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听到此话,眼泪又止不住地流下来,她狠狠点了点头:“嗯,咱们辛苦一点,去开垦几亩荒地,在应平重新开始生活。”
同样的对话发生在不同的家庭,他们无一例外都选择留在应平,当然也有少部分人舍不得故土,打算在应平做完工,买点过冬的粮食,回家为来年的耕种做准备。
陆久安拿着一累累写满人名的户籍册,兴奋地同韩致咬耳朵:“韩大哥,发了发了,应平来了好多人。再也不是荒芜之地了,还要多亏你当初为我打广告,才拉来那么多人丁。”
陆久安说话的热气尽数喷洒在韩致耳朵和颈部,激得韩致眸子里尽是压制不住的火光,他哑声道:“如果不是久安励精图治,人来了也没用,迟早要走。”
陆久安沉浸在计划通的兴奋之情当中,并未察觉到韩致的神情与平日大不相同,他把韩致挤到一旁:“韩大哥,你让一让,我要把这光辉的一幕记下来,这是我应平扬帆起航的起点。”
随着陆久安身体撞过来,韩致只感觉一股蓬勃的热意和暗香袭来,陆久安撞在他身上的力道犹如隔靴搔痒,韩致反手按住陆久安的腰。
陆久安腰上的伤已经好了,被他捉住腰没有痛只有痒,陆久安越步躲开,睁着黑白分明的眼睛看着他,仿佛在质问他做什么。
书房门户大敞,秦技之刚到,撞见的就是这样一幅光景。
门扇嗑在墙上的响亮撞击声打破这一室的旖旎,韩致本就不悦,看到来人是秦技之时,内心更加不爽,他沉着眉头,目光如炬射向秦技之。
“商讨公事,不便会客。”
秦技之不甘示弱,反唇相讥:“我来找久安,与韩将军何干?”
不愧是当过小愤青的人,连镇远将军都敢怼。
陆久安这个大直男,总算察觉到两人隐秘的针锋相对。
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本该惺惺相惜才是,怎么刚认识不久,一碰面就剑拔弩张的。
陆久安疑惑不解,用手指扣了扣桌子,拉回两人的视线:“技之兄找我何事?”
秦技之道:“听说久安在应平鼓励流民落户籍,我爹和叔父经过商量,想要留在此地。”
陆久安听到这个话,哪里还有时间去想他们两人之间是如何闹的不快。
应平不仅缺人,而且还缺这种特殊性高级人才,秦氏祖籍在江州,现在朝廷把赈灾物资拨下来,在江州各个县府派发,这一家子怎么看都是势必要回去的。
他正想着用什么措辞来劝秦技之和秦昭他们一家,不想他们竟自愿留在此地,实在是求之不得。
陆久安大为感动,同时意识到,他单单只考虑了拉动更多的人口,怎么不想想,应平一穷二白,普通百姓可能希望头上有个好县令而留下,那些有才能才技术的,只要温饱得到解决,到哪里不都一样,凭什么选择你应平呢?
看来他得学学他原来那个世界的各个省份,为了挽留人才大打出手的一些政策。
陆久安脑袋一转,灵光一闪,突然想到一个尤为吸引人的方法,只是还需秦昭同意合作才行。
陆久安当即拉着秦技之去找他父亲,韩致堂堂镇远大将军,战场上运筹帷幄挥斥方遒,平日轻易不会喜形于色,此刻被独自一人留在书房里,只感觉身体里冒出一股股酸涩与怒意,还有一丝丝不易察觉的委屈。
我都这么待你了久安,我把你放在心上珍而重之,你为何……
为何什么?韩致一时想不出来,他有些迷茫无措,他第一次心悦一个人,只知道把一切好的东西捧在他面前,不想他难过,见不得他受伤,想看他时时刻刻露出明艳动人的笑容。
没有人教他,万一对方视而不见怎么办。
秦昭自从有了轮椅,就不喜欢待在屋子里,他仿佛为了弥补瘫痪在床那几年的时光,一有空闲,就常常自己一个人转动轮子出门感受大自然。
县衙府有一颗500年的银杏树,年深月久地成长在树坛里,见证过斗转星移王朝更迭,迎来送往了一批批县令。
银杏树长得枝繁叶茂,这个季节,正是青黄交替之时,银杏树开始了他一年之中最华丽的篇章,每一片脉络清晰的银杏叶子染成了璀璨的金黄色,黑色的树干在其中若隐若现,交织成初冬最美的画卷。
秦昭坐在轮椅上,清瘦的背影与参天古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若浩瀚无垠的大海里一丛微不足道的浪花。
秦昭闭着眼睛,嘴角挂着静谧的微笑。
陆久安一时之间都不敢出声打破这唯美的画面。
