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泽平的这个题一出,全场都寂静了。
张逍林和施华倒是若有所思,这个题型与当年老王头孩子归家很像,但是又有些区别,所以让他们一时间还没有抓到头绪。
如许泽平所料,江长福确实是被他难住了。
见江长福一直处于思索状态,盛安帝给了身边大太监一个眼神。
“圣人?”
“你去领状元郎去醒醒酒。”
“是。”
许泽平被大太监领下去灌了一碗醒酒汤,又洗了一把脸,约莫半盏茶的时间,“幽幽”清醒了过来。
许泽平惊恐的扯着大太监的袖子:“大人,下官有没有说什么出格的话?有没有惹圣人生气?”
“状元郎,您可别叫的小的大人,这可是折煞小的了。”大太监小心翼翼的就将今日许泽平在苑中的闹剧说了一通。
“完了完了,这下可得罪圣人了...”
许泽平一个劲的念叨,一边走还一边捶自己的脑袋,在大太监的面前好一通表演。
一直到大太监安抚的说道:“哎呦,状元郎,您放心圣人大人大量的,不会同您计较的。”
....
许泽平离开后,盛安帝看着一个陷入沉思的新科进士,“你们可有谁解出状元郎的题目?”
“施传胪?”盛安帝见没有人回答,于是当众点了名。
“圣人,小臣愚笨。”
三与七的最小公倍数是二十一,二十一与五的最小公倍数是六十...施华像是抓住了什么,但是一时间没有转过弯来。
“圣人可要请岑郎中来?”伍荣虽然膈应岑天元,但是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罢了罢了。”
盛安帝摆摆手,就依了那小子算了。
半个时辰后,许泽平跟着大太监从偏厅走到这苑中来。
“榜眼郎,可算出答案来了?”许泽平恢复往常的端正,温润的看向江长福。
“请状元郎赐教。”
“23。”
听到许泽平的答案,施华恍然大悟,瞬间就懂了这题,其实按着他的想法没有错,3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21,他们的余数是2,刚好21+2等于23.
而五五之数,剩余3.
4*5=20 20+3=23
他唯一没有转过弯来的地方,就是一个劲的去想着它们的公倍数了。
“何解?”江长福将这个数字代入进去,发现正好符合条件,但是何来的,他却是有些不明白,于是谦卑的请教许泽平。
许泽平淡淡一笑,“其实符合这三个条件的数字不少,唯一一个我卡了的地方是最小。
先看前面两个条件: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可以得出第一个结论,这个数的尾数应该是8或是3,为何?
因为3+3+2=8,5+5+3=13
再来看看三三数之剩二,七七数之剩二,这两个条件。他们有共同的一个条件,那就是他们数完,剩的都是二...
由【九九歌】我们可以推算出,3与7有同样的公倍数21。
所以得出第二结论,这个数与21存在倍数关系。假设这个数字是x,倍数是n,那么这公式应该是x=21n+2
再去结合上下两个结论以及题意,第二条件只能够是一倍关系,可以推出x=21*1+2=23
再去将23代入第一个条件验证,完美符合。”
许泽平看着满场叹服的神情,微微的勾起嘴角,嗨,又暗戳戳的炫了一把技。
“江某心服口服。”
许泽平收敛自己的情绪,转身跪向盛安帝:“请圣人满足小臣的醉后失言。”
盛安帝坐在高高的太师椅上,看着匍匐在自己脚下的青年,“既然如此,朕就依你,即日起许修撰降为七品县令,拨之岭北县!”
说罢,盛安帝拂袖而去。
琼林苑中的新科进士皆是为许泽平惋惜,好好的翰林院修撰不做非要去做个地方官,现如今得罪了圣人,被贬到了贫瘠的岭北县,这又是何苦?
大景有三大贫县:一是关北县、二是岭南县、三就是岭北县。
关北与岭南乃是因为战争,前者是关北省的最北边与游民相挨近、后者是南州的最南端与倭寇相隔着南海。
他们经常遭受贼匪的偷袭和杀伤抢掠,才造成的县城人口缺失、经济不繁荣。
岭北县却是因为气候环境,处于大景的东北最边上的县城,常年气候寒冷,十二个月中将近五个月处于冬季...
张解看着圣人那微寒的背影,微微叹息,他走到许泽平的身前:“许县令,此去经年你当好自为之。”
许泽平借着张阁老的手站了起来,“多谢阁老勉励,小臣会努力的。”
...
“可是成了?”
