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不行了。】陈曦这时候已经得到了上面的提示,非常抱歉且坚决的说,【之前的不能重来,之后的也是按照这个详细程度来的。】
李昞:【……原来如此。】
既然这样,那也就没有什么办法了。
老将军还是很看得开的:【能知道那么多东西,其实已经够了,咱们也要知足才是。
本来都是已经入土的人了,能再给后世留下些什么,已经够了。
各位,你们说不是吗?】
在这方面,老祖宗们被开解一番也就看开了。
毕竟都已经是黄土白骨的人了,看看他们之间年龄差都几千岁了,再执着这些就没什么意思了。
又不是活人。
能给后人留点线索就是点线索,没有了那也就看后人的运气了。
朝代更迭是历史的必然,他们也没什么其他的办法呢。
只有武士彟还有点着急。
【那我女儿……】
【武郡公不必着急,刚刚我已经确认过,和女皇陛下登记之前时间相近的人,在听完之后便会忘记此事。
除非女皇着急不想登基,否则我想应该是不会对女皇未来的登基之路造成什么影响的。】
武士彟这才松了口气。
倒也不是他们太容易轻信陈曦的话,实在是这事本身就很神奇,那么陈曦天然就带上了说服力了。
【好,如果没有问题,李世祖,您可以准备准备开始了。】
*
七日时间转瞬即过。
这段时间内,各个位面又开始了一波新的改革。
速度快一点的强权皇帝们已经把第一批的改革措施推行下去了,比如秦始皇汉武帝等,速度慢一点的还在讨论之中。
当然还有已经觉得自己肯定要亡国了的,提前开摆,就等着下一个人来接替他们了。
大不了下去找祖先领罪,也没什么别的好说的了。
不过无论是什么人,在做什么事,在天幕准时亮起来的时候,他们还是放下了手中的工作来看热闹。
李渊当然也是这样。
不过他这次很郑重的,把长安城中所有的官员都召集了来。
众臣还都挺惊讶的,毕竟这天幕在哪都能看到,和他们这些普通官员上不上朝又有什么关系?
毕竟决定都是上头做的,上头命令下来什么就是什么,他们就做什么,皇帝陛下总不可能要听他们的意见吧?
但是上面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小卒就是这样。
虽然在这宫殿上他们离得皇帝那么远,也根本看不到罢了。
*
很快,唐初的众臣们就知道为什么这次李渊如此重视了。
因为天幕开始,便是李昞面前的一大堆供奉。
眼熟的负责供奉的官员几乎是立刻叫了出来:“这不是前几天……”
话没说完,他也意识到这不是他说话的时候,立马闭上了嘴。
但是李渊却很开心。
他也看着像,而且那桌供奉上面还有他写的悼词呢——一时间找不到什么正式的东西,直接写圣旨上了。
现在看来,父亲是没有介意的。
只是他们之间不知道在说什么,天幕上暂时只显示了画面,却没有声音,让人多少有点抓心挠肝的。
好在过了一会儿,天幕上正式出现了声音了。
【啊,直接就是老夫讲了……那老夫便不客气了。】
李渊:“!!!”
要先夸一下朕吗?
