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黑昼(近代现代)——尉迟净

时间:2024-09-28 08:23:52  作者:尉迟净
  “别叫这么亲,跟你不熟,”史明晃了晃胳膊,没好气地说道,“孙老板,我要真是你世侄,还能像小鸡仔似的被你的人这么拎着?胳膊都给我攥细了!”
  助理立刻代孙跃华呵斥属下,“还不松手,没眼力见的家伙!”
  墨镜男一愣,还没明白情况就慌忙松手,稍后才有些反应过来,下意识开口要问,却被助理扣住肩膀朝门洞外拖去。
  “别走!”史明边活动手腕边朝他喊,“这话我想说很多年了!妨碍公务,等看完现场你跟我走一趟!”
  “不麻烦世侄,他会自己去警局报到。”
  些许惊讶过后,孙跃华此刻又恢复了傲慢的神态,但比先前明显收敛许多。他扯了扯嘴角,算作赔笑,向史明问道:
  “所以,世侄,你是来看现场的?”
  “工作时间请称呼我为史警官,”史明纠正,“孙老板,当初我还没到东埠你可就把我在警局任职情况摸得一清二楚,明知道我是痕检员,那现在出了案子,我来一趟不是很正常?”
  然后他皱起眉,无甚城府地直白问出自己的疑惑:
  “话说,虽然我得到的讯息非常模糊,还不知道具体情况,但都说出事的是孙雅薇,你——你怎么还拦着警察不让进不让查?”
  孙跃华对此一笑,面色不改地回应:
  “没有的事,我们鼎跃一向配合警方工作,我下的命令也是全力保护好现场,是手底下的人曲解罢了。”
  “孙叔,你怎么看着……好像一点儿不着急啊?”
  一丝阴影闪过孙跃华的双眼,但他还是做出一副持重姿态,故作镇静地说道:
  “遇事不可急躁,主帅更不可自乱阵脚。况且小女的情况我已经了解,并非谋杀,由我们处理就行,就不劳烦世侄和各位警察了。”
  “行啊,等现场勘验完毕、确认是‘事件’不是‘案件’之后,我们警察自然就会撤出。”
  痕检员说着已把那张印有三字姓名的工作证别到胸前。
  见史明态度坚决执意要进正殿,孙跃华脸色阴沉下来,却又没有合理的阻止理由。这个时候,他的助理恰巧返回院内,见此情景便凑到他近旁低声耳语了几句。
  孙跃华于是退了一步,既然拦不住警察查看现场,他改而说道:
  “史警官,我没记错的话,你们进行勘查前需要邀请两名公民作见证人,干脆就由我和我助理担任,如何?”
  听到这句话,本来都快走上正殿台阶的史明生生停下了脚步,表情复杂地朝孙跃华望来一眼:
  “你确定?那是你女儿诶,你真要在旁边看吗?”
  “就因为是我的女儿,我才更要——!”
  孙跃华终于失态,大吼了一声。
  镇定的面具既已破碎一角,他索性撕掉了剩余的全部伪装,身形倏然垮塌,在助理的搀扶下方能勉强站立。深吸了好几口气,这个年过五旬的男人足足花了数十秒才又能开口说话,声音中尽是凄凉的颤抖:
  “我家薇薇刚二十出头,还是个没长大的丫头,怎么就、怎么就……就让我在旁边看吧,不亲眼确认,我不相信……”
  “那,那你……”
  史明忍不住心软,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见此情形,一直从旁看戏的郑彬再次站了出来。
  “小史,老关说他在路上了,估计马上就到。现在时间已经拖得太长,你先进去定好‘通道’,别再耽误现勘工作。”
  他对史明说完,接着转向孙跃华:
  “孙董,您和这位助理想当见证人,没有问题,但有三个条件:其一,你们开始时只能站在门外看,之后再和我们一起进殿;其二,如果您感到身体不适,立即退出;其三——”
  刑警指了指周围站成一圈的几十个青年男人,“其三,把这帮碍事的人清走。做到上述三条,您就可以作本次现场勘查的见证人,同意吗?”
  孙跃华无力地点了点头。
  片刻之后,院内鼎跃集团的人就只剩他和助理两个。
  “行,那开始吧。”
  痕检员穿戴好防护装备,一把撕掉门上的封条,走进正殿。
  郑彬原本打算守在殿门外,但瞥见王久武做了个“请”的手势,便交代大何看紧孙跃华他们,自己跟着王久武走到稍远的地方。
  “从头到尾,孙跃华的表现都很不正常,不像是家长听说孩子出事后会有的反应,”褐眼的青年低声说道,“而且,听他话里透露的信息,他早就知道孙雅薇出事的详细情况,其中恐怕还有什么隐情,促使他想绕开警方自行处理自己女儿的死亡。”
  “有一点需要指出,那就是目前还不确定身亡的正是孙雅薇。之前我们见到的只是林队转发的讯息,谁都没着手验明真身,小史也才刚进现场。”
  郑彬说到这里时一顿,惊觉自己一段时间未和某贯姓检察官合作查案、竟开始有无意识模仿那人思维方式的趋向,连忙刹住,换回自己的口风:
  “总之多亏小史从病床上爬了起来,这次要没他在,恐怕真要出什么是非。”
  提到史明,王久武犹豫了几秒,终于开口向郑彬求证:
  “所以史警官的真名,确实是——?”
