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在三国躺平能够成为汉仁帝吗?(历史同人)——整零

时间:2024-08-29 15:56:53  作者:整零
  “买不起盐?”听见这话,刘表大为震惊。他有些迟疑的抬眼看向蔡夫人,问道:“家里最近很紧张么?怎么连盐也买不起了?”
  “不是盐,是钟家的盐!”蔡夫人娇俏的轻轻捶了一下刘表的胸膛,脸上写满了嗔怪:“我们家还没到那个地步呢!只是钟家的雪花盐,可是陛下御赐的方法制成的!雪白剔透,没有一丝苦涩之味,据说食之甚至可以美白呢!可惜,就是贵了一点,咱家也只是买了一点点呢!”
  “居然是用陛下御赐的方法制成的吗?”听见这话,刘表也有些吃惊,眼中暗芒闪过:“陛下居然把卖盐的生意,交给了钟家?真是好大的荣宠!”
  “何止呢?”蔡夫人笑着说:“陛下真是好心厉害!前些年的香皂、香水等物就不用说了,奴家就喜欢的紧!最近更是跟随着陛下来到了荆州,许多好用的事物也来到了荆州呢!可惜,这些新事物都是跟随着陛下的那些世家的,价格有些昂贵,奴家也不能时常买到……夫君不知道吗?”
  “……我知晓一点。”刘表做起身来,看着摇曳的灯火:“但是我是没想过,那些东西如此受欢迎。”
  如果只是面对跟随着陈协一起来的那些世家的话,刘表就没有那么忌惮了。他忽然就想起来之前陈协还在曹操手底下的时候,那些流传到荆州的事物说刮起来的流行之风……像什么躺椅呀、炒锅啊、香皂香水啊等物。现在陛下出了秦岭,似乎确实会有新奇的物件出现了?
  这样的话,他似乎也可以从中分一杯羹,刘表心想。这荆州可是他的,那些世家想要在他荆州做生意,总不可能不给他好处吧?
  就算现在正在忧心陈协的事,对于自身的利益,刘表依旧是敏锐的。他思考着应该如何拿捏那些来到了荆州的世家,然后忽然又想:这会不会就是陛下所准备的大招呢?
  可是,这样的大招好像不会影响到自己这个荆州牧,不会影响到自己掌管荆州的权利。只不过是市场的流动罢了,再怎么激烈,又如何会影响到市场掌控者的权利呢?这样想着,刘表又放下心来,然后笑着捏了捏蔡夫人的手:“放心,不会少了你们蔡家的好处的。”
  ……
  是啊,如果陈协所憋的大招只是这个的话,不会影响到刘表所掌控的权利。但是,陈协的目标真的是刘表吗?
  蒯家,蒯越坐在自己哥哥蒯良的牌位面前,沉默不语着。他回想着当初蒯良病逝之前,让自己好好辅佐刘表的样子,有些迷茫。
  “哥哥,你当初让我辅佐主公,是为了兴复汉室吧?可是现在陛下来到了荆州,那么蒯家到底是应该站在主公这边,还是站在陛下那边?”
  当初蒯良病逝的时候,陈协还没有展露锋芒,于是他的遗言自然也没有考虑过陈协脱离曹操的可能。然而现在,这却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是必须由蒯越自己所判断的事情。
  这个从小一直跟在自己的兄长身后的人,一直自己其实没什么目标只是因为兄长忠诚于刘表于是也忠诚刘表的人,无法不为此感到迷茫。尤其是他能够从之前陈协的所有举动之中看出,对方的目标就是荆州,对方绝对要拿到荆州的时候。
  刘表的疑惑蒯越从来不会疑惑,他早已经分析出,陈协想要掌握天下荆州是必夺之地。不如说不管是谁,想要争夺天下荆州都是必夺之地。既然如此,陈协一定会有所行动的。
  于是在陈协来到荆州之前,蒯越就已经开始为此做准备了。然后在看到他对刘表没有任何行动,跟随着他来到荆州的那些世家却开始行动时,蒯越就已经明白,陈协的目标原来不是刘表,而是荆州世家。他想要的是荆州世家的臣服,然后顺势就拥有了荆州。
  只是,就算分析出了这些又如何呢?蒯越依旧是迷茫的。他在思考着,他到底应该把这些分析告诉刘表,然后为荆州世家做出应对,还是带着蒯家,做带头臣服于陈协的那个荆洲世家呢?
 
 
第50章 
  皇帝这个名头真的很好用,毕竟其所代表的天然就是正统,是天下人一直追求的正统。那是终点,别人需要用其一生去追求的终点,而本身就在那里的人,只有走错了路才会失去这正统。
  而现在的陈协,想来是没走错路了的,自然也没失这正统。于是不仅仅像荀彧、蒯越这样的臣子面对他的时候会动摇,他的养名之路相比起其他人也要简单许多。寻常士子无法轻易拜见的名家大儒,他很轻易的就见到了。
  比如说那位看透了世间百态,选择隐居山林然后开了著名的颖川学院、教导学生的司马徽。
  “陛下开这书院,是打算为这天下寒门士子找一条慷慨大道吗?”