“人有生死,物有无常,一旦经历过劫难,就会感慨生命的可贵,”秦昭睁开双眼:“小友行色匆匆,好像有急事。”
陆久安拱手:“确有要事相商。”
应平的百姓在当天下午,又看到一份新的告示,乃是一份人才招新征集令。
招纳两种人才,一种是有学历型人才的,只要是秀才以上的饱学之士大家鸿儒,凡在应平落户的,都可以享有为期一年的每月补贴,补贴根据身份不同金额不同,秀才300文一个月,依次递增。
另外,这些学历型人才可以享受医疗报销政策,学历型落户人才,只要在指定的地点问诊开方子,所花费的诊断费和处方费用可以到县衙报销一半。
指定的地点当然就是秦昭两父子坐诊的地方,陆久安急冲冲找秦昭决议的就是此事,巡抚使当初答应帮忙陈情当今皇上,现在谕旨还没下,秦昭反而已经安之若固了。
第二种是技术型人才,凡是有技艺傍身的,不拘工艺、丹青、杏林……只要经过考核,颁发应平出具的资格证书,也可享受每月补贴和医疗报销,不同的是,此种人才报销金额是30%,但是有机会被县衙招聘在府上从事工作。
考核地点暂时设在县衙府,需要提前到报名点进行申请,每月的初十和二十进行统一考核。
考核标准陆久安一时没想好,只好先找来应平在相应领域有资历的人进行评审。考核总分为10分,由3个评审人进行打分,取平均分作为最终成绩。
这种考核方式算不上公平,很大程度取决于评审人员的主观印象。
不过现在为了防止人才流失,迫不得已只能先按照这个方式将就着用了,后期有机会再配合电脑里的资料,找这些人才开个会,各抒己见,整理一个完整的考核方针出来。
张贴告示的日期是初七,离当月的考核时间只有三天,所以此告示一出,第二日一早就有十多个人来到县衙府外探头探脑,衙役现在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次需要临时调用为办事人员,为报名的人答疑解惑,填写报名资料。
第051章
蒋方作为衙役里的一员, 一心盯着小组长的位置,听说阿多把警犬训练出来以后,首先就是给表现分得第一提为小组长的人。
他的体能在衙役中差强人意, 只有头脑机灵些, 想要博得头筹,必须另谋出路。
因此这次一说需要衙役临时充当考核指引的工作人员, 他就立即毛遂自荐, 从一干想要争取这个机会的同差里脱颖而出。
蒋方拿起一叠报名申报表, 耐心地询问这些未来的人才干部:“请问几位是来报名考核的吗?来我这里做登记。”
其中一个长相文气的青年人试探道:“官差大哥, 我使得一手丹青,听说可以报名,不知绘画功夫达到什么程度才能通过?”
蒋方摇摇头:“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你先报名吧,反正不通过也没有什么损失。说一说你的性命, 年岁几何, 报名什么类型吧。”
青年想一想也是, 如果通过了, 第一年每个月可以得到补贴,生病了还能报销医疗费用,上哪儿有这样的好事,也就只有应平才出这样惠民政策。
“不敢劳烦官差大哥, 我来填写吧。”青年不仅善丹青, 还使得一手好书法,蒋方见对方写的字端端正正,清秀飘逸, 便提醒道:“你可以在报名类型上把书法一项填上去。”
对方一愣:“还能多填吗?”
蒋方笑得非常随和:“技多不压身嘛,万一你一项没通过, 还能试试另一项。”
青年很快填写完毕,蒋方问:“在应平落户了吗?这个是首要条件。”
青年自怀里掏出户籍文书:“落户了,昨天刚办完手续戳了印章,还是热乎的。”
第二个走上前来的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年人,看着像干粗活的,他操着一口浓重的乡音问:“俺是干农事的,可以报名吗?”
其他人当他是来捣乱了,善意地起哄:“这位叔,要是种田都算才能,那大半的人都可以来报名了。”
中年人涨红了脸,蒋方回忆了一下陆县令公布任务时提到的需要人才种类,确实没有这一项。
要是其他衙役,也就随和地将人请走了,蒋方站在陆县令的角度想了想,如果换作是大人,他遇到这样的事会怎么处理。
中年人看到蒋方默不作声,识趣地就要转身离开,就在这时,蒋方问道:“为何大叔想以农事报名呢?我的意思是说,你干农活和别人比起来,是有什么不同吗?”
