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穿书之小炮灰也要读书(穿越重生)——仙元

时间:2024-08-22 09:05:26  作者:仙元
  县城都没有钱没粮,他们不往外逃又能够如何?
  现如今城中的房屋也是损坏严重,一些商铺、宅子想要低价售卖,都没有人敢来接手...
  毕竟外头的倭寇还忽视眈眈着呢!
  “现如今县城中还有多少百姓?”
  岭南的董县城窘迫的笑笑:“不足八千人。”
  “原来呢?”
  “将近两万人。”
  岭南县城的海产丰富,加上水运又发达,只要倭寇不来犯,他们的日子其实还是很好过的。
  因为很多商人都喜欢南下来他们这里收购海产品,如此经济贸易、他们在县城很好讨生活。
  多数百姓在农耕结束,也都喜欢跑到县城来打些零工,挣点小钱。
  县城能够支撑近两万百姓过活,经济上又怎么会居大景倒数呢?
  当真都是倭寇抢去了吗?
  董县丞看着知府大人凝重的神色,也不敢插话。
  “我听前任知府说过,你们这里的税收情况,一年粮食税收不到三万石,照理说你们不更应该花心思在农业上面吗?为何都拥挤进入县城?你说的人口数量来说,本官是百思不得其解。”许泽平没有直面话题,而是委婉的说起:“莫非是粮食不好种植,都跑来从商?若是从商的话,那为何你们这里的商税也不多?一年也就一万多银钱?”
  “大人,黄知府没有跟您说吗?”董县丞舔了舔嘴皮,他道:“我们广南省三府一洲是还有一份额外税收的。”
  “什么?”许泽平一下子脑袋蒙了,这还有什么他不知道东西在内吗?
  “我们还有一份军税。”
  他们收上来的总税收,要先匀出五成作为军税给西河水军。
  这剩下来的税收才是他们的纯税收,这一份纯税收的三成用于县衙,另外七成上交给府城。
  以地方财政去养兵,这一点是许泽平是真心不清楚的。
  好像也没有人跟他说过....
  在他的概念中,大景有军屯...卫所的将士能够自足自给。
  所以广南穷,不是真的穷而是养兵穷?
  这个问题还真是与他所想有很大的出入啊!
  就这个问题,许泽平好像打开了一个新思路,“是不是在倭寇拥有那个千里镜以前,没有这么紧盯我们岭南?”
  董县丞已经在岭南为官二十载了,说实话若是没有今年这个意外,他是该辞官归乡了的。
  “大人,您说的没有错。”董县丞将他知道的都吐露了出来,“这个宝贝好像是他们今年得到的,从前倭寇突袭都是有规律的,约莫三到五年一袭,毕竟相隔着八百里的南海。”
  西河水军享着广南省财政的供给,自然也不吃干饭的,为了更好的保护百姓,
  他们在广南省的每个县都设县卫所,驻军五百到一千。
  南海太广,各地都有上岸的地方。
  而这一点,就与其他省拉开了差距,因为其他省只有州府设置卫所。
  从前倭寇没有千里镜,不清楚岭南的局势,所以每次偷袭,有卫所将士顶着,他们既是抢,也抢不到什么东西。
  而且将士撑一撑,他们还能够支撑到援军赶来。
  等到援军一到,这些狡猾的倭寇就驾船跑路。
  今年这一次不一样,他们借着千里镜洞察了卫所将士的行动...偷袭成功。
  卫所五百将士,惨败,无一生还。
  援军赶到时,岭南城已经失守。
  许泽平看着抹眼泪的岭南官吏,心中大震,其实他们到现在也还不知道岭南失守背后的勾当...
  许泽平替这五百将士愤怒,也替岭南的百姓感到难过。
  他终于知道为何西河提督能够将整件事情忽悠过去了。
  因为千里镜,还真是“事出有因”呐!!
  许泽平闭了闭双目,他深呼吸一口气,转移了话题:“现如今县城中没有地方住的百姓有多少?”
 
 
第309章 广南行13
  “大人,现在还留在县城中的百姓,约莫有将近两千人没有地方住,他们如今基本上都滞留在城郊的观音寺中...”
  倭寇入了岭南县,不光抢夺了钱财粮食,还焚烧了不少的房屋。
  滞留在观音寺的这批百姓,便就是被被焚烧房屋的受害者。
  “杨主簿你带人去观音寺告诉这些百姓,你就说县衙要修建水泥厂,招募工人。不拘男女,包吃包住还会发放银钱。”
  许泽平最初的想法是给百姓们搭设临时住所,让他们渡过这个难熬的时期,但和洪延沉敲定完计策以后,他又改变了主意,反正要捣鼓水泥,还不如将这批劳动力抓起来,还可以杜绝白嫖的心理,一举多得!
