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在书房里头的韩凛这才从坐着的位置上站了起来,往门口这里走了出来,就见到应该来见他的严长安正在教孩子射箭。
正在教义子如何搭箭的严长安感觉到有人在看他们,一抬头就见到站在长廊那头的韩凛。
除了上朝之外,其余时候韩凛都是一身常服。自从当上皇帝之后,他的头发留长了一些,因为有时候要戴发冠,头发太短的话戴不住。要说当了这个皇帝他的生活没有发生变化,那也是不可能的。
以前他身上的担子只是一个小封地和封地里的百姓;而现在他身上的担子变成了一个国家,还有这个国家里的臣民们,所以他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日常需要忙的事情也多了,生活变得更忙碌了。与他一样的,还有他们家傅老师。总而言之,两个人现在的日子都不轻松。
大概,唯一无忧无虑的,就是他们家这个儿子了吧。
那边在教义子射箭的严长安在教了一会之后,实在是抵不住义子的撒娇,就放弃继续教小孩箭术了。他现在有点明白为什么傅秋白不教孩子了,实在是换谁都抵不住这个难缠还爱撒娇的小家伙了。
见韩凛在看他们,他只好抱着撒娇的小孩儿过来找韩凛了。
韩凛这话是问严长安的,他倒不是取笑的意思,他还巴不得严长安能教会他们家这个小子射箭了,“怎么样?教会了吗?”
“明哲年纪尚小一点,握弓都握不稳,待明年再学吧。”严长安发现自己也没办法对这个义子严肃得起来,看来他也当不了义子的师傅了。
韩凛看了一眼坐在严长安怀里的儿子,伸手捏了捏这个小子的脸蛋,哈哈笑道:“我也没指望他一下子就能学会,随便他玩玩而已。”才刚学会走路走稳一点的小孩儿,你就指望他学会四书五经,学会骑马射箭?那不是揠苗助长吗?
“嗯,是这个道理。”严长安还挺喜欢韩凛在教育孩子的这一点上的了,不急不躁,比历任的所有皇帝在对待太子教育的这件事上都更为宽松。
他本来还担心义子是一国太子,小小年纪肩上的担子就会很重,会过得很辛苦。但是现在看来应该是没有的,韩凛和傅秋白这两个人在对待孩子的这个事情上,都没有人把孩子逼得太紧。
韩凛看着还紧抱着孩子不放的小七舅,说道:“你把他放下,让他在这里玩吧,不用管他。”
闻言,严长安只好把怀里的小孩儿放下了。
韩凛伸手在孩子的脑袋上揉了一把,告诉孩子道:“我们就在书房里说话,你自己一个人在这里玩知道吗?等会儿我们谈完事情了,就出来带你回去吃饭。”
“好。”小明哲已经习惯爹爹们在忙的时候他就玩儿自己的了。
留了孩子在外头玩,韩凛就转身往御书房回来了。严长安看了转身跑掉的孩子一眼,只好跟在韩凛的背后进了里面去。
过没多久,太医院的院长带着几个太医也到了御书房来面见他们陛下。
他们被找来之前,还以为他们主子爷还是皇后殿下谁的身体不舒服,找他们来诊脉的。不过等到了御书房这里,他们才知道他们陛下找他们这么多人来这里,是所为何事了。
这一场谈话进行了两个多小时才结束。
听闻医院建起来后,招进去医院坐诊的大夫跟他们在太医院一样拥有官身之后,这帮太医们又怎么会反对他们陛下建医院的事情了,一个个在这件事上都是持赞成的态度。
对此韩凛也不例外,他也知道这帮人家中肯定不少跟他们一样学医的子弟,只是太医院不是那么好进来的。但是不进太医院,他们家中学医的子弟只能在外面自己开医馆,当一个小大夫,和进了太医院拥有官身,那必定是不一样的。
而他现在摆多了一条路给这帮人家中的子弟走,这不管是对这些医学世家的子弟们,还是对百姓们来说都是一桩好事了。
结束了他们今日的谈话后,韩凛还对这帮私人医生们放出一个信号:“若是我们的医院能建起来,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你们家中若是有跟你们一样学医的子弟,你们可以回去与他们说一说,让他们着手准备明年考试的事情。还有你们也回去好好做准备准备,届时还要你们来当我们医院的面试官了。”
“是,臣回去必定好好准备。”为首的太医院院长回道。
其他的太医们都控制住了嘴角想要上翘的弧度。
等到出了他们陛下的御书房之后,这帮太医们有人的脸上才露出笑脸出来,与同僚们说起他们陛下说的这个建医院的事情来。
***
当日在宫里吃过晚膳,严长安就出宫去了。
白天傅秋白在宫外头忙,他是到下午才回到宫里的,晚膳的时候他也在。待到严长安跟着领路的小太监走了后,他才问韩凛:“你们今日商谈的事情谈得如何了?”
