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摄政王只想篡位(穿越重生)——楼见溪

时间:2024-09-02 19:10:15  作者:楼见溪
  *
  康安今日陪同谢祁来皇宫,目送他进宫以后,一直等在宫门处。
  到了下朝的时辰,群臣鱼贯而出,可仍不见自家王爷的身影。眼看着时间匆匆流逝,不由得担心起来。
  他正琢磨着去打探打探情况,一抬眼,终于见到姗姗回迟自家王爷。
  康安忙迎上去,低声问:“王爷怎的出来的这般迟?可是今日之事出了差错?”
  “很顺利。”谢祁轻描淡写道,“出来时碰见陛下,留了会儿。”
  康安松了口气,护送谢祁坐上马车,等马车徐徐驶进闹市,才心有余悸道:“王爷此举虽能让太上皇无暇顾及摄政王,可着实冒险,万一太上皇——”
  “所以本王才要在金銮殿上当众质问。”谢祁闭目养神,语气缓缓地给康安解惑,“谢杨心计毒辣,却太过看重声名。十几年前,他就是为了博得一个好名声,才会说下那句‘归还皇位’的承诺,也让本王有机可乘。他被声名所累,绝不会在迟暮之年,让他苦心维护多年的声名断送在本王手里。”
  这话一出,康安面上的担忧愈发浓重:“可太上皇允诺归还给王爷皇位之后,从未放弃过暗害王爷。”
  “所以啊,”谢祁语气悠悠,“这段时日,让底下的人都警醒些。”
  康安:“……”
  *
  勤政殿。
  谢杨疾步走进殿内,不知是累的还是气的,面上通红,一进殿就狠狠砸了博古架上做工精良的青莲瓷瓶。
  侯在殿内的宫人战战兢兢地退下。
  不多时,一道人影悄无声息地闪进殿内,在谢杨身前跪下。
  谢杨沉怒不已,眼中流露出难以遏制的杀意,狠声道:“谢祁不能再留,你去,带着能激发他体内毒性的药,这次定要斩草除根!”
  顿了顿,垂眸俯视着单膝跪地的人,警告道:“不要再让朕失望了,承光。”
  【📢作者有话说】
  宝贝们情人节快乐!
 
 
第106章 行刺
  先皇太子病愈,在金銮殿当众询问归还皇位一事,不仅在朝臣间掀起轩然大波,消息不胫而走,就连市井民间也是议论纷纷。
  当年先皇太子因生父驾崩,因年弱无力,将唾手可得的皇位拱手让给叔父。叔父百般推辞,虽说最终还是承继大统,但践祚当日,为昭显其并无鸠占鹊巢之心,特下明旨,承诺在先皇太子及冠病愈后,便将皇位物归原主。
  这桩“叔慈侄孝”的事迹至今仍在民间誉作美谈,广为流传。
  百姓或许不关心谁当皇帝,更不清楚朝堂间的暗流涌动,但他们都有着大同小异的朴素观念:
  既承诺了要将本就属于我的东西归还,那便不能言而无信。
  消息最初传扬开来的时候,百姓不约而同地想着,既然太上皇早先便承诺了要归还皇位,如今先皇太子病愈,又有智识过人的摄政王亲自教导,那他重登皇位便是理所当然之事。
  可当将近一月的时间过去,这桩事仍没有下文时,百姓渐渐觉出不对之处了。
  十五年的时间说短不短,可说长亦算不得长。当年亲身经历过这桩“禅位”之事的百姓大多都健在,稍一回忆,再三三两两的闲谈一二,便能将许多往事拼凑得七七八八。
  太上皇年轻时,素来有逍遥恬淡的美名。可就是这样一个遍游四境、行踪不定的人,却能在先皇骤然去世时,分毫不差地出现在盛京为其料理后事,又十分巧合地碰上本该登基的先皇太子染病主动逊位,再顺理成章地成为新皇,怎么看,都幸运得有些过头。
  若单只有一桩尚且可以用“巧合”二字解释,可当“巧合”多了,难免就引人怀疑。
  有人猜测,太上皇当年所谓归还皇位的承诺,只是信口胡诌,压根儿没准备兑现;也有人猜测,太上皇远没有表面上那般淡泊名利、不慕权势;更有甚者,怀疑起当年的种种巧合都是太上皇故意而为……
  一时之间,关于此事的讨论甚嚣尘上,屡禁不止。
  甚至于,预测太上皇打算何时兑现承诺反而成了盛京民间的一股风潮,引得百姓翘首张望,齐齐等着下文。
  这股浪潮从盛京涌向四面八方,不仅没有止息,反而有愈演愈烈的架势。
  就连骆修文这般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也略有耳闻。
  起初他以为是谢王爷为了向太上皇施压,刻意造势,是以并未放在心上。
  可当马车行在长街上,又有相关的言论传进耳中时,骆修文觑了眼倚着车厢壁闲适翻书的人,终于没忍住出声感慨,叹王爷此计果然妙极。
  毕竟如今民心所向,纵然太上皇有心置之不理,在民声鼎沸的形势下,也不得不回应。
  除非他再也不想要任何的好声名。
  谢祁慢条斯理地翻了页书,轻描淡写地道:“这桩事本王并未干涉。”
  骆修文愣了下。
  一旁的康安笑着解释:“骆公子误会了。市井间热火朝天的议论皆是百姓自发传扬,王爷并未命人在暗中推波助澜。”
  骆修文闻言微讶:“单只是百姓口口相传,居然能有如此声浪?”