  他在掌心写下了“矢佑明”三个字。
  郑彬点了点头,“对,‘史明’只是为了工作方便才这么叫的。他本名光环太大,再顶着到处跑,只会给他自己和我们警局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刑警的话听着夸张,但落在“矢佑明”三个字上,反而成了种保守的说法。“耀世之矢”,如果说鼎跃集团是盘踞东埠的“地头蛇”,那耀世集团就是翔舞全国的“强龙”,两者体量完全不是一个级别,不奇怪倨傲如孙跃华都要对矢佑明礼让三分。当初王久武在翻看基金会发来的资料时也吃了一惊,他能看出史明家境不错,但实在没法把这个孩子心性的娃娃脸痕检员,同那个耀世集团矢家二公子联系到一起,甚至一度怀疑资料有误。
  “那么,史警官就是‘耀世之矢’?”基金会顾问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忍不住再三确认。
  “‘耀世之矢’本身指的是他孪生哥哥矢佑天,只是有些媒体连带把这个名号也给冠到矢佑明头上了——嗐,对我们这帮同事来说,管它什么‘耀世之矢’还是‘耀世钥匙’,他就是我们的‘小史’。”
  遥望了一下殿内痕检员正忙着拉警戒带的身影,王久武咋舌:
  “史警官还真是不显山露水。”
  “哪儿就不显山露水,只是你没去过他宿舍罢了,”郑彬嗤道,“这小子专门收拾出了两间屋,架子上摆的可全是限量版手办。”
  褐眼的青年闻言讶然,“您还看得出手办是不是限量版?”
  “我、我听他介绍的。”
  郑彬清了下嗓,岔开话题:
  “不聊私事了,眼下案子要紧,走,去正殿看看。”
 
  作者有话说:
  这文里到底有几个人用的是真名.jpg
  不过我个人觉得小史和阿天这种不算是有“隐藏身份”,他俩算是拿了一般常见耽美刑侦主角的背景板。
  就是不知道之前有没有体现出小史家境不错,人物太多没法一一着墨。
  但二次元爱好是真的烧钱,没点儿家底咋扛得住。
  在这里说一下吧,小史本名矢佑明,有个孪生哥哥矢佑天,家业继承人;还有个小很多的妹妹矢萌,正在东大读书。
  关于小史为啥跑来当警察的故事,如果将来还写得动番外的话,再看情况吧。
  PS:
  “耀世之矢”还行,写的时候突然从脑子里蹦出来的,果然我体内的中二之魂还没有完全泯灭。
 
 
第106章 大鱼庙
  青缦悬梁,白幡静陈,祭案香灰不散,殿内日光昏沉。
  不出所料,大鱼庙正殿也是以蓝白双色为主,布置上亦讲求描摹还原海中风光;四方墙角摆着百宝珊瑚,四墙壁上满绘碧波浮浪,跃鱼出水,游蟹潜潮,处处体现本地先民海洋崇拜的心理迹象。
  王久武跟着郑彬走上殿前台阶,暂先停在门外,等候痕检员固定完现场。两人一时无话,王久武便借观察殿内装饰打发时间,但他只四处多看了一会儿,一股异样感就渐渐沿他后脊爬上。
  四墙已有所褪色的壁画令青年心生不适。
  时光磋磨掉了鲜艳的色彩,壁画上多处脱漆,露出其下发乌的墙面,色块斑驳,居然像极了王久武在“落海”毒发时,于他视野中接连浮现的个个黑洞。真不知是巧合、是王久武自己的心理作用,还是绘画者当年也经历了什么,于是刻意为之,好让将来人也能品尝到这一刻。
  此外,建造大鱼庙的先民观念中明显没有传统国画的“留白”意识,整间大殿六个平面,除了地面只铺设有暗色地砖,其余各处皆填绘满当;那海洋主题的壁画不仅霸满四墙,甚至还一路蔓延到了天花板上,苍蓝颜色本就压抑,映衬道道雪白浪花密集如鳞,直叫人应接不暇,一双眼不知该看向何方。恍惚间,四面浪势扑天,殿中海潮滔滔,宛如海啸突来之日,凶猛海水翻卷而起,瞬时被颜料封印入壁画;但或许下一秒,这穿越久远时光的颜料就会失去魔力,而后万吨海水便将顷刻而下,淹没吞噬所有胆敢踏进殿门的大胆生灵。
  仅是站在门外观看,王久武就已觉得胸中有些喘不过气。
  但此间最令人感到窒息的并非是五面壁画,而是正对着殿门的那尊塑像。
