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随口就来嘛?甚至都没有做过基本上的体格检查。
虽然他留的针不能动,但是不动那些针有些检查也是可以做的啊,就真的完全不检查随口乱猜吗?
就这误诊率,他真怕这个院前以后出门诊被患者投诉到哭。
院前医生虽然不太擅长判断病情,但似乎还挺擅长察言观色,注意到了刘星泽微妙的表情,迟钝地意识到似乎猜错了,开始绞尽脑汁思考了一会儿说道:“那肺结核?”
刘星泽没有兴趣听他继续猜下去了,问道:“你是本地人吗?”
院前医生不太懂怎么突然变成闲话家常了,下意识点点头,“是的老师。”
刘星泽又道:“那本地的流行病你不知道?”
如果是普通人,那确实可能不知道,但做医生的,还是本地人,不清楚本地的流行病,就说不过去了。
刘星泽还不是本地人呢,来之前也多少查阅了一些文献资料,这也是他能够迅速对伊烨的病情做出判断的原因所在。
本地流行病这个提示更明显了,院前医生的智商终于开始上线,回忆了一下刘星泽之前提过的伊烨的基本情况以及病史症状,灵光一闪道:“是钩端螺旋体病!”
这回总算是猜对了,但刘星泽也没有给出答案,只是说道:“在判断患者的病情之前,做基本上的检查是必须的,不能只听同行或者患者的叙述。同行可能会有判断错误,患者可能会说谎,这一点你的老师没有教过你吗?”
院前医生低下头露出了痛苦的表情。
别骂了别骂了,已老实。
幸好此时救护车总算到了医生,这拯救了院前医生,不止是院前医生,同车的工友也悄悄松了口气。
别问无关人员的他为什么紧张,问就是学渣幻视了上学时期老师点名提问回答不出来的那种尴尬。
刘星泽跟着下了车,帮忙把患者推进了医院的急诊大厅,快速对交接的医生说明了患者的情况和他的基本判断,在确定医院这边已经准备好急救设备和措施之后,才将针取了下来。
效果也立竿见影,在全部的针被取下来之后,患者的情况肉眼可见的变得严重了起来,呼吸急促,并且急促地咳嗽起来,连接的监护设备也开始发出警报。
在场没见识的医生来不及惊讶几根针怎么会有这么神奇的效果,便急匆匆地开始忙碌地抢救起来,行床被快速往抢救室推,留在外面的刘星泽只听到主持抢救的医生大喊,“家属来了没有?快去让家属签字!”
第206章 公卫
把人交出去之后, 刘星泽收拾了一下针具,刚坐下来喘口气就接到了陈前打过来的电话,顺手接了起来, “陈师兄。”
陈前:“小师弟, 你们那边现在情况怎么样?去的哪个医院?”
刘星泽便说了医院的名字, 又道:“现在伊烨已经送进去抢救了, 他的家属也来了, 抢救的具体情况我就不清楚了。”
陈前道:“那小师弟你在医院等我一会儿,正好我也要过去,到时候一起把你捎回来。”
“好,那我在医院等陈师兄你过来。”刘星泽本来是打算自己打车回去的, 育种基地的位置比较偏僻,他们来的又不是最近的医院,因此距离还是有点远的。
不过既然陈前也要过来, 刘星泽自然也不介意就在这里等他。
其实他还是有点担心伊烨的病情,如果他的判断没错的话, 伊烨的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 搞不好会有生命危险, 既然救回来的, 也很有可能会留下终生的后遗症。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知道的人不算很多的传染病,城市里生活的人们不太容易遇到,比较容易发生在农业工作者、屠宰和养殖业工作者、矿业工作者、野外工作者这些群体之中。
一般来说, 钩端螺旋体病其实并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大多数人即便感染也是轻症,经过治疗之后基本上不太会留下后遗症, 还有些人甚至完全没有症状, 都不会知道自己感染过。
但如果是重症患者, 则情况非常危险,严重的很有可能会危及生命。
伊烨的情况属于肺出血型的钩端螺旋体病,这种类型在钩端螺旋体病中是比较少见的,但致死率非常高,根据报道的病例可能达到了50%-70%。
并且这种类型的钩端螺旋体病一旦进展到了中后期,病情的发展就会变得很快,患者很快就会出现多脏器器官衰竭的症状,尤其是肾衰竭。
在之前给伊烨查体的时候,刘星泽就发现他的身上已经有不明显的黄疸症状,情况不容乐观。
之前刘星泽用针刺的方法暂时控制了他的病情发展,但也只是给他延缓了病情的进程,给他争取了更多的抢救时间,到底能不能救下来,还要看医生的水平以及他的身体的状况。
除了担心伊烨自己的情况之外,刘星泽也在考虑育种基地稻田工作的管理问题。
水稻收割的季节本来就是钩端螺旋体病的多发流行季节,在稻田中劳作的人在接触到被钩端螺旋体污染的水之后,如果身上有伤口或者眼睛、口腔黏膜直接接触到污染水,就有被感染的风险。
育种基地那边在水稻收割之前确实已经把稻田里的水放掉了,这能够极大的降低收割水稻的人感染的概率,但并不是百分之百的,感染的概率依然存在。
育种基地这边倒是有准备一些劳保用品,包括防护服和手套之类的,但很多帮工嫌麻烦并没有在上工的时候并没有穿防护服,基地方面也疏忽大意,对此没有进行严格管理。
