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小鲛人被暴君听见心声了(穿越重生)——饭仙

时间:2024-09-21 08:05:50  作者:饭仙
  他即便无力再往上考,只考在村里开个小私塾,一年光是收学生的束脩,就足够一家人全部嚼用了。
  又比如他家娟儿,这次要是没有她誊抄和读种植指南,他们也得像其他不识字的人家一样,巴巴地去找识字的人求问,人家不可能白给你读,你至少得送几个鸡蛋几把青菜,而且人家还不一定时时都有空。
  不像他们家,什么时候想问了就让娟儿翻书,方便又有面子。
  也有人来问娟儿的,还送了鸡蛋,鸡蛋全都被夫妻俩收好,一天给娟儿煮一个补身体,而他们家自己家鸡下的蛋,就攒起来送进城里卖,也是一笔收入。
  “戎老板说得真好,不像我们,嘴巴笨。”老赵二憨厚地笑着,挠了挠头。
  戎音道:“你们虽然不懂怎么说好听的话,但你们的心里有块明镜,分得清是非好坏,也是有行动力的人,不然怎么会第一年就敢把自己全部地都用上肥料,还送了娟儿去读书,这些事迹都能证明,你们是有大智慧的人。”
  他这一番话下来,赵家夫妻俩感觉自己都快飘起来了,直到买完东西回到村里,他们都还有些回不过神来。
  村里人见一家三口进趟城回来,嘴角都快咧到天上去了,再看他们手里拎着的面包奶茶,顿时心里的酸劲儿就上来了。
  一群老婆子坐在村口的大树下,在三人经过时故意大声道:“年轻人就是不知节俭,手里有几个钱,就想着买那些不实用的东西,还送一个小丫头去读书,她又不能科考,有个屁用。”
  “他婶子你这就不懂了吧,人家以后可是要当城里人的,跟咱们这些村里人可不一样。”
  “哎哟,一个小丫头片子,就算识得几个字又怎么样,城里那些老板会招她?”
  “谁知道呢,心比天高!”
  有些人就是这样的,别人没花他家的钱吃他家的饭,更没侵害他的利益,但就是喜欢对别人的事情评头论足。
  要是换做以前,赵家夫妻俩可能还要跟她们理论几句,但一想到戎音说的那些话,两人就觉得跟这些无知的人争论就是浪费时间。
  有吵嘴的功夫,不如回家休息,省得自己还要生气,得不偿失。
  回宫后,戎音跟宗政逍说了自己今天的见闻。
  宗政逍感叹:“世家贵族的小姐们也会读书写字,其中也不乏才女,只是她们的一生大多都在后宅中蹉跎过去了,能够施展抱负的人少之又少。没想到在普通百姓里,也有赵家父母这样明事理的人,让女儿读书,只是为了她以后能更好地安身立命。”
  戎音道:“时代有自己的局限性,这无法避免,等以后咱们权力稳固了,再没了能跟咱们作对的家伙,就能采取更多措施去拯救那些弱势群体了。”
  “嗯,希望未来会有更多像赵家夫妻一样有远见的父母,会有更多像娟儿一样幸福的孩子,这样大晟才会更加繁荣昌盛。”
  又过了一段时间,随着卫生纸在全国各地普及开来,进货的商人络绎不绝,京中的造纸工坊压力剧增,不得不扩建工坊,大规模招收工人。
  宗政逍和戎音商量过后,决定招收一定数量的女工人,这事儿史无前例,自然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
  “陛下,那工坊都是一堆男人挤在一起干活,招女子进去,于名声上不好听啊。”
  工部的一位大人,代替底下所有人说出了他们的看法。
  宗政逍既然敢下达这个命令,自然是早就想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了。
  “女子单独一个工坊,再派人看着,大家集体活动,不会有问题。”
  这位大人还是不放心:“可这事关女子声誉,会有人来报名吗?”
