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观游陆生冒汗的额头,许泽平知道他输定了。
果不其然,僵持了两柱香后,游陆生认输了。
游陆生自认为自己算经是学的不错的秀才,他出自淮苏阳湖的一官商之家,打小与算盘为伴,故而对算经还算是敏锐。
但是当看到施秀才的题目后,就自知输了。
见过施秀才的水平,心知他擅长算经,就转而出了辩论题,论常州大旱、时任知州政策的好坏。
施秀才出题大胆而尖锐,紧跟大景实事,且他又站正方,加上商家出身的他,本就口若悬河,定能够拿下这题。
却不想施秀才亦是能言善辩,引古今实施案例,硬生生的将他怼的哑口无言。
.....
加之博文围观学子言语间对施秀才的崇拜,许泽平心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只怕博文生的是弃车保帅的想法,反正都会有人淘汰,不如让他们的强者来碾压淮苏的弱者,既是为了模糊自己的目的,而是让强者百分百晋级。
至于苏皖的弱者,反正会淘汰,那么与谁比赛重要吗?
第165章 江南游19
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许泽平默不作声的围着柳繁续饶了一圈,在经过柳繁续身后之时,他轻轻说道:“柳师侄,这场我先上。”
柳繁续还在思考施秀才刚刚出的题目,他没有多想,以为许师叔是着急了,故而点头:“好。”
“现在有请下一组选手上场。”
欧阳绪的话刚刚说完,许泽平就踏上了擂台。
许泽平注意到师兄的视线,讨好的挤出笑容。
欧阳绪傲娇的扭过头,现在想讨好我了?晚了。
许泽平摸摸自己的鼻子,端正的走到中央:“小生许泽平,请赐教。”
“张逍林,赐教。”
许泽平观对面的欣长青年,麦色肌肤、浓厚长眉,是个冷峻帅哥。
仔细发现,博文书院的学生大多数肌肤都是健康的麦色,精神气十足。显然他们的身体素质很好,比淮湖学生强壮很多。
“张秀才,你年长,你先出题吧。”
张逍林也没有客气,转身就在宣纸上写下了一道算经题。
——今有牛四、羊八、鸡十,值40两。
今有牛三、羊五、鸡七十,值34两1钱。
已知牛价是鸡价的一百倍,请问牛、羊、鸡值几钱?
现老王头带一两银子,可够买几只鸡?
许泽平看到张逍林出的题目有些惊讶,他知道这题的原题是【九章算术】第八章方程中的牛羊买卖,他之所以惊讶,因为这题与鸡兔同笼相似,贺教谕都不太清楚怎么来解的衍生题,张逍林竟然能够衍生给自己出题了。
张逍林的这个题有一个虚晃点,那就是必须换算银子的单位,要将两兑换成文,40两就是40000文,若是不把单位换算过来,这个题就是无解。
1钱=100文。
换算完以后,许泽平在草稿纸上涂涂画画,最后得出鸡80文,羊900文,8000文。
最后写到,老王头带1两银子,最多可买12只鸡。
许泽平将答案念给张逍林听,“张秀才,小生的答案可对?”
在许泽平答题时,擂台下的学子们亦是在涂涂画画,多数学子也都是在抓头没有算出来,约莫七十分之一的学子算出了和许泽平一样的答案。
一眼扫去,博文也就七百来人,也就是说也只有寥寥数人得出了正确答案。
张逍林没有想到自己琢磨了这么多年,才吃透的消元法,没有想到许泽平小小年纪,就研究懂了,真是的英雄出少年啊,他夸赞道:“许秀才答案正确,现在由许秀才你来出题。”
许泽平也是研究过【九章算术】里的消元法,只不过在他看了,消元法比较的繁杂,他还是更喜欢用蓝星的代入法。
张逍林出了这一题后,许泽平不敢小瞧故人的智慧的,他思索了一下,决定出一道圆锥几何题。
--已知由员外修建圆锥体大墓,已知其底部一半是3米,高2米,请问员外郎需要准备多少的泥土?
