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接待的人过来时,张别知毫无意外的发火了。
“这就是金陵的待客之道吗!将远道而来的客人关在城外不让进去,烈日晒得大家头昏脑涨!你们这是故意怠慢我们,怠慢我们,就等于怠慢镇北王!”
接待的人冷汗都快下来了,他擦擦额头,小声解释:“本官也是刚接到的消息……”
张别知:“什么本官,你是下官!别以为我什么都不懂,我们的陈留尹跟你们金陵尹是同一级别的!”
之前萧融都没管他,这时候他突然重重的咳嗽了一声。
拜昨晚所赐,张别知的脊背瞬间一僵,他条件反射的就补充了一句:“况且还有本将军在这,什么文官都越不过本将军去!”
萧融:“……”
有点夸张,但就这么凑合着吧。
来接待的人官位确实不高,他是金陵的从事中郎,虽说是个能上朝面见陛下的官职,但这样的从事中郎金陵还有几十个。
他被派出来,也就是出来扛雷的。
张别知一看就是那种没什么文化的武夫,被他站在城门这里一通骂,对方的脸色也挂不住了,可他还不敢惹张别知,他又没见过镇北军什么样,只知道传言中的镇北军可是从来都不惧杀人,他怕对方真的对自己动手。
好在这一行人不是都那么不讲道理,那位陈留尹就很温柔,他劝张别知不要再说了,却被张别知瞪了一眼,然后像是不愿意和萧融有什么牵扯一般,他气鼓鼓的走向了后面。
接下来就一直都是这位陈留尹跟他说话,刚看到这位陈留尹长什么样的时候,这人差点以为自己出现幻觉了。
这也太好看了吧!
哎呦呦,看他额头上的薄汗,还有带着不健康红晕的脸颊,再加上他这有气无力的说话声,妈呀,连他们金陵第一公子都要比下去了!
刚刚张别知说了那么多,他都没觉得把客人晒在这有什么问题,如今他不这么想了,怎么能让这样俊秀的公子在这受苦呢!
于是他赶紧带萧融等人前去休息,萧融听着他关心自己的身体,只淡淡的笑了笑,然后说了一句经典台词:“老毛病了,不打紧的。”
听得对方更加心疼了。
萧融就借着这个机会跟这人打听宫里的情况,虽说对方没有什么都说,但言语之间还是会泄露出来一点侧面消息,比如宫里不接见他是因为讨论的很激烈,比如今日他来的不巧,今日陛下没有上朝,所以不能立刻就让他入宫。
皇帝想见大臣难道还需要准备什么吗,不都是大臣沐浴更衣,哪有让皇帝费劲的道理。
但这位小皇帝是个傀儡,孙仁栾一面架空他一面又缺不了他,就导致萧融不能用自己记忆中的皇宫来套用这一个。
而且萧融也分不清究竟是因为他们真的没想好,还是因为他们想继续晾着自己,所以才不见自己。
罢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一时半会儿进不了宫了,萧融就决定先睡一觉,本来他就不怎么舒服,如今又活活晒了半个时辰,他都感觉自己快中暑了,还是赶紧休息休息吧。
他睡下了,张别知因为金陵人的态度正在生气当中,倒是不怎么困,阿树守在萧融身边,一是为了保护他,二是为了盯着他,看他会不会又像以前那样突然发热。
闹腾了一路,到了午后全都安静了下来,而谁也没注意到,在大家都在休息的时候,一个护卫从房间里偷偷的跑了出去,他也没跑太远,就是把袖子里藏的一封书信放在了某个当铺前面,没一会儿,那封书信就被人取走,而且快马加鞭的送向了北扬州。
南雍能在陈留安插探子,屈云灭自然也能在金陵安插探子,他从来不提是因为这些人似乎都没什么用,他派这些人来金陵是为了盯着金陵大军的动向,然而他们真是太能蹲了,居然一连好几年一点地方都没挪过。这就导致他派去的探子也闲得要命,能得到这么一个送信的差事,他们还挺高兴的。
屈云灭没有去北扬州的驻军之地,而是在码头附近待了下来,从萧融走了他就觉得心神不宁,十分后悔为什么要答应让他独自前往,他以后真的不能再这么好说话了。……
正在屋子里来回踱步的时候,外面的卫兵告诉他,金陵那边的书信到了。
屈云灭一听,立刻大踏步的走了出来,从那个他都忘了叫什么名字的探子手里一把将书信抢过,三下五除二的拆开,然后又一目十行的把信看完。
渐渐的,送信的探子不再高兴了。
因为他发现屈云灭的表情越来越恐怖、越来越恐怖……到了最后,他直接把那书信捏成一团,由于用的力气太大,还有纸屑从他指缝中掉落。
怒极的他看向淮水的另一侧,仿佛从这里,他就已经能看到安睡在金陵客房当中的萧融。
他咬着牙道:“等你回来,看我怎么收拾你!”