中年人一看有戏,赶紧道:“我种出来的,否管是谷子还是蔬菜,长得都比别家的喜人,收割的也比别家的多。”
“大叔不老实,你既然种得好,怎么还跟我们一样逃难到应平了啊。”
中年无奈摊手:“这不是遇到洪水了吗?我就是在世神农,那也抢不过老天爷呀。”
排到后面等着报名的人哄堂大笑。
蒋方想了想,姑且也算一个特长吧,要不登记上去,到时候交给陆大人判断。
陆大人不是说了吗,现在人才紧缺,退而求其次,先广撒网把人带来看看,到底算不算特殊性人才,最后再做定夺。
这名农夫报名成功,给了其他还在观望的人非常足够的底气,中年人一走,上来一位蓄着半长的胡子,穿着道袍的人,这位道长言简意赅:“我曾经在道馆修行过,可以看风水算卦做法事,前来报名。”
蒋方抓了抓脑袋,怎么又来一个奇奇怪怪的,陆大人特别交代需要注意的那几项人才怎么一个没有。
好在后面来了三个人,一个曾经是赤脚大夫,一个在主家当过账房先生,主家倒了,他还没来得及找下一家,就遇到洪水饥荒,跟着一起出来逃难;另外一位,则和梁木匠一样,擅长手上工艺,不同的是,梁木匠打的是家什以及生活用具的木艺,这位报名的壮汉擅长锻造冶炼,他在曾经的县镇,属于声名在外的打铁匠。
这三种人才一报名,蒋方总算觉得能给陆县令交差了。
这三个人后面排着一位风姿俏丽艳若桃李的年轻妇人,虽然她穿着粗布麻服,头上戴着布巾,已经极力掩饰一身的丽质,但是她姣好的面容以及举手投足间不经意展现的娉婷袅袅,都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因此招来不少人好奇乃至异样的目光。
蒋方抬头看到她的第一眼,心脏砰砰直跳小鹿乱撞,眼睛都看直了,实在是他从未看过如此美貌的女子,一时被吸引地找不到东南西北。
年轻妇人开口了,声音婉转动听,蒋方没有什么文化,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形容这琼音,只感觉身处幽林听到了泉水叮咚黄莺啼鸣。
“妾身善音律,工词曲,也使得一手浅薄书绘。”
此话一出,众人看向她的眼神都变了,特别是报名的人里有两三个本分老实的农妇,目光带着赤裸裸的鄙薄和厌恶。
蒋方大声咳嗽两下:“这个,英雄不问出处,陆大人说了,只要有工艺才情,皆可报名。”
年轻妇人嫣然一笑,美目流转,伸手拈来纸笔,提腕运行间就填好了报名表。年轻妇人填好后,在一众神色各异的注视中坦然退下,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街角,在场的人才回过神来。
妇人走后,再没有人上前报名,剩余的都是抱着观望或者帮家人打探消息的目的来此,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大家便就此散去。
蒋方在位置上枯坐了一上午,只有稀稀拉拉十多个人。到了午后时分,报名的人蜂拥而至,他们听了上午的见闻,竟然连道长农夫都能报名成功,也都抱着姑且一试的侥幸心态来到了县衙。
有些人离县城远的,得到的消息比较晚,碾转乘了一天的牛车赶来报名。
这些人恨不得把自己烧火添柴的事都写上去,蒋方除了挨个询问填表之外,遇到不合适的,还要分出时间来婉拒解释。
若是对方性格爽朗不拘小节还好说,笑呵呵表示理解;若是遇到那种胡搅蛮缠脾气火爆的人,拍着桌子大声嚷嚷揪着农夫道长的例子说事,一炷香的时间就过去了。
蒋方生出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错觉,他一个人忙不过来,陆久安又安排了两人协助办理。临近考核的最后一天,报名的人潮才堪堪截止。
陆久安看着报名表上的填报内容啼笑皆非,来报名的简直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这什么?怎么连养鸡养鸭的都在上面。”
蒋方说:“大人,咱们县衙里阿多不是会养狗吗,他能训练警犬,万一那人可以训练警鸡警鸭……”
陆久安想,你倒是会举一反三,指着另一张问:“这个呢?”
蒋方答不上来:“这个小的也不知道,不过大人你说过,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网一人。”
“这个词是这么用的吗!”陆久安哭笑不得:“看来不仅要训练你们的体能,文化课也不能落下。”
事实上,蒋方第一次做资格考试的报名指导工作人员,在什么经验参考都空白的情况下,没有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做死事,考虑了其他人都想不到层面,做到这个程度,已经算是非常出色的完成了这项任务。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此次执业技能资格证书考核准备得太过仓促,至少应该设置一个“海选”环节,筛选掉大部分不符合的人群,这样就能轻松很多。
陆久安把蒋方打发出去,一个人在办公室做起了人力资源的工作,他花了一下午的时间,一一看完了所有的报名表,剔除了四分之三的人。
剩余的四分之一里面,有两三个人,若换成其他衙役来办,说不定还真容易漏掉,陆久安看着报名表上名叫申志的农夫、封敬的道长、孟亦台的妇人,对蒋方的能力又认可了三分。
初十一到,考核点被围得水泄不通,这样的大事放在应平实在不多见,除开报名考核的人,其余很多都是围观看稀奇的。
37/192 首页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