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我的田螺小夫郎(古代架空)_山月小七

时间:2024-08-18 11:10:41  作者:山月小七
 
 
第115章 吴嬷嬷
  等腊肉出锅以后再打个汤,水开后放点猪油,把洗好的滚地菜放进去,打两个鸡蛋进去搅散,最后撒点盐就好了。
  饭做好以后,傍晚的天气也不算热,两人就没去院子里吃,菜就摆在灶台上,拿了根凳子坐在边上吃。
  “我去拿两个小碗,喝点汤。”
  顾庭风拦住他,“我去吧,你继续吃。”
  见他只拿了一个碗过来,宴清霜看着他,“你不喝点吗?这个汤很鲜的,我还打了两个鸡蛋进去。”
  “咱俩一个碗就行了,省得你待会还要多洗一个。”
  宴清霜怀疑的看着他,多洗个碗有什么费事的?顾庭风坦然自若的继续吃饭,还盛了碗汤摆在两人面前。
  吃完饭顾庭风到后院喂牛,多给抱了些青草,这牛这段时间也受累了,得好生伺候着。
  他就蹲在院子里洗碗,还把大锅搬出来一起洗,锅底也擦得锃亮。
  “看我捡到了什么?”
  顾庭风把手掌凑到他面前,上面是三个鸡蛋,尖尖小小的,还带着血丝。
  宴清霜面上欣喜,忙擦干净手站起来,“鸡下蛋了?”
  “嗯,下了三个,我刚从窝里拿出来的。”
  顾庭风把鸡蛋放到他手里,接过大锅倒扣在院子里,“拿去屋里放好吧。”
  “好好。”
  宴清霜看着这几个鸡蛋,喜不胜收,去年家里能下蛋的鸡都宰吃了,想吃个鸡蛋都得到村上买。
  现在自家鸡也开始下蛋了,估计再过不久,另外五只母鸡也快了。
  到时候自家吃不完的就拿去卖,宴清霜越想越高兴,弯腰把装鸡蛋的罐子翻了出来。
  还是以前的那个土罐子,里面装了些麦麸,他就直接放进去了。
  外面小黑小黄突然“汪汪”的叫了两声,吴大壮和溪哥儿推门进来,喊了一声:“庭风,你在家吗?”
  “在家,”顾庭风从屋里走出来,见他俩一起来了,便问:“怎么了?”
  吴大壮脸色有些急,快速说道:“我想麻烦你赶着牛车,和我去一趟镇上,嬷嬷的病又重了,家里备的药都吃完了,想去给他抓些回来。”
  这天都晚了,村口没有牛车,嬷嬷的药耽误不得。
  人命关天的事,顾庭风心里一紧,一边把牛牵出来套车,一边对夫郎匆匆交代道:
  “我和大壮去镇上一趟,你一个人在家记得把院门关好。”
  “好好,你俩快去。”
  这再晚些估计镇上的医馆都要关门了。
  等顾庭风和吴大壮出去后,宴清霜也没进屋,陪着溪哥儿一道去看吴嬷嬷。
  吴嬷嬷的病其实已经很严重了,以前偶尔还能下床,到院子里坐坐,晒晒太阳什么的。
  今年完全下不来床了,饭也吃不进去,只能喝些汤水,最多再卧个鸡蛋。
  浑身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脸上的颧骨更是高高凸起,薄薄的缀着一层枯皮,看着令人好生心酸。
  “别费心了。”
  吴嬷嬷艰难的抬起手,安慰似的拍了一下吴大叔,声音虚弱的说道:
  “阿么都这把年纪了,早就该去见你们阿爹的,活了那么多年,也算是够了。”
  吴大叔摇着头,哽咽道:“阿么又说胡话了,你定会好起来的,你都还没见过小曾孙呢,怎么舍得离开我们。”
  吴嬷嬷听到小曾孙眼睛亮了一瞬,随后又灭了去,似乎已经知道自己熬不过去了,话别一般交代着:
  “阿么怕是等不到了,以后你们要好好的过日子,等有小曾孙的时候,清明时节,就给阿么烧张纸……”
  吴嬷嬷话还没说完又昏睡过去,这几句话都说不完,可见真的已经是油尽灯枯,只能拖时日了。
  吴大叔红着眼眶坐在吴嬷嬷床前,最后还是没忍住,闷声哭了起来。
  溪哥儿也蹲在院子里放声大哭,两人悲悸的声音接连响起,宴清霜心里难受,可又做不了什么,就陪在他身边,让他哭出来才好。
  顾庭风牛车赶得急,还好赶在医馆关门前把药买了,又匆忙赶了回来。
  宴清霜一直没离开,就在吴家,等他俩买了药回来,帮着煎了药,给吴嬷嬷服下以后两人才准备离开。
  吴大壮出来送他们,“庭风,霜哥儿,今天真是谢谢你们了!”
  顾庭风摆摆手,“别见外,快回去吧!”
