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次数限定(玄幻灵异)——Minato

时间:2024-08-11 08:29:53  作者:Minato
  “然后呢?”
  “然后……我让他进来了。”我挠挠头。
  于知行叹了一口气,“你不该让他进来的,那不是人。”
  “是鬼?”
  “我也不知道。”他说,“没见过的我没法判断。”他话说得干脆。
  我组织了一下语言,“那天晚上你应该看见过的,有东西附身到李如玉身上了,我猜的没错的话,应该是他哥哥。”
  “我想他……”我把自己的判断说了出来,“我觉得敲门的就是他,他一直没走,直到别的鬼过来,还打了半个晚上的牌。”
  我一说这个,于知行就想起来了。
  “是他……”于知行神色莫测,最后他叹气道,“我想他没有害人的心思。”
  我也觉得,但是毕竟人鬼相隔,我有点害怕。
  于知行又补了一句:“一般情况下亲属只是心愿未了,了却心愿自然会走的。”
  我想于知行说的是对的,又和他聊了几句,最后回了酒店。
  却见李如玉坐在椅子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我喊了他一声,他反倒吓了一跳。
  “李如玉你怎么了?”我十分疑惑。
  他说,“严渊,你知道我发现了什么了吗?”
  “什么发现了什么?”我莫名其妙地看着他。
  李如玉把手里的东西冲我摇了摇,我定睛一看,这好像是昨天晚上于知行拿上来给我的快递。李如玉捧着这东西站了半个晚上。
  我还不知道里面究竟有什么。
  不过李如玉已经把外包装给拆开了,里面是泡沫纸,中间包着一个小盒子。
  我没买过这玩意。
  但是……
  我抬头看李如玉,对上他的眼神,他对我点了点头。
  “就是这玩意,和昨天一样,都是我哥的骨灰。”
  我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为什么会有人把他哥的骨灰分成好几份邮寄过来呢?完全没有头绪,更想不通。
  “我……唉,”我叹了口气,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或许是一个突破口,“你能确定这真的是你哥的骨灰吗?”
  “怎么说?”
  “你哥的骨灰存放在哪儿了?”
  “在我家老宅。”李如玉说,“原本放得好好的,突然有一天它就丢了,也没人看见。过了能有半个月,这东西又出现在原来的位置上。我发现盒子口被人动过。”
  “因此你就觉得……他的骨灰被人动过?”
  他点头。
  “有个误区,”我说,“第一,一个成年人的骨灰可不止一个骨灰盒那么多,殡仪馆的人只会给你拿一部分留作念想。想要你哥的骨灰可以从这里入手。‘第二,骨灰盒被人打开过,可能拿走了里面的东西,也可能没拿走。有没有可能有人故意让你以为你哥的骨灰被人动过了?第三,我们不能确定寄过来的一定是你哥的骨灰,也许是别人的,也许根本不是人的,又或许根本不是骨灰。”
 
 
第18章 思虑2
  李如玉沉默了一会儿,我们都没说话。我觉得这种事情他会有自己的判断。
  李如玉把两次快递过来的盒子都拿了出来,我看不出什么门道,就都由他拿着。李如玉神色复杂地看了看我,最后对我说道,“你说得有道理,但是我还是得回老家看看。我爸妈现在虽然也没在老家,但是那边还是有一些认识的熟人,说不定可以顺便打听一下我哥的事情。”
  他说得没错。
  我们在酒店住了几天。在这期间,我重新租了个房子,又把行李搬进新房子里。李如玉鼓捣他自己那点东西,我则去找了于知行。
  我在网上和于知行聊了几句,旁敲侧击问他有没有什么关于骨灰的传说习俗之类的。
  他问我,为什么问这个问题。
  我不好把李如玉的事情都和他讲。
  只是对他说有人一直给我寄一些粉末状的东西,看上去很像骨灰。
  聊天框里显示对面正在输入,但是两三分钟于知行才回复我,说不如去图书馆查一下。
  我同意了,但是觉得希望渺茫。即使图书馆旧书和资料都很多,方便查东西,我也觉得遇见的事情不太可能在图书馆里查得到。
  我和于知行约了图书馆门口的车站见面,他早早就来了,背着包带了借书证,低头在站牌下刷手机。听见我喊他名字,就对我招招手。
  今天是工作日,图书馆人很少,小猫两三只。我们在期刊阅览室附近找到了空座。
