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刘启的第五子,历史上有三十二妾的男人,刘非早在三四年前就开了荤,如今也是几个孩子的阿父。不过因为太子的特殊性和近期缺乏非常劲爆的消息,所以刘非也对那个“迷到”太子的卫家姑娘十分好奇,想着那是怎样的绝色能令只爱文书耕田的太子如此倾心。
结果等他拿到对方的画像后,麻纸上的威武霸气让心脏强大的刘非愣得说不出一句话来,甚至怀疑太子是因某种遗憾而纳身近八尺,力能扛鼎的女子。
联想自己心心念念着上阵杀敌,而刘启也有不能领兵的终身遗憾,刘非居然诡异地猜中了刘瑞娶妻的真实目的。
不过鉴于这种想法实在过于离奇,刘非也没告诉别人,而是对刘瑞产生莫名其妙的好感。
也许这个弟弟能理解他吧!
刘非直接想法跑题道:理解他想带兵打仗的愿望,然后给他硬刚匈奴的机会。
当然,相较于程姬这儿的欢乐气氛,栗姬的凤凰殿里显得更为古怪阴冷。即便是有逾越的椒墙烘出一股迷人的热气也改变不了凤凰殿的恐怖气氛。
尤其是太子已立,薄皇后越来越强势后,凤凰殿里的宫婢真是心惊胆战的活着。而跟他们相比,两位皇子也落不到好。
刘荣是隔三岔五地被骂庸弱,刘德是隔三岔五地被骂废物。
至于为何没有敢与栗姬顶嘴的刘阏于。
作为三兄弟里身体最差的那个,刘阏于早在刘瑞当上太子后不久就因病去世。
可以说,他的死不仅打击到了宣室殿里的天子和两宫太后,更是让栗姬产生从未有过的恐惧——因为她很清楚失去宠爱的自己依靠什么横行霸道。
不过也算栗姬好运。
因为刘瑞的存在,刘启没有像历史上立了刘荣后又狠心废了他,还因此打压年长的庶子,所以对刘阏于的死,他是纯粹的伤心,同时也对刘阏于的遗言上心了几分,连看栗姬都有怜悯的滤镜。
若是换个脑子活络的在此,一定会借机哭诉养儿的不易,从而让父爱爆棚的刘启心软几分,多少挣个免死金牌来让母子三人逃过日后的新帝清算。
然而栗姬可是好牌打烂的猪队友。
面对三子的骤然离世,她虽碍着母子之情伤心了几天,可见刘启的态度有所回暖便又作起妖来,试图借刘阏于的死给太子泼脏水或是让刘启把最为肥沃的楚地非给刘荣,然后借此徐徐图之。
可以说,栗姬的行为不仅伤到了丧子的刘启,更是让刘荣刘德寒心到无以复加。
这就是他们的阿母……
他们那可以在儿子的尸骨上求财求利的阿母真的是为刘阏于的死而伤心吗?
“哼!北宫的那个小丫头片子也才虚岁十四吧!也不知太子的眼睛是不是被狗屎糊了,才会找那样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女子。”栗姬作为曾经的宠妃自是有过人的美貌,看了卫家小娘的画像后不屑道:“长得不美也就算了,居然还是如此粗俗的性子。”
想想馆陶长公主和昌平长公主一直巴结着北宫却让河东的护军之女钻了空子,栗姬便有扬眉吐气之感,甚至对着无辜的陈阿娇和周翁主恶毒评价道:“呵!现在全天下都知道她们的女儿被太子拒了,我要是堂邑侯府和周家的翁主啊!就该找个绳子吊死。省的出门遭受人们的白眼,平白惹人笑话。”
说罢还心情很好地饮着蜜水,随口问道:“马上就是陛下的寿辰了,荀皇孙把《仓颉篇》和《爱历篇》背下来没?他可不能在陛下的寿辰宴上像个只会傻笑的木头。”
“荀良娣已经用心去教了,但是荀皇孙年纪尚小,口舌不利,所以背的不大熟练。”凤凰殿里的老黄门不由得对荀良娣和荀皇孙掬一把同情的泪水。
自打刘阏于死后,栗姬虽对刘荣刘德温和几分,但是她那暴躁的性子还需一个发泄口。
而除苦命的殿内宫婢外,刘荣的长子和其生母便是栗姬的出气口。后者常因荀皇孙的教育问题鲁地出身的荀良娣破口大骂,用词污得堪比九市的民妇,气得荀良娣只得私下默默流泪。
而刘荣面对阿母的粗暴行径也是碍于忠孝之道而不好发言,只能偷偷安慰姬妾,然后用就藩的大饼宽慰一二。
“这都多少天了还背不下来,真是个没用的东西。”栗姬闻言立刻骂道:“真是白瞎了我对她们母子的期待。”
因为这事,栗姬的好心情也立刻消失地无影无踪,然后令人叫来儿媳,又是一番让人心碎地折磨。
椒房殿里的闹腾自然瞒不过满宫的耳目。
原本陷入丧子之痛的刘启因为栗姬的存在而清醒过来,琢磨着在灭了吴国后封走刘德,然后把刘荣一家赶去守陵。
刘阏于说得对。
要是再让栗姬作下去,别说是刘瑞容不下年长的哥哥,就是让宋襄公来,也不会让刘荣刘德好好活着。
况且让刘瑞这个当弟弟的处置兄长肯定会被文人骂死。
只有他这个做阿父的出面打压,才能保证刘瑞登基后能用孝道光明正大地压制刘荣,从而给后者一条活路。
“宦官令,你说这是朕的报应吗?”刘启在宫中听着各殿,尤其是椒房殿的报告,不免苦笑道:“报应朕看着兄长们一一伏诛,所以让朕在丧子后对着剩下的儿子下手。”
刘启说到这儿已声音哽咽,脸上似有泪珠划过:“这真是朕的报应。”
“朕的报应。”
宦官令没法回答刘启的话,只能低头等着君王平复心情,然后对北宫的地位有了新的认识。
………………
“这堂便是卫良娣的住处了。”领路的小黄门笑着说道:“良娣真是好福气,因为家上未有姬妾,所以这女眷所住的蟾宫只有良娣一人。”
卫穆儿打量住处的眼神突然一遍,整个人都无比嫌弃道:“为何把女眷的住处称作蟾宫?”
