀这些东西。”
  “你今年还是这么大方呢。”
  问她的那个妇人笑了一声,一看就是在撒谎,夏荷花最爱显摆,刚成亲那两年逢年过年手上拎着不是野鸡就是野兔,拎着手上恨不得让全村人都知道,大家谁不知道,她家和老大分家了,日子也就没有那么滋润了。
 
 
第58章 
  夏荷花挎着篮子大步回到了娘家,她娘家还有一个老娘和个哥哥,哥哥眼看也要二十了,早到了该娶亲的年纪了,天天也没个活计,家里穷得茅草屋都是漏风的。
  “娘,我回来了。”
  夏荷花她娘一掀开篮子就看见里面都是花生,连点值钱的东西都没有,“荷花呀,你怎么拿的东西一年不如一年。”
  “娘,这不是今年地里收成不好。”
  夏荷花她娘有些埋怨她,“让你给你哥寻门亲事,你说这次肯定能行,结果呢,人呢?”
  夏荷花撇了撇嘴,“我真不知道那个冬哥儿都被退婚了,还有人抢着要呢,要不然可不就轮到我哥。”
  中午饭就给做了个窝头配咸菜,一点荤腥都没有,夏荷花吃了两口就不吃了,挎着篮子就回去了。
  她娘真是的,她家在穷也不至于过年了连个荤腥都不给自己炒,她刚成亲那两年,拿着野兔野鸡过去,哪次不都得炒一盘荤腥,现在好了,一个都没有了,夏荷花心里生了怨气,真的是两头不讨好。
  一直歇到了初八魏青山就又赶着骡车去收猪去了,耙肥肠的生意就先不做了,天气还冷着呢,等过些日子暖和些了再说。
  现在还没出十五呢,肉比之前好卖些,魏青山拉了半扇猪去镇上,下午的时候就能收摊回来了,他也没贪图多卖些,这过年呢,回去晚了怕自己的小夫郎担心自己。
  吃了晚饭两人躺在床上说着闲话,“青山,咱现在手上有一百二十两银子,要不在镇上租个铺子吧,你日日来回跑太辛苦了。”
  “不买地了?”
  “要不先打听打听铺子,要是有余钱就买两亩旱田先种着,你在镇上做生意,我在家照看着家里的东西。”
  “不行,要是开铺子的话,你和我一起去镇上。”
  魏青山是有开铺子的想法的,但小夫郎一直想买地,他就想着今年买了地,等在攒上一年的银子,后年就能在镇上租个铺子,农忙的时候铺子就关上几天,他两回来收粮食。
  “那咱两要是都去了镇上,家里的猪呀鸡呀怎么办?”
  “这个无妨,到时候在镇外面赁一片空地养着就是了,先不急,等我空了先打听打听镇上的铺子都啥价位。”
  “行。”
  魏青山空闲的时候就会在镇上逛逛,找铺子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要位置好还要便宜确实不好找。
  魏青山打听了,租个带后院的铺子一年的租金都要八十两呢,要是不带院的便宜些,一年三四十两就行了,但他要杀猪肯定是得有个院子的,还有他的小夫郎做猪下水生意,得有个地方摆弄。
  魏青山回来就和林渔说了,林渔啊了一声,“租个铺子这么贵呀。”
  “先不急,我转了几天也没找到合适的铺子,现在就先在集市上卖着,等有了合适的再说。”
  “行。”
  林渔的耙肥肠生意等到过了十五暖和些了也开了起来,这等着花银子的地方多了去了,又想租铺子,又想买地,处处都要花银子,林渔这才急着开张了。
  一过年石小柳就跑过来问了一次,得了准信石小柳很是高兴,就等着他林小嬷的摊子开了,他也能挣些铜板。
  林渔的小摊子一开,闻见香味的老食客端着碗就过来了。
  “哎呀,魏老板你家的猪下水生意终于开张了啊!这有一段时间没吃可馋死我了!”
