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这话,诸葛亮沉默了一会,回答说:“是,臣能够明白。”
就算当初不明白,跟在陈协这么多年之后,已经知道他惯用的手段和能力,诸葛亮自然也能推测出当初他赏赐群臣的真正目的了。而在模型室外面的杨修,更是这件事情的参与者,自然也是知道的,甚至也是因此觉得陈协果然很厉害,是他心目中陈协是个好皇帝的佐证之一。
只是,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他们这样想着的时候,就听到陈协叹了一口气,说道:“现在,朕对当初的手段,微微有些后悔了呢。”
这是为什么?诸葛亮和杨修都大惊失色,完全想不明白!不过还没有等他们追问,陈协就继续说道:“朕当初将那些技术赏赐给世家们的时候,是想着就算世家因此实力提升了,也在朕的掌握之中!朕能够好好的制衡他们,让他们按照朕制定的方向走!”
“所以,就算知道那些技术会让那些世家获得传世百代千代的底蕴,朕也亦不以为意,将这样的技术当做诱饵丢了出去!用那样的方法,最快速的掌控了荆州,也把许多民用技术最快速的流传入了民间!”
当初的陈协也觉得自己没问题!他觉得前人之所以没做过这种事,只是因为手头没有像自己那样拥有那么多技术罢了。而他不需要考虑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问题,只需要发展国家,就这样把那些技术扔了出去。他当时甚至对自己的操作有些得意呢!
可是过了这么多年的现在,回首过去的时候,陈协虽然还没有后悔,却已经开始觉得有些不妥了。要说为什么的话,那就是——虽然他能够掌握那些技术以及得到了那些技术的世家,但是他的后继之人呢?
此时此刻,当终于有了女儿和儿子,开始需要考虑传承的问题时,陈协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自己一不小心为后继者留下了多么大的难题。自己作为穿越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没觉得那些事有多么困难,但其他人就不一定了吧?
就算可能小明空未来不打算成为女帝,小刘泰也可能不想继承皇位,但是无论如何,这个位置终究要传承下去,这个问题终究要考虑。然后当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许多事情也突然有了其他的顾虑,让人需要换一种方法去处理了。
这也是为什么,陈协明明非常信任刘备,却不得不开始降低对方的影响力,真的把他调往刘备没有基调的益州的原因了。
诸葛亮终于听明白了这些问题,门外的杨修也听明白了这些问题,然后忽然而然就觉得沉重了起来。这也难怪杨彪不会产生同样的疑问,毕竟杨修虽然已经有了家庭,却确实还不需要考虑继承文的问题呢,但是杨彪是考虑过的吧?
而从这个角度思考的话,陈协的做法果然没有错误呢。甚至他还笑着说道:“更何况,虽然朕很信任皇叔,却正因为要为了皇叔好,要稍微制衡一下啊!不然就算皇叔本人没有问题,跟随他的那些人也可能心态失衡,出现问题呢!”
就像曹操一样,因为被捧得太高而一步一步没有了退路,站在了不想要的立场之上。这个道理,也确实是陈协这么做的理由,想来刘备也能够理解的吧?
但是虽说如此,虽然有了第二个更好接受的理由,诸葛亮和杨修却依旧心情沉重了起来。他们一个看着身边的陈协,一个想着开会时的陈协,忽然发现,对方初见时身上的那种少年气,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被磨成了更温润的光芒呢。
这种更成熟的感觉,并不是说不好,却让人忍不住心情复杂了起来。熟识的人有了改变,这件事本身,就让人感慨万千呢。
然而陈协本身是不会注意这些的。解释清楚了之后,看诸葛亮没有再劝谏的意思,他已经笑着说道:“那么孔明爱卿,我们还是来思考一下可能发生的洪灾问题吧!”
第92章
事实上对于刘备的任命,情况确实没有到那么严重的地步。大概只有陈协身边的人,会察觉到他那一刹那的思考,发觉他做出这个决定和以往有所不同吧?发觉陈协这位皇帝,已经不知不觉成为了一个非常成熟的人了。
可是实际上,远离中央的人对于这道命令是没有察觉到异常的。就连刘备本人,都没有多想。甚至徐庶发觉陈协把他留了下来,还有大部分刘备集团的人留了下来的时候,还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声。
“陛下对玄德公可真是宽厚啊,居然就任由我们留了下来,让玄德公你去益州打仗的时候,依旧保留对青州的影响力,陛下确实对您非常信任了。”
“确实是这样。”想到陈协,刘备的眼中也闪过了一丝感动,说道:“没有想到陛下居然会认命三弟作为新任的青州刺史,若是有你辅佐的话,三弟应该能够做好的吧?”
