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无憾过来只是表明自己的立场,发现沈无霁压根就不关心后,他把剩下的米糕都打包一同带回齐王府,惹得沈无霁对着空荡荡的盘子无语凝噎。
江敛处理完公务回府,见沈无霁一脸不开心地坐在走廊栏杆上发呆,好笑道:“我让人从云肆又打包了份米糕,放到小厨房了,去吃吧。”
沈无霁瞅他:“你怎么知道?”
江敛忍俊不禁道:“齐王去翰林院查资料,顺带问了我米糕是怎么做的,说很好吃,下次继续来抢。”
沈无霁:……
他幽幽道:“老实交代,你是不是把齐王的财产都贪了?好歹是个亲王,怎么连个米糕都买不起!”
说话骂骂咧咧,但语气中对弟弟的溺爱之意一分不少。
江敛抿唇笑看他,也不发表评价。
沈无霁蹦起来站直,背着手一脸正经:“赶紧的!凌素回信了!”
凌素,凌家唯一尚在京城的京官,御史台侍御史。
因为在御史台任职,不受宋寒的掌控,这才勉强能保住官职。
之前御史台受晋王谋逆的牵连,自上到下都被清洗了一番,凌素平常被宋寒打压接触不到核心权力,反倒在清洗中活了下来。
这些年来宋寒疲于和柳国公争权夺利,慢慢放松了对凌家的压制,后来凌家拿到血书,立刻咬死了户部众人。
凌素检举有功,虽然狠狠树了一波敌,但也因此进入到御史中丞的候选队列。
御史这个位置,要么稳,要么莽。
凌素先是维、稳派,后来有了人撑腰开始莽头莽脑,这两年可以说凡他出手,非死即伤。
而在大家都忙着各自站队的时候,凌素终于接到有关血书后续的任务,以及信末的留名
——沈无霁。
收到信后,凌素如何狂喜,如何千里迢迢也要和家族分享喜悦的事情略过不提,他马不停蹄地开始收拢各方证据。
自丞相入宫与沈周如彻谈一下午后,有敏锐的人嗅到了几丝不对劲。
平静的日子勉强维持了三天。
第三天,沈无霁和江敛腻歪在一起去上早朝,到了皇宫才依依不舍地分开。
沈无霁走在前方,刚准备进入大典,就与沈无憾遣来匆匆报信的人擦肩而过。
随从低声快语道:“皇上派丞相和吏部彻查叛军作乱时,各大商行给叛军提供物资的情况。”
战乱时为了保全自身,哪家处在叛乱处的商行没有给叛军提供过物资?
湖奉商行也好,青寺商行也好,云际商会也罢,哪怕是柳国公手下远在文、康二州的商铺都曾被迫给谷亲王筹集粮食。
闻言,沈无霁神色未变,颔首道:“我知道了,让齐王安心便是。”
战后重建秩序崩塌,沈周如不敢动维持民生的各大商行,现在查这个,不过是寻个发难的理由。
报信的随从快步离开。
沈无憾已经等在大殿内,皱着眉头看依旧闲庭漫步的沈无霁。
“有必要急成这个样子?”沈无霁笑。
沈无憾沉声道:“我是出门时才收到的消息,这次瞒得很紧,多半是冲着你我来的。”
能让他寻不到一星半点消息,说明动手的全是丞相的人,来者不善。
沈无霁耸耸肩膀:“丞相一直都在背地里搞事情,这只是为数不多的一件,就看着吧,这段时间闹子绝不会少。”
沈无憾眉头皱得更紧。
两人匆匆说了几句,沈周如便在朝臣的簇拥下走上了皇位。
一贯有些无聊的早朝开始了。
沈无霁照例在旁边昏昏欲睡。
他的懒散惹得旁边御史台的一些官员频频皱眉,要不是忌惮他的身份权势,只怕已经有人要站出来弹劾了。
“陛下——臣有本启奏!”
宋寒手持笏板走出队列,高声道:“受审叛军称他们攻城时,经常性有商行为其提供行军物资,且份量充足,保证了叛军前期攻城所需。”
沈周如肃声问:“是哪几家商行做这丧国辱民的事情!”
“青寺商行、湖奉商行、旋光商行、折花商行、闵锐商行……”
宋寒一连念了十来家商行的名字才算停。
他高举笏板,声音肃然:“虽然诸多商行是受叛军要挟不得不背弃家国,但终归是不/良之举。陛下赏罚分明,对那些在守城时出力相助的商人当赏,对于这些自保求活的商行当罚。”
宋寒口中的商行一说出来,少数官员脸色微变。
商行做大后都会寻个官员互利互惠,能被叛军盯着要挟的商会,哪一家不是有名有姓?