  “不是所有百姓都落后迂腐,总有敢做尝试的第一人,而且工坊给出的条件,相信不会有人不心动。”
  仓廪实而知礼节,饭都吃不饱了,谁还在意这些所谓的名声和男女之分。
  这位大人见劝不动宗政逍,只能将招工告示传扬了出去。
  反正他觉得,肯定是不会有女子前来报名的。
  事实也是果真如他猜的那样,招工告示放出去的第一天,前来报名的男人都快把门槛给踏破了。
  尽管他们一再申明,进工坊后要签保密协议,要是敢违背协议里的要求,被抓到后不仅要赔钱,还可能会被砍头。
  可工坊给出的条件实在诱人,包吃包住,饭菜有荤腥,一天十文钱,有午休时间,干得好还能得奖金。
  进去以后只要不犯错,这就是能干一辈子的工作,不用像种地一样不稳定,说出去还体面,这简直就是梦中情工。
  经过管事多方面调查,除去那些可能是卧底的家伙,再根据个人体质,挑选出身强力壮的,男子这边的招工很快就完事了。
  但女工那边,至今没有一个人上门报名。
  戎音知道后也没丧气,他花钱请城里的乞丐们尽量将招女工的消息都传到周围村子里去,说只要年满十六,身体健康,无论是否已婚嫁,都可以去城中卖卫生纸的店铺处报名。
  并且让她们不用担心安全问题,这是官家的工坊,官家会派人保护她们。
  戎音让乞丐们尽量把招人门槛描述得很低,重点宣传工坊的福利待遇,如果乞丐能把自愿报名的女子带来,成功签下一个女工,就给他们十文钱。
  工坊一共要招收五十名女工,那就是五百文钱,再加上戎音给的基本工资,这对乞丐们来说算是巨款了。
  是以当天下午,京城附近的村子里就出现了许多成群结队的乞儿。
 
 
第91章 有我在,安心睡
  赵老二一家最近都在家忙活,没去城里,所以并不知道招女工一事。
  下午赵老二妻子去接女儿放学,回来的路上,两个小乞丐拦住了她们。
  赵老二妻子以为是乞讨的,正想说自己兜里没揣钱,如果不介意,可以跟她回家,她给他们装点饭菜。
  但两个小乞儿却先她一步开了口:“这位婶子,城里的卫生纸工坊招女工,年满十六,身体健康就能去报名,包吃包住,一天十文钱,至少有一顿饭有荤腥,干活干得多,还能加工钱,每天有午休时间,每七天放一天假,如果你不住工坊宿舍,还能给你一文钱的路费,这么好的活计,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
  另一个小乞儿道:“男工那边招满了,而且也不要小孩子,不然我就去报名了,现在女工那边还一个人都没有,先到先得,报名地点就在城里卫生纸店铺,错过这次机会,不知道下次得等到什么时候呢。”
  两人这一唱一和,说了一大串,把赵老二妻子都绕晕了。
  还是娟儿最先反应过来,惊喜地道:“娘,这两个哥哥说卫生纸工坊招人,你就很符合条件,一天有十文钱呢,上次戎老板说过,造纸工坊是官家的工坊,不会像那些坏老板一样拖欠工钱。”
  每年秋收过后,地里闲了下来,村里的汉子就会去城里找活做,想补贴点家用。
  可没有人介绍,找活计难不说,还会被压工钱,甚至有干完活不给钱的情况,赵老二之前就遇见过一回。
  但老板是城里人,还和衙门的捕快认识,村里人哪敢跟他们斗,只能忍气吞声,说算了。
  那次赵老二回来以后颓废了好几天,娟儿记得很清楚。
  赵老二妻子这下子也明白过来了:“官家招工人,那应该不会骗人,不过……”
  她看向两个小乞儿,“你们两孩子没骗人吧,这除了绣坊和酒楼厨房洗菜的,我就没听过哪个要干力气活的工坊会招女工。”
  小乞丐急啊,举起手发誓:“婶子,我向天发誓,我刚才说的话要是有半句谎言,就让雷公把我劈死,这招工告示出来好几天了,只是没传到村里来,你不信可以去城里问问,大伙儿都知道这事。”
  另一个人道:“是啊,城里都传疯了,要不是没人去报名,戎老板也不会花钱让我们来村里宣传。”
  “戎老板?”赵二妻子抓住了重点,“你们是云朵蛋糕店的戎老板派来的?”
  小乞丐点头:“是啊,就是那个好看得跟神仙一样的戎老板,他还经常分我们面包吃呢,我绝对不会认错人。”
  听见是戎音让他们来的,赵老二妻子本来半信半疑,现下就是完全相信了。
  “我、我得回家跟我家里人商量一下。”赵老二妻子心跳加速,一种隐隐的期待感升腾而起。
  两个小乞丐对视一眼,见她对招工有兴趣,就说:“婶子,如果你要去报名的话,到时候可以跟管事说我的名字吗?让管事知道是我告诉你招工消息的。”
  “当然可以。”赵老二妻子爽快答应,“你叫什么名字?”
  其中一个小乞丐道:“你叫我小猴子就行。”
  “好,我记住了。”
  “那婶子再见,我们要去把这个消息告诉更多人了,工坊只招五十人,你要是想去的话,得赶快哦。”
  “好,你们去吧。”
  两个小乞丐跑开以后,赵老二媳妇也领着孩子急切地往家里跑。
  路上遇见村里人,见她神色匆匆,就问她:“小翠,这么急急忙忙的,是不是遇见什么事了?”