是的,若是真的要打压刘备的话,其实把他调走不是关键,而是接任青州刺史的人是关键。如果接任青州刺史的人和刘备关系不太好,趁着这个时机重新收拢青州的势力的话,那才是真正的把刘备对青州的影响力全部拔除。可是,陈协却没有这样做。
那不是理所当然的么?陈协虽然意识到了自己之前的作为有些问题,有一种自己可以全面掌握状况但是换一个人做皇帝的话可能无法接手局面的情况,但也不至于真的就完全如那批想要打压刘备的那群人的意啊!那群人希望调走刘备之后,可以换他们的人成为青州刺史,以此来摘桃子。这种事情,陈协是不会允许的。
吃过了董承的教训,他确实在这种事情上面很小心了,但也不至于小心过度的程度。只不过除此之外,刘备看了看地图,脸上的神色却又露出了微妙的表情:“不过,陛下只是命令我去支援吗?看来陛下对于马超将军,不是很重视啊。”
可不是嘛,居然除了把刘备调为益州刺史以外,陈协对这场战争的唯一举动,就是给黄忠运粮运装备,再没有调其他的将军与军队过去了。然而刘备想要去往益州,除非乘坐安装有蒸汽机的钢铁巨舟,不然路程至少要一个多月!
换句话说,刘备到达益州的时候,马超的事情说不定都已经尘埃落定了,要么被黄忠给救下,要么就已经被曹操围杀。所以陈协这种行明面上可以说是信任黄忠,可是实际上,陈协也确实没有必须要把马超救回来的决心。
而对于这一点,徐庶其实也看出来了,表情也有一点微妙。不过虽说如此,他却也说:“不,陛下对汉中还是很上心的,你看,陛下派出了一支特殊的队伍呢。”
“但是,陛下是对汉中上心,不是对马超将军上心吧?”听到这话,刘备却抓住了徐庶的语言漏洞,点出了事实:“陛下看样子确实有加强益州军备的打算,可是这些打算都不是为马超准备的。”
没错,虽然陈协这次对益州的支援,基本上只有基础的军粮和装备等后勤支援,但是有一点非常特殊,那就是他派出了一个特殊的队伍过去。显然,他对于益州的地形还是很重视的,但是做出的应对却有点特殊。
他派了一支学院的队伍过去,带队的人是黄月英的父亲,黄承彦。这支队伍一看,就不是去打仗的。
……
“我们这次去益州,可是肩负着陛下的重任的!大家可要好好表现!”
临出发前,黄承彦在对自己带的这些学生们做最后的嘱咐。他说道:“此次路途遥远,甚至因为临近前线的原因,也危险异常!若是有人后悔,现在可是你们最后留下的机会!不然,你们甚至可能之后的人生,都在益州度过了!”
听见这话,这些青年们却没有一个人有退缩的表现,反而个个都神色坚毅。黄承彦所说的话他们早就知道了,但既然他们还站在这里,又怎么可能在这时退缩呢?
这一支特殊的队伍之中,除了一些护送这些人的二代小将们以外,其实都是一些特殊的研究人员。看是黄承彦带队应该就知道了,他们这一次出发的目的,主要是研究益州特殊地形下,如何更好的耕种、发明更多方便那里人民生活的器具、以及专门针对那种地形的军用器械。
换句话说,陈协这一次打算把他自己的优势发展到大山里面去。就比如说,这个队伍里面就带着“梯田”这样的研究项目,准备去往益州的。除此之外,陈协还提了一嘴原历史上大放光彩的“蜀锦”项目。
这对于益州来说当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怎么能说陈协不重视汉中呢?他果然只是不重视马超罢了。
而黄承彦也是明白自己身上的重任的,也相信自己不会辜负陈协的期望。至于队伍中书院里的学生,更是用考试的方法考出来的,不用担心他们的能力。
只不过虽然是考出来的,但是黄承彦依旧对这些人选有些担忧。他把目光投向队伍中的一群人时,停顿了一下,就再次说道:“益州那里可比不上荆州,条件非常艰苦!是在深山里的!你们可要慎重考虑!”
听见他的再次强调,被黄承彦重点注视的那群人有些忍不住了,其中一个张口就想要说些什么,被她的同伴给拉住了。这样的异动自然也落入了黄承彦的眼中,但他看依旧没人出来之后,还是叹了一口气,然后指挥着队伍出发了。
等队伍正式出发了之后,孙尚香才有些不耐烦的拉了拉自己的袖子,没好气的对旁边的刘婕说道:“你拉我做什么?他那样子,可就是在说我们!他定是不想让我们也跟着一起去益州,要我们知难而退呢!”
然而听到这话,刘婕却脸色沉稳的说道:“难道不是正因为如此,所以才不能在那时当众反驳黄公么?那样黄公不就有理由将你甚至我们留在了荆州吗?”
听见这话,孙尚香也总算是压住了自己的脾气,觉得刘婕说的有道理。然后孙尚香很是愤愤不平的说:“就连陛下都允许我们一起出发了,朝堂之上现在也已经有许多女官了,怎么这群男人,还是一副瞧不起我们的样子?黄公明明自己的女儿都那么优秀,怎么也是这样的人!”