这道题目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因为只需要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即可。
许泽平记得【九章算术】提到过圆锥体的计算方法,只不过更为的笼统,没有如此的细致。
他记得是下周自乘,以高乘之,三十六而一。
许泽平用两个方法算了一下答案,蓝星上的是v=1/3*圆的面积*高=1/3*3.14*9*2=18.84
按大景朝的算法是要先算出圆周长
圆周长=圆周率*直径
【九章算术】中的圆周率是3
故而圆周长=3*3*2=18
故而等于=18*18*2*1/36=18
二者的相差不算悬殊。
许泽平不知道张逍林记不记得这个计算公式,若是记得,那么他正确率很高,当然唯一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底部一半长,许泽平没有说直径长,这个也算是他挖的一个坑吧。
张逍林围着这道题左思右想,他觉得他应该会做这道题目,对于【九章算术】博文学院的岑讲书吃的很透,讲的也很详细。
而这岑讲书不是他人,正是坐在评审台上的评审员。
他听闻许泽平念完题目以后,心里就有了算法。
从许泽平答出题目,到出的这题,岑讲书对这个学生很看好....觉得他有与施华一战的实力,但是看好的同时,心里又是很遗憾,遗憾的是他不是博文的学生。
不是博文的学生就算了,怎么能够是淮湖的呢?
他对于淮湖的实力很有所闻,根本就没有能够与他有一较高下的夫子!!
要知道淮湖算经很多时候都是靠贺教谕解题,而贺教谕他是淮湖官学的,能够去帮忙解题也不是看着淮湖山长的面子。
越想岑夫子越遗憾,真是个好苗子啊。
他看着张逍林,知道他是答不上来的。
比之施华,张逍林较为粗枝大叶,很多东西也只是学了个笼统。
果然在岑夫子确定想法以后,张逍林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许秀才,4.5立方米土,对吗?”
许泽平心道他果然是把半径当直接去算了,按他的算法周长就等于3*3=9.
许泽平摇了摇头,“张秀才,你的答案不正确。”
张逍林坚信自己的答案,他信誓旦旦的说道:“我的答案就正确的,我很清晰的记得圆锥体的体积算法!”
在许泽平与张逍林的对话中,淮湖这般除去贺教谕能够跟上节奏外,其他几人皆是俩眼抓瞎,他们在说什么啊?
还有刚刚许泽平是怎么算出张逍林出的题目的?
“张秀才,题目上写的是底部一半长,而非直径长。”许泽平悠然的提醒道,“故而答案是18,施秀才,你说对吗?”
施华的智商全程在线,他知道这个许泽平,恐怕就是他接下来的对手了,他直白的看向张逍林:“许秀才的才是正确答案,遥之,你的答案错了。”
张逍林一向最听的就是施华的话,施华一开口,他就低头了。
许泽平见欧阳绪的视线投放在自己身上了,乖巧的露出笑容,仔细注意瞧还能够看到他眼中的讨好。
可是欧阳绪没有接受他的讨好,相反还挖坑的说道:“张逍林连输许泽平两局,许泽平获得两分,接下来博文学子要加油了,淮湖积分已追上博文了!”
他的这句博文学子要加油,声音异常的洪亮。
那个不知道博文是以算经著称的?现在竟然输了,真是丢人丢到淮湖去了!
也正是他这波拉仇恨,瞬间博文学子的视线都投放到了许泽平的身上,刷的一下,许泽平能够看到他们眼中的愤怒....
第166章 江南游20
许泽平的心都麻了,欧阳师兄作为一山之长,为什么心眼子这么小?
接下来柳繁续与博文简秀才的比赛,证实了许泽平的猜测,比起施华与张逍林的算经水平,简秀才要弱上一筹,但他的水平比柳繁续的算经还是要高明一些。
他们二人之间的小比赛,简秀才出的题目柳繁续没有搭上来。
柳繁续知道自己的算经不是简秀才的对手,于是他打算在诗歌上做文章。
以“柳”为题,现场做飞花令,从首字开始,依次递减。
现场做飞花令,可想而知,必须得是自己做的诗句。
这一小场比赛,许泽平看着柳繁续念起信手拈来的诗句,他整个人都在发光....阳光下,都是bulingbiling的。
果然每个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都是王者。
这也侧面说明了,柳家不愧是流传几百年的书香大族。
柳繁续与简秀才,各拿一分。
“第一场大比赛,淮湖获得3分,博文获得3分,两方打为平手。”欧阳绪对于这个结局总体上是满意的,至少没有丢人。
接下来的策论,只怕博文会稍稍落后一点。
“第二场大比赛,以文武大帝分封田制,百姓食不饱腹为策题。”欧阳绪笑眯眯的念出题目,让人看不出他的真是想法,到底是在暗自点某些人呢,还只是真正的无心之举呢?“答题时间,一个时辰,现在开始!”
听完欧阳绪的话,许泽平的脑海中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江南世家隐田之事。
文武帝开国第五个年头,就组织各省开垦荒田,确保每家男丁人头上至少有五亩天地....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个法子,保证了百姓能够吃饱饭。
但这仅有男丁有!!