  “人嘛,谁还不爱凑个热闹。”康安露出一个轻快的笑,半掩着嘴,神秘兮兮地道,“况且,王爷打小名声就好,病了多年,百姓都怜着他呢。”
  经他一提点,骆修文便瞬间了然。
  人的性情复杂难解,偏偏“怜弱”是其中最不容忽视的一面。
  谢王爷少孤失怙恃,又染病多年,几次从鬼门关前走过,百姓本就对其颇为爱怜。再加上他仰承先皇仁政的余荫在先,又有逊位大义在后,多年来洁身自好,从未有过行差踏错之举,百姓怎会不下意识偏向于他?
  而太上皇堂而皇之的毁诺之举,更是让百姓对谢王爷的怜惜增至巅峰。
  市井间的热烈讨论,何尝不是另一种声援。
  倘若有官员在苗头刚起时就出手镇压,就不会变成眼下这种局面。偏偏负责此事的禁军和大理寺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此一来,这股声浪演变成如今这副群情激愤的情势,倒也在情理之中。
  骆修文慢慢捋顺思绪,神思还未清明,康安骤然间紧张高呼:“王爷小心——!”
  喧嚣中似乎传来羽箭破空之声。
  他还未回过神,猛然间就被人扣着肩膀摁下来。尖锐的箭镞险险擦过他的耳侧没入车厢壁,耳畔只余羽箭铮鸣之声。
  骆修文死里逃生,额上生生冒了层冷汗。
  马车尚未驶出长街,光天化日之下骤然生变,周遭的百姓无不惊恐逃窜,骏马嘶鸣,摊位四倒,原本井然有序的长街眨眼间就乱作一团。
  行刺之人一箭未中,挽弓拉箭,更多泛着寒光的冷箭朝马车袭来。
  马匹受惊失控,疯了似的在长街上横冲直撞。
  “跳。”谢祁冷静出声,松开手,率先借力跳下马车。
  回过神的骆修文和康安紧随其后,不待站稳,扎满羽箭的马车就已奔出视线。
  “王爷!”康安踉跄着挤过去。
  谢祁身姿颀长,站在慌乱的人群中,显得分外镇定:“本王无碍。”
  他说着,抬眼望向三丈开外已经和人缠斗在一起的行刺之人。那人穿得寻常,面上覆了层普通至极的面具,遮住泰半容颜。
  康安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心有余悸道:“幸好子平来得及时。”
  街上喧闹不止,好在行刺之人已经被韩子平率人缠住,段广阳亦亲率禁军及时前来安抚百姓。
  谢祁只看了片刻便敛回视线,沉声道:“先回府。”
  *
  长街距摄政王府还有一段距离。
  马车不知所踪,此处风波尚未平息,更是无马可乘,三人只得步行回府。
  他们虽走得不慢,可到底比不上乘马疾行。刚到正厅,韩子平便带着浑身被捆缚的刺客前来复命:“王爷。”
  谢祁应了声,不紧不慢地轻啜口茶,才起身缓缓走近被迫瘫软在地的刺客。
  他抬手抽出韩子平手中的长剑,剑刃锋利,不断逼近刺客的颈间。
  刺客似乎并不意外,在捆缚中用力挺直身子,引颈就戮一般闭上眼。
  “你以为本王会杀你?”谢祁意味不明地笑了声,锋利的剑刃上移,贴在他的耳侧。紧接着,手腕一转,挑断耳边的丝线。
  下一瞬,紧紧覆在面上的面具再无支撑,倏地掉落,面具之下的真容终于露出水面。
  “范承光?!”康安惊讶出声,满脸的不敢置信。
  向来稳重的韩子平亦面露讶然。
  谢祁微眯起眼,仔细打量他的相貌。半晌,缓缓道:“范承光在端州时已经命丧本王之手,你又是谁?”
