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王爷。”王升穆道了一声谢,对座上的严长安点了点头,就转身往外出了。
待到王升穆走了后,韩凛摆摆手让屋子里伺候的人都出去了,跟严长安说起了准备明年开始在燕地普查人口一事,“这些青楼小倌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我准备把燕地各县和各村的人口查一查,看看整个燕地各县还有没有被拐被卖的人口,还有一些没有户籍的人员,统统都调查清楚。”
“你这个想法倒是好的,不过怕是不好查。你信不信,蓟县这里的事情已经往外传出去了,外头的那些青楼都关了门不做生意,你就是想查他们也查不到了。”不是严长安泼韩凛冷水,而是说出了事实,“还有底下的各个村庄,你们官府的人一去,他们就躲起来了,等你们走了他们再出来,你要怎么查了?”
“……”韩凛揉了揉眉心,知道他是太操之过急了,他一开始就应该找严家借点兵,把各地的青楼小倌的人都控制起来,这些人就是想跑都跑不掉了!“他们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我就不信他们能躲到深山老林去一辈子不出来了!”
“看你这个意思,是要把燕地所有的青楼小倌都给关了?”严长安看着韩凛问道。
“我倒是想,就是怕我这边关了,他们转头又开新的。这就跟哪什么?雨后的笋子一样,拔了一茬再长一茬,没完没了。”所以韩凛想出了一个办法,“我是打算先把这些地方的人口调查清楚,让他们整改了再开张,最起码不能像现在这个样子。”
“嗯,了解。”严长安点了点头,跟韩凛说道:“回头我跟我父亲那边说说你说的这个普查人口的事情,听着倒是不错的。我们北地这里的人员,也该好好的调查调查了。”
“你这边需要人手帮忙的话,就跟我说。”
“行,谢小七舅了啊。”韩凛等的就是严长安这句话了。
“不客气,我也走了,改日再来找你喝茶吧。”喝了一肚子的茶水肚子都要装不下了,严长安从坐着的椅子上站了起来,往外走了出去。
韩凛亲自送小七舅出去外面,才转身回了王府。
第198章 商队离开
“小心点搬上去,别摔坏了。”
“小心点小心点,轻拿轻放。”
“……”
一箱箱的货物装到车上,装满了一车后,车夫拉了马走,空出来的位置下一辆马车替上,装货的汉子继续往马车上搬箱子,如此往复。
每天一早蓟县城外的几处作坊门口都停满了装货的马车和骡车,一辆车子装完又换下一辆,一家商队走了又换下一家商队,从早装到下午,作坊门口的马车才走光了。
这么多马车骡车来来往往,把他们作坊出去的那条路都压得全是车轮的压痕。好在这条路是用黄土和石子混杂在一起坌实的,若不然这么多拉货的车马往来,早就把这条路给压烂了。
商队的车马装好了货后,趁着这几日的天气好,各个商队一起相约离开了蓟县,赶往京城或者是回南方去了。
韩凛和傅秋白两个人站在城墙上面目送商队出城,他们站在城上往下看,能看着一辆接着一辆的马车骡车往外出去。车队一路蜿蜒,看不到尽头的那么长。
看着这些商队的人和车马离开他们这里,韩凛的心里有些感慨的道:“他们这么一走,我们这里得安静好几个月吧。”
“嗯,是会安静许多。等到来年三四月份,他们大概就会回来我们这里了。”傅秋白听出了小夫君语气里的失落,宽慰小夫君道:“今年来我们这边的商队已经算是多的了,往年都还没有今年的一半呢。等到来年大家知道我们这里的货好,会有更多的商队往我们这边来的。”
“我们要办法,让这些人愿意留在我们这里才行。”韩凛转头看着站在他身边的青年,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这些人只是把我们这里当成一个站点,来一趟卖完东西又转了货就走了,也没想在我们这里长时间的停留。我们要想办法让他们愿意留在我们这里定居和生活,我们这座城市的常熟人口多起来,我们这个地方才能快速的发展起来和繁荣起来。”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不要着急,你想的这些,以后都能实现的。”傅秋白知道未来几年北地这里的时局都还算是平稳,应该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来他们这里做点小生意,也会有更多的商队往他们这里来做买卖的。
“你说的对,我们想的这些,以后肯定能实现的。”韩凛并不怀疑这一点,“明年我们就开始修路,先修到忻州去,以后到忻州的商队一定会往我们这里来的。附近村子的村民们沿着这条路也能来我们蓟县。哦,是了,到时候我们要隔一段路就立一块石碑,告诉他们往前多少里到蓟县!”
