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回过神来的时候,这天下有识之士就已经完全能够明白陈协这么做的意图了呢,也就没有什么好惊讶的了。更何况陈协是将要重新将大汉的旧土收复的人,自然也要早早的避免之后各地州牧分割地方的局面。现在想想,陈协不这么做反而才奇怪吧?
只是陈协这么做的同时,也放出了一个信号。那就是他显然打算不再顾忌先帝,也就是他那个名义上的父亲了,准备开始对整个大汉的制度大刀大斧的改革。所以伴随着州牧制度的废除,陈协还顺势宣布了一些新制度的试行。那些制度的宣布,似乎甚至比州牧制度的废除还要吸引人的注目一些。
比如说现在,周瑜就忍不住把目光放在了陈协所宣布的一条新制度之上——
“三省六部制么?”念叨着这个制度的名字,周瑜陷入了沉思。
……
“三省六部制?”
看到这个制度的时候,杨修也愣住了。然后他就听到陈协在他耳边唠叨着:“是啊!正因为朕打算实行这个制度,所以就没有办法给你尚书令这个职位了呢。这可不是朕食言了哦?只是因为新制度里面,所谓的尚书和尚书令就完全是不同的概念了。”
陈协说这话的时候,微微有一点心虚。正因为他有点在意自己没有能够达成诺言,才会在这个时候解释一大堆吧?他明明知道当初承诺给杨修尚书令是为了什么,那明明是因为那是杨彪之前的官职,想用这种方法给杨修于肯定来着……结果现在却没做到呢。就算可以给杨修其他同等地位的官职,但那意义肯定也完全不一样了吧?
然而陈协没想到的是,听到他这样说,杨修反而却一点都不在意,而是眼睛发亮的说道:“那又有什么关系?我本来就不在意尚书令什么的!相比之下,陛下这个制度真的是好厉害,我已经非常期待能够正式实施的样子了呢!所以陛下打算给我六部的哪一个尚书呢?我都可以的!”
你这话说的,还真是“孝顺”啊……看着杨修这个把杨彪抛之脑后的表现,陈协忍不住抽了抽嘴角。不过说起来,恐怕杨彪自己都不在意吧?
毕竟,稍微有点见识的文臣都能够看出“三省六部制”的优秀之处,又何况是杨家父子呢?那可是在唐朝提出来了之后,虽然在后朝也有细微改变,却一直坚持到了清朝、在封建社会完全灭绝的时代的制度啊!能够参与到这样的制度之中,享受第一批红利,对于文臣来说,绝对是天大的荣幸!
不过就算如此,面对杨修所说的话,陈协还是忍不住想翻一个白眼。他有些没好气的说:“你怎么知道朕就准备给你一部尚书的职位呢?张口就来,你胆子怎么还这么大?”
“那难不成陛下不打算给我一部尚书的职位吗?”
听到这话,杨修依旧没有什么害怕的表情,而是嬉笑的说道。看见他这个样子,陈协也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好吧,朕确实打算给你一部尚书的职位,但是没有想好是六部中的哪一部。德祖,你自己说说是想做户部的尚书还是吏部的尚书?”
在这一刻,陈协不得不承认,虽然他一直都对历史上的蜀汉的成员有着好感,之前看起来也和刘备等人关系处的不错,但真正亲近的,还是那些和他在秦岭中一起度过了艰难的三年的人。明明已经过去了三年,但是杨修回来之后,他们之间却一点陌生都没有,以至于这样的话都能随便说出口呢。
不过,杨修也确实值得陈协拿出这样的态度就是了,就像董妃、伏皇后等人也值得他拿出真心对待一样。于是此时此刻,陈协甚至随便让杨修挑选自己想要的职位,而杨修,也毫不犹豫的开口了:“那么,我想做工部尚书。”
然而听到这话,陈协却愣了愣,然后他说道:“换一个,工部尚书已经有人选了。”
“工部尚书已经有人选了?”听见这话,杨修有些惊讶的抬头,问道:“是谁?谁比我还适合这个职位?”
事实上在陈协以前,就算三省六部制这个制度真的被拿出来了,大概工部尚书这个职位也不会被重视吧?可是在陈协的治下,这个职位有了特殊的意义,确实需要慎重对待。
毕竟陈协的那些现代的知识的运用,在三省六部制正式实施之后,大部分都和工部有所千年。所以坐在这个职位上,牵扯的东西一下就变多了,能好好的在这个位置上帮陈协忙的人,一定是陈协真正信任的、也很有能力的重臣。
杨修自荐这个职位,自然是觉得自己符合这个条件的,也打算在这个位置上大干一场,却没有想到陈协有其他的打算。他一时之间脑筋急转,开始想到底是谁在和他竞争呢?莫非是董妃?陛下用人好像不顾及性别呢。
若真的是董妃的话,杨修虽然会觉得有些遗憾,但还是会接受这件事吧。可是就在他这样想的时候,陈协却有些不自在的移开了目光,然后说道:“是诸葛爱卿。”
“谁?”听到这个名字,杨修一时惊愕的睁大了眼睛:“陛下您说是谁?”