  回到家宴清霜一直闷闷不乐的,顾庭风知道,是看见吴嬷嬷那样心里难受了,可生老病死,是谁都挡不住,总有那么一遭的。
  只能安慰他,“别难过,就是去了,对吴嬷嬷也是解脱。”
  吴嬷嬷这身子拖了很多年了,原来还能干些轻巧活计,帮着喂喂鸡鸭牲畜,剥点豆子什么的。
  这几年别说干活,就是连走路说话都费劲,为了给他看病抓药,更是把家底都给掏空了。
  吴嬷嬷自觉拖累了孩子们,早就想去了,若不是溪哥儿嫁过来,心里有了盼头,估计人早就去了。
  吴大叔阿爹去得早,更是舍不得阿么也离开他,就时常花大钱拿药材吊着,能拖一日是一日,只要人还在,有得喊,于他而言就是好的。
  最近吴家院子里安静沉闷得紧,就连溪哥儿也没见出来过。
  宴清霜去看过几次,吴嬷嬷就像已经去了一般,气息微弱的躺在床上,已是出气多进气少了。
  他心里有些慌,以前他也是看着自己爷爷奶奶走的,知道就是这几日的事了,而且其中痛苦滋味,他早已尝过,不自觉就跟着难受。
  他难受顾庭风也跟着不好过,去地里干活都想着,每每日头还高高挂起就回来了。
  夜里宴清霜点了油灯回屋,正准备铺床睡觉的时候,吴大壮突然在外面拍门,焦急的大声呼喊顾庭风。
  宴清霜心里一惊,连忙跑出去,顾庭风见他喊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连忙跑去后院牵牛,刚把车套上就听见溪哥儿哭喊着来叫吴大壮。
  “嬷嬷不行了,你快去回去,快点,快!”
  吴大壮心里一沉,知道这可能是最后一面了,飞快的折返回去,连带顾庭风二人也跟着到了吴家院子里。
  里面已经围了些人,多是听见动静就赶来的,见吴大壮回来了连忙把路让出来。
  吴嬷嬷已经是最后一口气了,见到儿子、孙子、孙夫郎都已经到了,颤颤巍巍的想把手抬起来,可最后还是无力的垂下,嘴唇哆嗦着:
 
 
第116章 去世
  “正儿,阿么……阿么命到了,要、要走了,以后你们要好好的、好好的过日子……别…别忘了……给阿么报个信。”
  吴大叔哽咽着听阿么断断续续的的把话说完,握住他手。
  “阿么放心,我们会把日子过好的,有了小曾孙也会立刻向您老人家报信……”
  话未说完,吴大叔早已泣不成声,缓了好一阵,见阿么还在看着他,终于忍不住,狠心道:
  “你…你安心去,家里都会好好的,不要再为我们挂心,安心去吧!”
  听到这话吴嬷嬷终于合上了眼,安心去了,吴大叔声嘶力竭的喊了出来,屋里顿时一片哭喊声,众人听着都忍不住难受起来。
  宴清霜在外面听着,心里一颤,趴在顾庭风肩膀上,哑声道:“吴嬷嬷去了。”
  吴大叔喊了一嗓子以后,像是被抽干了精气神一样,耷拉着肩膀,呆呆的望着已经去了的阿么,又喊了一声:“阿么?”再无人应。
  外面来的人越来越多,都帮忙把灯点了起来,屋里的众人望着沉浸在痛苦中,放声大哭的吴家三人,心里堵得难受。
  屋里人来人往,伴随着吴家悲悸的哭声,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就连屋后的夜猫子也一声接一声的唤着
  灶房里烧了水,村上的嬷嬷们在里面,帮忙送吴嬷嬷最后一程,擦拭好遗体后换上早已经准备好的寿衣。
  吴大叔其实早有预感,这寿衣和棺材都是他早已经备好的。
  今晚月亮也没有出来,零星的几颗星宿挂在上面,夜里黑沉沉的。
  院子里堆砌了个简灶,汉子们把火燃了起来,等到鸡鸣时分大家便先回去了,明儿一早再来帮忙布置灵堂。
  宴清霜不放心溪哥儿,就和他守在吴嬷嬷遗体前,可家里还有这么多事,吴家总得打起精神来才行。
  趁现在有时间得先睡个囫囵觉,明早还要去给吴嬷嬷以及吴家的亲戚报丧、请先生,这些都得他们来。
  溪哥儿红肿着眼皮,去喊吴大叔休息,吴大叔没抬头,声音嘶哑的说:
  “天亮还要忙,你和大壮先去休息一下,我留在这里,再送你们嬷嬷一程。”
  溪哥儿看了一眼床上的吴嬷嬷,差点又掉下泪来,忙转过身对宴清霜道:“小霜,你也先回去休息吧!现在太晚了。”
  宴清霜犹豫着,“那你也先去睡会,我明早再过来。”
  两人出去的匆忙,院门都没关,小黑小黄就趴在门口,刚才吴大叔家人多,两只狗着实吠了好一阵,现在终于趴下了。
  村里的红白事自有一套章程,一般都是停灵七天,第一天给逝者敛容换衣,要让他体体面面的去。
  第二天通知亲戚前来哭丧吊唁,等布置好灵堂后正式入棺,还要请先生过来,为逝者超度诵经,整七天。
  ——也有停放三天,或者家里有银钱,想要大操大办,请先生夜夜来超度的也不是没有。
  第三天扬钱幡、谢幡,晚辈披麻戴孝,还有村里的壮劳力都要前来帮忙,准备挖坟,夫郎嫂子们也要到灶房里帮忙。
  接着吃丧宴豆腐汤,晚上绕棺,最后一日清早就得把老人送上山,让他入土为安。
  生老病死,或许做不到坦然,但是大家都心存敬畏,因此比起红事,白事大家更为慎重,半点不能有差错。
  第二日一早不用谁去请,陆陆续续的都来了,也不知道吴大壮何时去报的丧,所有亲戚和岳家都已经到了。
  “孩子,别难过了,嬷嬷在另一个地方看着你们呢!”
