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是要表现他们用钱买平安是多么厉害的一件事情,是要表现出他们不停地给敌国送领土是多么仁慈的事情,是要表现出他们不停让原本领土内的其他民族独立成国是多么……】
陈曦卡壳了半天,最后摸了一下脸:【算了,我实在是夸不下去了。】
说是夸,但是无论哪一代的人都能察觉出来其中讽刺的意味。
不过这样的事情要是不讽刺,那确实也没什么好讽刺的内容了。
哪怕是宋人自己现在都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他们能不知道丢失领土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吗?
只是实在是拿不回来,也不敢去打,所以最后只能这么说来安慰自己罢了。
偏偏天幕上的后人却还是要提,让他们一点脸都没有。
过去了不好吗?就非要说点什么?
……
那,他们以后稍微改一改,不那么软弱不就行了吗?
有些话,少说一点嘛。
【反正无论如何,都要表示出,这些朝代的疆域虽然辽阔,周边四夷宾服,可是是没办法像他们大宋一样文人辈出呢!
也不说每个朝代和每个朝代的文化底蕴不一样这个事了,
汉朝的辞赋,唐朝的诗歌,宋朝的词,元朝的曲,这些其实都是并驾齐驱的。
并没有谁比谁更高级一点的说法。
非要说的话,我个人倒是觉得宋朝的诗词在那种豪迈和开放上面,却是远不如唐诗。
至于原因嘛,那就是因为,大唐在前期的时候那种开放宽容的态度,和强横无匹的武力。
不过也就是因为前期的大唐太强了,强到如唐太宗李世民,就觉得这些蛮夷是真的臣服了,
但是在他们等到机会的时候,还是会高高跳起来,狠狠咬一口这个宗主国。】
【是的,陈姑娘说的没错。
就像高宗陛下还在的时候,很多已经打下来的土地,在后期就失去了。
直到老夫的女儿成为皇帝之后,又收回了一部分。
倒是在这个时候,大唐的领土扩大了不少,比起太宗陛下的时候还要辽阔!
为此,老夫的女儿付出的,并不比高宗陛下少!】
【不过这样的付出,并不被当时的大臣们所认可,也不被宗室认可。
垂拱四年,博州刺史、琅邪王李冲于博州举兵;豫州刺史、越王李贞起兵豫州,以呼应李冲。
老夫的女儿分遣丘神勣、魏崇裕讨伐。
李冲起兵七日即败死。九月,李贞兵败自杀。
在出此事之前,李室宗亲对老夫的女儿态度就很不好,现在都要造反了,那老夫的女儿对这些人也不吝啬下手了。】
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一个老祖宗很骄傲
【等到李室宗亲之中反对的人都差不多不反对了, 老夫的女儿便觉得,时机开始成熟了。
老夫的孙子武承嗣在洛水中发现了刻着“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白石, 此白石被老夫的女儿取名为“宝图”。
垂拱四年五月,加尊号为“圣母神皇”。
十二月, 亲自拜洛受图,此时皇帝、皇太子皆从,文武百官、蛮夷酋长, 各依方位而立。珍禽奇兽,并列于坛前。
是自有唐已来,未有如此之盛者。】
【之后, 老夫的女儿命人于洛阳建造的明堂落成,号“万象神宫”,为了能让百姓感受其中的巍峨, 她放任百姓入内参观, 吐蕃等国听闻明堂建成, 纷纷遣使来贺。
又命人铸巨大雕像,其小指尤容数十人, 在明堂北起五层高的天堂来收纳雕像。
载初元年七月,东魏国寺僧人法明等撰《大云经》,称老夫的女儿是弥勒佛化身下凡,应作为天下主人。
于是她下令将《大云经》颁行天下, 命两京诸州各置大云寺一所, 收藏此经,令僧人讲解, 并将佛教的地位提高在道教之上。】
【其实这些,都是老夫的女儿在为自己当皇帝造势。
所以在载初元年九月间, 发生了一系列官民、宗戚、四夷首领、沙门、道士向老夫的女儿请求改国号,赐皇帝姓氏为武的要求,李旦亦自请赐姓武氏。
这期间的请求,老夫的女儿并没有允许。
这倒不是说老夫的女儿还在表演什么的,主要是这个时候,一般都要三辞三让。
像高祖陛下传位给太宗陛下的时候,也走过这个流程。】
李渊:“……”
李世民:“……”
这个时候被提到的两位都没什么骄傲的感觉,起码他们之间是一家人的传承……
哦不,这个武氏是他们家的媳妇儿,甚至还当过一段时间李世民的小老婆,怎么能说不是一家人呢?