  于知行没有立刻去找书,他似乎有话想说,但他看我心事太重,就说先去找资料了。
  我也由他去了。
  我一个人去了期刊室在,里面随便翻了翻,这里边多是些旧报纸和杂志,早些年小报口吻大胆又猎奇,我随便挑了几本放桌上。看了一会儿都没我想要的,翻书翻得满手霉味儿,而于知行还没回来。
  我去了趟厕所洗手,又到外边书架拿了几份杂志和报纸。期刊室书很多,因此书架和书架之间的间距很窄,也就一人多宽。我拿了书向后退的时候还不小心撞到了人,我连忙道歉,那人只是点了点头就走了,他什么都没说,脾气还挺不错。就是让我感觉有点儿奇怪,因为刚才来这个书架的时候身后还没有人,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站在后面的。总之是撞到人了,这点怪我。不过我看这人离开之后就找了个附近的座位坐下了,还拿了书过去看。
  看旧报纸和杂志的人少,因此这边书架没什么人来,还又昏又暗,我靠在书架边上翻了两页,手里这本基本没人借阅过,旧版借书记录卡还插在最后一页,最后借阅记录已经是好几年前了。
  我把这东西拿回座位上,它中间还夹了个附册,是几张纸叠成的宣传册,特别简陋,上面印了又细又密集的小字。不过杂志基本都这样,我从目录翻了几页,没想到最后被它的附册吸引住了。
  这上面讲了个东西,不知道是谁编的,总之讲的是附近某县人变莲藕的传说。
  囫囵看了大概,讲旧时候某地有人捡食莲藕,却发生怪状,全身也变作了莲藕。本以为这样下来人是死了的,但没想到身体全部变成莲藕不说,斩下肢节还会流血。这样不生不灭。这些莲藕再被人吃下肚,吃掉它的人同样变成莲藕。
  这种症状蔓延迅速,像瘟疫一样传播开来。总有不知实情的百姓捡食莲藕,最终和后者变成同样的东西。
  最终莲藕人全部被收集起来用大火焚毁,周围数个州县的莲藕一度销声匿迹。
  但是过了一些年月,这些莲藕又死灰复燃了。
  当年处理过这件事的人又聚集在一起,他们发现了一个难以言说的秘密。
  这些莲藕是由神仙散播出来的。
  然而神仙为什么做这些事情,他们经过调查,竟然发现——
  我往后一翻,发现下一页被人沿着骑马钉下撕下来了。
  嘶……谁这么缺德!
  忒损人不利己了点,我心想。这笔帐我先记下了,我拿着这些杂志回到座位上,换下一本继续翻,下一本就正常许多了,起码不像之前的那么奇怪。
  翻了大概有几十页,于知行还没回来。
  我拿手机给他发了条信息,问他什么时候回来,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然后于知行很快回复我:
  你在哪儿?
  这话就问得很离谱了,我当然还在期刊阅览室,屋里一共就俩人,应该很好找。我拿手机给他发了个共享定位过去。定位显示上,于知行离我很近,我们两个人的距离一点点拉近,他擦着我身边走了过去,在附近转圈。
  ——我没看到你。
  他回复我。
  我抬头看,门口空无一人。
  我也没找到他。
 
 
第19章 思虑3
  ——我也是。
  我回复他。
  说不定是鬼打墙。
  于知行告诉我站在原地别动,他很快回赶过来了。但是说实话,我也知道他这话就是在安慰我,碰见这种事情的唯一解释就是……我又见鬼了。这种事情一回生二回熟,几天的事情下来反倒有点麻木了,这时候还能想些乱七八糟的。我就知道于知行说我只是倒霉是在安慰我,我岂止是倒霉。我忍不住想,运气好的情况下现在写遗书说不定来得及……
  思维发散太远,我甚至没注意到周围的温度降了下来,阅览室的旧地板上隐约泛着一阵雾气,直到脚踩在上面,感觉有点湿漉漉的时候才反应过来。
  我把衣服拉链往上拉了拉,站在阅览室门口,没有离开,也没有往座位那边走。
  那个人还坐在座位上,面前的桌面上摆着几本书,远远望去这人的大衣和帽子黑漆漆一片,我看不清他究竟长什么样子。
  而且刚才不小心撞到他的时候,这人从我身旁一闪而过,我更没注意看他长什么样子。
  他是人是鬼?
  我想应该是后者。
  我一边拿着手机一边瞟了一眼座位上的家伙,那个家伙在座位上翻书,对我的一系列行为根本不为所动。
  我被忽视了,这也就意味着起码暂时我还是安全的。
  打开手机,于知行虽然还在我的附近,但是我发现他和我的距离逐渐拉开了,他似乎去了隔壁的阅览室,我想他是去找有没有其他地方进来。
  站着犹豫了一会儿,要不要跟着他一起动呢?说不定别的房间有出口?