  小农社会,劳动才能够换取美好果实。
  许泽平看向董县丞:“董县丞,你去寻摸工匠,我们要搭建厂子。”
  “是!”
  将这两步安排妥当以后,许泽平回到衙房开始画水泥厂的图纸,心里则是在想两件事情:一,水泥的配比;二,水泥的利润到底是上交还是?
  水泥的原材料是石灰石、黏土以及铁矿粉,许泽平已经在工地上干活,对于水泥如何配比心里是清楚的。
  现如今为难的地方,是原材料以及煅烧,石灰石和黏土好找,石灰石可以到火山口附近去找、而黏土就更好找,岭南就靠近南海,随处都可以挖的到。
  唯一让许泽平犯愁的是,铁矿粉。
  冷兵器时代,铁矿石是很稀缺的资源,因为铁矿石是冶炼铁器不可或缺的东西。所以朝廷对于铁矿山把握很严格...
  长南府不是没有铁矿山,但这铁矿山是握在朝廷手里的,若是自己贸然开采,想必也是要吃挂落的。
  想到这里,许泽平还在盘算的问题,他已经有了答案,上交给大景朝吧!
  依照许家如今的地位,没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力,即使是造出来水泥,也绝对不可能抢得过那么些公侯世家,与其到时候被逼着交出去,还不如现在就呈给圣人,留给好印象。
  如同那牙刷厂子一样,利润就是岭南县的税收吧。
  想清楚以后,许泽平立马写折子。
  折子写好以后,八百里加急寄往燕京。
  水泥厂是存在废水污染的,所以这个选址也是极为重要的,许泽平打开岭南县的平面图,最后将水泥厂敲定在了岭南的东郊。
  东郊那边是荒山,有一条河与南海相连,又无人居住。
  水泥厂一共是六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煅烧窑、第二部分是制作厂、第三个部分就是污水过滤站。 
  关于污水处理,许泽平其实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因为他自己的见识也只有那么多。
  所以他想到的办法就是,格栅、沉淀池将一些污染物过滤出来,然后将剩下的污水排入海洋,通过海洋净化。
  虽说有些不道德,但这也是他能够想到的办法了。
  剩下就是工人们的吃住地方了,第四个部分是食堂、第五个部分是男寝、第六个部分是女寝。
  这个投资下来,绝对不小,所以他这些资金问题也如实告诉了盛安帝。
  若是没有意外,长南府府衙中的两万白银,就是他的启动资金了....
  次日,许泽平将厂子的平面图交给曹县丞,也把修建厂子的事情交给他去做了。
  至于杨主簿,许泽平则是将工人的伙食、工钱这一块给他管理。
  将这一切都安排妥当后,许泽平就带领人准备上岭南县青焰山的火山口,寻找石灰石了。
  十二月二十八,洪延沉正兴致冲冲的跑来县衙找寻许泽平,准备告诉他,计划可以开始了。
  却没有想到扑了个空,曹县丞告诉他,许知府外出去寻石灰石去了。
  而于此同时,洪延沉与许泽平的折子已经一前一后到达盛安帝的手上了!
  “好!”盛安帝看完两份折子,兴奋的低吼一声,控制不住的将手拍在了案几上:“朕就知道把这小子是个人才!”
  盛安帝年纪大了,前些天又大病了一场,太医说情绪波动过大。
  伺候的黄司正小心翼翼的说道:“圣人,太子今日离开前,让奴才务必伺候好您,不然奴才的人头就不保了。”
  盛安帝知道熙和孝顺,自己生病的这一个月多,他宁愿将监国的权利让出去,也要给自己侍疾。
  侍疾这的一个月,尽心尽力,瘦了一大圈,脸颊都凹陷了进去。
  相比去太子,另外几个儿子只会争权夺利,太子让出监国的权利,他们一个个挣的就跟斗鸡一样。
  最为跳脱的就是晋郡王了!
  看着他们这些狼狈的蠢样子,盛安帝心中气愤,即使是自己驾鹤归去,也还有储君在这里呢?!
  又何时轮到他们这些跳梁小丑?
  自己的身体是太子衣不解带伺候了一个多月照顾好的,盛安帝自然也要顾及一点,他瞅了一眼黄司正:“你这个老滑头,有话就好好说,搬出太子作甚?你的主子还没有死呢!”
  “哎哎哎,奴才知错了。”
  黄司正自打从岭南回来,脑海中都还是程哥儿那双熟悉的眼眸,他硬是觉得在哪里见过。
  可是一直都没有想到哪里见过,直到前两天圣人让他去整理旧物时,猛然翻到了逍遥王成亲后的一幅画像,他才头皮发麻,许主君的那双眼眸分明与逍遥王妃的眼眸一模一样!
