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许大人这里,他们知道了什么是君子六艺。
而许泽平精彩的游学经历,也给他们贫瘠的世界增添了一道光芒,他们暗暗的发誓,他们也要将自己的娃儿培养成许大人这样优秀的人。
——许大人,他们回来了!
——许大人,他们带着大野猪回来了!
巡逻的汉子,看着许泽平他们等人抬着大野猪回来,兴奋朝着营寨报信。
然后扎好营地的汉子们,都涌了出来,自发的收拾起了这头大野猪。
拔掉野猪脖子上的匕首,用盆接血。
因为人多势众,这些汉子们倒也不怕有野物过来,都痛痛快快的放血煮肉。
倒是许泽平还生着一份警惕,将难得处理的胰脏让人找个地方埋了。
这些汉子看着腥臭的胰脏,有些可惜,若不是路途遥远他们还真的想带回去。
吃了一顿饱饱的晚饭,许泽平就上半夜巡逻和下半夜巡逻的队伍分拨了出来....
许泽平躺在大通铺里,听着酣睡的呼噜声,倒也不是睡不着,而是盘算起接下来的事情。
他与张工实地考察城墙时,张工说东墙的木骨出了问题,需要更换新的“紝木”,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更换成功了没有?
若不是没有府衙没有合适的人选来监工,他还真不想亲自上阵过来辽河山脉。
杨县丞年纪太大,不适合长途奔波。
袁书吏,文弱书生一个。
陈主簿,年纪轻,想法稚嫩,压不住阵。
柳师爷胖乎乎的,走上三两步气喘吁吁。
哎,就别提那些皂隶了,终是镇不住场子。
周捕头不错,但是被他派去燕京了。
混乱的思绪在许泽平的脑海中旋转,他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睡着的。
等到他睡醒后,发现这些壮汉们已经在自发的挖起了黄土。
仔细一看,人群中一个方脸大汉挖的最起劲。
他招来人盘问了一番,知道这个大汉姓王名贵,小满镇小王村人氏,也是他第一个提出挖土的。
他们这次前来,拉了四五百个板车过来。
一个板车能够装四百斤左右的黄土,他们这一趟能够拉回去二十万斤黄土回去,也就是100吨。
这一百吨黄土混上黏土、砂砾,不说修葺四面城墙,修葺两面城墙也是够了的。
千人轮流挖上了三日三天,终于达到他们需要的产量。
在第四日的下午,休息一上午的众人踏上了回程的道路。
二月初七,许泽平他们这支队伍终于到达了岭北县西门下。
许泽平刚一到达城门下,还没有来得及喝口水,就被杨县丞火急火燎就往马车上推。
“杨县丞,怎么了?”
“大人,终于是将你盼回来了。”上了马车后,杨县丞说道:“燕京恩赏的人到了,为了会你的面,已经在县城住呆了三日。”
杨县丞想要派人去寻一下大人,却被黄司正阻止了,他说正好他要看看岭北的风光。
黄司正可是正五品阶的大太监,又是圣人身边的得意人,他发话了,杨县丞哪里敢说不?
只好小心的陪衬的。
黄司正问什么,杨县丞就答什么,差不多将许泽平在岭北县所做的事情都答了。
许泽平指着自己的这身粗麻衣,蹙起眉头:“这也不好去见客,不如我回去换身衣裳吧?”
“大人,这样去也挺好的。”
杨县丞也是有私心的,像许大人这么好的官,就应该往上走,这样才能够给百姓做更多的实事。
更何况许大人也不是装模作样,的确是外出劳累回来。
只是他们的马车刚从后门驶到城中心,就被县衙的捕快拦住了道路,说燕京的大人去东门看百姓修葺城墙。
杨县丞只好命令车夫调转马车,向东门出发。
约莫一盏茶时间,他们的马车停在了距离东门不到五百米的地方。
许泽平一下马车就看到蓝色袍子的黄司正,相对于旁人来说,黄司正的皮子相对的白皙,加上做工精致的棉袍,让人很难不注目。
“黄大人。”
许泽平大步流星走到黄司正的身后,恭敬的拱手。
黄司正听到略微熟悉的南方口音,回头见到了一身粗布麻衣的许泽平,习惯性的想要甩一甩拂尘...扬起手,才发觉自己今日是穿着常服,清了清嗓子,缓解了自己的尴尬:“多礼了,许县令。没有想到阔别一年,你倒是壮实了不少。”
听闻约莫有些耳熟的声音,许泽平直起身子,才发觉这黄司正正是那日琼林宴给自己喂醒酒的大太监。
“小官这模样,倒是让黄大人您见笑了。”许泽平搓了搓手掌,也有些许的窘迫:“皆是因为回来的仓促,还没有来得及梳洗。”
“挺好的,没有辜负圣人对你的期望。”
就在许泽平想着怎么接这句话的时候,黄司正突然说道:“许县令,陪杂家走走吧。”
“是!”
