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他攻打的还是赵国?万一他想起来要收拾一下燕国?或者说是打魏国呢?
除了和秦国不接壤的齐国,好像都很不安全的样子。
而且就算是齐国那么远,如果被秦国蛊惑了,借道呢?
谁也说不好。
现在这个天幕出现之后,六国头顶上就开始悬着一把剑,一把随时可能掉下,但是谁也不知道是谁头顶上的剑会落下来。
嬴政绝对相信,这一次,他会比天幕上更快更容易更彻底的统一六国!
这点赢子楚并不知道,他继续说:“在灭掉韩国之后,我儿继续对赵用兵,终于在继位十九年的时候,将赵国攻破。”
赵国国君:“???”
这不就很快了吗?还有几年的时间啊!
但是怎么感觉,他周边没有什么可以用的人了呢?
毕竟在秦昭襄王时期,六国基本上已经被白起给打残了,现在就算是他们已经知道了秦国接下来的打算,又有什么用呢?
他们还有什么能力可以抵抗秦国吗?
第19章 第十九个老祖宗很骄傲【大修】
第十九个老祖宗很骄傲
【秦王政二十年,政儿攻燕,
次年,燕国便被打的节节败退。
秦王政二十二年,政儿接连攻破了魏国、楚国,
从此这两个和我大秦数百年相争的历史便结束了。】
陈曦张了张口,还没想说别的什么,刘煓就先嘿嘿笑了一声说:【乃公劝你别太得意,听过一句话吗?
叫‘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赢子楚其实相当豁达,或者说,历任秦王都相当豁达。
要知道,在这个战国乱世,强则强,弱则亡,每个国家都有着随时覆灭的可能性,就算是秦国当然也一样,没道理别的国家可以灭亡,秦国就不行。
是政儿这等有为之君降生在了他大秦,
若是降生在其他国家,以他的能力,未必不能继续在其他国家顶着其他国君的称号再统一六国。
昔年齐湣王时期,六国联军攻齐,齐湣王被杀,齐国就只剩下了莒和即墨两城了,基本上和灭国也差不多了,后面没几年不就又恢复了吗?
在这事上面还需要多说两句?
赢子楚没搭理刘煓,继续道:【秦王政二十五年,政儿灭燕,二十六年灭楚。
至此,我大秦终于一统天下!】
说到这里的时候,无论是赢子楚还是嬴稷,脸上都露出了激动的神色。
要知道,东出函谷关是他们所有秦王的梦想,而统一六国,更是所有战国君王的梦想!
嬴稷哪怕活了那么长时间,想要的不也是称霸六国吗?
只可惜,他活的时间还是太过短了些,如果时间能再长一点,他恐怕就能看到六国一统了。
这个问题同样存在在赢子楚身上,毕竟赢子楚活的时间比嬴稷要短多了。
如果他有嬴稷那个待机时长,说不定统一六国的人就是他了。
可无论如何,两人的遗憾都是带进了棺木的,所以现在看到嬴政统一六国,才会如此激动!
在赢子楚说完之后,嬴稷直接举起了酒杯:【来,为我秦国盛世浮一大白!】
赢子楚非常配合的也举起了酒杯:【为我秦国盛世浮一大白!】
说罢,两人也不顾其他人在想什么,端起酒杯便痛饮起来。
【秦朝】
嬴政哈哈大笑:“既然先祖们都说了当浮一大白,来啊,传人送酒来!我大秦一统六国,当浮一大白!”
赵高立马跪下:“当今皇帝陛下一统六国,天上又降下神迹,得以让皇帝陛下得知我大秦历代先王并没有故去,而是在天上看着皇帝陛下,实在是天佑我大秦!”
“臣请陛下封禅泰山,以彰表陛下的功德!”
赵高的言论一开,其他人都有点懊恼。
这个事情怎么自己就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呢?
现在再说,未免就有了点跟风的嫌疑,不是自己第一时间想到的了,没有了新意。
可是如果不说,那皇帝陛下如果不高兴了呢?
众臣也只能跟在赵高后面,呼喊:“臣等请陛下封禅泰山,以彰表陛下的功德!”
嬴政自己倒是很早就有了这个想法了,不过一直没有合适的时间,刚刚平定六国,政务一堆,每天批阅几百斤的奏折感觉都不能处理完当天的事务,所以准备等这边的事情平定了一点之后,再想着去泰山封禅的事情。结果现在倒好,天幕倒是给了他这个机会了。
“奉常,去准备一下,选个黄道吉日,朕要亲自登临泰山封禅,以告慰天地,敬奉先人!”
