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冉心情颇有些复杂,果然。她的魅力还不如一个软团子,又有些挫败。
江绾明眸善睐:“这是上次你助理那只猫么。”
鱼冉:计划成功~但吃醋,绾绾抱猫不抱我
猫:喵呜,我就是个工具猫,不关我事
鱼冉撩了下头发躬身也摸了摸猫下巴,余光却是看着女人脸色的神情,语气带着期待:“嗯,这几天她有事就把猫寄养在这里了,要进来坐会撸猫么。”
看起来鱼冉跟她助理的关系还不错,江绾面上带笑优雅又散漫却仍生人勿近:“好阿。”反正明天就要去出差,就当是纵容自己最后一次吧。
不知道江绾打的是这个主意,鱼冉以为是这次的计划成功了。
鱼冉的房子装修整体偏北欧式的冷调,大理石瓷砖跟奶油漆的墙面相交映,给人的感觉雅致清雅。厨房呈半开放式,跟江绾那边的户型差不多,只是小了点,江绾那边是三室居,这边是两室格局,没有特别大的改动,唯一的区别就是,客厅阳台位置,江绾那里是一整扇的明亮透镜的落地窗能俯瞰到海面,以往到没觉得有什么,但看完鱼冉的,江绾却觉得阳台位置仅仅放了个摇椅跟跑步机倒是显得有些空荡。
鱼冉这边的阳台是改造成了弧度呈半岛改加种植了部分花跟绿植,观海看景还能吹风窗户没有全封闭,晨起冉冉太阳,夜视袅袅星光,顶上加装了个吊篮。
鱼冉看江绾在打量阳台,手心有些出汗,这是她按照江绾的喜好改的。不知道这人喜不喜欢。
江绾看了两眼就收回视线,以后如果买了房子,或许可以抄个作业。
小家伙像是知道女人不会伤害她一样,开始在沙发上翻起肚皮,四脚朝天。
软乎乎的肚子就这样敞着。
鱼冉唤了一声:“饭团。”
饭团耷拉的脑袋就这样掀开眼睛圆鼓鼓的,歪头,耳朵动了动便是回应。
鱼冉递上水,坐在另一侧看向江绾介绍:“这是它喜欢你信任你的意思。”
第64章
江绾语气优雅又散漫, 尾音拉长:“饭团,倒是有点像哦。”肚子圆滚滚的也不知道吃了什么,超rua的手感。爱不释手, 小家伙讨喜又粘人。
鱼冉巴巴的看着, 江绾在用逗猫棒, 在给猫喂完一个布丁后, 一人一猫在沙发上玩的不亦乐乎, 狮子猫的尾巴还缠着女人的手腕。
好像知道这样不对,猫猫我呀,要“雨露均沾”, 饭团又跳到鱼冉的怀里, 鱼冉又捏捏猫发腮的脸颊, 猫猫我啊可真个小可爱。
毫不违心的捏捏:“饭团, 你是该减肥了哦,再吃就成小猪了。”自从上次许知意把猫带出去一趟,工作室的那些叔叔姨姨姐姐们都会时不时买点小零食小饼干猫条来投喂,感觉是圆润了不少。
饭团:哼,刚才还承诺给人家罐罐吃, 现在就变卦还说我胖。坏姨姨,还是旁边的姨姨好,主打一个谁给吃的就跟谁走。
次日, 江绾收拾完行囊。跟着张助理等人来到了一个偏远崎岖的山庄, 满山只能见野的环境, 还有远处时不时飘来的几乎看不见的炊烟跟云雾连在一块,都显得此地贫瘠荒无人烟。
但柳见山明。
张助理按照地图的指示路标:“应该就是这里了。”像他这样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都满头大汗, 江绾倒是面不改色,也不是第一次往这样的环境来。
这几年, 江绾把公司一部分资金拿出来作为公益项目的无偿资助,以优声的名义,有的是偏远的山区小学,还有的是部分大学生的补助跟圆梦资金,也没有准备去刻意宣传,只是为了这个社会尽一些绵薄之力,让更多的孩子能看得到希望。
当然这件事她不能全权照看,张助理也不是三头六臂没办法顾这么多事,所以找了个专门负责这个项目的人来作为严格筛选。
说来也是巧合,这个负责人呢叫陈芸,从小就是一个孤儿在福利院长大,靠着勤学俭约上了大学。
也是她资助的大学生之一,但是在江绾刚有这个念头的时候开始做的事情,然后两个人之前一直以邮件的方式保持着联系。陈芸不知道她是男是女,是个什么样的人,只知道有一个善良的人在她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一把援手,考上大学之后曾多次提出过见面想要表示感谢,但那边没有回应。
直到近两年,当江绾收到一封感谢信,两人加上了联系方式,她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张芸自告奋勇想要负责这件事情。说也想回报给更多被需要的人。
考虑到陈芸现在的身份,并且两人见面详谈了一番,作为优声的公益项目负责人确实可以。
这才跟江绾见了第一面。
说实话张芸确实惊讶,她有想过身后帮助的人这个所有的情况跟身份,但确实没想到江绾会这样年轻甚至只她就大了两岁,心中油然升起佩服之意。