  田小翠,是赵老二媳妇的名字。
  还没定下来的事儿,田小翠也不好到处宣传,只得随便编了个借口:“孩子肚子饿了,早点回去给她做晚饭。”
  村里人都摇头:“我看整个村里,也只有你家会那么惯着孩子了。”
  田小翠笑了笑,没再多说什么。
  母子俩到家时,赵老二刚从地里回来,爷爷在院里编箩筐,奶奶在折菜。
  看见家里人,田小翠立即道:“当家的,公公婆婆,我想跟你们商量件事儿。”
  堂屋里,田小翠把小乞儿说的那些话都告诉了家里人,然后她道:“戎老板不会骗人,我想去报名当女工。”
  娟儿也赶紧道:“一天就有十文钱呢,一个月总共三百文,爹爹去帮人家干活一个月都不一定能赚这么多。”
  赵老二一家算是村里比较开明的,公公婆婆也不曾为难过儿媳,他们小夫妻俩说送娟儿去读书,两个老人没说过一句反对。
  正是因为了解他们,田小翠才敢起报名的念头,也才敢光明正大说出来。
  村里人不缺吃喝,但想赚一个铜板实在是难,他们可以去城里卖菜卖鸡蛋,但价格低不说,这东西还不一定卖得出去,情况极不稳定。
  一天十文钱的活计,对他们这些村里人来说,真的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儿。
  爷爷抽着旱烟,眉头紧皱:“老头子我之前听说过,造纸坊里只有男工,这次怎么忽然要招女工了?一群女的跟一群陌生男人待在一起,那怎么能行。”
  毕竟是第一次遇见这种事,赵爷爷再明事理,也难免会受老观念影响。
  娟儿跑过去抱着爷爷的手臂摇晃,撒娇道:“爷爷,城里跟咱们村里不一样,我就看见过很多城里的姐姐婶婶在外面干活的,戎老板的面包店和奶茶店里就有很多年轻漂亮的姐姐呢,她们在里面干活,风吹不着太阳晒不着,穿得好吃得也好,看起来多体面啊。”
  自从去读书以后,原本性格有些害羞的娟儿,在见识到更多书本里的世界以后,性格就变得开朗大胆了许多,说话也是一套一套的。
  赵奶奶被孙女说得心动,道:“不是要招五十个女工嘛,人这么多,又不是单独的一对男女,咱们上街还男女老少都混一起呢,怎么就没传出什么不好听的。”
  赵爷爷瞪她:“你这老婆子,你说的跟我说的能一样吗?”
  赵奶奶生气了:“你没听见啊,一天十文,包吃包住,还能吃肉呢,这么好的条件,你还挑什么?你这么在意名声,当年咱俩还没成亲的时候,你咋翻我家院墙偷偷给我塞吃的。”
  “啧,你在孩子们面前说这些陈年旧事干啥。”赵爷爷有些害臊地扫了几个小辈一眼,三人都别过脸,假装啥也没听见。
  赵奶奶道:“这什么臭名声重要还是吃饱肚子重要?要不是我自己年纪大了,人家不要,我早就去报名了。”
  一直沉默的赵老二也开口了:“是啊爹,你想想几年前,那会儿到处都在打仗,我们一家东躲西藏,唯一的愿望就是平安活下来,现在我们全家整整齐齐都在,既然能拥有更好的生活,又何必在乎那些条条框框。”
  娟儿又来助力:“那两个哥哥说,告示出来了城里人都不去报名,城里人有钱不想报,咱们没钱也不去报,要是工坊失望了,以后说不定就不会再招女工了,到时候后悔也没用。”
  一家四口齐齐看向赵老爷子,赵老爷子猛抽一口旱烟,长叹一声,然后道:“罢了,咱们老赵家也不是第一次干这种出格的事情了,反正咱们能赚到钱就行,别人要说什么都随他们去吧。”
  “爷爷真好,娟儿最喜欢爷爷了!”娟儿激动地扑进赵爷爷怀里。
  另外三人也露出了欢喜的笑容。
  因为现在时间已经很晚了,村里到城里有一段距离,赶过去来不及了,他们便决定第二天一早再进城报名。
  这天晚上一家人都睡不着,赵老二抱着妻子,道:“纸坊是陛下的,消息是戎老板叫人传来的,他俩都是我们家的大恩人,我相信他们。”
  田小翠点头:“如果我能成功进纸坊干活,以后咱们家就多了一条攒钱的路子,你不是一直想翻修屋子嘛,说不定很快就能实现了。”
  夫妻俩畅想着未来,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一家五口齐出动,为了能快点进城,还花钱坐了牛车。
  村里驾牛车那位见他们一家子都要进城,不免好奇:“赵家的,你们这是要进城干嘛去?”
  赵爷爷敷衍:“就是去办点事儿。”
  驾牛车那人见他们不乐意说,就没多问,只是他八卦心作祟,进城以后,等赵家人一走,他就请人帮自己看着牛车,快步跟上了赵家人。
  赵家人到卫生纸店铺时,看见门口摆了张桌子,而桌子后坐着一个俊美的男子,正是戎音。
  店门口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但上前报名的一个都没有,戎音正无聊地转着毛笔,忽然听见一道熟悉的呼唤:“戎老板!”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