而睡梦中的萧融咂了咂嘴,他好像听到了嗡嗡的叫声,怪烦人的,于是他一巴掌拍过去,顺便翻个身,继续好睡了。
第54章 缺德
如果没有人叫他,萧融可以直接睡到明天天亮。
然而不到黄昏的时候,宫里便来人了,这回是正经的太监,还是官职不低的那种。
太监这个称呼同样是很久很久以后才会出现的,如果此时称人家为太监,他们可能都不懂什么意思,毕竟这时候连内侍监都没出现过,就更不用提太监这个统称了。
所以此时的人们都是在背后称他们宦官、宦者,当着面自然就不能这么叫,而是尊称他们的官职。
被派来请萧融的这位是孙太后宫里的太监,官职叫长乐少府,在皇帝被架空、皇后还没影的时候,整个后宫都是孙太后独大,那这位少府也就等于是皇宫中的太监头子了。
不过么……太监这种人物,过得好的时候能掌控整个天下,过得不好的时候也就是个比较高级的仆役,在孙仁栾掌控大权的情况下,连孙太后都休想染指朝政,就更别提这些夹着尾巴做人的太监了。
所以萧融也不必对他们太客气,主要是客气了也没用,这个人官职虽高、却半点地位都没有,还是别浪费精力了。……
但中宫请人居然会把太后身边的太监派出来,这也有些耐人寻味,是皇帝身边一个得用的人都没有了,还是孙仁栾觉得他就是个小角色,用不着多重视,所以随意的派了一个人。
亦或者,是孙仁栾担心他会和皇帝身边的太监套话,于是他提前把这条路堵死了,派了他那个除了貌美如花就没有一点智商的妹妹的人过来,既全了礼数,又不用担心阉人嘴上没有把门。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孙太后就是个笨蛋美人,跟着她的太监哪怕想知道点有用的东西,都没那个机会。
萧融勾了勾唇,仔仔细细的看过自己身上,确认没有一处能让人挑刺的地方,然后才精神抖擞的出门了。
作为唯一有正式职务的人,张别知自然也要跟着他,见萧融不过补眠一个时辰就又满血复活了,他心里那叫一个震惊。
士人原来是这么精力充沛的吗?话说回来萧融的弟弟好像也是,有事没事都捧着一本书看,读书的同时还要写文章,还要处理各种突发状况,就他家那位老太太,张别知跟她相处一刻钟就想跳河自尽了,而萧佚三言两语就能把那位老太太哄好,即使过段时间又要有新的问题,他也照样耐心十足、且状态良好。
张别知:我悟了。
他和萧家兄弟的区别就在于,他家里没有这么一个能折腾的老太太,不管是萧融的格外坚强、还是萧佚的格外耐心,肯定都是那位老太太日复一日的折磨出来的。
很好,他不用再怀疑人生了,谁让他的成长过程太顺利了呢,没人在他的童年时期折磨过他,他也很无奈啊。……
萧融不知道张别知脑子里在想什么,他也不会深究,毕竟人是永远都不会明白马猴的脑回路的,但张别知的心情肉眼可见的变好了,他也真的按照萧融说的那样,开始往自己以前的样子靠拢,一路都用鼻孔看人,时不时就冷哼一声,似乎很瞧不上这里的东西。
然而实际是金陵比陈留不知道繁华了多少,陈留至今还有许多空房子没人住,不是人太少,而是住在城里各种生活都不方便,去哪都要钱,所以有些人宁愿住在城外。而金陵的大街上人头熙熙攘攘,叫卖声络绎不绝,几乎隔几秒就能看到有人牵着牛车、驴车走过,上面要么放着一堆货物,要么就载着一个穿金戴银的贵人。
最让萧融惊讶的,他居然在这看到了好些异族人,那些异族一般都是扎堆站在一起,如果是商人,身上就背着一个褡裢,行走之间也看得出来阔气许多,如果是雇佣兵,他们的眼神就更警惕一些,而且互相之间没有什么交流,他们的手永远都拿着兵器,周围的百姓会绕着他们走,但看起来也已经习惯和他们相处在同一片城池中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异族雇佣兵啊……
萧融看不出来他们来自哪个国家,但他仍然眼巴巴的看着这些人,能出现在城内、且距离皇宫这么近,这群人肯定规模不大,估计也就几十个人一起找雇主的那种,到了这种程度上,就算不得是雇佣兵了,而是雇佣打手与护院。
那萧融也想要。
在这个世道,钱绝对不是各势力首领最烦恼的事,再穷的首领,只要把队伍拉出去一段时间,自然而然就会有人来给他送钱,虽说不能保证底下的人都有饭吃,但首领本人一下跃入豪族范畴,那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就像镇北军,屈云灭从未对镇北军的军备发愁过,如果不是萧融神来一笔要他们迁都去陈留,他们库房里的钱也足够用上好几年了,是萧融非要迁都、且大力发展这么多事,所以他们才开始缺钱了。
而这个缺口也不用太担心,只要时间够,慢慢的肯定能补上。
但人就不一样了。