“小七舅和太医院的那帮太医们对我们建医院的事情,都是相当支持的。想必这么好的事情,朝中的那帮官员,应该不会反对吧。”要建医院的事情韩凛还未拿出朝堂上来说,只是先提前跟严长安还有太医院的这帮人先聊一聊,“我就不信他们不会病,他们家里人不会病了。谁要是敢在这个时候跟我唱反调,以后他们要是病了,还是他们家里人病了,医院就不收他们全家。”
这里的他们,说的自然是朝中那帮杠精了。
有时候韩凛都想把那帮杠精给炒了,但是转头想了想,朝堂上要是没有这帮杠精,似乎又少了许多热闹。有这帮杠精在也有一点好处就是,朝中其他的官员们在背地里做什么坏事的时候,多少都要忌惮一点这帮人。
当然,这帮杠精也不会因为他是天子就不杠他了。
闻言傅秋白就笑了,“我想他们应当是不会的。就跟你说的,这种利国利民的好事,他们要是反对,除非是脑子有问题了。”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所以八月十六这一天的月亮还是又圆又亮的。
晚上吃过晚膳后,他们就到花园里去散了会步,就回到了福宁殿这里的凉亭里坐着喝茶赏月,顺便聊聊朝中的一些事情。
桌子上摆着茶水点心,他们家小孩儿围着桌子打转,吃了不少的点心。
韩凛一直都注意着这个小家伙,在这个小家伙再次伸手想拿东西吃的时候,他把小孩儿抱了过来,“你过来,我摸摸你的肚子,是不是要爆炸了。”
“没有。”被父皇抱在怀里的小明哲挣扎着想要下去。
“小肚子都吃得这么圆了,不许吃了。”韩凛摸了摸孩子圆鼓鼓的肚子,这小家伙是个嘴馋的,吃东西没有半点节制。要是他们敢放任不管,他真的怀疑这个小家伙要吃到吐为止。
见父皇不让他吃东西了,小明哲就盯上了他父皇手里拿着的茶杯:“父皇,要水水。”
“这个不是你喝的,这个才是你喝的。”韩凛把手上的茶杯放下了,拿起了炉子上热着的羊乳,倒了一小杯给这个小家伙,还不忘记叮嘱:“烫哦,你自己吹吹再喝。”
果然一有喝的到手,小明哲就捧着自己的小杯子,吹一吹,再喝一口。
坐在对面的傅秋白看着假装乖巧的孩子,脸上不由的露出了一丝笑意出来。
第435章 提案
在八月下旬的一次朝会上,韩凛提出了由朝廷来主持和创办官办公共医院的提案,先在上京城和燕北开始试点,一家建在燕北蓟县,一家建在上京城,两家医院都属于朝廷管制,并非是属于个人的。同时他还提出了,日后在医院坐诊的大夫是享有品级的医官,拿朝廷的俸禄,身份与朝廷的官员无异。
朝中并没有官员提出反对,全票通过了他的这个提案。
燕北那边的医院倒是比较安排,他这边一道圣旨送过去,那边的人就会把兴建医院的事情安排妥当了。但是在上京城这里,关于这个医院建在何处,这个选址就有点麻烦。
原因是上京城里如今的人多,城里的土地是寸土寸金,很难在城里找得到那么一大块地来建医院。但是如果是把医院建到城外去,地皮的事情就比较容易安排了。
但是如果把医院建到城外去,对于城里的百姓们来说,他们出城去看病也没有那么方便。城门每日开放是时间限制的,万一城里的百姓有人夜里发生急症,是没办法出得了城去看病的。
但是如果是把医院建在城里的话,对于城外的百姓们进城看病,也没那么便利。原因也是因为城门的时间限制,百姓夜里出城不便。
而站在朝中这帮官员们的角度而言,他们自然是希望医院建在城里的了,因为他们与他们的家人都是住在城中。医院建在城里,对他们而言来说是更为方便的,因此他们并不赞同把医院建到城外去。
针对医院选址的这个问题,朝中的官员一致都认为应该把医院建在城里头。韩凛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还是决定少数服从多数,“行吧,第一家医院就先建在城里吧。等城里的医院运作良好的话,日后其他州府城县都是要建公共医院的,这个问题咱们就讨论到这里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底下的官员们都跪下来高呼万岁。
他们谁都不傻,知道朝廷建这座医馆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先不说利国利民,就是他们家里有人生病想找大夫,都能找到更好的大夫去给家人看病。
从早朝上下来,韩凛让小太监去喊了裴元到后宫来见他。
裴元跟着领路的小太监到了御书房这里来见他们陛下,进了御书房见到他们陛下和傅秋白都在这里,他躬身对二人行礼道:“臣参见陛下,皇后殿下。”
“平身吧。”韩凛摆摆手,让裴元自己找个位置坐下来说话。
“谢陛下。”裴元道了一声谢,就在傅秋白对面的位置坐了下来。
韩凛也有一段时间没有特别招裴元到宫里来谈过话了,见着人来就问起了司法部的事:“你们司法部最近怎么样啊?”
