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我在古代当策划(穿越重生)——满座江南

时间:2024-08-04 14:56:52  作者:满座江南
  几乎所有人都对巡抚口中的应平产生了浓烈的好奇心。对陆久安的态度也改观了不少。
  当然也有例外。
  比如有一次东阁大学士和文渊阁大学士因为军饷的问题起了争执,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最后文渊阁大学士靠着耍无赖略胜一筹,东阁大学士严终以被他在大庭广众之下狠狠羞辱了一番,气得他回了衙署大发雷霆。
  “蛮不讲理,世界上怎么会有这等厚颜无耻之徒。”
  “那老家伙是诡辩,你抱令守律不懂变通,当然是吵不过他了,要想治他。”文华殿大学士一指东大街,“得去找陆久安,那个滑头,方能与那老家伙决一胜负。”
  不过朝中两位大学士的恩怨情仇,陆久安就不得而知了,
  他正捏着一叠卷张发难。
  只见这叠卷张最上面的那一页写着:
  田采全,男,37岁……家产一夜散尽无以为继,流落街头靠行乞为生。
  赫然是上次处理城中乞丐事件后遗留下来的,因为语焉不详,陆久安总有些在意。
  江预从门外进来,抱拳行礼后,交给陆久安一份调查结果。
  之前陆久安在国子监做司业时,江预五个护卫一直没有用武之地,现在陆久安做了常极士,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陆久安便将他们提拔上来,专门调查那些不便交个外人处理的事。
  陆久安一手展开密条,一目十行看下去,一边听江预汇报:“我经多发打听,还问了田采全的四邻,得知他们家流落街头前,唯一的儿子曾生了一场大病,病还没好,就拖家带口的离开了。”
  “奇怪。”陆久安却死死皱着眉头,“要是生病的话,为何当初赵老三他们询问时田采全讳莫如深,这里面肯定还有别的隐情。”
  陆久安摸着下巴想了片刻,决定亲自去田采全的老家看看。
  田采全乃兆陵人士,原来的家宅安置在安福县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陆久安走在路上打量四周,见这一带属于膏腴沃野,田里的庄稼都长势极好。
  “就是前面了。”江预指着一颗老槐树的房屋道。
  “那在这儿停车吧,我们走过去。”陆久安吩咐道。
  丁辛闻言勒停马车,江预等人下了马,把缰绳栓在一旁的树桩上。
  前方有一条小溪,流水潺潺,几个八九岁的小孩儿蹲在水边捞泥鳅,见了陆久安等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们瞧,眼里全是好奇。
  “小孩儿,过来。”陆久安从兜里掏出几颗五颜六色的糖果,往上抛了抛,“哥哥问你们几个事。”
  其中三个男孩胆子比较大,互相对视一眼,甩掉手里的水,兔子一般冲到陆久安面前,渴望地看着他手里的糖果。
  “看你们谁答得又快又准,第一个问题。”陆久安道,“你们村现在一共几户人家。”
  “四十八户。”一个小孩儿当先抢道。
  “咦?”付文鑫不禁疑惑,“你怎么会这么清楚,不会是胡口乱诌的吧?”
  小孩儿生气地大声道:“我爹是里正。”
  原来如此,陆久安把手摊开:“糖果有桃子味,橙子味,葡萄味和荔枝味,你喜欢什么味道,自己挑一个吧。”
  小孩儿选了一颗葡萄味,小心翼翼拽在手心。
  小溪旁边的几个孩子见了这一幕,本来还有些害怕的,这时候也不禁慢慢靠近。
  “好了,下一个问题。”陆久安问,“有谁知道田有章怎么生病的吗?”
  田有章就是田采全的儿子。
  几个小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回答不上来。
  陆久安皱起眉头,果然都不知道吗?
  一个小女孩怯怯地看了陆久安一眼,细弱蚊声:“大哥哥,我知道。我住田叔隔壁,有天我家猫爬到他房顶上了,我去找猫,听到婶子跟田叔说,有章落井里生病的。”
  “你们村的井在何方?”
  小女孩朝竹林旁边指了指,那个地方离田采全的家分明隔着一大段距离。
  “在那里,不过里正爷爷让人在那围了个护栏,不许我们去玩了。”
  无缘无故的,里正怎么会让人在井边加护栏,除非他知道田有章落井一事。
  这算是意外收获了,陆久安微微笑了笑:“乖孩子,这个问题比较难,给你两颗。”
  其他小孩儿见她喜滋滋地收了糖,不由着急起来。
  “好了,我手里还有的是,下一个问题,村里最近有发生什么奇怪的事吗?”