所有战场都是绞肉机,没有热武器和远程打击的年代,每一场战争都是拿命去填,那些出名的战争或许伤亡都不大,以少胜多似乎也是常事,然而这就是幸存者的偏差了,正因为它们做到了寻常战争做不到的事,所以它们才出名。一个著名将领一生当中可能只有一场可以流传千年的黄金战役,记录下他谋略过人的那一刻,但哪有这么多谋略可以施展呢,多数都是最普通的硬碰硬,比谁拳头大、比谁兵马多。
如今镇北军看起来人最多,可一分散出去,他们照样有被人打败的可能,鲜卑就像是所有人眼前的岔路口,他们朝着这个方向前进,但却不会在这个路口停下,他们早晚要越过这里,并选择自己的方向,届时便是更多新的问题,例如正式的统治淮水之北,清算所有尸位素餐的官员,以及继续平衡南北之间的关系。
所以啊,他们缺人啊,不仅缺士人、也缺武人,哪怕是那些快饿死的流民,萧融都想扒拉回自己的地盘去,在这是流民,在陈留可就是以工代赈的好帮手了。
但他也只能在这想想而已,人都是趋利避害的,金陵虽然装了一堆看不起人的世家子,但人家是真有钱,而且也真安全,那厚厚的城墙看一眼就能增加安全感,再看他们陈留,百废待兴就不说了,大王还磨刀霍霍向鲜卑,除非等鲜卑打完了,大王能告知天下他再也不走了,不然的话,外面的百姓就还是持观望的态度。
除了那些疯狂的佛子粉,他们不在乎屈云灭去哪,他们就想跟佛子住近一点。…………
萧融望着金陵诸人的目光有些许的蠢蠢欲动,等长乐少府看过来的时候,他又垂下了眼睛,还轻轻的咳嗽了两声,做出一副很是虚弱的模样。
长乐少府:“……”
他忍不住多看了萧融几眼,他的眼神看起来有点内容。
在萧融呼呼大睡的这一个时辰里,宫里几乎把他查了个底掉,当然,是他们自以为的底掉。……
萧融,男,还差一年弱冠,师从何人不知道,之前在哪拜师也不知道,他似乎是临川萧氏一族出身,但他本人从没往外宣传过这件事,所以是不是的,还待定。
临川萧氏在朝中也有人,一个在朝中做治书侍御史,另一个是尚书郎,官职都属于不高也不低的那种,在二等世家当中不高调也不落魄。
萧家和孙家的历史差不多长,都是几百年前就发家了,但如今的现状却是一个天一个地,萧家和其他世家比的话,那还是很有底蕴的,可和孙家比,那就只剩给人家当小弟的份儿了。
被大司马叫进来,问的还是这么一个根本没有名号的族中子弟的事,这俩人绞尽脑汁想了半天,还真想起来一点。
“延平年间,族中有人犯了错事,那人我应称他一声七叔父,他的父亲同我的祖父是亲兄弟,按族中规矩,家主将其除名、又将其一家都赶出萧家族地,后来他们在族地附近找了个房子住下,一直都没什么音信,前些年我听说他们家子嗣凋零,两辈人没活下来几个,只有一个孙儿好好的养大了,还送去外面读书,那个孙儿似乎便叫萧融。”
孙仁栾:“……”
延平年间,那都是四五十年前的事了。
不过没关系,如今的人最为注重血缘,别说四五十年前,哪怕是四五百年前的亲戚,只要双方都认可了,那照样也能处的亲如一家,孙仁栾正在思索的时候,对面两人看看他的脸色,揣摩他的心思,然后试探性的问他,是不是想让他们把萧融认回去。
看这两人的表情,似乎还有点不情愿,毕竟早就赶出家门了,如今萧融还在为镇北王效力,谁不知道镇北王是流民与异族之后,手下人不是村夫就是罪人,为这种人效力,简直就是自甘堕落。
孙仁栾:“…………”
他常常因为跟不上同僚的脑回路而感到格格不入。
镇北王的出身再差,如今他也成了镇北王了,那萧融早年吃过这么多的苦,家人都快死光了,在这种情况下的确,如果他是个拎不清的人,他很可能会非常渴望回到本家去,但他稍微有一点心气的话,他的想法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比如痛恨将他们赶出去的本家,非常希望能把本家踩到脚下。
这两人也不是弱智,但他们看不到这种可能性,因为他们对于自己家族的地位太自信了,也太看不起屈云灭和萧融这种出身不好的人了,他们觉得这两人都是没受过教育的化外之人,从内到外都跟自己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两人如今看起来很厉害,不过是世道不好、所以给了这两个草莽人出头的好机会,而这两人哪怕以后走的更高,都走到皇帝的位置了,他们也照样看不起他俩,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出身二字。
孙仁栾一辈子经历过的太多了,他见过无数的寒门子弟被埋没,也见过无数的高门大户被愤怒的流民冲破大门,平日高高在上的主人则被砍成肉泥,礼崩乐坏的时代,对一切都保有敬畏之心,才是真正的活命办法。
58/212 首页 上一页 56 57 58 59 60 6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