可是他们之间都姓李啊!这个可是要姓武了!
相当于是改朝换代了。
所以被一并提起来,他们心中多少有点不是滋味。
【表面上的客气走过之后,老夫的女儿终于迎来了登基的时候。
戊寅,群臣上言道:“有凤皇自明堂飞入上阳宫,还集左台梧桐之上,久之,飞东南去;及赤雀数万集朝堂。”
庚辰,老夫的女儿才答应了皇帝及群臣的请求。
壬午,她登上则天门楼,大赦天下,改唐为周,改元天授。
这标志着武周王朝的建立,并以洛阳为神都,长安为西京副都,除唐宗室属籍,以李旦为皇嗣,赐姓武氏;
又改置社稷,改旗帜尚赤。
丙戌,在神都立武氏七庙。?
而长安的唐太庙和神都的唐高祖、太宗、高宗三庙改为享德庙。】
武士彟在说这些的时候,情绪明显比刚刚要激动很多。
毕竟这可是给他们武家增光添彩的事情啊!
在此之前,武家最厉害的人,也不过是位极人臣,甚至还不是丞相;但在此之后,武家最厉害的那可就是皇帝了!
【在这个时候,老夫的女儿,终于有了她自己喜欢的名字。
她创造了十八个文字,其中一个便是“曌”。
取自日月当空普照天下的意思,自此之后,老夫的女儿便叫做武曌。
这个时候,她已经六十七岁了。
哪怕是在皇帝的寿命之中,恐怕都是极长的。】
【在当了皇帝之后,曌儿的所作所为便更加不需要顾及大臣的想法了。
因为她现在是名正言顺的皇帝。
如意元年,曌儿开始进行了一项新的制度,名叫试官制度,就是先给一个职位,以试其才能,让想当官的人进行“试职”,在做事的过程中证明自己。
毕竟有些人,他可能只是出身不行,没有能力和途径去做官证明自己,这个制度也给了他们一个出头的环境。
当时,想为官者,不管是九品以下的官吏,还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都可以通过自荐,请求做官或者升官。
还可以通过他人推荐,或者地方推荐,做“试官”。】
【二月,吐蕃党项部落万余人归附武周,曌儿将其分置十州。
五月,吐蕃首领曷苏亦率其部落请求归附,曌儿派张玄遇率领精兵二万迎接。不料曷苏事情泄漏,被国人擒回。
此时恰逢羌族首领昝捶率领八千余人归附,张玄遇以其部落置莱川州。
哎,这叫东方不亮西方亮,反正还是有人归附。】
【长寿元年九月,西州都督唐休璟请复取安西四镇,就是龟兹、疏勒、于阗、碎叶。
此四镇在太宗陛下时期打下来,高宗陛下时期又丢了。
曌儿能成为一代女皇,当然也是有开疆拓土的想法的,这个时候唐休璟的请求正好给了她一个理由,
于是其派大将王孝杰等率军出征西北。
十月,王孝杰大破吐蕃,收复安西四镇,设安西都护府于龟兹。】
【长寿二年,西突厥拥立阿史那俀子为可汗,联合吐蕃入侵武周;后突厥默啜可汗率众入侵,室韦亦反。
呸,老夫看啊,这些家伙就是看曌儿是个女人,觉得好欺负罢了!
那曌儿能忍了下来吗?
当然不能!
于是在长寿三年正月,将军李多祚击破室韦叛乱;
二月,王孝杰破吐蕃勃论赞刃、突厥可汗俀子等各三万余人;
碎叶镇守使韩思忠大破泥熟俟斤、突厥施质汗、胡禄等,继而攻占吐蕃泥熟没斯城;
郭虔瓘在焉耆攻破西突厥二万人!