许泽平回到府中,许泽礼就迫不及待的问出了这句话。
许泽平颔首:“阿兄,成了成了。”
“调任哪里?”
“岭北知县。”
许泽礼听到这四个字,舒展的眉头瞬间就拧成了一团,他预想过可能不是什么好差事,但是没有想到会是这么差的地方。
岭北县的贫瘠可是常年位于大景倒数第三,天寒地冻且人口稀少,即使让他去接手,许泽礼都不一定有信心将这岭北县发展起来。
“阿兄,别担忧。”许泽平安慰的说道:“车到山前必有路,我会好好的。”
从燕京到清水镇有一个月的路途。
而清水镇与岭北,一南一北,将近有三个月的路途。
许泽礼算好时间,他将情绪收敛了起来:“等下你去写了归乡祭祖的折子,明日与我去吏部一趟。”
不管前路如何,当下的事情还是要做好的。
短短几息,许泽礼已经理清自己的思绪,他知道岭北县是老幺的机遇。
圣人此举,何尝不是对老幺的考验?
若是老幺能够凭借岭北县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那么他在大景的官途也就算是顺遂了。
吏部是江渊的地盘,虽说对于许泽平的策论恨得牙根痒痒——
今日圣人在朝堂已经提出了丈量登记土地一事,这事情还交给了太子殿下去查办,估摸这两日就要将随行的官员给候选出来了。
现如今江渊看到许泽平请假的折子,当然有想过直接撕了得了,但最终还是决定呈到盛安帝眼前去。
正常的归乡祭祖假,都是一律由江渊的吏部批折子。
但许泽平这折子上是请了五个月的假期,江渊不敢做主。
折子上详细记录了燕京到清水镇的路途、清水镇到岭北县的路途,以及许泽平归乡要解决人生大事。
人生四大喜之二: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
盛安帝也没有压着许泽平的这喜事,朱笔一勾,批下来许泽平的这折子。
次日,许泽平收到了吏部的请假折子以及任命文书。
盛安十九年,四月初七,许泽平带着小虎踏上了归乡的之路。
五月初八,许泽平回到了阔别半年多的清水镇。
“状元郎回来咯~”
随着清水镇镇长的一声吼,往来两边响起了热闹的炮竹声。
许泽平感受了去年阿兄的无奈,欢欢喜喜的从马车上走下来与各个镇民挨个打招呼。
——小毛,快快过来,与文曲星沾沾文气,日后好给为父考个秀才回来!
——对对对,小文过来,来和许大人挨一挨。
随着那个喊小毛的家长一发话,不到片刻,许泽平身边已经围着一圈小萝卜头。这些小萝卜头有大有小,大的七八岁、小的刚刚会走,他们都迫不及待的往许泽平的身上蹭,搞得许泽平都不敢乱动,生怕踩着小萝卜头。
短短的片刻钟路,许泽平走了大半个时辰。
“阿父、阿娘,程哥儿,我回来了。”
远远地许泽平就看到了许松山夫妇以及程哥儿,所以他迫不及待的从马车上大步流星的冲到许府的门口。
第239章 青云路39(捉虫)
“瘦了。”
半年不见,许林氏的慈母之爱那是无以言表的爆棚,从大门到后院,紧紧的拉着许泽平的手念叨着。
许松林与程哥儿那只能够靠边站,也只能够眼巴巴的看着。
许泽平在许林氏这一腔慈爱中那是脸都要笑僵了...此时,他真的需要有一个人来分担着沉重的母爱。
一直等到许泽博夫妇从东平村赶了过来,许林氏才收起这腔慈爱之心,去准备宴席。
许泽平遥遥的冲着程哥儿眨眨眼,程哥儿抿嘴一笑,表示知道了。
随后,许泽平与许泽博、许松山前往书房相商开宗祠祭祖之事。
许泽平还在路上之时,许松山夫妇就与程哥儿通过气了,他与老幺的大婚放在祭祖之后。
但他的族谱可在开宗祭祖那日,一起迁入许家族谱。
这也是为了不耽误老幺的时间,他们知道老幺的假期有限,等到二人大婚归宁后,就可北上任职。
“老幺,开宗祠祭祖的日子定在五月十一,请大师都看过了,是个黄道吉日。”许松山征求的说道:“你可有意见?”
“阿父,这些黄道吉日我也不懂,都听你们的。”
许松山颔首,又继续说道:“祭祖流程,你经历过你阿兄的进士宴,想必也不用我再提点了吧?”