刘星泽其实也有些自责,不是说他需要为伊烨的生命负责,只是基地的其他人不懂,他作为医生是应该能意识到的,更何况在来之前他还查过文献资料,知道这边是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区域,但他却丝毫没有这样的意识。
即便自己并不是公共卫生方面的工作者,刘星泽也觉得是不太应该的。
在刘星泽复盘的时候,陈前总算开车赶到了医院,他先去见了伊烨的家属,表达了基地对伊烨的关心,并表示医药费方面如果伊烨是工伤基地会全额报销,即便伊烨不是工伤,他们也会提供一些帮助。
安抚完家属,陈前才找到了独自一人在旁边坐着的刘星泽,见他情绪不太好的样子,问道:“小师弟,你还好吗?”
刘星泽刚刚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听到陈前出声才发现他来了,抬头道:“陈师兄,你帮忙事情了吗?”
陈前点头道:“嗯,小师弟你要是没有别的事情的话,我们就可以回去了。”
刘星泽站了起来,道:“那我们走吧。”
陈前看了一眼还显示抢救中的抢救室紧闭的门,和刘星泽一起往外走,当然他也在医院里留了人,事情有新的紧张会马上通知他。
上了车,陈前才问道:“小师弟,这个伊烨具体是什么情况?刚刚我问了他的家属,他们也不情况情况,只知道自己签了很多文件,也不知道具体签了什么,但伊烨一直没有出来。”
刘星泽道:“我的判断是钩端螺旋体病,具体是什么情况,还要等医院那边的检查结果。”
陈前一愣,“钩端螺旋体病?这么说应该是在基地感染的了?”
作为农业工作者,陈前自然是知道这种病的,虽然其实他没怎么遇到过,但至少也听说过。
之前刘星泽给伊烨诊断和抢救的时候,陈前也在旁边,听到了伊烨的工友说的话,从这些情况判断,伊烨应该是几天前就感染了,但当时只以为是普通的发烧,也没有重视,拖延了几天直接发展成了重症。
虽说这其中确实也有他自己没有引起重视及时治疗的原因在,但更大的责任毫无疑问肯定是基地这边的,基地这边的医生也同样没有重视,只当做是普通发烧处理了,最重要的是他是在基地感染的。
另外钩端螺旋体病本来也不是说好好休息就不会发展成重症了,伊烨的首诊医生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导致他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治疗,这肯定是基地的责任。
刘星泽点头道:“对,应该就是这样没错。”
陈前的眉头皱了起来,他也意识到了其中的管理漏洞。
如果说这次伊烨虽然感染了钩端螺旋体病,但只是轻症的话,可能还不会引起重视,但现在,如果说伊烨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事情显然就很严重了。
陈前叹了口气说道:“看来回去得和教授好好说一下这件事情了。”
以前没出事也没觉得,现在出事了,他才意识到,这其中的安全隐患其实很大。
刘星泽叹了口气,也说道:“其实如果基地管理严格一点,应该是不会出这种事的。”
两人都不再说话,回去之后一起去找温宪教授说了这事。
温宪教授对基地本身是没有管理权的,不过他的身份地位摆在这里,基地方面肯定也要重视他的意见。
最重要的是,这次的事情,也确实给基地敲响了警钟,他们也意识到如果不做好管理,再发生这种事情,后果不堪设想,便也从善如流严格加强了管理,在参考了刘星泽的意见的同时,还专门邀请了相关的公共卫生专家过来帮忙。
后续刘星泽就业没管了,他到底不是搞公共卫生的,不管是中医还是外科医生,都只能根据医学上的东西一共一些相对专业的建议,但具体要怎么搞,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才是专业。
更何况,刘星泽这次来这里,是跟着温宪教授来搞学术的,而不是来帮基地搞公共卫生的,碰到了事情他当仁不让,但在其他人能够做得更好的情况下没必要越俎代庖。
值得庆幸的是,那个叫做伊烨的帮工,因为刘星泽抢救及时,并帮忙控制病情给抢救争取了时间,最后不仅保住了性命,器官衰竭的情况也并不严重,并不会影响以后的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就可以出院了。
医疗费方面基地也进行了全部覆盖,另外还给了伊烨一笔赔偿。
伊烨出院之后和家人一起到基地来专门感谢了刘星泽,还和刘星泽说了他以后的打算。
虽然这次的病并没有给伊烨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但确实十分后怕,家人也不愿意伊烨以后继续做这种重体力劳动的工作了。
正好这次基地给了一笔不算少的赔偿,伊烨和家里人商量之后,打算拿出来开一家小店,也能挣点钱养家糊口。
送走伊烨一家人之后,刘星泽长长舒了口气。
也没别的,就刚刚那样的场面,让他感觉有点头皮发麻,不过总算结束了。
温宪教授也在,看他这样不由失笑摇头,道:“他们倒是赶的时间正好,再晚一步我们就要离开南琼了。”
刘星泽道:“教授,您就别笑话我了吧。”
温宪教授道:“你还没适应这种场面呢?不是经常有患者给你送锦旗吗?”