“这……蟾蜍多子,取名蟾宫也是希望太子多子多福。”小黄门被卫穆儿弄得笑脸一僵,但还是用恭敬的语气解释道:“这也是长乐宫的愿景嘛!也是对卫家小娘的期待。”
“原来如此。”卫穆儿装出恍然大悟又感动不已的表情。
而等那位领路的小黄门离开后,卫穆儿的脸蛋立刻垮掉,随即冲着收拾东西的卫少儿小声说道:“我又不是来给太子生孩子的,这宫名听着真叫人不适。”
“不适归不适,但那寓意还是很不错的。”卫子夫将热茶煮上,随即笑道:“女人家一生不就是耕田织布,相夫教子吗?难道小娘还想领兵打仗不成?”
苍天可鉴,卫子夫只是玩笑般地说道,结果后者十分认真道:“不可以吗?”
这话可是把卫子夫给问懵了,随即说道:“天下哪有女子领兵的道理?小娘还是莫要说些骇人之话。”
“这怎么叫骇人之话呢!”卫穆儿拉着卫少儿躺在北宫的大床上,晃着腿道:“况且那些相夫教子的话也不适用天家媳妇。”
虽然民间不敢非议皇室成员,可是刘瑞既然要纳卫穆儿为妃,自是得让后者明白她日后的上司有谁,从而提到长乐宫的主人们。
“毕竟是把战国时的太后政治继承下来的大汉呐!”卫穆儿在床上感叹道:“像你这样温婉可人的女子怎么能在这种坏境下存活下来。”
“说的也是呢!”卫子夫见状也是好脾气地笑道:“我不像小娘……现在该叫良娣了。”
卫子夫低头看着清透的茶水,声音突然低沉起来:“我不像卫良娣那样有主见,所以就跟卫良娣混了。”
话到最后,竟有几分戏谑的意味。
“你不一直是跟我混的吗?”卫穆儿突然撑起脑袋,语气认真道:“子夫,你会长命百岁,子孙满堂。”
卫子夫不知卫穆儿的态度为何一遍,但还是用哄孩子的语气说道:“是是是!我这个没志气的还等着卫良娣做我未来孩子的姨母,带着我们一家荣华富贵呢!”
床上的卫少儿听了,立刻笑道:“那你可比我有志气多了。”
卫少儿盯着高高的屋檐,闷闷道:“我的梦想就是找个爱我的人过普通日子。”
“这么平凡?”卫穆儿不免一脸惊讶道:“我还以为你有更大的志向呢!”
“平凡点有什么不好,总不能人人都是天之骄子吧!”卫少儿说道这儿竟情绪低落道:“总之我不想像阿母那儿一腔真情都付之东流。”
“遇上青弟他阿父那样没担当的男人真是倒了几辈子的血霉。”卫少儿嘟囔道:“真是渣人生好儿。”
“我要是阿母,别说是让青弟跟生父见面,我都不会让青弟知道他生父是谁。”
“呸呸呸!说什么话呢!”卫子夫立刻柳眉横竖道:“哪有人女非议阿母的道理,阿姐还是去看看青弟吧!可别在这儿胡说八道了。”
“啧!我不过是说说罢了!子夫你可真是小气。”卫少儿这个做姐姐的嘴上抱怨着,但身体却是很诚实地起身去看卫青在作什么。
作为卫少儿带进宫的陪嫁,卫青的存在本是逾越,但是因为太子是个铁树开花的大冰山,加上卫青只是不满十岁的小儿,所以北宫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地让他进了。若是日后真能入了太子的眼,跟着门大夫混个持戟乃至仆射。
所以在卫青牵着卫穆儿的马车去马厩时,沿路的小黄门乃至官吏都用好奇的眼神看着这个衣着简朴的少年,嘴里更是念个不停。
“那就是卫良娣的远房亲戚?”