第84章
“你就是诸葛亮?”
将作监里面,听到这句问话,诸葛亮从自己手中的资料中抬起头来,有些疑惑的看向了面前这个貌似对自己敌意不小的青年。他看了看这人的面貌和气度,已经对此人的身份有了一些猜测,却还是问道:“是的,请问你是?”
“我是杨修。”听见这话,杨修毫不客气的说道,并且对诸葛亮投以审视的目光:“我是陛下最亲近的臣子!在三年以前被陛下委以重任,去开括青州了!此时总算是完成了陛下委托,回归了襄阳!”
这句话说的,杨修的意图几乎都要溢出来了,几乎是个人就能够听出他的挑衅。不过没办法,杨修实在是忍不住啊!尤其在具体的查询了诸葛亮的相关资料之后!
他本来是真的没有听说过诸葛亮的名声的,相比起诸葛亮本人,反而是他的夫人黄月英在这几年名声更甚,毕竟那可是改良了织布机的黄大家。织布机在民间真的是非常实用,给黄月英带来了大量的名声,而黄月英同样也是陈协特意宣扬其名声、为女性立的标杆之一。
可是当杨修具体去查看的时候,发现其实黄月英有很多知名的发明,其实是和她丈夫一起合作制作出来的。而诸葛亮之前的职位也非常的有意思,将作少监!比他的妻子总左将的职位要高一等!陈协并不是会因为私人感情就排除了功劳安排一个人职位的人,所以,诸葛亮在发明创造上的能力至少和他妻子是比肩的!
然而这样一个人,这些年来却没有什么名声,好像被他的妻子完全盖住了光芒一样!杨修几乎是立刻明白,这是陈协在故意掩盖诸葛亮的光芒,故意把他藏到了现在!而在掩藏他的同时,诸葛亮的职位、功劳本身,也为他现在将要成为工部尚书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让其他人无法质疑!
诸葛亮本身的能力,杨修已经没有什么质疑了,他对陈协选择了诸葛亮作为工部尚书也没有意见,他相信陈协,觉得陈协一定是有他自己的考量在里面的。可是杨修无法接受的是,陈协居然会对一个臣子花这么多的心思!又是掩盖其光芒又是为他铺路,想到这一点,杨修没有办法不嫉妒!
这个人到底有什么样的本事,能够被陈协这样对待?想到这里,杨修越发挑剔的打量起了诸葛亮!
不过诸葛亮抬头看了看这样的杨修,却忍不住哑然失笑。然后他合上了自己手中的资料,温和的笑道:“原来如此,原来是杨修别驾当面,真是久仰大名。此时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看见诸葛亮这个态度,杨修也忍不住愣了愣。然后他有些迟疑的问道:“你知道我?”
“这是自然。”诸葛亮语气平和的说:“这三年以来杨别驾的功绩任何人都不能忽视呢,辅助玄德公完全夺得青州,并且将新知识在青州全面展开,使其哪怕一直在和曹操征战,人口与粮食、经济也一直在全面增长。青州治下的安宁,杨别驾功不可没。”
三年前杨修跟随刘备去往青州的时候,因为之前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功名在身,虽然跟在了陈协身边三年,却也只是刚刚出士而已,所以陈协没有给他封什么官职。然后等他和刘备一起到达青州之后,刘备就以自己青州刺史的职权,给了他一个主薄的位置。
但那是三年前的事情了,随着这三年杨修不断的立功,兢兢业业的为刘备打理青州,在对付曹操以及和陈协的接轨上面出了不少计谋战略之后,他早已经被升为了别驾,也就是陈协不出面的话,刘备能够私人给他的最高职位。而显然,不会有任何人对杨修拿到这个职位提出质疑吧?他显然是配得上这个职位的。
而这个时候,听到诸葛亮这样说,明明来之前还是满心的愤怒和嫉妒,这个时候杨修也忍不住被捧的有些飘飘然了。他有些不自在的别过了脸,然后又觉得自己这样做好像是示弱了一样,赶紧回过头来恶狠狠的说道:“就算你这么说,我也不可能对你有什么宽容的!我会很认真的盯着你,确保你确实能够配得上陛下的重视的!”
“如果你在工作上有什么失误的话,就别怪我把你的工部尚书的职位抢走了哦!”
这话说的,诸葛亮听着简直是不仅不生气,甚至是差点忍不住笑了出来!但他还是很努力的憋住了自己的笑意,看着面前这个以前被杨彪宠着、之后又被陈协宠着、到了青州之后又被刘备等人宠着,以至于现在都还有些孩子气的人,也同样柔和了眉眼,宽和的说道:“是吗?那看来我要更加努力了,不然就麻烦了呢。”
看见这样的诸葛亮,杨修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明明诸葛亮要比他年龄更小一些,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杨修就是觉得对方好像是以更高的位置看着自己。这种感觉,就像是陈协对待自己的时候一样。
他一时之间心里别扭极了,瞪着诸葛亮,生气也不是不生气也不是。最后,他的目光下移,忽然说道:“你在看什么东西?”
