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王爷沉迷搞基建(穿越重生)——媚骨

时间:2024-08-28 08:26:34  作者:媚骨
  只是到他回来之前,大召的这些先皇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都没有得到太好的解决。
  地方上的势力太大,贪官恶吏,世家宗族,哪一个不都是压在百姓身上的大山了,最后苦的还是这些老百姓而已。
  上辈子的他入了朝堂当官,也发现了这些问题,但是他一个人的能力,根本就不足以撼动整个大召的官场和官员士大夫世家宗族们,其中以地方上的世家宗族是最难以撼动得了的。
  回来后傅秋白回想起上辈子的一些事情,那个时候想要他死的人太多了,而他那个嫡姐能弄死他,应该是借了某些人的手。就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那位主子的默许了。想到后面的这个可能,他的心略沉了一下。
  韩凛看着说到一半就停顿下来还走神的人,问道:“你怎么说到一半就不说了?你的意思是,咱们先处理了那些山贼,以后再找机会处理后面的那些人?”
  傅秋白回过神来,对上小夫君看他的目光,他微微的低垂下眼睑,避开了那双看着他的眼睛,应道:“对,我们先处理了这些山贼,后面的这些人,咱们慢慢来处理他们。”
  “这些人,往上几代,甚至是数十代人都在这个地方生活,在地方上的关系盘根错节,还不知道有多少是他们的人了。咱们刚来这里,根基甚浅,还撼动不了他们。免得把他们逼急了,一个个都狗急跳墙,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你现在不是和王家还有严家他们的人做上生意了吗?你从他们入手,若是他们愿意帮咱们,咱们能省不少的力。”
  “我明白你的话。你放心吧,我不会一上来就把他们逼急的。”韩凛也知道狗急跳墙的道理,这些能在背后支持山贼在地方为祸的人,心肯定是恨的。惹上这样的人,一个不好他们的小命就可能交代在这里了。
  他这条命是捡来的,要是再丢就真的没了,他可不想死,也不想让眼前的这个人和他一起去死。
  “你吃饭啊,别光顾着说话,咱们一边吃一边说吧。”
  “嗯。”
  两个人又继续动起了筷子,韩凛想起便宜哥哥以前就在北地带兵打战的,怎么走了后还留了这么一个烂摊子给他,忍不住的就问道:“皇兄以前在这里,他难道就没发现这些事情吗?”
  “陛下应是有所察觉的,只是他心思不在这些事情上,就一直没空出手来处理后方的这些事情了。”有一点傅秋白没点明的是,前头那位主子一心想的是回去京城夺取那个位置,因而并没有把心思放在地方的这些事情和人身上。
  但是现在他们不一样,他们来了这里,往后都要在这里地方走不了了。若是继续任由地方上的那些贪官污吏和世家宗族把控了地方,韩凛这个藩王就等于被地方上的官员架空了,他们必须要想办法把权力拿回来,才能在北地这里占据一席之地。
  只是若说北地这里最大的势利是谁,肯定就是严家了。
  傅秋白的心里自然是明白天子为什么把他们放到北地来的,无非就是想让他们来牵住严家,不让严家在北地这里一家独大。偏偏他们明白天子的意图,但是也不得不按照天子的意思去做这个事情,因为一旦他们来到这里,早晚都会以地方的势利对上,而严家不过是其中的一家罢了。
  除非他们甘愿退居第二,让严家继续当老大,他们也听从严家的安排。但是如果这样的话,作为北地这里的藩王的韩凛自己会愿意吗?
  “正好,留点活给我干,省得我太闲了。”韩凛夹了一块肉送到嘴里,笑着说道。
  他还记得来燕地的路上傅老师和他说过的现在大召整个的情况,知道当了皇帝的哥哥才是最不轻松的那一个,他现在想要治理好一个地方就这么难了,而便宜哥哥要治理的是一国,肯定比他更难。
  所以对便宜哥哥把烂摊子留给他这个事情,韩凛接受起来是没有什么怨言的。
  “是了,咱们要是处理地方上的这些山贼,需要跟皇兄那边说一声吗?”
  “我来替你给京城那边上个折子吧,陛下那边应是不会阻止的。”至于朝中的那些官员,傅秋白还是比较了解的,只要他们不找朝廷要人要钱,应该也是不会阻拦他们去做这些事情的。
  这个时候要是敢跳出来反对的,那就要想想会不会暴露自己了,他相信能去到京城当官的官员,应该没几个是蠢的。
  “行,那跟皇兄打招呼的事情就交给你了。”韩凛也不知道折子那种东西要怎么写,他没有忘记自己现在的人设还是半个文盲。虽然傅老师回来后每天晚上都逮着他读书写字,现在他认识的字也不少了,但是要他写文章,多少还是有些为难他的了。
  还好,他们家傅老师在这些事情上还是比较好商量的,能帮他分担走不少的担子。
  两个人这顿早餐一边吃饭一边商量事情。
  韩凛也简单的说了说他自己这边的计划和安排,他的安排无非就是两个——搞钱和搞建设,想要搞建设就少不了钱,所以搞钱是计划中的第一步。
  正好他要做的这两件事都需要大量的人手来干活,能提供不少的工作岗位。其实山贼的问题,说白了就是百姓过日子的事情,如果大家都有工作有收入有饭吃,谁还山上去当山贼了?