  “我知道我知道。”几个小孩儿七嘴八舌地说起自己的见闻,“前两天山下出现一头野猪,把庄稼给糟蹋了。”
  “玉真婆婆摔了一跤。”
  “我家里的狗不知道从哪里捉了一只鸟,可好看了。”
  ……
  陆久安苦笑不得,是他失策了,对于小孩儿来讲,好像只要是没有见过的事都比较奇怪。
  于是陆久安换了个说法:“村里来过什么奇怪的人没吗?”
  只见几个小孩儿想了想,还是刚才的小女孩:“有,田叔家来过一个官老爷。”
  话音刚落,里正的儿子大声嚷嚷,“不对不对,那不是官老爷,我爹说,那只是丈量土地的衙差。”
  后来陆久安又接连问了几个问题,但也没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好了,你们先去玩吧。”
  江预早已在小孩儿说出落井的秘事后就去查看那井了,这时候走回来,对着陆久安摇了摇头。
  “我们去看看田采全的家宅。”
  田采全把房屋卖给了另外一户人家,这户人是外地来的,对田采全的事知之甚少,陆久安向他们表明身份后,里里外外搜寻了一番,也没发现什么奇怪的地方。
  “家产散尽?”陆久安眉头微蹙,“你说田采全家的财产只剩房子和家里一些物什了,他们没有田么?”
  江预摇头:“田家只有七分水田,一亩八分旱田,早就卖出去了。”
  “卖给谁了?”
  江预脸上露出愧色:“这个卑职没细问。”
  几人又去了里正家。里正果然知道不少,在问到田有章落井一事时,他本不语多言,陆久安拿身份压他,他才慢慢说出来。
  “田家那小子不是一般落井那么简单,他是撞了水鬼,被拖下去的。”里正神神叨叨言罢,双手合十说了几声阿弥陀佛。
  屋子里吹来一阵冷风,四角仙桌上供着的香烟袅袅而起,一切显得诡异又窒息。
  江预等人都是一米八的大高个,不知怎么的,听了里正这番话,只觉得毛骨悚然,全身汗毛都炸起来了。
  陆久安却冷冷喝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继续说!”
  里正苦哈哈道:“田家找了好多大夫都没治好,听说半夜寻来了一位和尚,坐在天有章病床前念经诵佛了一整完,竟然就好了。”
  “陆大人,你们可不要说出去啊,水鬼耳朵灵,让他听到了,又要找来了。”
  这就是田采全不肯说出来的原因么?愚昧!
  还有那个衙差,在得知丈量的是田采全的土地后,不知为什么,陆久安有一种恐怖的直觉,两件事必然有关联,于是离开田家村后,陆久安带着人直奔县衙而去。
  县令正舒舒服服躺在椅子上享受温香在怀,陆久安乍一造访,他吓得把美人往地上一推,连滚带爬起来。
  县令惴惴不安地行了个礼:“不知大人前来所谓何事。”
  陆久安简明扼要:“把田家村的鱼鳞图册找出来,本官要审查。”
  县令看了主簿一眼,主簿俯首走上前来,支支吾吾:“大人来得不巧,鱼鳞册正巧让布政使司的上官提走了。”
  陆久安冷笑,若非他曾经就任过县令,对县衙里的事务了如指掌,还真让他给糊弄过去了。
  “废什么话,不要让本官说第二遍。”
  陆久安刀子一般的目光落在县令身上,仿佛下一刻就要将他就地正法,县令再也不敢生出别的心思,踢了旁边的主簿一脚,骂道:“还不快去叫人搬来。”
  很快几名衙差搬来了厚厚一摞文书。
  鱼鳞图册记录了土地的数量,坐落位置,编号,四至等详细信息。
  而和土地的有关的典、押租、佃、卖等交易行为,需得到官府过割赋税,经过官府加盖官印方能生效。所以要想知道田采全把土地卖给了谁,鱼鳞图册一查便请清楚楚。
  田家的土地从古到今经过了多次交易,从原来的三亩多涨到后来的四亩多。
  然后到了田采全手里后,把土地佃给了一位张姓佃农,佃农又将佃权交易给了宋氏,几经转折,直到田采全无力收回土地,最后卖了出去,买主是一位叫许桑多的人。
  不过到这儿还未完,这块儿地后来又几经易手,付文鑫不耐烦地推开主簿:“婆婆妈妈的,谁要听你讲那么多。”
  他哗啦啦直接翻到最后一面,突然愣住了:“咦?”
  江预拧起眉头:“是谁?”
  付文鑫抬头看向陆久安,不可思议道:“静兰寺。”
 
 
第211章 
  陆久安从田家村回来后, 静兰寺的事被他按下不表,甚至江预等人也被他勒令禁口,仿佛无事发生。
  反而付文鑫却不明白:“大人, 静兰寺明显是侵占百姓良田啊。”
  “所以呢?”陆久安反问, “那些田地是静兰寺花银子买来的,你情我愿的事, 怎么算的了是侵占, 你让我怎么管?”