  刺客眸中飞快划过一抹愤恨,绷着嘴缄口不言。
  反倒是一直沉默的骆修文,在这时忽然出声:“我见过你。”
  正厅中的视线齐齐移过去。
  骆修文笃定道:“洪曦十三年,你去过江楚。”
  洪曦十三年,正是江楚瘟疫横行之时。
  谢祁垂眸打量着眼前的“范承光”,手中的剑刃从他的侧脸划过。半晌,语调平静道:“你们是双胎。”
  范承光早已亡在端州,他和韩子平都亲自确认过,绝不可能有差错。眼前这人面上并无其他面具,又和已经亡故的范承光长相一般无二,除了双胎,谢祁不做他想。
  “你倒是比你的兄弟沉稳些,他临死前,可没有你这般默不吭声。”谢祁回忆似的出声。
  “范承光”仍是沉默,可周身的气息却是一变,呼吸声不可抑制地急促起来。
  谢祁恍若未闻,依旧云淡风轻地说着:“你不开口也无妨,到这个地步,你的主子已然黔驴技穷,也不枉本王以身作饵,冒险诱你现身。你放心,待除去你的主子,本王会亲自送你赴黄泉,也不算辱没了你们主仆三人的恩义。”
  “范承光”低低一笑,哑声道:“我记性素差,许多事已经忘了十之八九。恭顺王纵是昼夜审问,也只是白费功夫。”顿了顿,话音一转,道,“不过有一桩事我记得还算清楚,倒是可以向王爷透露一二。”
  他浑身被缚,只有脖颈尚能移动。如今他抬首,对上谢祁的视线,风马牛不相及地问道:“太上皇三月间在范阳养病的时候,摄政王可还安好?”
  “你也要拿摄政王来威胁本王?”谢祁面上的温和笑意顿敛。
  “范承光”或许听出了言外之意,或许压根儿就没入耳,只自顾自道:“想来那时间摄政王的身子应当也不大安。毕竟太上皇都已经病得卧床不起,摄政王又怎会幸免于难呢……”
  谢祁心口猛然一紧,声音也冷下来:“你这话是何意。”
  “恭顺王身侧既有江楚疫事中的幸存之人,又擒了冯章,难道他们都没有告诉王爷?”他的视线滑过骆修文,最终落在神情冷凝的谢祁面上。
  仿佛压抑了许久终于可以一解心中愤恨,他眼中凶光毕现,死死盯着谢祁,阴狠着声音,一字一字道:“当年江楚之事,名为瘟疫,实则是蛊虫失控。同命同源的蛊虫,母蛊既亡,子蛊亦不能独活。”
  “太上皇就在勤政殿,恭顺王有心冒天下之大不韪手刃叔父——”他顿了顿,声音讽刺,“可你敢吗?”
  *
  与此同时,长街动乱一事终于摆到谢杨的案头。
  前来禀告之人匍匐跪地,战战兢兢不敢抬头。
  月前太上皇便下了诛杀恭顺王的令,可这段时日,恭顺王始终窝在摄政王府闭门不出,就连太医前去奉命看诊,也只能独身进去。
  府卫到处都是,摄政王府辖制得如铁桶一般,他们压根儿寻不到时机。
  偏偏太上皇愈发急切,耐心几乎要耗尽。
  范大人走投无路之下,明知今日恭顺王出府定有陷阱,也不得不抓住这个时机以身犯险。
  若是赌赢最好不过,偏偏击杀不成反被擒。
  想也知道,太上皇如今定然盛怒不已。
  禀告之人紧张地跪伏在地。
  谢杨死命捏住奏报,朝下狠狠一摔:“一群废物!”
  “太上皇息怒。”
  “一个月的时间,你们要什么朕给什么,结果却连区区一个谢祁都除不掉,反而让朕自断一臂。你们说,朕养你们何用?!”谢杨火冒三丈,骂了一通仍不解气,又顺手拿起手边的瓷杯“欻”地扔出去,狠声道,“斩草不尽,后患无穷。若早知如此,朕当初便不该心慈手软,留他性命——谁!”
  殿中的宫人早被屏退,丁点儿的动静都清晰可闻。
  谢杨即便怒极,也警惕十足,一听到动静,当即就察觉。
  跪在地上的下属眼明手快地起身去擒,却在看清那人的相貌时猛然一愣:“陛、陛下?”
  谢杨闻声也一惊。
  小皇帝愣怔着呆立在原地,见到谢杨喊着“昭儿”走近,忽然一颤,双眼圆睁,惊恐着后退,转身就要跑。
  下属忙在谢杨的示意下控制住他。
  “昭儿什么时候过来的?”谢杨蹲在小皇帝身前,从下属手中接过小皇帝,按着他的双肩,努力和颜悦色道,“是不是父皇吓着你了?昭儿莫怕……”
  “我要小王叔,要无衣哥哥,你走开……”小皇帝惊恐地失声尖叫。
  “昭儿乖。”谢杨苦口婆心地温声安抚。
  小皇帝却始终挣扎不已,身上的疼并着方才的震惊齐齐涌入脑海,小皇帝终于崩溃大哭:“你要杀无衣哥哥,我听见了。小王叔,我要去告诉小王叔,松手……”
  小皇帝哭闹不已,即便是泪眼朦胧,谢杨也能清晰地看到他眸中的害怕。
  害怕?
  他的亲生孩儿害怕他?
  谢杨倍感讽刺,仿佛被这抹视线刺痛,忽地用力,高声喝道:“是,朕是要杀他,朕是要杀你的无衣哥哥。可那又如何?如若不除去他这个嫡脉正统,你安能在皇位上高枕无忧?朕做这一切,都是为了江山永固,为了你能在朕去后再无后顾之忧!你是朕的孩子,怎么能不理解朕的一番苦心?”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