李昞看了一眼李渊送上来的东西,沉默了片刻,叹了口气。
【如果要说我儿建立的大唐,那就不得不谈一谈大隋了。】
【虽然老夫去世的时候,大隋也还是北周。】
杨坚:“……”
他多少有些不自在的摸了摸鼻子,作为一个开国之君,他的皇位来的也不是很正。
是从自己的女婿手里抢来的。
【在老夫在世的时候,整个中原还是乱成一团。后世怎么称呼这段来着?】
【自西晋八王之乱后,中原进入了历史上一段黑暗的时期。
以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南侵,对中原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人皆相食”、“白骨遍野”、“千里无烟爨之气,华夏无冠带之人”。
其中惨状,想必您在史书之中也见过一二。
这个时期,也被称为五胡十六国。
从这个称呼上大家也能看得出来,这段时间到底有多么的混乱,十六国也仅仅是一个盖称而已,据不完全统计,这段时间前后大概有二十几个国家建立。】
【之后胡族在中原时间长了,也接受了中原的汉化,于是逐渐稳定了一些。
当然这个稳定也是相对五胡乱华时期而言,而并非是根据整个历史来说。
这段时间的国家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刘宋、萧齐、萧梁、南陈这几个统称为南朝,北朝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几国。
无论是隋还是唐的开国皇帝,其实都是从北周出来的。】
【不错,杨坚算是我的妹夫,也是大周的上柱国。
他的大女儿杨丽华,嫁给了当时的皇太子宇文赟,之后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皇后。
不过宇文赟不是个什么……咳,宇文赟并非良配,也并非是一个好皇帝。
他上位之后,不光后宫搞得乌烟瘴气的,弄了五个皇后出来,基本上是没给杨家也没给杨丽华脸。
在登基之前,先帝对宇文赟是抱有十分大的期待的,所以对他的要求也很高。
一下子没有了束缚,宇文赟便开始自由自在了。】
【放飞自我了是吧。】陈曦忍不住补充了一下。
古人的说法还是矜持了许多,陈曦直接来了个比较贴切的。
李昞愣了一下,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陈曦的意思。
不过过了一会儿他反应了过来,笑了出来:【不错,正是放飞自我。
他沉湎酒色,暴虐荒淫,大肆装饰宫殿,滥施酷刑,
经常派人监视大臣们的行为,滥杀无辜,北周就此衰落下去。
当然,这人也报应来的也很快,继位第二年好像就病逝了。】
说着,李昞看向陈曦:【是吧?】
陈曦点点头:【不错,宇文赟广选美女,纵欲无度,玩乐无度,继位第二年就亏空了身体。
然后就没了。
而且历史上这样的帝王不在少数,有记载的比如汉成帝刘骜、南朝齐明帝萧鸾、唐宣宗李忱和明武宗朱厚照等等。】
【希望皇帝们听说了这个之后,能少往后宫搞点女人,不要跟发情的动物一样,看到好看的异性就要弄回后宫来。
不光这个女子可能一生不幸,你也可能纵欲过度早死。
大夫只能救命,不能救色批。】
知道各个位面的人都能看到天幕之后,陈曦说话就不客气了一些。
反正他们也打不到自己,随便说嘛!
难道这帮皇帝们,还能往上面投诉自己不成?
第73章 第七十三个老祖宗很骄傲
陈曦肆无忌惮, 老祖宗们就有点尴尬了。
毕竟他们大部分人的后人可都是男人啊。
而且基本上都是后宫开了很多的那种……
其中被点名的朝代的老祖宗们脸皮尤其发红。
因为这种事情死了,还被各个朝代光屁股转圈拉磨的丢人,以前不知道还好, 现在知道了……
【男人们都得洁身自好啊!】武士彟咳嗽一声,【后宫差不多得了, 太多了就是自己给自己找死嘛。】
众人:【……】
他们也不觉得武士彟是个洁身自好的人,看他穿的衣服,起码家里得三四个吧?
不过跟皇帝比起来那自然是不能比了, 勉勉强强也算是洁身自好了。
当然了,他们也知道武士彟这就是在给天下的皇帝们台阶下,纷纷附和了起来。
陈曦:【当然了, 也不排除很多皇帝喜欢找那么多后宫,就是为了亡国的时候能找个女人推锅吧。
毕竟夏桀亡国是被妹喜搞的,商纣王亡国是被妲己搞的, 周幽王亡国是褒姒的缘故, 汉朝亡国是因为飞燕合德, 唐朝衰败是因为杨贵妃……
反正没有男人的问题,男人是完美的。
说得好像女子能左右的了男人的决定似的, 那怎么没见这些男人们把皇位也传给这个女子呢?