在这接连不断的胜利之下,这帮蛮夷终于知道,哪怕是我中原王朝已经换了一个女王,也不是他们这群人可以觊觎的!
所以在八月,四夷酋长在波斯国大酋长阿罗憾的号召下请求用铜铁铸造天枢,立于端门外,铭纪曌儿的功德,黜唐颂周,曌儿同意了。】
李家皇帝们:“……”
虽然这个剧情听起来是挺让人开心的,但是最后那个让他们心里可太不舒服了。
黜唐颂周,黜唐颂周,黜唐颂周……
这帮家伙可真敢啊!
上面被提到的番邦国家们都被皇帝们记在了小本本上,随时准备出兵让他们知道知道厉害。
毕竟在武周之前的两位帝王,那可都是武运昌隆的。
开疆拓土都不在话下,更不用说揍几个小国家了。
当然,这不仅仅是对这些番邦国家歌颂武周而贬低贬低大唐的愤怒,还有就是对他们首鼠两端的震惊了。
尤其是李世民时期。
他这个时候周边的各国都是臣服的状态,天可汗的称呼可是他们非要推上来的,而不是李世民自己给自己套的。
结果这才多久?甚至都不超过三代,是他儿子的老婆在位的时候,就开始这样了……
他们如今对大唐的臣服是真的吗?
李世民心中深切的有了疑问。
【证圣元年,天枢建成,柱身碑刻百官及四夷酋长名,曌儿亲题“大周万国颂德天枢”。
同年,曌儿派王孝杰出兵攻打后突厥。
十月,突厥默啜可汗遣使投降并归附武周,被册封为归国公、左卫大将军。
腊月,曌儿从神都出发,登嵩山,封神岳,大赦天下,免天下百姓租税一年。
这样的成就,哪怕是男子也做到的很少吧?】
【当然了……这个时候,曌儿也年纪很大了。
也有了其他的问题。
比如说,继承人上的事情。
毕竟曌儿她姓武,她的儿子到底是李唐宗室,就算是日后登基了,会对她这个曾经的外人皇帝怎么样呢?
可是如果是曌儿的侄子继位,会不会祭祀她呢?
在继承人的事情上面,从曌儿登基之后,就开始了两边的争端。
说实话,老夫这个父亲,看着都为曌儿不知所措。
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武士彟说到这里叹了口气。
一个是自己的孙子,一个是自己的外孙。
说是在不知所措,实际上他肯定还是偏向于自己的孙子的。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姓武!
武士彟不过是个普通人,一样有着自己的私心,现在能由自己的武家当皇帝,他怎么会不开心呢?
之前历史上,武则天死后皇位还是回到了李唐手上,并且她下葬也并不是以帝王之礼,而是皇后之礼,这让武士彟就很不满足了。
现在后人既然能看到他们在说什么,这里说几句提点的话,以武则天的聪明才智,定然能够看出来的,不是吗?
*
武则天当然也看出来了,她冷笑一声:“看来我这父亲虽然是以朕这个女儿为傲,可是也不免还是觉得男子更好。”
“陛下……”
“无所谓,朕在深宫这些年,早就过了要听父母之命的年龄。”武则天淡淡一笑,“而且,便是父母之命,那也是有父有母。
父亲是这个想法,母亲可不一定。”
现在武家的那几个后人,和她母亲杨氏可没什么关系。
说破大天,也不会对她母亲有什么好处。
反倒是她亲自生出来的子女,无论是儿子继承,还是女儿继承,那都是有着杨氏的血脉的。
“此话听听就算了,不必放在心上。”
武则天摆了摆手。
这除了否决了武士彟的心思,也是给大臣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要知道,武家兄弟基本都是扶不起来的那种,他们还是心向李唐。
若是女皇陛下当真是听了天幕上老祖宗的话,那他们才真的是不知道怎么办了。
现在女皇陛下这个态度,摆明了已经是在继承人上面放弃了武家!
那无论是要传给李旦还是李显,都是可以的!
……
不过看来,好像女皇是想要传位给太平公主啊……
第112章 第一百一十二个老祖宗很骄傲
太平公主一袭华丽宫装, 端庄的站在太子下首。
79/203 首页 上一页 77 78 79 80 81 8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