有的人第一眼看女人是看相貌而不是能力,但江绾偏偏是个有能力又长的漂亮的人。
张助理也不知道江绾曾经做过资助,也是近两年说起这个计划的时候才知道,心里确实又给人竖起了大拇指。不愧是江总,身为优声的员工他骄傲。
土路上的一块泥泞路标上面用钢丝缠着像是被风啃了几口的木头,就是这里的指示路牌了。
一辆大型的带着坑漆的大巴车就是张芸找来接众人的司机,也是镇上能拿得出手的最好的一辆车了。
这就是此次要考察的地点。江绾来的时候就准备了在这里小住几晚,带的衣物不多仅仅两三件,轻装出行,经验告诉她深山里的蚊虫甚至蛇怪都多,还有几支涂抹的药膏。
这里的信号也一般,像是与世隔绝般也不是没有网络,但这里的孩子都不是那种有网就天天玩手机的,手机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为了跟外界打工的父母一个嫁接的沟通桥梁。
他们的眼睛里只有迷茫并且对未来的憧憬和渴望。
鱼冉晚上照例敲门,无人应声。发消息那边也没回复,电话拨过去没人接,心中隐隐不安,未曾打招呼就断联。
江绾这几日的作为,不像是刻意避着她。只是仍然不冷不淡,鱼冉以为时间能消磨一切,她等待着,可等待的结果不如人意。
可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消除这层隔阂,只是下意识不想失去。她刻意的去躲避那个念头,但近几日江绾的反常说明了一切。
有些时候,不回应往往就是一种态度和答案,可她不愿意去接受。
一旦断联,这段时间故作不知的坚强就这样消失殆尽。她开始茫然的恐慌,明明她都这么乖了,明明这段时间相处的好好的,为什么江绾还是一直把她推开。
为什么就不能,不能去有那么一丝丝的机会让她去做出改变,等她的靠近,不求原谅,但不想放手。
她默默蹲着空荡的电梯间,背影仿徨无助。
江绾考察完地形,跟这边的校长对接确定好项目跟建设以及负责人接下来的具体实施方案跟投入资金。
看着一张张的笑脸,在这样的时间和日子里心情倒是平静了很多。
那里像是知道江绾是过来资助的,这里的老少都待人极为和善跟淳朴,家中有什么觉得好的东西都会往这边送。
只是夜间蚊虫很毒,张芸给人特意准备了山里的草药研磨出来专门防止叮咬的,这里的一切设施比不上城里,尽管这样,校长还是把家里唯一的洋楼收拾出来安置着这些人,江绾分到了一间还算整洁的砖房。
张芸是在这里有临时住所,但也不如江绾的这间,其他人的更不用说了,两人三人一间都是正常。
江绾不是这么金贵的人,吃得了苦,但还是对居民们的善意感到暖心。
她以前就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更知道有些地方人心的可贵。
只是晚上,还是会有一个念头叫她打开手机去看,这里的信号极其微弱,手机也已经关了三天,今天刚开机。
但她还没忘,在关机前更新一条出差动态,没有地名没有标注地址,以那人执拗的性子指不定会找过来,她不想。
只是写了:出差,近期断联时间未定。
她也该放弃了吧。
鱼冉的私人工作号近几日仍旧在更新着动态。
饭团吃播,浇花种草,踩着贝壳砂砾的背影 ,从每天三五天变成了两条,一条一动态,在刻意找着什么觉得有趣的事情会分享,但又找不到。
红点出现,江绾看着消息的迸发,1,2,3,4,几十秒甚至几分钟的延缓她却没有点进去只是静默着屏幕。很快99+的消息,鱼冉在最上方,她什么都没有问,也没有问江绾什么时候回来。
只是照常分享着动态,不哭不闹,像是若无其事。
但那些从未接起的语音和来电,跟这信息框的几条寥寥消息却形成了反差。
她的脸上一副木然的态度,却捂着心口处感受着那脉搏心房的跳动。明明就只是一段时间的相处,好像又已经习惯了鱼冉的存在,想念的紧。
终于半个月时间过去了,忙完的众人全都瘦了一圈,可以说几乎都蜕了层皮。
张助理晒得黝黑黝黑整个脸一笑就露出几颗大白牙,起初几天还涂上防晒霜,但在高温的气场下很容易脑门都是汗,索性就由他去了。
还有个高温中暑的小姑娘,刚来公司实习自告奋勇跟着江绾出差,没想到是这艰苦的环境,整日里喝着苦巴巴的草药,闻起来就有高原反应。想吐的厉害。
江绾还好,但也稍微有些影响,还能苦中作乐的想想,要是晒成小麦色的肤感倒也不算。只是脸颌线更为突出了,瘦了些。
几人从宁城下车,准备订机票返市。
宁城也是个艳阳天高照,但晚上却说有大风雷阵雨,很可能会造成飞机颠簸现象,由此今晚的航班飞机停运。