“指路?”傅秋白对这一点倒是有点感兴趣。
“对,还有如果附近有什么村子,我们也刻在石碑上,让那些往来的商队知道附近有什么村庄。”这一点韩凛是学他来的那个世界,在他原来的那个世界的公路上都有挂一个牌子,告诉行车的司机往前多少多少公里就到什么地方,他们以后修的路也要这么做,若不然在这个连导航都没有的时空里,谁知道蓟县在何处了。
“到时候我们还可以沿着这条新修的路修建驿站和邮站,隔个三五十里修建一处应该是够了,我们可以把邮站和驿站修到一起去。”
“驿站我知道,邮站又是何物了?”
“邮站就是专门给人送信和送包裹的地方,就跟镖局一个意思,不过我们是官方办的镖局。至于收费的标准,我们可以按照寄出去东西的距离长短和包裹的重量来制定出一套比较合理的标准,还有严格管理和规范秩序,保证百姓们的东西能寄到他们要寄去的地方,时间一久,我们就能取得百姓们的信任,以后大家寄东西就会首选我们的邮站了。”韩凛说的这一套其实就是搬运了他原来那个世界的快递,而且还是官方办的快递了。
要说在他来的那个世界什么东西是最赚钱的,除了it行业和电商行业之外,肯定就是物流行业了。不过在他们这个时空还没有电商网购,也不知道搞一个物流公司能不能赚钱了。
不过韩凛想赚钱倒是其次,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想给退下来的老兵和伤员们安排一份能养家糊口的工作,“咱们北地这里不是有很多老兵伤员吗?等我们的这些邮站和驿站修建起来后,就跟严将军和王将军他们说一声,问问他们那里还有多少需要安排的老兵和伤员,让他们把名单给到我们这里来,我们就挑一部分人安排到邮站和驿站去做事情,再在附近圈十几二十亩地给他们种。到时候活计有了,地也有了,以后这些老兵伤员们的生活也不用担忧我们的了,他们靠着这些驿站就能自给自足了,说不定还能存点钱下来安享晚年。”
“虽然我们的作坊目前已经收了好几千人了,不过我知道还是有许多老兵和伤员没有办法安排的,这些人数肯定是每年都会增长的,一年比一年的人员多。只要我们边关这里一日需要人守着,这些驻守边关的将士们都会有老去的这一天,他们为国付出了这么多,我们还是要想办法给他们安排一条后路的。不能让将士寒了心,也不能让老百姓寒了心,若不然日后谁还愿意来当兵,谁来愿意舍出生命来保卫国家了?”还有一点韩凛没说的是,等他们把这些邮站和驿站铺开来,等于是整个北地都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了。
傅秋白点点头,事肯定是好事了,不过他也有一个担忧,“你说的建这个邮站和驿站是好事,不过未免陛下那边会多想,我们还是需要写个信跟陛下那边说一声再安排。省得陛下从别人的口中得知这些事,那帮人还不知道会怎么添油加醋了。”
“好啊,这个就由你来写吧。”韩凛虽然也是一个读过书的大学生,不过让他用古文来写信那简直是要他的命,这种写信的事情还是交给自家才高八斗的山长大人来负责吧。
两个人站在城楼上吹了一会冷风,看着那些商队的车马一辆一辆的过去后,他们就从城楼上下来了。
***
城门口这里有他们的施粥棚子,还有附近一些村民挑着小担在外头摆的小摊子。
两人从城楼上下来,就出来了城门口外面。
他们的施粥棚子建在城门口侧边十米远的地方,搭建在这里才不会影响到大家出城和进城了。
刚才在城楼上韩凛就见到他们的施粥棚子前面有人在排队领吃食了,等走近了一看,见到这些百姓大冬天的光着脚,身上穿着的是不知道穿了多少年的破棉袄,一看就是日子过得不太好的百姓。
想到在自己治下的地方还有这么多人吃不饱肚子穿不暖衣,韩凛的心里就有点不大好受。脑子卡了一下,他倒是想起一个事情来了,转头问他们家傅山长:“不对啊,我们蓟县的乞丐不是在城里扫街吗?这些人又是哪里来的了?”
“这些人应该是下面的村子来的,许是听说我们这里施粥,到我们这里要要一口吃食的。”傅秋白回道。
“哦,原来如此。”虽然知道这些人是从下面的村子来的,但是也算是他封地里头的百姓,自己的封地里还有这种瘦骨嶙峋,冬天连一件御寒衣服都没有的老百姓,韩凛还是觉得是他这个王爷的失职了。
“我看这些人连一件御寒保暖的衣服都没有,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你看我们在城外搭几个棚子暂时安置他们如何?”韩凛知道如果他们不管这些人的话,这些人肯定是熬不过这个冬天的。
傅秋白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等着韩凛继续说下去。
见自家傅山长没有反对,韩凛知道青年是赞同的意思了,继续说道:“我们来年不是要修路吗?等过了年就安排他们去修路。等修了路后,这些道路也是需要有人负责打扫和维护的,到时候就沿着道路修建一些小房子给他们住,让他们负责清扫道路,每月给他们发点钱粮。至于年前这一个来月的话,就让他们负责城外的打扫和铲雪工作吧,你看如何?”