  下踏供台、顶摩宝盖,大鱼庙的“海大王”像高近十米,俨然一副俯瞰众生的巨神模样。然而,同鼓楼二层的壁上绘像相比,这尊更早落成的塑像形象明显更为粗犷,并保留了更多“鱼”的特征——巍然立于殿中的“海大王”,上身人形,苍髯兀目高额扁鼻,犹是一个头戴冕旒披穿玉甲的魁梧男子形象;下身却是鱼形,类鲸类鲨的肥壮鱼尾如蛇躯般盘卷,残破尾鳍向上扬起,仿佛时刻会翻搅出漩涡巨浪。
  骇人的是,这尊“海大王”塑像并非只是单纯的“上人下鱼”,不知为何还多了些“不必要”“不知义”的元素。从鱼身本该是腹鳍的位置,向外延伸出了四对与塑像尺寸不成比例的细长触肢——似蟹足,似蛛爪,又似流产早夭的婴胎那未能成形的手脚——这四对触肢左右跨过供台,堪堪以趾尖点立于地,像是准备随时暴起,将纳头叩拜者绞卷进去……
  如果说鼓楼二层的“海大王”是不怒自威的神明,既会惩恶降罚,又会泽被布恩;那大鱼庙里的“海大王”就是未经美化过的原始恐怖,只可敬畏,只可惧怕,不可言说,不可提及。
  而在这尊“海大王”塑像肢体动作所形成的空隙中,还填塞了十余个灰衣大帽的“海民”,它们高高托举着各式法器宝物,恭顺如眷族奴役。
  但它们那由灰衣下伸出的“双臂”,竟非人类熟悉的骨肉肢体,而是多条纠缠盘曲的水母触须!
  !!!
  “嘿。”郑彬拍了下王久武的肩膀。
  褐眼的青年猛地回神,抬手揉了揉因久忘眨动而酸涩的双眼,这才得以将视线从那尊塑像上移开。尚未痊愈的他,又被随太阳穴鼓胀而起的头痛缠住。
  “抱歉,我刚才走神了。”
  “没事,我第一次来大鱼庙的时候也这个表现。”
  郑彬叼起支烟,语气平静,但看眼神也有几分躁郁心绪。他朝王久武多走近几步,将声音压到最低,小声说道:
  “现在你明白我先前为什么说这里‘不太吉利’了吧。”
  王久武无力笑笑,“难以想象土庙都会这么……‘艺术’,但做得太好有时也不见得是件善事。只能说,东埠先民的想象力真是丰富,就是不清楚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才会创作出此种形象。”
  郑彬点头表示同意,然后建议他到庙外走几圈缓定心神。
  王久武虽然确实很想从这里离开,但又担心错过痕检员汇报现勘发现的时刻,只得婉言谢绝。
  “那你看看旁边的‘大妹子’吧,多少心里能舒服点儿,这是我的个人经验。”
  听了郑彬的话,王久武这才发现殿内还有第二尊塑像。
  这尊塑像形制其实不小,起码也有一人多高,只是与旁边的“海大王”像相比显得“玲珑娇小”,乃至存在感完全被其淹没。它雕绘的是一个作嫁妇装束的年轻少女,微微低首,眸含秋水,纯真羞怯中不失动人妩媚。不过,与其他地方着传统打扮的新娘子不同的是,这个少女只披霞帔而无凤冠,亦不挽髻盘发,长发微鬈垂至腰间,仅以珊瑚枝藻代金钗玉簪;她双手所捧也非绣球妆匣,而是一个开壳海蚌,内里托盛微缩如栗的牲畜牛羊。
  尽管少女身上原本红艳的婚衣如今已颜色淡去,连带清秀面容也被时光模糊,一头青丝更是褪成了浪花一般的灰白,这尊塑像看上去却依旧赏心悦目;少女眼唇含笑,娇俏可爱,用她的青春美丽冲淡了殿内弥漫的森然可怖。
  刚才看过了“海大王”,现在再看这出嫁少女,两相对比,这尊塑像真是令人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王久武忍不住又多看了它几眼,有些好奇地问道:
  “这雕的又是谁?不是说东埠只信‘海大王’吗?”
  “应该就是‘海母娘娘’吧,”郑彬摩挲着下巴,“我对民俗不感兴趣,只听说过,不怎么了解。”
  “‘海母娘娘’?”
  青年记起昨天逛庙会时,有听那个有些多事的甜点摊主提起过这个名号;但当时他见老者兴味盎然颇有长篇大论的意思,便寻了个借口拉着贯山屏迅速离开,没能知晓更详细的情况。现在,因那尊少女塑像,王久武对“海母娘娘”产生了兴趣,却又找不到对此了解的人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