一小伙子说:“开什么玩笑。这太阳马上都顶到我脑门了怎么会有雷阵雨。”
张助理对宁城还算了解:“你可别说,还真有可能,宁城这边的天古怪的很。”
陈芸是来送江绾的,因为还有些收尾工作需要完成,所以她还得留一段时间:“江总还是在宁城留一晚吧,刚好我有个朋友在这里开的有民宿。”
江绾看了看,毕竟这么一大帮的人确实需要地方安置:“也好。”随即做了安排,有些人离家这么长时间尤其是有老婆孩子老人的也想尽快回去,江绾就叫人做客运,虽然慢了点。但是离的近晚上差不多也能到家。
剩下留下来的包括江绾张助理,跟那个中暑的小姑娘在内,一共五个人。
顺着张芸带的路,几人租了镇上的两辆车,却没想到有一辆车抛了锚。半途打不着火了。
有一个直性子的男人说:“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这叫什么事啊。”
张助理:“嘿,这还没下雨呢。你个乌鸦嘴。”
王铮捂了下嘴巴:“对对对,是我瞎说江总张助理别见怪。”
五个人一辆车着实太挤,好在张助理应付过这种状况:“江总,我去打个电话叫拖车,看看周边还有没有再去借一辆。”
江绾看着面前的几人,张芸的那个朋友开的民宿在山上,其实张助理觉得上山再折腾一趟也很麻烦。可偏偏宁城驻留不在他们的计划之内,再想订个酒店什么的,几乎都是满员状态了。
第65章
别的不说, 宁城作为旅游景观的风景胜地。这片的古迹还是蛮多的。刚好又逢假期的人来人往。
所以考虑到,晚上如果真有雷阵雨,那么还是要赶紧上山为好。
江绾沉思片刻:“我们兵分两路, 我去打拖车电话, 你跟王铮去再找辆车。让她在这里休息下, 陈芸看着点。” 她是指那个中暑的小姑娘, 还没全好, 脸色还是发着热。
为防止上吐下泻的折腾,把人放在这里等待是最合适不过了。
她照顾人的情况下也不是很多,这段时间一直是陈芸在帮忙照顾。
小姑娘好像知道给人添了麻烦, 想要:“谢谢江总, 我已经好多了, 可以让陈芸姐跟你一起。”
陈芸看向江绾。
江绾拒绝了, 打个电话又不费什么事,只是这边的拖车需要打座机,她得去旁边借个电话的事。
宁城最常见的就是路边的小店,各种各样的名胜古迹特产小吃,石板路轻踏踏的垫着两侧碎石头。要是等雨骤然刷过那必定是冲的层光瓦亮。
山脚下的古镇周边的东西琳琅满目, 人群中熙熙攘攘的分外热闹,江绾无心逗留,寻了个礼品铺子去借电话:“您好, 伯伯我想借下座机打个电话。”
门口坐着一伯伯摇着蒲扇, 顶上是撑着的八角菱形遮阳大伞。里面的人不算多, 看样子像是做整盒礼品批发的,没有那些散货来得销售快。
一个约莫十六七的少女在接待着两个客户, 听到声响看了看,只见身穿一身工装裤和背心, 还有件类似于冲锋衣的外套系在腰间,栗色微卷发的女人,头上却因带着点薄汗发丝粘在额间分外养眼。
笑嘻嘻回道:“喏,我爷爷有点听不见,搁哪边你自个儿打吧。”声音温糯有点江南软语的劲,倒像是江绾那边的苏调。
江绾:“谢谢。”这里的人不是那种贴上来介绍的热情,而是恰到好处舒服就如宁城风意待人一样,温温善善的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
江绾不白借。临走了总要带点特产回去,就当是发给客户。随手买了一些像样的礼盒,付款给了地址,然后约时间说会叫人上门来取,邮寄过去。
小姑娘看着这么一笔订单,又是心生好感闲话家常般,倒了一杯台面的绿豆汤递给江绾:“姐姐你不是这的人吧。”
江绾学着小姑娘的调调,尝了一口还可以:“怎么说呀。”消暑气
“看你这穿着不像,倒像是来旅游的,我们都是这样穿的,傍晚山上那块景色好,但是听说晚上会有蛇虫野兽类的,可得小心点嘞。” 小姑娘穿着棉纺的黄绒扣绣衫,透气轻薄上身,腿上是那种的刚露出脚踝的裙子,宁城人怕热畏寒是常态。
江绾留了个心,吓唬人倒也不像,但可能也是听长辈说的为了不让小孩晚跑去山上玩耍,夜间下雨是很容易出事故:“谢谢提醒。”
或许虫子什么都有的,但野怪不存在。要是真有什么个保护动物也都抓了起来,宁城虽然不大但每天的人流量是络绎不绝,就算是为了防止伤人也会把安全保护措施做好。
张助理这边跟王铮去找借车,上面都是些小吃特产的小店,这边是属于影视基地跟摄影拍摄的场地,便往里面走了走。
43/71 首页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4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