“嗯,都省的。”
“好,那唱礼的司仪还是请柳先生吧。”许松山想着一事不烦二主,反正柳先生都是老大、老幺的老师,可不能够厚此薄彼了。
“是,明日我去同老师说。”
“平平,你到翰林院复职的时间是六月中旬还是下旬?”许松山在与许泽平说祭祖的时候,许泽博就盘算着时间,算一算堂弟的婚期放在哪一日最合时宜。
许泽平这才想起,自己去地方任职的事情还没有和家里通气,他挠了挠后脑勺,道出了与阿兄相商好的托词:“我不去翰林院入职,圣人拨了我去北方做县令。”
“不去翰林院?”许松山激动的立马站了起来,“你可是状元郎,圣人怎么能够让你去地方做县令呢?那岂不是折辱你吗?怎么能够这么欺负人?”
许松山的这三连问,早就在了许泽礼的预料之中,许泽平按着预设答案安抚许松山:“阿父,去地方这个事情呢,其实是我自己求的。翰林院已经有阿兄了,若是我两兄弟都在翰林院,你试想一下,等到我和阿兄的官越来越大,圣人能不忌惮吗?
所以啊,与其日后为难,不如我现在就退出。”
许松山也不是个蠢得,老幺这么一说,他好似就通了一点。
也是,老大已经在翰林院苦心经营了一年多,让老大放弃翰林院的差事退出来,那岂不是浪费根基了?
“北方哪个县城?”
许松山不做官,也没有出过远门,他对于政事上的局势以往都是来自许松林的点拨,现如今也是从老大的家书中了结一言半语的。
关于问是哪个县城,也不过是想着日后寄家乡特产好有个地址。
对于许松山的情况,许泽平了若指掌,尽管大胆忽悠就是了:“就是北方最富裕的岭北县,圣人拨我去哪里做官,是十分的看重我,我日后官做好了,三年升同知、六年升知府那都不是问题...”
许泽博听到岭北县这三个字,差点没有被茶水呛死……
又看着堂弟一边口若悬河一边给自己打眉眼官司,他沉默的闭嘴了。
聪明的人都知道沉默是金。
这场硝烟在无声中结束后,三人就将许泽平与程哥儿的婚期敲定了下来,定在五月二十日。
盛安十九年,五月十一。
——开宗祠!
柳淮之洪亮的嗓音,好似将今日的情景拉回了一年之前。
晨曦的微光中,许氏祠堂沉重的大门在缓缓打开,许家先辈的牌位慢慢呈现在许泽平的眼中。
这一次站在最中心的人是许泽平。
他的身后站着许松山以及许泽博,为他推门的是东平村村长许昌生,而他左手前一步站着柳淮之为他传唱。
——上贡品!
许泽平依次接过小虎奉上来的瓜果祭品,亲手将这些祭品一一放置祖宗牌位面前。
待祭祀仪式前的准备完成,柳淮之开始净手,从许松山的手里接过香烛,虔诚的行上一礼,在将香烛插于香坛之中,开始传唱:“今日柳某...
五月十一,乃是天赐黄道吉日,为许氏润华第六代世孙许氏泽平传唱祭祖,世孙泽平三岁开蒙、十四岁连中小三元、十六岁高中解元、十八岁六元及第高中状元郎...."
伴随柳淮之洪亮的嗓音,许泽平一路读书科举的历经呈现在了众人的耳朵里。
十八岁的状元郎,还真是少年有为啊!
柳淮之将长长的祭祖祷文念完以后,轮到许泽平净手焚香,他接过许松山递来的香,走到祖宗牌位前:“世孙泽平谨遵老祖规训,清白做人、清白做官、无愧于心、无愧于民。”
恭敬的念完家训,然后行三跪九叩大礼。
最后,将手中的香插进香坛之中。
等到这繁琐的礼仪结束,已是未时三刻。
接着柳淮之为许泽平操办他的第二件大事,那便是将他的配偶名讳添进许家族谱。
——许家先祖在上,许氏世孙泽平为官之期在即...
柳淮之巴拉巴拉的念完祷文,最后由许松山打开许家族谱,提笔在许泽平的旁边添上了他的配—许程氏、安意。
等到两场仪式结束,已是酉时三刻。
彼时许家老宅正如火如荼的展开着的宴会,几人扬起笑容,端着酒杯融入了此场喜宴当中。
五月十四,许林氏领着媒人上了西林街小院行纳征礼。
五月十六,许林氏再次登门,行请期礼,将程哥儿的迎亲礼过了一遍明路,日期定在五月二十日。
五月十九,程哥儿出阁宴。
130/187 首页 上一页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