  如果他能把北地的建设和经济搞上去,山贼的这个问题应该是迎难而解的。
  后面两个人又聊了一会关于国计民生的事情,还有就是办学的事情。
  要打山贼也不是现在就能立刻带兵去打的,这中间还要人员的安排和地方上官员的配合,所以这会儿他们家傅老师也没什么事可做。正好韩凛准备去找王县令喝茶,就邀请他们家傅老师和他作伴,两人一同坐着马车往衙门这里来了。
  上回他来过衙门一趟,这一次衙门的官差都还记得他,所以也没敢拦他,他就这么一路畅行无阻的进了衙门后头。
  王县令这边才刚接到消息,就见到这位康王爷已经带着人来到他的面前了,他忙的从坐着的椅子上站了起来,上前行礼道:“下官见过王爷。”
  章师爷跟在他们家大人的后面,今日县丞和县尉也在衙门这里。
  “大家起来吧。”韩凛之前没有见过县丞和县尉,因而并不认识这两个人,见到有两张陌生的脸在这里,他就往两人看了过去。
  “谢王爷,王爷、傅大人请上座。”王升穆请康王和傅秋白两人到上座去坐,见到这位康王爷往县丞和县尉两人看去,他就给康王爷介绍道:“王爷,这位是我们衙门的县丞朱时令、和县尉李洁,上回您来的时候他们在外头忙别的事,因而王爷您没有见过他俩。”
  “下官朱时令见过王爷,傅大人。”
  “下官李洁见过王爷,傅大人。”
  朱时令和李洁见过傅秋白的,只是他们有点想不明白以前跟在四皇子殿下身边的人,现在怎么回了北地,还跟在了康王的身边了。
  当然,尽管他们的心里有不解,但是在这里的都是聪明人,并没有人会当着这位康王爷和傅秋白的面问出这样的问题来。
 
 
第089章 画饼大业
  “大家伙坐吧,不必站着。”韩凛知道县丞是衙门的二把手,相当于后世的副县长。而县尉一职就是负责地方治安工作的,可以说相当于后世的县公安局局长。
  他记得水泥厂入股的股东里头就有朱家和李家,想必这位朱县丞和李县尉就是出自这里的朱家和李家的人了。
  难怪他们家傅老师说地方上的这些势力盘根错节,几乎每家都有那么几个人在地方或是朝廷里头当官的,他们要想对付地方上的这些势力,怕是真的有点难了。
  “谢王爷。”王县令和朱县丞还有李县尉三个人都找了位置坐下来。
  只有章师爷是站在他们大人后面没有坐下来的。
  伺候的小厮端上茶水就退下去了。
  韩凛端起手边的茶喝了一口就放了下来,看向座下的王县令三人,一脸笑容可掬的问道:“今日本王来这里,没有打扰到你们办公吧?”
  “不会不会,王爷能来我们这个小县衙,我们这个小县衙都蓬荜生辉了。”王升穆看着坐在一起的两人,他这里倒是从家里那边得到了一点消息,知道傅秋白还有一个身份,是康王的王妃。
  如果两个人是这样的关系,倒是能解释得通傅秋白为什么没有留在京城,而是跟着康王来了北地,还跟在康王的身边做事了。
  不过他看两人似乎没有对外宣布傅秋白作为康王妃的身份的意思,因而他还是像上回那样称呼傅秋白为傅大人,并没有喊康王妃。从刚才两人脸上的表情看得出来,他知道这样的称呼是对的了。
  县丞朱时令跟着他们县令的话,附和道:“就是,王爷您能来,我们高兴都来不及呢,怎么会打扰了。”
  县尉李洁是一个武人,这个时候他表现得就没有两个文官那么能说会道。
  几个人说了几句客气的场面话,韩凛就把话题引到了正事上来,问起了他们蓟县的县学,“不知我们蓟县的县学是在何处?有多少个学子呢?”
  “……不瞒王爷您说,我们这里靠近边关,连年战事不断,武人偏多,读书人真没几个。我们蓟县这里的生员一个都没有,因而县学至今都还未恢复。”所以这个倒也不是王升穆不想恢复县学,而是他们这里读书人就没几个,就算是恢复了县学,他们没有生员和老师,县学也不过是摆个样子在那里而已。
  再加上他们蓟县的财政一直都很难,更没有钱来折腾这些摆着看的东西了。
  朱县丞也是不好意思的抹了一把脸,说到县学简直就是他们心中的痛了。
  “王县令你说的这点,本王倒也能理解了。”韩凛也知道燕地这里才收回来没几年,百姓们的肚子都尚且吃不饱,更别说读书了。不过今天他还真的就是来找王县令几人商量办学的事情的,“本王这里倒是有个主意,王县令朱县丞你们要不听听?”