“这大半年来臣带着司法部的官员们一同整理了朝廷过往的宗卷,还有地方上送上来的一些宗卷,我们都在整理,当中也有发现了一些问题的。”裴元就把司法部现在的一些问题与他们陛下说了一下,其中也有涉及到几桩当时影响比较大的案件。
他从去司法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调查和整理过往的判案宗卷,光是刑部和京都府还有宗人府这些地方的宗卷就够埋了他们所有人的了。更别说还有一些地方上调过来宗卷,整理到现在他们都没有整理完。
而他们整理这些宗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查阅以往的判案记录,根据过往的判案标准来来重新制定一部大召的新律法,这也是天子交给他们司法部的第一个任务。
“你说的这几桩案子就交由上级去重新调查和审核,我们不能冤枉任何一个人,也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凶手。”这是韩凛的态度,也明确的告诉底下的人,有错他们就改,但是不能冤枉错了任何一个臣子还是百姓。
“是,陛下。”裴元站了起来应道。
韩凛摆摆手让人坐下来说话,“把你调到司法部去,你会不会觉得太枯燥了啊?”
“臣是陛下的臣子,陛下希望臣到哪里去,臣就到哪里去。”裴元哪敢说自己不喜欢现在的新衙署了,虽然在司法部他是最大的那一个,底下的下属们都听从他的安排。但是司法部的日子比起以前在刑部来说,还是太枯燥了一点,相比而言他还是更喜欢以前在刑部的日子。
韩凛一听就知道这个人没说真话了,“说点真心话,别跟我们打官腔了。”
傅秋白坐在一旁笑,他自然也是听出了裴元不喜欢司法部。的确,把这个人调到新衙署去,让他整日与一堆宗卷为伍,的确是太为难他了。
“呵呵,陛下,臣哪敢啊。”裴元打死不承认这个事情。
“司法部那边你先给朕顶个几年,待到以后选出更合适的人,就把你调到别处去。现在你回去刑部,刑部那边也没你的位置了。你还是在别的地方做出一点成绩出来,往后朕才好安排你们这些人。”倒不是韩凛不想把刑部尚书的位置给裴元这个臣子,但是也得裴元能够胜任这个位置不是?
目前来说他并不打算动六部的几大巨头,如今朝中很多还是他哥在位之时的心腹臣子,韩凛并不打算动这些人,一来这些人能经过他哥的手挑选出来,能力上是没有问题的;第二点是他不想让朝中的臣子为朝廷付出大半辈子的辛苦,最后落得一个狡兔死、良狗烹的悲凉下场,这也会让往后来的臣子对他这个皇帝有别的看法了。
所以现在那帮官员们只要不是触及到他的底线的,能放一马的,他都尽量的放一马。实在是太过分的,也等以后再慢慢算账,而不是现在就算。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他手上也没有更好的人员,来替换掉原先的这些旧臣。等他手上的这批人成长起来,还需要好些年的时间。不过现在基层已经有了不少他的人,几个新立的衙署基本上都是他们自己的人了,所以他们在朝中也不是没有自己的人。
而之所以选择重用裴元这个人,一来这个人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第二个多少也是因为这个臣子原先是他皇兄身边的近臣,还有一点就是,裴元与他们家傅老师的关系。
裴元也知道朝廷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并不是他想到哪里去就能到哪里去的,这一点还是要听从上面的安排。
“这样吧,今日朕说了要建医院的事,你今日在早朝上也听到了。朕在这里交给一件事给你去办,省得你整日里被关在衙署里看宗卷觉得无聊了。”韩凛就给裴元派了一点新的活。
“陛下您讲。”裴元听他们陛下这么一诉后,就知道新活是跟医院有关的事了。
“你花几天的时间在城里去转一转,看看哪个地方建医院比较合适的,回来告诉我们。在城里建医院,必定会涉及到房屋拆迁的问题,还有百姓的安置问题,这些事情你都要考虑进去了,不是随便找一块地来说,就可以随便拆的了。”这也是韩凛不想在城里建医院的原因,其实按照他个人的想法,他还是更倾向于把医院建到城外去。
不过想到不久之后城里的不少人就会跟着他们一起迁往新都去,旧都这里的人少了,必定会有一些房屋空置下来。现在拆一部分房子来建医院,似乎也不是不可以了。
只不过这一点也不好说,若是往后整个国家发展得好,人口暴涨的话,这些城市的人口的数量必定是逐渐上涨的。说不定以后旧都这里的人太多,还要往外扩建了。若非是决定迁都燕北,旧都这里现在就要扩建的了。
264/310 首页 上一页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