  手中捧着陈协以请教的姿态呈上来的皇家学院的计划书,司马徽抚着自己的长须,打量了一下陈协之后,这样询问道。而听到这话,陈协也只是淡然说道:“朕也不过是可用人才太少,不得不出此下策罢了。水镜先生应该知晓,朕可是把朕的妃子宫女太监都已经用上了呢!”
  其实说实话,对于司马这个姓氏,陈协天然心里就带着偏见,总觉得姓司马的都不是什么好人。没办法,司马懿司马昭全部都是臭名昭著的存在,尤其在陈协现在是皇帝的情况下,更没有办法不去忌惮了。不过这里面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名号“水镜先生”的司马徽。
  对于陈协来说,眼前这个人不能算是司马家的人,只是一个桃李满天下的教书先生,他只认“水镜先生”这个名号。而眼前这个人也没有辜负他的期待,司马徽看起来就是那种最古板的老先生,但是外方内圆,听到陈协所说的这话看样子其实没信,却也没反驳,只是笑着说道:“不管如何,老夫为这天下寒门士子先谢过陛下了。”
  明明是世家之人,却为这天下寒门士子感谢陈协。一听这话,陈协就知道自己没有找错人,顿时眼睛一亮,得寸进尺的说:“那不如,水镜先生来朕的皇家学院做个副院长?若能有水镜先生教导,想来朕这书院必定能出许多人才!”
  听见这话,司马徽哑然失笑。然后他只是看了看手中的这份计划书,说道:“陛下还是先把这些条件给落实了,再来请老夫吧。陛下的这些条件,其实也确实对老夫有些诱惑力的。”
  司马徽说陈协开的这皇家书院是为这天下寒门士子开辟一条慷慨大道,自然是有其理由的。那上面所给那些士子准备的各种政策,对司马徽都有一些启发,比如说所谓的奖学金政策,又比如说所谓的抄书制度。
  用考试的方法筛选优秀的学生,然后排名前几名的学生可以获得资金补助?这样一来,想来那些手头紧却刻苦有才的士子,学习条件能够好上许多!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方法公平!在颖川书院,司马徽也不是没有特意照顾过那些贫寒的士子,不过显然这种由他们自己努力然后收获资助的方式,要更好一些。
  至于所谓的抄书制度,则和造纸术有关。因为造纸术和印刷术本来没有打算交给杨彪推广,本来陈协是打算自己来的,所以他早已经在江夏的时候就传信在堵阳的人手制作竹纸了。于是现在,他甚至可以带着一刀竹纸,作为拜访的礼物送给司马徽。
  而他也没有打算一开始就推广印刷术,只是打算推广更加便宜又好用的竹纸。在没有印刷术的情况下,又要如何最大程度的利用这些纸呢?陈协就想到了抄书的办法。他打算让学院免费给那些士子们提供文具,也就是笔墨纸砚,当然是限量的。然后允许他们免费抄录皇家藏书,需要留一本抄录的书在学院,就可以拿一本回去。
  这样虽然比印刷术要慢,但是也能够尽快的把书籍给散播开来吧?而这么一个方法想来即可以暂时的不碰到世家们的神经,也可以为印刷术的出世做铺垫。这本来就是陈协为了推广这两个技术做的计划,就算交给了杨彪,有些事情还是要先做起来呢。
  还有许多更细节的制度,比如说食堂啊、宿舍啊等参考现代的学校建立的制度,司马徽一眼看过去,都觉得如果这书院真的建立起来的话,肯定是世子们的天堂。哪怕他是世家之人,也觉得若是年轻的时候能在这样的书院之中求学,也一定能够无忧无虑许多呢!
  那些一条一条的计划其实并不虚浮,都是可以实现的,但正因为新政策太多,反而让人担心他们的落实。想到这里,司马徽抬了抬头,询问道:“陛下打算把这皇家书院建立在荆州吗?”
  听见这话,陈协顿了顿,才肯定的说:“是的,这皇家学院就在荆州了。”
  这皇家学院在荆州,其实也意味着陈协最开始的国都也就在荆州了。他的人才培养基地在这里,他的重点项目都将在这里进行,于是政治中心也需要在这附近。
  至于这个书院到底会不会建立起来?在陈协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司马徽也能够明白他的决心了。他微微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又拿起了陈协放在他面前的两本书,然后打开一本看了起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读着这样的文章,司马徽沉默良久,然后抬头仔仔细细的看了看陈协。接着,他询问道:“这是陛下所写的吗?这篇文章,是用来开蒙的吧?”