  他又算了算年纪,许主君的年纪正和小郡君一般大。
  他本来想说,但太医说圣人如今大病初愈实在不宜情绪波动过大。
  所以黄司正打算先调查清楚,得到确定的答案,在告诉圣人,免得圣人空欢喜一场。
  从前没少闹出这乌龙事,他不想圣人这把年纪再经历一次这样的伤心事。
  他身在皇宫又走不开,只好把这件事告诉太子。
  于是才有了太子嘱咐他的话。
  黄司正听闻盛安帝这笑骂,也知圣人并没有真的生气,乐呵呵的应答了下来。
  盛安帝撑着案几站了起来,他打手一挥:“去,把皇宫制琉璃最好的工匠找出来,朕要派他们去往岭南!”
  “是!”
  岭南县青焰山又一座死火山,许泽平前往青焰山也是打算碰碰运气,若是没有找到石灰石,他就再去其他的火山口找一下。
  没有想到老天爷关照他,还真让他找到了!
  等到他满载而归时,已经是十二月二十九日了。
  看着天空又下起的小雪,他知道今年不能够和程哥儿以及两个小团子一起过年了。
  虽然有些失望,许泽平还是要打起精神,他一挥手说道:“好了,你们将这些石灰石拉到东郊的厂子去,今年就算是放假了!”
  许泽平说完这句话,又觉得不放心,罢了,他自己也去一道吧!
  毕竟,他也要去看看这建造的进度。
  到达东郊厂子之时,一排小木屋出现在他的眼底...
  曹县丞穿着粗布棉袍站在场地中央监工,匠人师傅则是指导他们如何动工,工人们淋着雨雪不辞辛苦的在挖着地基。
  这些工人有男有女,都是壮年劳动力。
  远远的许泽平还能够看到,有一些孩子、老人打着下手,他们在旁边熬着姜汤,要喝水的工人就去接过他们熬制的姜汤。
  许泽平看着圈上的地方已经初显规模,他知道周围的树木已经砍伐成了临时房屋的原材料。
  他站在高山之上,将这些都映入眼底,明日就是团圆节了,他也不想给这些人增加压力,许泽平收回自己的步伐,他对着常捕头说道:“你去告诉曹县丞,明日起开始放假,这些工人们就可以在这厂子休息,一样管饭,等到初四再开始动工。”
  “是!”常捕头给兄弟们使了一个眼神,他们十五六人就拉着板车直奔小木屋。
  等到许泽平他们回到县衙已经是戌时,明日大年三十,开放布施的事情,他也都和曹县丞碰好了。
  在回来的路上,他从曹县丞这里听到了详细的进度...
  按照许泽平的意思,他们是先从男工、女工住的宿舍修起,因为进度的问题,他们临时搭建了十个木屋,除去放粮食的仓库,如今有九个屋子能够住人,睡得都是大通铺,收留了将近九百人。
  从杨主簿这里,听到了上工的人数...
  赶到厂子找差事的将近三千人,但因为住的地方有限,最终只有八百五十人留了下来。
  其他人都遗憾的回去了。
  听到这些事情,许泽平知道创收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到达县衙内,又寒暄了几句,许泽平与常捕头等人就返回了宅邸准备休息。
  只是他们站在院外,就注意到里头亮起油灯。
  许泽平正想着,是谁在里头住着呢?
  大门就打开了,小虎恭敬的说道:“少爷,您回来了?”
  看着小虎,许泽平有些不可以思议,他瞪圆了双眼:“你怎么来了?”
  小虎一直守着大门,一听到脚步声就迫不及待来开门了。
  小虎嘿嘿一笑:“少爷,可不光小的来了呢~你去后院,有惊喜哦!”
  许泽平想到了什么,他迫不及待的往后院走。
  因为家眷来了,小虎就将捕快们都留在了前院。
  “阿父!”
  许泽平一推开主卧的房门,两个小团子就哒哒哒的从榻上跳了下来,直接朝着他扑来!
  程哥儿微微一笑,“平平,我们来陪你过团圆节啦!”
 
 
第310章 广南行14
  “布施了!”
  “知府大人,来给我们布施了!”
  “知府大人,让我们拿着碗盆去县衙领吃食啦!”
  董县丞找了两个流浪的小乞儿,给了他们一人两个肉包子,让他们到大街小巷溜达叫卖。
  县衙大门口已经支起了三口大锅,县衙所有官吏都在干活,许泽平也不例外,他们烧的烧火、劈柴的劈柴、和面的和面...
  一口锅熬着白粥、一口锅蒸着馒头、一口锅蒸着肉包子,袅袅的热气从大年三十的辰时开始。
  很多百姓跟着小乞儿的叫喊声,一路朝着县衙大门口跑去。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