一个家庭,不可能够没有哥儿和姑娘,他们也要吃饭、也要生活。
且分封田产,只有那一年。
但百姓的婚嫁、百姓的添丁进口,确实年年在进行的。
当然,比起大部分的君王来说,文武帝这一壮举,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给百姓们减少粮食负担的。
许泽平的内心极为的复杂,还不能够保证分到百姓们手里的田产真的都如数。就是改革开放多年的蓝星都还存在贪污之人,更何况是封建统治下的大景朝?
百姓食不饱腹的原因有很多,但究其原因是社会的经济跟不上....如,许泽平在蓝星上即使他是最底层的劳动力,但是跟着蓝星国家的好经济好风气下,也能够不愁吃喝。
但大景不一样,整体的经济落后、农作物的产量也是不达标的。
在加上医疗水平跟不上,一旦有突发情况,有良心的家庭可能会卖田产来渡过危及。
没有良心的,或许就会卖儿卖女。
.....
想法很多,腹稿也充足,许泽平也是按照习惯,现在草稿纸上写上一遍,然后润色誊写到答卷上去。
皇天无亲,惟徳是辅;民气无常,惟惠之怀.....
许泽平先是引用【尚书】中的话,巴拉巴拉的夸赞一番文武帝,随即转入正题。
他写的认真,自没有注意到悄无声息走到他身边的欧阳绪。
欧阳绪看到他写的策论,十分的满意,总算不是通体华丽实际上没有半点作用的文章了。
田产固定、百姓婚嫁、添丁进口,皆是时常...
许泽平从文武帝分封田产开始叙述,指出了其不足之地,且女子哥儿皆是吃饭的嘴,他们也是需要粮食供给的。
到商户买卖田产,莫不声息的占用田产。
再到田地贫瘠、水稻产量不足...
最后到天有不测风云,天灾人祸,都是经济在提够,若是经济跟不上,就只有变卖家产。
最后总结,要发展经济。
飘飘洒洒的写完以后,许泽平竟然发现半个时辰已经过去了。
此刻,他才注意到努力俯身在看自己草稿纸的欧阳师兄。
他刚准备扭扭脖子,见此为了形象,只能够保证端正。只是他还没有发话,欧阳绪先发言了:“许秀才,你这字还需得练练。”
许泽平打草稿,一般只讲究快速,故而字迹基本上都是很潦草。
“山长,我这字的别名,行草。”
行草?
他又不是没有见过。
尽是个大忽悠!
欧阳绪见许泽平这讨巧的笑容,摸了摸鼻子,转身就走了,真懒得跟这个泼皮说话。
许泽平观另外几名读书郎在认认真真的写策论,也不敢耽误时间,他稍微的揉了下自己的脖子,抿了一口茶水,就开始提笔书写答题。
他边写边想,其实这个策论他也没有多少底拿到高分,因为见证过柳繁续信手拈来的诗句,他真正认识到了江南才子的风华正茂。
比起他们这些土生土长的才子,自己也算是从头开始,但终究是半吊子还是会掺杂着一些自己的个人小问题。
但是到评审员打分的时候,他傻眼了,他竟然是平均最高的。
“第一位学子是施同学,请各位先生亮出你们的分数。”
“邓讲书,7.6分。”
“贺教谕,7.2分。
....."
除去一个最低分6分,一个最高分8.5分,最后平均分是7.5分。
“第二位学子是柳同学,请各位先生亮出你们的分。”
“贺教谕,5.8分。
邓讲书,5.5分。
.....”
除去最高7分,最低5.5分,平均得分6.1分。听到柳繁续的平均得分,许泽平都傻眼了,怎么回事。
许泽平的文章被压在了最后宣布,一个个念下来,除去施华上了7分以上,余下的都只有6分左右,甚至还有5.9分的。
施华7.5分。
柳繁续6.1分。
张逍林6.8分。
游陆生6.2分。
简 书5.9分。
看到五人的分数,许泽平的心都悬起来了,怎么会?柳繁续怎么都只有6.1分?
是不是他的太少了,所以没有脸念了?
“最后是我们的许学子,我个人比较看好的文章,现在由各位先生打分。”
“第一个亮出分数的,是贺教谕,满分!”
“第二个是岑讲学,9.8分。”
....
六位评审员除去贺教谕的满分之外,余下竟然没有一位低于9.5分的,最后除去最高满分,最低9.6分,许泽平的平均分是9.8分!!
81/187 首页 上一页 79 80 81 82 83 8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