听见这个问题,诸葛亮也没有感到被冒犯,而是将自己手中的东西递给了杨修。然后杨修接过来打眼一扫,就忍不住露出了惊讶的神色来。
那确实并不是什么重要的资料,所以诸葛亮在这时给他看,好像也没什么。但是,那却是这些年以来陈协一些失败谋划的总结,而诸葛亮正在标记当新的制度实施之后,哪些东西可以重新开始推广了。
是的,这三年陈协也不是什么东西都推广成功了的,他在种田发展的路上也翻了很多跟头。这样多的失败甚至可以算作是寻常的事情了,至少相比起在军事方面只在董承上面翻了一个跟头,陈协在这些事情上面翻的跟头可多了。
比如说陈协在三年之前就整理了卫生条例,呼吁所有的臣民只喝热水,不过显然,对于缺少柴火的百姓来说这其实是很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在军营,就更缺少烧水的条件了,所以之前大家也都只是喝着普通河水呢。
当然,之后陈协就开始想办法寻找许多便宜的能够代替柴木的东西了,比如说他试图开发煤资源,弄了蜂窝煤之类的东西,但是在军队依旧没这个条件,也并没有能够惠及全民。这样的失败案例还有很多,说到底,其实都是发展还没有完全跟上去。
而诸葛亮整理了这些资料之后,则是标注了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下,陈协的那些想法可以重新推广。他写的非常详细,也很实际,这些东西完全展现出了诸葛亮这个人的能力,让杨修也忍不住露出了复杂的神色,然后重新看向了诸葛亮。
他想,诸葛亮确实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呢,而且确实也能坐稳工部尚书这个职位。同时最让杨修感到认同的是,对方真的在尽心尽力的帮助陈协,哪怕是陈协现在看起来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对方也在想办法帮陈协落实。
这样的诸葛亮,杨修似乎也真的没有办法说什么了。他看着这些资料,终于勉勉强强的说道:“……你确实能力不错,但这些想法,好像不仅仅只是工部尚书就可以做到的吧。”
“确实是这样。”诸葛亮眯眼笑了起来,说道:“陛下设置了六部,每一部都有其重要的职责,但是偶尔也需要互相配合呢!所以其他的几部也非常重要,就比如说,我非常希望在推广这些策略的时候,能够获得户部尚书的支持。”
听见这话,杨修又看了看诸葛亮,然后冷哼了一声,把资料还给了他,就起身离开了。一边走,他一边说道:“放心好了,这些政策,户部尚书一定会支持的。”
也就是说,这位杨公子打算领户部尚书的职位咯?诸葛亮笑眯眯的看着杨修离开的背影,打心底的感到了愉悦。然后接着,他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的资料,突然叹息了一声:“是啊,三年过去,玄德公等人也回来了呢。”
这是好事,毕竟刘备一派,几乎是完全站在陈协这边的,这三年他们早已经证明了自己,更何况刘备还是汉室宗亲。可是同样,这也确实给诸葛亮等人带来了苦恼。
毕竟这些人的回归,这也代表着陛下麾下的权力结构将又有了新的变化。而那些人又是诸葛亮比较陌生的,需要去重新接触、重新揣摩,然后才能更好的展开之后的工作的。
最明显的例子,眼前这不就是么?杨修可是刚刚回来,就跑来试探他了呢!所以可以想象之后类似的事情还会有的。
不过同样,他也很好奇这些人呢!这样想着,诸葛亮嘴角缓缓勾起了一个兴味的笑容。
第85章
当走近那间帐篷,闻到里面浓重的药味时,当初那个甚至敢当堂说要杀董卓的曹操竟然有了几分畏怯。他在那帐篷外站了很久很久,久到其他人以为他已经不会进去了的时候,才终于迈开了脚步,撩开了帐帘。
然后等走进去了之后,之前在他身上的沉重似乎一下就消失不见了。曹操在脸上挂出了一个往常一般的豪爽笑容,他一边大步往里面走着,一边笑着说道:“奉孝,我来看你了!”
听见这话,那坐在榻上的人也转过了头,看向了曹操,脸上缓缓浮出了一个笑容,也说道:“主公,你来了。”
但是曹操看着他的动作却突然一惊,他快步走上前来扶住了郭嘉,说道:“奉孝,你怎么坐起来了?快快躺下!”
“不用了主公,我感觉我现在很好。”这样说着,郭嘉反手抓住了曹操的手,坚持的说道:“主公,我有话要和你说,非常非常重要的话要说!”
听见郭嘉这样说,曹操看了看郭嘉现在的面色,也发现他现在确实脸色红润,相比起之前的病态的白,真的健康了不少——他的心中却一下更加沉重了,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这是郭嘉的回光返照。
53/83 首页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5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