“慎言!”刘婕再次皱眉提醒孙尚香说,然后叹了口气:“大概那只是因为,黄大家的丈夫不介意她做官,于是黄公也没有说什么吧。对于我们这样的,人们还是有偏见的。”
没错,刚刚黄承彦之所以是那样一副犹豫的表现,是因为这支队伍里面有一些女士。秉承着这个年代男人对女人的基本偏见,黄承彦真的很不想让她们一起跟着去,想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可是偏偏里面有一些人的身份,又是他不好去教训的。
比如说孙尚香,作为孙权的妹妹,在东吴归顺大汉之后,就来到了书院学习,然后现在也要求一起出发。再比如说刘婕,作为刘备的女儿,也不敢有人小瞧她,哪怕心里其实对她很轻视,但慑于刘备的现在的权势,也不敢说什么。
而其他书院的小姐妹们,也是在孙尚香、刘婕这样身份特殊的女孩的庇护下,才能够进入这个队伍。她们其实隐隐约约都听到旁边的男士在小声讨论着,有人说着:“这群大小姐怎么也跟着一起来了?她们不留下来嫁人,去益州做什么?到了益州应该很难嫁出去吧?”
这大概就是这支队伍里男生们的主流思想了,甚至其实是这个社会依旧还有着的思想——女孩子读什么书,做什么官?反正还要嫁人的不是么?像黄月英那样嫁了人之后,夫家允许还能够做官的人少之又少,她们现在在做些无用功!
这些言论,女孩们真的是听着心里憋屈极了,却又没有办法和每个人一个个的反驳过去。明明他们在学校里的功课也是优秀的,明明董妃、张立春等人都已经证明了女人也是能够有很大的本领的,怎么这些男人,依旧是这样想的呢?
然而实际上嫁人这道坎,果然还是拦了不少人。队伍中像孙尚香这样打定主意不嫁人的女孩子其实是少数,大部分是像刘婕这样其实已经出嫁了,然而丈夫早死连孩子都没给他留一个的女人,以妇人的身份进入这队伍的。
所以对这些女孩子们来说,前方的路途果然还是非常的艰难呢,但是她们依旧在往前走着。刘婕很认真的对孙尚香说:“没关系,我们只需要散发光芒,散发出就连这些人都必须承认的光芒,就可以了。”
她们正是为了这样的目的,才决定抱着可能再也回不了家乡的决心,前往益州的。
第93章
“朕果然不是一个能够主动出击的皇帝呀。”
听到陈协这句感慨,诸葛亮有些疑惑的看了过去,忍不住问道:“陛下,为何突然这样说?”
“没什么,朕只是发现,就算有多余的粮食,朕也打算将之用在后面的洪灾准备之上,而没有打算用来打仗就是了。”一边这样说,陈协一边垂下了眼睛看了看自己手中的账本:“这样的朕,在收复旧土上,似乎确实缺乏一点积极性。”
就是这么一回事,面对其他人都觉得已经足够充足的粮食与军备,认为已经可以主动出击攻打魏国的后勤,陈协却总觉得,这就可以了吗?明明并不是自己土地上的所有百姓都吃饱了穿好了,甚至马上还有洪灾需要应对,怎么就有人说有富余的钱粮可以打仗了呢?
在人民的生活水平上,陈协好像一直都没有办法真正的和这个时代相妥协。在所有人看来已经能够让百姓吃饱穿暖的水平,在陈协看来却远远不够。这样的情况下,陈协真的是恨不得把所有的钱都用在让人民富裕起来,又哪里能够挪动这些钱粮,去主动出去打仗呢?
仔细想想,陈协就发现过去自己收复旧土的时候,要么就是用大义的名义让其他人主动投靠,要么就是积攒了钢铁巨舟之后确定用不了多少钱粮于是碾压过去。除此之外,就是刚刚掌权的时候获得了一块不能不管的飞地,所以为了能够收回那块飞地,才稍微积极一点罢了。
然后当魏国建立,自己所有的国土也算是稳定,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发展之后,陈协就变得有些消极了。以至于这五年过去,魏国到处打仗,但是大汉的边界线却没有什么改变呢。
这样的自己,想要在这个年代就帮后代统一全球让后世人不用学英语什么的,肯定是做不到了。陈协心知肚明这一点,不过就算如此,收复原本的土地这件事还是要做的,这是自己基本的责任呢。
所以看了看地图上的长安和洛阳之后,陈协还是勉强问道:“孔明爱卿,如果要北征的话,朕应该怎么做比较好?”
事实上对于汉中那边的战局,陈协也并不是完全不上心。但是果然,相比起把目光放在马超这一个人身上,陈协的目光整体还是放在魏国身上的吧?他的目标从来不是救援从凉州逃过来的马超,而是灭掉魏国整个反叛势力。
这几年,其实大汉也是这样做的。魏国因为在水战上面有不可忽视的劣势,所以已经放弃了往荆州扬州这边的水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汉就放弃了和他们的陆战。现在朝堂里的大臣对刘备感到隐隐不安,想把他调出青州,果然也是因为这几年刘备对魏国征战,获得了许多功劳吧?
58/83 首页 上一页 56 57 58 59 60 6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