  “这篇文章确实是用来开蒙的,但是虽然朕确实在其中出了力,可却也担不下写这文章的名头。这《千字文》其实大部分都是朕的妃子杨贵人的功劳,还有旁边的《三字经》也是的。”
  这样说着,陈协的表情有点心虚。他能说其实就是司马徽刚刚念的这前几句主要是他写的么?或者说是他背的。堂堂穿越者,连《千字文》、《三字经》都背不完整,还要让旁人帮忙补足,确实有点丢脸了。
  但这也没办法嘛,虽然在陈协穿越之前都开始流行国潮了,但是转过头去背《三字经》、《千字文》并且这么多年还没忘的,恐怕也没几个。实话实说,若不是《千字文》里面有一些与玄幻设定相关的东西,陈协都不一定会找出来看呢!就更别说背上那么两句了。
  总之陈协虽然总算把这东西拿了出来,但他敢肯定,司马徽手中的《千字文》肯定和他穿越之前的《千字文》大不相同。但是幸运的是,杨贵人虽然有点守旧和固执,文采却也斐然,是一个真正的才女。这《千字文》和原本的立意应该是差不多的,也足够开蒙所用。
  至少在司马徽这个教出了无数学生的老师看来,这《千字文》足够惊艳。只是他听到陈协说这话,也忍不住诧异的看了他一眼。这个时代把自己的妻妾的功劳直接当做是自己的男人很多,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理所当然,他没想到陈协居然会特意强调这其实是杨贵人所写。
  不过司马徽倒没有因此小瞧陈协,这个历尽风霜的老人反而对陈协更加的看好了。唯一有点麻烦的是,司马徽本来打算用这《千字文》替陈协扬名的,可是陈协既然这样说,显然不愿意用这两篇文扬名。
  但是若是眼前的陛下的话,好像也确实不需要仅仅靠这两篇文扬名。于是司马徽话风一转,这样说道:“杨贵人确实文采惊人,但是陛下也不至于妄自菲薄!陛下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可是将老夫当初也给惊艳到了的!”
  ……那句诗词,其实也是我背的。甚至我直接把那诗词本身的意思扭转了哦?把本来的爱情经典变成了君臣相背的故事了。
  听到这话,陈协只是越发的心虚起来,但他没有将这种心虚展露出来,而是面露忧伤的叹了一口气,说道:“朕宁愿朕不需要写出这样的诗词来。”
  听着这话,司马徽也有些沉默,感到有些唏嘘。他当然知道陈协当初的那一番话的,也正是那样一番话,才真正的替陈协扭转了名声,扭转了大家对他的印象。不然哪怕陈协是皇帝,以司马徽的名气,也可以拒绝见他的。
  不过只是叹息了一声,司马徽就又重新整理好了心情。他这样问道:“陛下当初那句‘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似乎只是半句诗词?陛下能否告诉老夫,完整的诗词是什么呢?”
  听见这话,陈协抬眼看了一眼司马徽,也能够明白他的意思。然后他亲手磨了一汪墨之后,用刘协所练出来的还算优秀的毛笔字,在自己所带来的细腻泛黄的竹纸之上,写下了完整的诗篇。
  然后《自嘲》这首诗,也在三年之后再次流传开来,真正的展现了陈协的志向,为其扬名。
 
 
第51章 
  陈协的计划,看起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也都在一步一步的实施着。在用世家对付世家、顺便用世家的相斗把一些用得上的发明创造流传出去、缓慢种田的同时,为自己养名,在现在不管是孙权还是曹操都腾不出人手的情况下,缓步积累自己的优势。
  这几个方面齐头并进,想来陈协不仅可以很快的掌握荆州甚至能够让荆州更往前发展一大步吧?而且,陈协自己一直都处于安全的位置,完美的执行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政策,很好的保护了自己。至少陈协自己,对自己最近的计划是找不出什么错误来的,觉得自己这些操作应该也能勉强够得上优秀的评价吧?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有时候意外情况,总是会在出乎意料的地方出现。
  “原来这句诗词完整的模样,是这样的吗?”
  北海,孔融拿着被特意宣扬出来的《自嘲》一诗,首先凝视着那标题短短的两个字良久,才又目光往下移去。等看完了短短的八行诗词之后,他才终于叹了一口气,转头问身边的一个小吏说:“你说,陛下这首诗词哪里写的好?”
  听闻这话,那小吏顿时一惊,顿时有一种被教师考教的感觉。不过还没有等他说话,孔融已经流出泪来,说道:“陛下这58个字,哪个字都好!陛下这诗词也是,这种风格,这种讽刺的风格,是前人所没有的!”
  若是陈协听到孔融的这个评价,恐怕会赞许的点头吧。毕竟那可是鲁迅先生啊!他的文他的诗,可不都是自成一体,独有其风格么?那讽刺的风格,甚至是可以唤醒一个百姓昏沉麻木的时代的!所以虽然他是近代文人,又怎么会比历史上那些古代诗人差到哪里去了?
  于是这首诗,当然会震撼每一个看到的文人!鲁迅先生就是不管在哪一个时代都会耀眼的存在!而被评价为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显然是有着这样的鉴赏能力的,所以更是被这首诗词所震撼着,然后共情着,忽然之间涕泪横流,觉得陈协这些年来果然太不容易了!
  他感慨着:“运交华盖运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么?陛下这些年来,确实运气太差了一点!不然以陛下的才华,何至于此?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是啊,我大汉已经到这种地步了,不过是用破的帽子遮面粉饰荣尊罢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