  “王爷请讲。”王升穆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脸出来,倒是想听听这位康王爷有什么好主意了。
  朱县城也是一脸好奇。
  只有李县尉一个武人,对办学和读书这种事情半点都不感兴趣,脸上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兴趣出来。
  “本王想在蓟县这里办一所学堂,不限于只教学生学四书五经和科考相关的那套东西,学堂里开办算术课和工学课,教学生读书识字,教学生算术和做账。如果普通人家的孩子想要学习工艺,也能来学堂学习木工刺绣,这些东西普通人家的孩子也没地方去学,咱们办一所学堂,教他们学这些东西。”
  “咱们蓟县要想发展得好,以后还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算账的、做木匠的、打铁的、造船的,各种人才咱们都需要。至于这个学堂的费用,本王这里负责,不需要衙门出半分的银两。”韩凛也知道衙门这里穷,所以他打算在蓟县这里办一所学校,也没想从衙门这里要到钱。
  一听不用他们出钱,王县令和朱县丞他们自然是不反对了。
  既然不需要他们出钱出力,就不知道这位王爷今日找来这里是为何了?王升穆心思一转,就问道:“不知下官有什么能帮得上王爷的忙的呢?”
  “办学肯定就需要学堂吧?本王现在需要一块大点的地来盖学堂,地方本王也看上了,就南边那块吧。不知王县令可否批下来给本王盖学堂呢?”上回他们来挑地,韩凛记得城南有块地的,只不过那边环境稍微差一点,他们才选了东边这块地来盖王府。
  如果是办学的话,那倒是没什么所谓,只要把学校办起来,周围的环境也会跟着改变的。
  王县令想了一下,就答应了:“这个倒是行,没问题。”
  “待到学堂盖起来后,会对外招收学生,届时还需要王县令你这边帮忙出一份招生的公告,这个没问题吧?”韩凛笑着问道。
  傅秋白今日就是一个陪客,所以他们家小王爷在说话,他就坐在一旁喝茶和听着,在不需要他出场的情况下,他就没有插话。
  “行,这个没问题。王爷若是需要下官的话,随时可以派人来告知下官一声。”既然连地都给了,帮忙出一份招生公示这点小事,王县令自然也没有不答应的。如果能把蓟县这里治理好,若是能培养出几个读书人,也算是他这个县令的政绩的,以后也好往上调。
  “王县令是个痛快的人。”韩凛对王县令这一点还是挺喜欢的,识时务。虽然这人是便宜哥哥的人,不过至今为止,王升穆并没有给他下过任何的绊子。而且他这里需要做什么,王升穆也会第一时间配合他们。
  就这一点来说,王县令这个地方官当得还算是可以的了。
  不过韩凛多少也有点知道王升穆支持他的原因,无非就是前头他把水泥方子拿了出来,王家也属于受惠的一方,这里头应该也有王家的意思。
  另外的今天他到衙门来找王县令,可不是只为了办学一件事而已。还有另一件事,也需要这位王县令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了,韩凛就顺势的提道:“前头本王和王大人你提过想把城里的路修一修,不知王大人可还记得了?”
  “是,下官记得。”这个事情王升穆倒是记得的,他也记得这位康王说过的另一件事,就有点为难的说道:“不过,王爷您说要把城门进来的那段路的铺子都买下来,这个怕是有点难啊,怕是那些商人不肯把铺子卖给咱们。”
  “而且要买下这么多铺子,怕是需要花费不少的银两。”
  还有像他们这位康王说的那样,把这些铺子买下来后再重新盖房子,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
  王升穆当然知道如果能把那些铺子买下来,再把道路扩宽,现在他们有了水泥,能把房子盖得更牢固,对提升他们整座城的防御肯定是有所帮助的。但是这后面要花多少的人力和物力,不知道这位康王爷是否有想过了。
  “王大人考虑的这些问题,本王也考虑过。”韩凛知道王县令在为难什么,他也知道要改造一座城有多难,现在光是修复城墙每日的花费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这里面他就承担了不少的担子走。
  若不是有先前筹到的十万两的银子,他也不敢干这样的事情。
  现在修复城墙算一处要花钱的地方,后面修建学堂和办学,又是需要花钱的。再加上他想要买铺子和修路,怕是十万两都不够花的了。
  不过好在他们现在有自己的砖窑和水泥厂,砖头和水泥原料方面就能省下不少的钱了。后面还有无数座水泥厂给他输血,所以钱这方面,韩凛觉得倒是不用太担心,只要把蓟县发展起来,他的那些作坊也能跟着赚钱。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