  黄阿么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副憔悴不堪,眼皮耷拉红肿的样子,心里也不好受,“要不要先去歇会,外面阿么帮你招呼着。”
  溪哥儿摇头,哑声道:“我自己可以。”
  现在最难受的估计就是大壮和爹爹了,他得打起精神来,好好把嬷嬷的丧事办了,让他体面的走。
  三日时间一晃而过,没了白日里的嘈杂,晚上安静了一些。
  大家干完地里的活计,都会过来坐坐,围在院子里,喝喝茶水说说话什么的,这时候只要有人来了,主人家都是高兴的。
  先生在里面诵经,吴家亲戚也在里面守灵,有些忙完活计的就围在外面看。
  这几日气氛总算没有那么沉闷了,就连吴大叔也看开了一些,去村里谢幡回来还能和大家聊上几句。
  今儿村里的汉子到山上挖坟,现在全部坐在院子里休息,这日头太大,大家往返好几次,累的不成样子。
  溪哥儿连忙卧了些糖水荷包蛋过来,里面红糖放得多,闻着就觉得甜腻,顾庭风不怎么喜欢甜的。
  就去灶房里找夫郎,宴清霜正在里面切菜,见他来了眉眼立刻活泛起来,“你回来了,明天还去吗?”
  “去,挖坟费时间,今天一直等先生看风水选地方,没干多久就回来了,就是有些热。”
  宴清霜也知道这是个累人活计,忙说:“那你先出去坐着,休息一下,吃饭还早呢,我给你们先煮锅面条垫下肚子。”
  “好。”顾庭风等他说完,把手里的糖水鸡蛋递过去,“有些甜了,你吃吧。”
  旁边婶子见了纷纷转过身笑了起来,就连宴清霜也有些不好意思,见他一直举着碗,便凑过去喝了一口糖水。
  “你把鸡蛋吃了吧,我这边腾不开手。”
  顾庭风见他手上沾了油水,空不开手,而且这里人多,也不能像家里一样,可以动手喂他,那样会招人闲话,就拿着碗出去了。
  宴清霜停下手里切菜的活计,先给挖坟的汉子们煮锅面条。
  掌厨的还是王婶子,几乎是哪家有事,请帮忙的都是她,见他准备下面,便帮忙备了小料,炒了肉臊。
  身强力壮的大小伙子,哪怕只是垫一下肚子,这面也不能下少了,而且离吃饭还有一段时间,得多备些。
  看了一眼,外面大概有七八个帮忙挖的,宴清霜便估摸着下了。
  等面煮好以后,他和王婶子的孙夫郎一起端了出去,放在外面的桌子上,碗筷也都摆在上面。
  宴清霜见顾庭风拿起碗,准备夹面条,就把碗拿了过来,小声道:“我给你拌。”
  顾守礼鼓起腮帮子,“霜哥儿手艺好,顺便帮我也拌一碗吧。”
 
 
第117章 割麦
  顾庭风淡淡看他一眼,“有你什么事,自己没长手?要吃自己拌。”
  顾守礼嚷道:“那你不也长了吗?霜哥儿为什么还要给你拌?”
  “我夫郎愿意给我拌,你管得着吗?”
  见两人开始拌嘴,宴清霜有些无奈,这也不费事,又拿了一个碗,给他也做了一碗。
  顾守礼挑眉看向顾庭风,接过面条到旁边吃去了。
  宴清霜笑笑,亲自把面条递到顾庭风手里,“这个是你的,快过去吃。”
  “好。”顾庭风捏了一下他的手就坐过去了。
  面条、肉臊和佐料都在桌子上,他们吃完会自己过来添,灶房里离不开人,宴清霜也就没守着,回去了帮忙了。
  明天开的是素席,主菜就是豆腐,差不多大半个村子的人都来坐席,邵大叔家也忙不过来,就只定了二十斤豆腐,剩下的都要自己做。
  豆子是昨晚上泡好的,早上刚借邵大叔家磨盘磨好,现在得再用细筛子过滤一遍才能上锅煮。
  王婶子把磨好的豆浆舀进锅里,朝竹板前的宴清霜喊了一声:“小霜,待会要点卤水了,你带着春禾去掐些青菜回来一起点。”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