“可以。”傅秋白点点头,觉得这个安排倒是挺好的。
见自家傅山长答应后,韩凛转头往城门的方向看去,刚好抓到守城的几个人都在偷看他们,一见他回过头,几个人都赶紧的转开了脸不敢再看他们了。
韩凛又觉得好笑,对为首的那个将领招了招手,“脸黑的那个,你过来。”
“王爷,您找小的啊?”见王爷对他招手,武岩只好硬着头皮走了过来。这两位主子爷在蓟县进进出出,他是认得这两位主子爷的,喊他的这一位可不就是他们的康王殿下了。
“嗯,找的就是你。给你多安排一份活干如何?”韩凛也是认得这个守城的将领,叫什么名字来着?
武岩拱手道:“王爷您讲,小的就是为王爷您赴汤蹈火都在所不惜。”
第199章 安排活干
“倒也不需要你给我去赴汤蹈火了,就一点小事情。”韩凛就是想不起这个黑脸守将叫什么名字了,末了多问一句:“你叫什么名字来着?”
“小的叫武岩,您叫我小武就好。”武岩谦虚道。
“行,小武是吧,我记住了。”韩凛记住了武岩的名字,继续吩咐道:“你以后每天在城门口这里摆一个摊子,就负责招人干活,管一日三餐,饭的话,吃的是咱们施粥棚的饭食,有什么吃什么,没得挑,一天还给补贴十文钱,干满三十天才算一次工钱。干的活呢,就是负责清扫咱们蓟县城门外和这条路出去的雪和垃圾,你就负责监管他们干活。”
“你要是干得好呢,我这边就安排人跟衙门那边说一声,给你每个月涨一两银子的工钱。”韩凛知道想要牛耕地就要给牛吃草的道理,想要员工干工作之外的活,就得适当的给员工涨一点工资。
“好好好,小的一定替王爷您干好这个事情的。”不过就是帮忙招人干活和看着这帮人干活而已,一个月就能多一两银子的月钱,这么好的事,武岩求之不得了。
自从他们这位主子爷来了蓟县后,他们这些看守城门的人也没了油水和别的进项了。不过这位主子爷来了后,官府那边倒是不再拖欠他们的月俸了,还把从前拖欠他们的月俸都发了下来,最近这两个月他们大家都涨了工钱。
所以现在即便是没有油水了,每月发下来的月钱还是够他们养家糊口的了。
听说衙门那边还准备修建宿舍,以后他们这些人都有免费的宿舍住。就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了,他们大家在私底下讨论,都觉得这个事情八九不离十,很大的可能是真的。
因而对这位给他们蓟县带来这么大变化,还给他们带来这么多好处的主子爷,武岩的心里是感激和敬着的。
“既然可以,这个事情就交给你负责了。有那偷懒不干活的,你们也别打他们,就告诉他们,抓到偷懒一次就扣两文钱,直到把一个月的工钱都扣完为止。你们把他们偷懒的时间记录在本子上,为何扣钱,记录清楚了。”这也等于是他们的粥棚继续管饭,多出来吊着这帮人干活的就是这一个月三百文月钱了。
他们设立这个施粥棚子的初衷是给一些穷苦百姓一条活路,韩凛并不想他们这个施粥棚子养出了一群懒人,若是连这种活都不愿意去干的话,那就是真的懒到极致了。等日后他们这个施粥棚子撤掉,他看还有的懒人上哪里去吃白食去了。
至于让武岩这帮人记录好时间,则是为了防止这帮人胡乱扣钱和欺负这些穷苦百姓了。
“好好好,这没问题。”武岩忙的应道。
“就从今天开始吧,你现在就去摆个摊子招工,一会上你这里报名干活的也算一天的工钱,以后每天干活的时间就从你们上职开始,到城门关上为止。我一会让人送一批衣服到你这里来,上你这里登记干活的就给他们发一双鞋子和一套衣服,鞋子和衣服的钱等月底从工钱里扣除。”收钱的目的是避免大家都跑来领他们的衣服和鞋子,韩凛并不想当这个冤大头了。
不过好像也是可以领了他们的衣服和鞋子不来给他们干活的了?
韩凛倒不信有连他们官府和他这个康王爷都敢坑的人了,如果真的有那样的人,他倒不介意让对方知道他韩凛不是好欺负的!
“要扣多少钱呢?”武岩问道。
“一套衣服和一双鞋子,就扣一百文吧,不够的我这边给他们补上。”他们一套冬衣和冬鞋可不便宜,韩凛对锦绣坊那边出货的价格大概也是有所了解的,就算是最差的冬衣冬鞋,一身下来都不止一百文了。
119/310 首页 上一页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