  “可算是开张了,这也没带碗呀,算了,买几张炊饼夹着吃得了。”
  耙肥肠的香味实在是霸道,这一煮起来飘得大老远就能看见,这天气还冷着呢,石小柳忙得一头的汗,他一个人给人家舀肥肠收铜板,看着这么多人过来买他也高兴。
  他也希望林小嬷能多挣些铜板,魏叔和林小嬷都是好人,过年的时候还给了自己一锭银子,让他们这个年过得很好。
  天气一暖和一些,后山的野菜也都冒了出来,吃了一冬天的干菜了大家都有些馋新鲜蔬菜了,林渔带着赵月月去挖最先露头的米米蒿和荠菜去了。
  年过了之后林渔的厚袄也脱去了,兔皮袄子也收了起来穿不上了,他里面就穿着一个小夹袄,外面的风吹着还有一些冷,但比冬日的好多了,林渔舒展了下身体,“冬天总算是过去了。”
  “哥,我都有些馋新鲜笋子了。”
  “笋子还得等一段时间,看今天能找到什么些野菜,回去炒了吃,一冬天没吃上新鲜蔬菜挺想吃的。”
  “我也是!”
  两人提着篮子在后山翻找,现在还早野菜不好找,两人翻找了一上午摘了一篮子的荠菜还有米米蒿。
  林渔不太喜欢吃米米蒿觉得有些怪味,摘了回去准备喂鸡吃,把他的鸡照顾好了,在过些日子天暖和了就能下蛋了。
  一个冬天过去了,他现在有小二十只鸡了,秋天孵出来的那窝小鸡已经半大了,里面还有几只小公鸡呢。
  中午林渔做了个荠菜汤面,在放点红油看起来格外的有人,林渔和赵月月一人吃了一碗多。
  两人吃了饭就在院子里晒晒太阳,林渔拿出来绣花绷子慢条斯理地绣着花,绣好了拿到布庄那一个月也能赚上几钱银子。
  开春之后往年多多少少会下几场雨,今年都到了三月份了竟然一场雨都没下过,家里有地的人开始有些担心,今年河沟里的水都少了一些,有些甚至露出了河底。
  林渔去看何冬冬的时候,何冬冬也有些担忧,他娘家那边有七八亩地,这边他家也有个几亩地,这要是一直旱下去怕是不大好。
  这才三月多今年天气就有些炎热,何冬冬穿着春衣坐在院子里,“今年怎么还不下雨,前两天去了地里,秧苗都有些蔫了,这浇水可怎么浇啊,今年连河沟里都没有水。”
  林渔因为家里没地没太注意过这些事情,何冬冬这么一说确实是这样。
  “或许过些日子就能下雨了。”
  “谁知道呢,听说村里已经有人开始因为抢水浇地打起来了。”
  林渔也有些担忧,魏青山回来之后他就说了这件事,“虽然我们家没地,但会不会影响到我们?”
  “镇上的米价这些日子贵了不少,本来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若是在旱下去就影响今年第一茬稻谷的收成了。”
  “米价贵了?要是影响到今年的收成,怕是我们家买粮要多花银子出去。”
  去年魏青山多买了不少的稻谷回来,吃到开春了现在家里还剩个七八袋呢,原本是完全可以吃到新稻下来绰绰有余的,就怕一直旱下去影响收成或者绝收了。
  他家不像其他家,家里地多的,打下的粮食多了就囤下来,他家没有地,米面全靠买,要真是出现什么情况他家买稻谷都买不来。
  “明日我从镇上回来了就拉几袋米回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林渔点了点头,“行,希望这雨早些下下来,对了,明天和小柳说一下,买不买看他们了。”
  本来开春之后米价就贵些,今年的米价比往日更贵些,魏青山今天上午就提醒了石小柳,给他说今年乡下的收成可能不好,让他家有多余银子的话尽量多买些粮食回来放着。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