柳国公派系的大理寺丞忍不住站出来道:“陛下,叛军作乱乃特殊情况、况且据臣所知,叛军购买粮食都是按正常的钱粮交易进行,没有自愿供给一说。”
“叛军作乱的时候为了师出有名,只会暗地威胁商行,而不是明目张胆的抢夺。就算商行赌一把拒绝给叛军提供粮食,也分不清过来过来购买粮食的人是否是叛军。”
有人附和道:“是啊,况且前期大部分粮食物资都是谷亲王的产业。他本就和其余商行有交易往来,若以行军物资的出处就妄下定论,属实不妥。”
沈周如看向宋寒,“丞相,其中细则是否如他们所言?”
宋寒点点头,又摇头道:“陛下,是否自愿可不好评论,据臣的调查可知,谷亲王确实并未对当地商行有过抢夺、逼要等行为,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也正因如此,那些一直向叛军提供交易渠道的商行更加可恨!”
吏部主事反驳道:“那也应该查主动提供、长期提供的商行!行军物资都属大宗交易,非龙头商会几乎都无法提供,丞相所言的商行中大多都是各州本地商行。”
沈周如也跟着点头:“是啊,丞相,符合吏部主事所说的商行,又有哪些?”
“那就少了许多。”
宋寒慢声道,“主要以各地龙头商行为主,比如文州的湖奉商行,康州的青寺商行,云州的闵月商行等。其中属湖奉商行提供的物资最多,而青寺商行在安州给叛军大开方便之门,几乎一手包揽了叛军攻城后在当地安营扎寨的所有需求。”
闻言,不少中立官员都皱起了眉。
御史中丞厉声道:“此青寺商行明显是叛国之举,陛下!对于此等商行该严惩不贷才是!”
宋寒继续道:“湖奉商行商总名为罗然,当时负责管理安州地区商行的人名陈河,原来是……宫中的太监。”
第119章
‘太监’两个字, 如同往热锅里浇冷水,让满朝的官员都炸开了锅。
“陛下!这太监出宫行商,有违宫规!”
“那若是已经养老归乡的太监呢?还不许人做点生意买卖?”
“青寺是老牌商行,这太监能做到安州商总的地步, 必然是出宫之前就有了联系, 宫规规定太监、宫女不得私做买卖, 这种情况绝不容股息。”
“这太监是什么身份?若他负责采买,怕是一早就于宫中中饱私囊,实在是国法、宫规且不容。”
“……”
众人议论纷纷,太子派系和中立的官员义愤填膺,连属于沈无霁和沈无憾这边的官员都有些被带动得加入议论的队伍。
沈周如很满意这样的效果, 开口道:“那太监多大, 为何出宫, 原先的宫中是作何的?”
朝臣安静下来,全部盯着丞相看。
宋寒重声道:“那太监今年二十有六,因伤病被司礼监迁出宫,原是恭王殿下的贴身太监。”
……?
刚刚议论不休的满朝文武顿时鸦雀无声。
大家下意识看向前面老神在在的恭王殿下,感觉舌尖泛苦。
感情青寺商行是恭王的!
这该死的宋寒!就知道给他们挖坑!
齐王所属的官员们纷纷缩了下脑袋, 他们刚才可没少批判青寺商行。
沈无憾讶异地望向沈无霁, 目露震惊。
自回朝到现在,沈无霁所展现出来的都是行兵打仗的军事能力, 至于钱财物资, 大家都下意识以为是誉佳商行在背后出力。
沈无霁和江敛, 一武一文, 一权一商, 正好完美搭配。
谁成想,沈无霁居然有个青寺商行!
众人震惊的时候, 皇座上的沈周如险些乐开花,他面上不显,厉声质问:“恭王!这太监是奉你之命经营商行?国难关头,你怎能容忍如此奸佞!速速将他抓捕归案!”
沈周如朝沈无霁发难,朝臣彻底安静下来,大气不敢出一声。
他们越发觉得这父子间的关系很有问题。
原先他们以为恭王在皇上的庇佑下留了命,远离夺嫡中心,外出发展自己的势力。
现在看来,怎么怪怪的?皇上忌惮恭王,比之之前忌惮太子、晋王、齐王都要厉害。
众人屏气凝望的时候,沈无霁淡淡叹了声,抬头望向胜券在握般的宋寒,淡声问:“丞相,你说的这些事情,证据何在?”
“若只凭你这三言两语就要定一个老牌商行的死罪,那本王可以随机点名,让被点的每一个人都下大狱。今日这般场景,让本王不由得想起多年前海隆将军被诸多谣言绯闻缠身的时候,按那时的情况来看,莫不是下一个环节,就是你宋寒以身鉴明,血洒朝堂?”