“据说是个弃子,因为被卫良娣的远亲收养而有幸入宫。”
“啧!真是会投胎啊!”
“是啊!咱们都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入宫的,可这总角小儿因为认了个好义父而入宫,这可真是太不公平了。”
“呵!太子如此宠幸卫氏,哪有一点明君之相。”
卫青踩着羡慕嫉妒恨的目光将俊秀的黑马安置好,小手抚过油光水滑的皮毛,内心渐渐安静下来。
而在他想拿些草料时,只听身后传来一阵跪地的声音。
“臣见过家上。”太子厩长郑当时拜道:“敢问家上有何吩咐?”
“思贤苑的墨坊那儿正在准备测试骑具,所以孤想亲自挑匹神骏试试。”出来活动筋骨的刘瑞跟着郑当时进了马厩。
扑面而来的臭气让他下意识地挡住鼻子,侧头呼吸新鲜空气时看到伏地不敢抬头的卫青,于是笑道:“这又是哪家的小郎调皮至此,竟不敢视孤的面容。”
李三见状立刻喊道:“家上让你抬起头来。”
卫青照做,但眼睛还是恭顺地垂着,没有直视刘瑞的眼睛。
“家上,他应该是卫良娣带来的奴婢,从卫家的冒姓叫卫青,其父是平阳县的小吏郑季,曾在平阳侯府任职……”
“卫青?其父郑季曾在平阳侯府任职?”如果说眼前小孩的名字只是让刘瑞微微一惊,那么等他知道对方的父亲是谁,又是什么身份后,这份震惊顺利化作瞳孔地震。
不,不会这么巧吧!
难道说是金大腿的欧皇属性发作了?
这么想着的刘瑞继续问道:“就他一人跟着卫良娣入宫吗?”
“还有他的两个同母姐姐,一个叫卫少儿,一个叫卫子夫,也都跟着卫良娣入宫,目前正在蟾宫当差。”李三说罢还顺势瞥了眼卫青,感叹此人运到不错,居然能碰巧入了太子的眼。
卫青。
出自平阳侯府。
有叫卫少儿和卫子夫的姐姐。
未来的大汉双星。
和外甥一起让匈奴自闭的男人。
比从天而降的金饼砸晕的刘瑞努力抑制不断上扬的嘴角,贼手伸向卫青的包子脸,将其捏成嘟嘴的河豚,然后左右打量了下。
卫青不知太子要干什么,整个人紧张得一动不动。
顺利捏到大汉将星的刘瑞意犹未尽地收回手,皱眉道:“既然是卫良娣的人那就好好养着,这副没几斤肉的模样跑出去也惹人非议我太子宫里养不起人,居然短了小孩儿的膳。”
最重要的是这么瘦会影响个子,影响体质。
体质不好,个子不高还怎么打匈奴啊!
瘦猴差评。
作者有话说:
曹老板:我爱熟妇。
刘瑞:我爱猛女。
曹老板:我爱老头。
刘瑞:我爱少年。
曹老板:我爱关云长。
刘瑞:我爱霍去病。
曹老板:我的云长不爱我。
刘瑞:我的去病没出生。
看完霍去病的一生我只觉得小霍舅舅不错,姨妈很好,老妈应该很会教孩子,亲爹管生不管养,同父异母的弟弟还凑合。
第143章
“让他去思贤苑那儿跟着门大夫和卫率学上几招。”刘瑞不知如何培养未来的大汉双星,但是想着历史上的刘彻顾及也没刻意培养卫霍舅甥,而是开放宫中的资源让其自学成才。
如今的思贤苑因刘瑞掌握着造纸术和墨家的高端人才有关中最多的藏书,最先进的武器。加上那里的墨农子弟都是擅长野外求生的习武之人,并且常有武将过去修改自己的盔甲和武器。所以把卫青扔到那种地方不愁他不努力抓住成才的机遇,成长不到历史上的可怕高度。
刘瑞的话让忐忑不安的卫青睁大瞳孔,下一秒便不复之前的稳重,手忙脚乱地行礼道:“草民谢过太子殿下。”
“既然进了太子宫,就该称呼太子为家上。”李三见状很有眼色道:“你把卫良娣的爱马安置好后便来找咱家带你去见太子门大夫。”
“诺。”卫青又向李三的方向行了一礼,随即有些犹豫道:“草民听说思贤苑里能者甚多,其中不乏千石之官。臣本隶臣出身,又只跟着卫良娣识过几个字,恐怕会让思贤苑里的贤人们见笑。”
刘瑞见状摇了摇头,半是鼓励,半是调侃道:“昔楚庄王一鸣惊人时也不过二十出头,思贤苑里的墨农两家皆是尚贤非命之人。”
80/348 首页 上一页 78 79 80 81 82 8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