“许县令,想何时回燕京城?”
许泽平打着哈哈,“黄大人,莫要调侃小官了,这燕京城哪里是小官想回去就能回去的。”
“许县令,杂家这句话是代圣人问的。”
许泽平听到这句话,背脊一凉,他的手指控制不住的发颤。
“许县令,你莫要紧张。”黄司正笑眯眯的说道:“圣人是个惜才之人,不会难为你的。”
“后年的考核,小官听候圣人的差使。”
许泽平饶是心中掀起了波涛巨浪,明面上还是笑意满面。
他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暴露的,但他知道他不能够拿家人与仕途去赌。
所谓的自由,不就是在规则与权力之间的游戏吗?
黄司正看着身边年轻人清明的双眸,黑白分明的眼眸很干净,没有染上权力的欲望。
与他阿兄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不同,圣人说的很对,小许大人若是沾染上了权欲,是真的很可惜。
“许县令,一月十六你阿兄升迁为正五品礼部郎中,这喜讯想必你还没有听说吧?”
许泽平听闻这个消息心中一喜,眉梢轻扬:“还多谢黄大人的报信,小官确实还没有听到消息。”
..
许泽平陪着黄司正寒暄,直到午时用膳,二人才回县衙门。
用过膳食后,黄司正让许泽平先回去梳洗一番,下午好接旨。
许泽平刚回到府邸,就看到程哥儿挺着个肚子等在后院中。
不过半个月未见,程哥儿的肚子就涨了一圈,圆滚滚的肚皮有寻常五个月妇人的大小,吓得许泽平也顾不得自己身上的酸臭味,就要去搀扶他。
程哥儿温柔的笑笑:“平平,你回来了。”
“祥儿,你这肚子怎么这么大了?”许泽平算算时间,都不到四个月,想到这里他不免的担心:“是不是你这段时间没有管住嘴?”
程哥儿摇头,他扬起喜悦的笑容:“没有,大夫说我肚里有两个宝宝。”
两个宝宝?
许泽平双眼一亮,开心的说道:“真的吗?”
“那还有假?”程哥儿忍不住掐了一把他的胳膊:“痛吗?”
许泽平龇牙咧嘴的回答:“痛。”
洗了澡、又绞干了头发,许泽平终是没有忍住,他将自己的耳朵贴在了程哥儿圆滚滚的肚皮上。
怦
怦
一前一后的两道心跳声在许泽平耳畔绽放,许泽平此时就是个傻爸爸,他开心的看向程哥儿:“祥儿,我听到宝宝的心跳声了。”
程哥儿催促他赶紧挽发,“好了,快些起来,黄司正还在衙门等你呢。等你晚上回来,我让你再好好听宝宝的心跳声。”
在程哥儿提醒下,许泽平才想起这正事。
第268章 青云路68(捉虫)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岭北县令许泽平赤诚清正、下为民谋福、上为府衙创收、实乃高风亮节....简在帝心。
朕推恩其父为河洛县广义员外郎、推恩其母为五品宜人。
钦赐。
许泽平听着圣旨内容,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直到杨县丞不动声色推了推他的腰,许泽平这才反应过来了,他上前捧过圣旨:“小臣谢主隆恩。”
等到许泽平接过这份圣旨以后,黄司正又从衣袖中取出第二份圣旨。
许泽平不敢有所迟疑,立马跪下,继续听黄司正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岭北县令许泽平制造宝物牙刷当属上天恩赐,特昭告天下宝物乃是岭北府衙独属....
若有私造不给岭北府衙进贡利润者,诛九族!
钦赐。
“谢主隆恩!”