  付文鑫总觉得陆大人话里有话, 想要反驳, 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付文博走上来踹了他一脚,不同意道:“大人就算要处理,也得找个合适的时机,你只管做好你的侍卫,问那么多做什么?”
  却说另一边, 应平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口相传, 引得晋南百姓谈论不止, 仿佛都亲眼看过似的, 说得有模有样。
  城中有个颇负盛名的士族听了之后,迫不及待派人花重金从应平买回来好几块玻璃,当天便给自家铺子的窗户换上了。
  阳光透过明净锃亮的玻璃照射进屋的神奇场景,引得京中人士纷纷前来瞻仰围观。
  而图书馆的消息也传到了晋南士子的口中, 在文坛反响剧烈, 连身居皇宫的永曦帝都有耳闻。
  有一□□会上,政事议论完毕,永曦帝却没急着退朝, 而是对着下面的群臣说道:“近来我听到好些人在耳边说,士子们想要在晋南修一座守藏室?”
  “确有此事。”罗进深激动地站出列。
  罗进深嗜书如命, 在巡抚对他讲了守藏室的事后,他也想见识一下巡抚口中的满室书海是什么样。可惜应平天高路远,恐怕此生无望。
  现在皇上主动提出来了,罗进深大胆地揣摩了一下圣意,陛下是不是打算在晋南修一座。
  “陛下,您不知道,百姓们都在说应平什么都有,咱们晋南连一个偏远的中县都比不上。”罗进深看向陆久安,颇为好奇:“陆常极士,当初你是如何就想着修这么一个守藏室的?”
  陆久安道:“科技兴国人才强国嘛,和办鸿途学院一样,提高百姓的学识,这样说不定能为陛下多择出一个人才。”
  永曦帝在口中反复咂摸着这两句话,点点头:“利国利民的事,那就修吧。”
  因为当初是陆久安做县令负责修建的,这事顺理成章也落到了他的头上。
  现在有了国家资金的支持,陆久安便放开了手脚,毕竟修的是国家图书馆,规模怎么的也得配得上晋南京城的身份。
  由于工部和陆久安经过几次合作,彼此之间成已经成为了配合默契的搭档,工部索性将公务搬到了陆久安的衙署。
  厚重的桌面上堆满了乱七八糟的图稿,此次督管整个工程是营缮清吏司的主事老刘,掌管土木兴建等事务,乃是一名熟手。
  老刘常常风吹日晒地出没于工地营房的,皮肤黝黑胡子拉碴的倒和街边的屠夫无甚区别,此时嘴里正叼着一根杂草,含糊不清地吩咐属下:“先让人去整理地基,按图纸上的这块形状挖,另外砍这么粗的树,作为房梁和柱子……”
  陆久安在一旁静静听着,心里逐渐萌生出其他的想法。
  他想把守藏室修建成三层,墙体采用最新的混凝土青砖砌筑,窗户也全部更换成玻璃窗。
  江预咂舌:“这还是继鸿途学院后,第二座全部采用的玻璃窗的建筑,大人,要是这样的话,所需巨大。从应平生产再运回晋南,加上途中损耗,这一来一回,恐怕劳时又费力。”
  陆久安眼神古怪:“谁说我要从应平运过来了?”
  晋南矿产丰富,岭山围猎的时候,陆久安就留意好几处石英的影子,在郊外建一座工厂生产玻璃完全不是问题。
  老刘疑惑不解:“陆大人想修三层楼高的收藏室?这我老刘能办到,我只有一个问题,为何窗户都制成玻璃窗,建筑牢靠吗?”
  “守藏室是让学子们坐里面观阅书籍的,采用玻璃窗是为了提高室内采光。”陆久安解释道,“至于你提到的牢固问题。放心吧老刘,应平工部司匠曾督管修了一座全玻璃窗建筑,有先例在呢。况且你经验丰富眼光毒辣,连府邸宫殿都修建过,区区一座守藏室,经你之手肯定也能安全无虞。”
  老刘考虑片刻,表示可以尝试:“不过我还是不太放心,兹事体大,尚书大人将守藏室交办于我,我却不敢敷衍了事,陆大人手里有现成的玻璃吗?下官想亲自实验一番,确认无误后方敢采用。”
  陆久安心道此人倒是粗中有细:“这是自然,我是外行人,只能提一些自己的想法,至于其中的细枝末节,地基该如何开挖,梁柱该如何构建,还得仰仗刘主事。明日我就着人奉上两片玻璃,以供刘主事尝试。”
  “行。”老刘从座位上站起来,把松松垮垮的腰带草草一系,“下官就先回去等陆大人消息。”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