“诺。”
*
其他人都挺羡慕秦国的,那边怎么是两个人一起的啊,还能喝个酒,他们只有一个,看起来就孤孤单单的。
他们孙子的啊,来个孙子!
实在不行,来个老婆也行啊……
最重要的是,他们也想要在夸崽的时候来人干上一杯啊!
这个时候赢子楚也冲他们举起了酒杯:【诸君,虽然你等与寡人并非一个后人,
但是寡人以为,我等为子孙后代骄傲的心情都是一样的。
所以,不如一起满饮此杯,如何?】
【好!】
这下所有人都拍了大腿。
等会儿他们炫崽的时候也能有人一起喝酒了:【来!
为了我们令人骄傲的后代,干杯!】
【为了我们令人骄傲的后代,干杯!】
乘兴喝了几杯的老祖宗们冷静了一会儿之后,刘煓放下酒杯,嘿嘿一笑:【既然已经说完了秦始皇,是不是该乃公说了?】
这话他是看着陈曦说的,毕竟她才是主持人嘛。
陈曦摇摇头:【始皇帝陛下的功劳也只说到了统一六国而已,还有其他的并没有说完,所以还请刘太公等一下。】
刘煓到底还是个老农人,虽然享了几年的福,政治眼光却十分短浅,睁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啊?还有啊?】
陈曦微微一笑:【始皇帝陛下毕竟是和汉武帝、唐太宗并称为千古一帝的人物。
若是只有统一六国这么简单的功劳,又怎么会有这样的评价呢?】
此言一出,众人皆震惊!
不光是在光幕之中互相聚会的老祖宗们震惊,各界的人也在震惊。
*
【秦朝】
嬴政下意识扭头看了一眼李斯:“天幕刚刚说什么?”
这次李斯抓住了机会,连忙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刚刚天幕说,陛下乃是千古一帝!”
至于后面跟着的那两个人,无关痛痒,听都没听过,这个时候可以忽略!
嬴政再看其他人,也是一样的反应,如此才开始确定。
果然啊!
哪怕他现在总是遭受六国余孽的刺杀,可是时间过去,千年之后的后人会为他正名。
他是千古一帝,而并不是现在六国余孽眼中的暴君!
不过现在有了天幕背书,想必六国余孽也掀不起什么浪花了。
项梁此时看着天幕咬牙切齿。
自从天幕出来之后他就一直在等待着他们楚国的先祖出现,
但是并没有出现不说,到现在为止说的还都是那个秦国的暴君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是一点没提。
本来这会稽郡是他的地盘,无论是郡守还是百姓,都和他关系不错,连带着对秦国这个暴君的印象也是极其的差。
不夸张的说,日后项梁要是想起兵反秦,这会稽郡绝对会是他坚强的后盾!
只可惜,现在天幕出现之后,成天说始皇帝这暴君的好话,搞得会稽郡的黔首对始皇帝的憎恶都没有那么明显了。
尤其是会稽郡的郡守,甚至都过来跟项梁说,让他最近安分一点,不要再那么高调了。
这对项梁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这里都还好,现在天幕上那个女人又说,这暴君居然是什么千古一帝,那他们灭亡的楚国算什么?他是千古一帝了,那么反对他的自己又算什么?
这个问题同样在张良脑海中回荡。
他变卖家产,从韩国离开,一路流浪,就是为了反秦,就是为了能够刺杀始皇帝这个暴君,重新建立韩国。
但是现在,居然告诉他嬴政乃是千古一帝,也就是说最起码他现在做的事是正确的……
那他们这些反秦的人又算是什么?
凭良心而论,战国这么多年,灭亡的国家又岂止是韩国一国,可是……
算了,还是继续听听接下来天幕怎么说吧。
张良咬了咬牙关。
反秦这么多年,反秦已经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他深入骨髓的习惯了,骤然更改,张良做不到。
第20章 第二十个老祖宗很骄傲【大修】
【汉初】
“这汉武帝是什么人?”比起秦始皇,刘邦对第二个被提及到的皇帝更感兴趣,“听起来像是我大汉的皇帝,会是乃公吗?”