  思及至此,我跟随着于知行的脚步向外面走去,按照手机定位来看,他去了隔壁的会议室。
  我看着会议室关上的大门,深吸了一口气,握上门把手。铜锁上湿漉漉的,凝结着水汽,不过幸好门没有锁上,我顺利的进去了。
  走进去是个会议室,其实就是个小房间,有几排桌椅板凳,靠墙一侧立着书架,同样摆满的书。没什么灰尘,但是乱糟糟的,好像很久没有人来过了。
  但是这地方真的太冷了,我忍不住搓了搓手,想看看窗外是什么情况,窗户被遮光布做的窗帘挡住了,所以房间里很暗,但是幸好不影响视力。刚走到窗户边上,正准备握住窗帘绳,好把窗帘拉上去。
  但是忽然间,我听到有呼吸的声音。
  有点像风筒,又好像是野兽,总之不像人。
  声音就在窗户外边,跟我隔着一扇玻璃,还有窗帘布挡着。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这时候也不敢再有别的动作了,不知道那东西有没有察觉到我。
  直觉告诉我,那东西个头比我还大。
  要不去偷看它?
  我心里边忽然冒出了这个想法,但是又有另外的想法冒了出来,说还是别作死了,本来我的目的就是从这里边出去,和于知行汇合,别动那些有的没的好奇心了。
  两种想法混在一块儿,我非常的纠结。
  呼吸声还在原处不动,不确定它是不是察觉到我了,它又是凭借何种方法来判定前方有人的呢?我捂住嘴巴缓缓蹲在角落,尽量放低自己的呼吸。其实我不确定自己的呼吸声有没有被它听到,但总归试试看没错。
  我蹲了好一会儿,两腿发麻,直到呼吸声消失了我才站起来。窗户外面应该安全了,窗帘没拉开,我通过窗帘的缝隙偷偷往外看,什么东西都没有,外面的天都是黑的。
  但是我来图书馆的时候明明是上午,怎么会天黑呢?
  想不出来。
  这种情况我没必要开窗了,谁知道外面有什么东西。安全起见我远离了窗户,又突然想起来,我好像把什么东西忘了。
  哦对,于知行!
  我这才掏出手机,在上次聊天之后于知行给还我发了一条信息,他说这就来了。
  然而时间是二十分钟前。
  我发了条消息问他现在在哪,于知行没有回复。
  我趁机打量起会议室,想看看里面有没有什么有用的东西。抽屉被我挨个翻了遍,里面只有几支笔和会议记录,没写几个字。拿出一支水笔在本子上划了几下,竟然还能写出字。
  这说明近两年肯定有人用过它。
  会议室里有两排玻璃柜书架,分别装了档案盒和书,档案盒标识从一九九几到二零零几不等。很明显,这写的是年份。
  我挺好奇的,因此随手挑了个手边的档案盒打开,里边装的是线装笔记本和几张报纸。我拿出最上面的笔记本翻开,纸张摸起来特别脆,字迹也有些褪色了。
  意料之中上边写的是开会记录。
  某年某月某日,天气,参会人员和会议主体内容什么的。
  看起来特别的简单,最下面有参会人员签字,打官腔得不能再打官腔。说真的我翻了几本,内容大同小异,看起来非常无聊。
  报纸也是随手剪出来的时政要文,倒不知道是做什么的,或许是准备做简报,但是搁置了。
  我跳着年份翻了几个档案盒,没找到能用的动西。不过顺手在书柜某层上找到一个老式手电筒,打开开关闪了几下竟然还能用,我也就顺路拿走了。
  这个时候,我兜里的手机振动了一下,拿起来一看是于知行的回复,他说:
  别担心,很快就来。
  不过他的位置移动到更远的地方去了。
  他真的找对地方了吗?我抱着疑惑的心情去问了他,对面是输入中的状态。于是我找了个椅子,拿手擦了擦坐上去。
  等了有十分钟,也可能有十五分钟。
  呼吸声又出现了。
  还是在窗外。
  这声音出现得完全没有预兆,原本还是安静的环境里却多出了沉重的呼吸声。虽然图书馆楼外有草地,然而我们这层是在三楼,不是一楼,不可能有人站在外面。幸好我没打开手电筒,否则这行为简直就是作死。
  所以这究竟是什么东西?是鬼还是别的什么生物?
  我坐在靠门的位置,因此就坐在原处没有动,像之前一样等待那东西离开。
  这时候浮动窗口显示,您有一条新消息。
  于知行回复的。
  他说:我到会议室了。
  但是会议室里只有我一个人。
  唯一算外人的只有窗外的那个东西……我忍不住皱眉头,视线在窗户和手机上徘徊,我动了动手指,回复他。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