“恭王殿下慎言!”宋寒面如凝霜,冷声道,“今时不翻旧案——”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先人可早有言在。”
“恭王殿下休要扰乱重点!”
宋寒拉高声音,眉头紧皱,“现在是说青寺商行助纣为孽,叛军叛国的事情!”
沈无霁微笑:“给本王证据。”
宋寒猛地转身,昂头直视面色已然铁青的沈周如,大声道:“陛下!请允臣传人质上朝!”
沈周如:“允。”
所谓人质,就是尚活着的安城叛军指挥。
叛军指挥蓬头垢面的被推搡着上了大殿,在一众人的注视下颤颤的跪了下来。
宋寒厉声问道:“万韩!赞助你等在安州安营扎寨是哪家商行!”
万韩沉默了一会儿,在宋寒的催促着声音沙哑道:“是青寺商行。”
宋寒又问:“那管事的是不是叫陈河?是个太监。”
万韩诚实地摇头道:“只知道他叫陈河,具体不清楚……”
宋寒便扭头盯住沈无霁:“恭王殿下,这人证你可还满意?若您再不认,还可去刑部仔细看看安州和青寺商行互相往来的信件、账本,那些可都是实打实的罪证!”
“哎——”沈无霁忍不住叹了声,似笑非笑道,“宋丞相,要是青寺商行真的叛了国,我还会把安州的东西原封不动的保留交到你们手上?”
宋寒紧绷着脸,一言不发地看着他。
沈无霁瞥见他的平静,冷笑了下。
这老东西绝对还有后手,那就一样一样的来。
沈无霁回身,在众朝臣及身后那人虎视眈眈的注视下,望向万韩:“叫万韩是吧?现在,本王问,你来答。”
万韩深深低着头,颤了下。
沈无霁淡声道:“既然你为玄州叛军主将,那本王问你,玄州被收复时,第一个打开城门的人,是谁?”
万韩嘴巴动了动,尴尬道:“不知、不知道……”
宋寒眉头紧皱:“恭王!这个问题——”
“那玄州城门被攻破前,是谁被通州军援军抓捕,要求你出兵救援!”沈无霁猛地提高音量,将宋寒的质疑完全盖了下去。
万韩又颤了颤,忽然恍然大悟般猛地仰头瞪视沈无霁:“祁森,是祁森,你们——”
沈无霁笑:“反应过来了?祁森是什么身份?”
“祁森!三木镖局镖头!都是你们的人!”万韩愤怒懊悔的声音从牙关里挤了出来。
沈无霁又笑:“三木镖局是哪家商行的分属?”
万韩咬着牙道:“青、寺!”
沈无霁笑意微淡,平静道:“现在才想通,玄州在你手中被攻破是应该的。”
万韩被这句话臊地浑身发抖。
其余人听得摸不着头脑,皱眉地看着他们两人。
沈无憾迷茫道:“所以,这跟青寺商行有什么关系啊?”
沈无霁回答他:“三木镖局与青寺商行为一体,祁森是三木镖局的镖头。”
“在通州援军赶往玄州的时候,祁森故意送到大军跟前被俘,给大军指路。”
“三木镖头失踪,陈河以青寺商行的名义让万韩出兵寻人,万韩表面答应但没放在心上,只派人保护陈河。”
“不过很可惜,陈河是内应,万韩派给他的人带着令牌,陈河用这些令牌开了城门。”
寥寥几句话把安州当日的惊险描述得清清楚楚。
大家忍不住又看向宋寒,视线中带着几分批判。
没查清楚就乱来,岂不是伤了这些功臣的心!
宋寒冷着脸没说话,只看着沈无霁。
沈无霁和他对视,要笑不笑道:“引攻城军绕开叛军守卫的是祁森,以商会人员被抓为由扰乱安州城中布防的是青寺商会。”
“在攻城军兵临城下时大开城门迎援军入城的是陈河。”
“在京城自顾不暇,官员贪墨军粮时冒死为玄州运送物资的是三木镖局。”
“玄州、安州、通州三地物价飙升,主事者无瑕顾忌偏远地区时,散尽商行积蓄稳定粮价、提供战时物资的、还是青寺商行。”
他神色陡然锐利,环视周遭一圈神色凝重的官员,利剑般的视线缓缓落到座上的沈周如,冷声道:“若是诸位想审判青寺商行,那本王就先和诸位好好掰扯一下这到不了边关的军粮、弃城而逃的将领,放纵奸商哄抬物价的地方官员!”
101/109 首页 上一页 99 100 101 102 103 10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