许泽平上前将第二份圣旨捧到手里,然后转身交给杨县丞,嘱咐他这份圣旨一定要呈放在公堂上以示效尤。
“许县令,继续接旨。”
许泽平有些麻木了,盛安帝这究竟是下了多少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辽北州献戏....让朕龙颜大悦,实属当赏。
恩赏辽北知州白银两千两、粮食千斤。
恩赏岭北县令白银千两、粮食千斤。
钦赐。
“还有吗?”许泽平巴巴的望着黄司正:“黄大人,你就一次性宣读完吧,免得小官起来了又要跪下。”
黄司正被许泽平的话逗笑了,“许县令,你当圣人这圣旨是白纸呢?一道又一道的?还不赶快过来接旨。”
许泽平嘿嘿一笑,赶紧起身去接旨。
最后一道圣旨宣读完,黄司正说道:“许县令,你父母的恩赏,圣人可是特意下了两道,另外一道携着恩赏已经送往了河洛县了。”
“多谢圣人恩赐。”
黄司正甩了甩自己手里的拂尘,他道:“许县令你只要好好为百姓办事,圣人是忘不了你的。”
三道圣旨宣读完,黄司正也就没有逗留的由头,当即提出了辞行。
许泽平以天色渐晚,进行挽留。
黄司正却说圣人身边离不得人,加强回去的理由。
说到这个份上,许泽平就没有再挽留。
与杨县丞,一起将黄司正送到了城门外。
黄司正掀开车帘,最后看了一眼俢检的城墙,然后放下帘子,闭目说道:“出发!”
许泽平看到突然现身的两名锦衣卫,也终于知道为何黄司正敢趁着夜色赶路。
许泽平将恩赏的银子和粮食,让两个捕快搬到衙门库房中去。
周捕头不解的问:“大人,这明明是圣人赏赐给你的,为何要搬到库房去?”
许泽平笑着回应:“圣人对于本官的恩赐已经推恩于父母,这赏赐不过是圣人借着赏赐本官给予百姓的救济罢了。”
对于许泽平的说辞,周捕头没有去推敲,反正听大人的就是没有错。
因着天色晚了,许泽平也不好盘问周捕头他们在燕京的经历。
等到登记好库房的银子和粮食,就让他们下值了。
在回府衙的路上,许泽平回想着盛安帝御人的手段,真心佩服。
打一棒子,给两个甜枣。
当然,许泽平也是十分感激盛安帝的推恩于父母。
这样的殊荣,无一不是说明盛安帝看到了牙刷的潜在利益。
前朝,员外郎也是正儿八经的编制官员,与六部郎中相当,都是圣人的近侍官之一。
新朝建立初期,朝廷物资困乏,不少富商捐官,文武帝就封他们为某某员外郎。
士农工商,士族是打心眼里排挤这些捐钱得来官位的员外郎。
御史谏言,圣人重商抑文,看不起他们这些文官。
有了这一开端,到文武帝后期员外郎这一官职就淡漠出了六部。
等到文景帝时期,员外郎更是被贬成了驻外官员,成了联系乡绅与朝廷的纽带。
而到了盛安帝这一时期,员外郎更是被削成了编制都没有的外派人员,剩下的只有面子上的尊称。
嗯,对于许松山来说起码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好处就是可见官不跪。
更重要的是,县令见了他都还得行个作揖礼。
毕竟员外郎在明面上还是朝堂的五品外派官员,只是没有俸禄、没有实权。
相对于许父这尊称的荣誉,许母这五品诰命夫人才是实打实的恩赏,不但有俸禄、朝服,还有进京面朝国母的机会。
虽说大景诰命夫人、诰命夫郎从高到低有七个品阶,但官员想要递折子为家眷申请诰命,还得做到五品官才行!
五品以下官员是没有资格为家眷申请诰命,除非是官员做出了巨大贡献,朝廷会推恩于其家眷。
许泽平父母就是当下的情况。
按照惯例,许母根据许泽平的官职,最多敕命为七品孺人。
但盛安帝根据牙刷潜在利益以及许泽平提出的多项政策,他给予了破格提拔。
反正许父被封为了员外郎,许母根据丈夫的官职敕命,也不算为过。
官员申请诰命,也还有潜规则。
因为大景以孝治天下,若是母亲(阿爹)健在,官员申请的诰命只能是母亲(阿爹)。
只有母亲(阿爹)不在,方可为正室申请诰命。
盛安帝的这一出推恩圣旨,倒是给许泽平解决了一遭潜在的难题,若是他日后迁升成五品官员,他就直接能够为程哥儿申请诰命。
想到这里,许泽平扬了扬眉眼,着实是好事一桩。
许泽平捧着两道圣旨,脚步轻快的踏进了府邸后院。
到家后,他立马让小虎去收拾正堂,他要焚香将圣旨好好的供奉起来。
程哥儿看着两道圣旨也是诧异:“平平,怎么会是两道圣旨?”
“程哥儿,是三道圣旨。”
随即许泽平将三道圣旨的内容都说给了程哥儿听,程哥儿听了也是欣喜不已,他为公婆得封,打心眼里高兴。
150/187 首页 上一页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