说白了,还是本身男子没用无能且废物,但是男人们不能承认男人有这样的人,所以只能往女人身上推锅罢了。】
虽然道理是这样, 但是也不用讲得这么明白吧……
老祖宗们想要反驳什么, 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当务之急,你们应该是尽快和这种男人划分界限才是。】
陈曦严肃的说, 【让这种男人站在你们男人之中,那简直就是对男人的侮辱。
你看我们大部分女人就不一样了, 一提到这种事情,我们女人割席的速度那叫无与伦比,团结程度和男人没法比,
一个个都叫着“我是女人我也看不起这种祸水”呢!】
众祖宗们:【……】
一时间甚至不知道她是在嘲讽还是在真情实感的夸赞了……
【言归正传,李世祖您还是继续吧。】陈曦嘲讽完之后适时将话题丢回给了李昞。
李昞都快忘了自己想要说什么了,咳嗽一声才找回话题继续。
【宇文赟死后,便是他的儿子宇文阐继位。
嗯,这么说可能有点不太对,因为在宇文赟死前,就已经禅让给当时七岁的宇文阐了,但还是宇文赟掌控朝局。
在他死后,宇文阐也并没有能亲政,而是当时为左大丞相的杨坚实际执政。
第二年,杨坚便逼着宇文阐禅位给自己,过了没多久就被杨坚给杀害了。
时年九岁。】
杨坚:“……”
之前还搁那儿骂李渊篡位他大隋的江山呢,现在被人说了一下他欺负人家孤儿寡母的事情,他脸上多少有点挂不住。
“陛下,天幕都说了,是宇文家无道,我们取而代之也是很正常的事。”看出了杨坚的不自在,独孤伽罗开口安慰道。
杨坚苦笑:“皇后,那岂不是我大隋无道,也可以被取而代之了吗?”
独孤伽罗点头:“看天幕这么久,这点认识还没有吗?
天下没有长久的王朝啊,陛下。”
杨坚:“……但是也太短了,皇后,太短了。”
独孤伽罗叹了口气:“或许我们看了天幕,可以避免一下。”
杨坚站了起来:“你说得对!现在看来,大隋二世而亡很有可能是继承人不行,勇儿确实是有点……”
杨勇是现在的太子,平日里表现还算可以,但是很多地方却不如人意。
不光是独孤伽罗对他不满,连杨坚对他很不满意,一心想要把这个太子给换了。
二儿子杨广倒是很合他们二人的心意,勤俭节约,夫妻恩爱,和他简直一模一样。
……
嗯,当然,他虽然很多时候也有着想要出去再找一个偷吃一下的心思,不过这个就不必说出来了。
万一皇后再次不高兴就不好了。
【建立隋朝之后,杨坚可谓是励精图治。
事实上自东汉末年之后,中原大地便四分五裂,只有晋朝有着短暂的统一时间,随即便迎来了姑娘所说的五胡乱华。
在此之后,中原更是以分裂为常态。
即便是当年大周的武帝在位期间,也没有能统一了北方的。
但是在杨坚篡权之后,他并没有苟安于一隅,
开皇七年灭西梁,
开皇九年命派晋王杨广南下平陈,统一南北,
开皇十年,派使臣韦洸等人安抚岭南,冼夫人率众迎接,岭南诸州悉为隋地。
至此,分裂了几百年的中原重新归于一统。】
【除此之外,杨坚也做了很多和秦始皇一样的事情。
因为此前各国纷争,导致各国之间币制混乱,度量衡也各有各的,所以杨坚也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
倒是文字,这么多年下来已经传承稳定了,没有再次统一。
在政治方面,也废除了原本的九品中正制,创立了五省六部制,后来我儿创立大唐之后,也基本上是照搬了这个,确立的三省六部制;
在选举人才这方面,杨坚还创立了科举制,当然,后面也是在我大唐发扬光大的;
刑法上,命人参考魏晋旧制,制定了《开皇律》,删除苛酷条文,减去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等罪千余条,保留了律令五百条。刑罚分为死、流、徒、杖、笞五种。
杨坚本人也是一个励精图治的人,对官员的要求上也是非常高的,他整顿吏治,提倡节俭,对官员要求高了,对百姓的剥削就少了。
48/203 首页 上一页 46 47 48 49 50 5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