萧何想了想:“应该不是,毕竟是‘武帝’。”
虽然刘邦也是打败了很多诸侯才成为的皇帝,但是和“武”还是有点差距的。
刘邦:“……”
这是讽刺朕没有武德吗?
不过白登山之围也刚过去没多久,现在让刘邦说他武德充沛,配得上“武帝”这个称号,他也不太好意思。
“无论怎么样,这‘武帝’都是乃公的子孙。”
刘邦摆摆手,表现出一副豁达的样子。
但是只有刘邦自己才知道,没能在千古一帝这里被提到,对他来说也是非常大的遗憾了。
【汉武时期】
由于“汉武帝”乃是谥号,所以刘彻完全不清楚这个汉武帝就是在说自己,还在兴致勃勃的猜测:
“这个‘汉武帝’也不知道是何许人也,能和秦始皇并列,
不过有个‘汉’字,应当是我大汉的皇帝吧?”
基本已经能确定了之后刘彻细数了一下他前面的几个皇帝,汉高祖、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武帝只能是在此之后的了,会是他吗?
群臣沉默。
这个真的不太好说,万一不是呢?一会儿真的说起来的时候,不是会让人尴尬嘛。
不过这么多朝臣之中也是有特别机灵的存在。
之前老太公出现的时候,也说了他最优秀的子孙是“彻儿”,
而当今陛下的名讳就是“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
主父偃决定赌一把。
“陛下,如果臣没有猜错,这汉武帝应当便是陛下。
恭喜陛下,乃是千古一帝!”
刘彻:“!”
虽然表面上平静,但是谁心里不想成为千古一帝啊?
看看天幕上那个女子说的,这个千古一帝可就只有三个!
他们大汉的皇帝到现在也都不止三个了,在这上面都很难争个前三,更别提是从古至今的了。
天幕上的女子都不知道这里是后世多少年之后的人了,从她的认知之中的皇帝也不知道多少个了,
算算也只有三个千古一帝,如果能在这上面占上一个位置……
刘彻激动的说:“怎么说?”
主父偃夸夸而谈:“陛下容臣细禀:
‘汉武帝’,这一听便是我大汉的皇帝。
而太公在开始的时候,便说了一句,他最出息的后代子孙是‘彻儿’,不知陛下还有没有印象?”
刘彻:“!”
他想起来了。
这个事情是在天幕刚刚出现的时候,那时候的他光想着震惊了,耳朵里面进了的东西完全没有过脑子。
现在主父偃提醒了一下之后,刘彻这才意识到,如果当真是的话……
刘彻春光满面。
“好!”刘彻道,“若这汉武帝当真是朕,重赏!”
主父偃大喜:“多谢陛下!”
【唐朝】
李渊微微皱眉。
在大唐的时候庙号已经很成熟了,太宗一般就是第二个皇帝,唐太宗也就是接任他的那个。
他下意识看向了李世民。
就算他并不想换太子,也不代表他看不出来他的儿子里面到底谁更有本事。
建成是不错,可是比起世民来说,还是差了点。
甚至自己比起世民都差了点,这个太宗……
李渊心里有着疑惑,但是人却没好说什么。
毕竟他暂时还不想换太子,现在李建成能力不够,他还能压制一二。
如果是李世民的话……即便是李渊自己也没有那个自信可以压着。
可是……
李渊也清楚,自己能想通的事情,其他人未必想不明白。
尤其是老二那边的人,他现在看着这些人的表情,总觉得那一脸憨厚的下面已经开始算计要认哪个为主了。
千古一帝啊……
这么多皇帝,也只有三个可以称得上千古一帝,在他手底下干事,不比在自己手底下强吗?
换位思考,如果自己不是这个皇帝,也是想要在这种可以称之为千古一帝的皇帝手下干活的,而并非是其他的皇帝。
怕不是现在就已经有人想要改朝换代了吧……
李渊默默地抓紧了扶手。
作为皇帝,李渊也是有一定本事的。
比如他刚刚心中的猜测是对的,此时秦王府的一众臣属都暗暗激动。
这个太宗,一定是他们的秦王陛下吧?
太子虽然也不错,但是和秦王相比,就犹如萤火和皓月争辉,实在是差的有点远。
如果不是现在这位糊涂的皇帝陛下非要搞什么制衡之术,太子的位置早就该是秦王陛下的了。
也不知道一会儿世祖(唐世祖李昞)说话的时候,应该是要说到唐太宗的,到时候就会说出来唐太宗的名字了吧?
10/203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