这倒是真的,刘星泽早就不是以前那个医学菜鸟了,这两年收到的锦旗都已经把他在云来宫的那个小房间的墙挂满了,但这种场面他觉得自己大概很难适应。
以前在医院收锦旗的时候还好,有其他人帮忙应付,这次……温宪教授尽在旁边看他笑话了。
知道再逗刘星泽就要炸毛了,温宪教授转移话题道:“你的论文准备的怎么样了?”
刘星泽便也顺势道:“嗯,数据收集的差不多了。”
说到这个,倒是刘星泽有些愧疚了,他虽然跟着温宪教授读研,但确实分了很多精力到别的地方。
修行也就算了,这一点温宪教授一开始就知道,但后来还有医学和其他领域的学习,说起来对温宪教授来说确实有些不务正业。
但温宪教授从来并没有因此对他有所指责,反而十分包容。
温宪教授这样的人精自然也是一眼就看出了刘星泽的心思,道:“别想太多了,你一直都做得很好。好好写论文吧,我希望今年的毕业生名单上能够有你的名字。”
第207章 婚宴
夏农大农学专业直博生的学制一般来说是4年的。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并不是卡的那么死的。
就像是本科生也能提前毕业或者因为修不满学分不得不延期毕业。
博士生这种事情就更加常见了,虽然实际上确实是延毕的比较多,能够提前毕业的是少数中的少数。
刘星泽今年如果能毕业就是提前一年, 他自己倒是不太在意, 不过温宪教授觉得他就吃亏在读博的时间太晚了, 起步的时间就比别人晚, 就算条件好也不能继续耽误下去了, 还是得抓紧时间。
即便刘星泽自己对这些东西无所谓,温宪教授一片拳拳之心为他的前途着想,他也不能不知好歹。
因此回到云来宫之后,刘星泽就闭关开始写论文, 连县医院那边的手术都暂停了。
一直到论文初稿出来,刘星泽才出关。
把论文初稿发给温宪教授之后,刘星泽立即又收拾东西飞往京城, 国际生态农业学术对话论坛即将在京城召开,刘星泽作为生态农业领域迅速崛起的专家, 早就已经收到了邀请。
落地之后他先回了一趟家, 然后就是拜访了温宪教授, 后面他还有其他安排, 准确的说是参加亲戚的婚礼。
婚礼的主角是刘星泽的族弟,要说关系有多亲戚那也没有,如果刘星泽不在京城也不是非要参加, 但既然他都回来了,不管怎么说也是同宗,上溯四代两家的祖辈还是亲兄弟, 不去参加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用母亲陈冰的说法, 就是让刘星泽去凑个数就行了, 不需要他做什么。
更幸运的还是刘阳泽家的双胞胎姐弟,他们已经上小学了,直接用需要上学的借口搪塞不用去了,虽然小学想要请个假还是比较简单的,但刘家人都觉得一个外八路的亲戚结婚,没必要让两个孩子特意请假,小学怎么了?小学阶段的学习也很重要的!
刘星泽就没办法的,只能一边羡慕侄子侄女,一边乖乖呆在家里让造型师收拾自己。
许久没见儿子的陈冰也在陪他说话,把自己的近况说的差不多了,刘星泽在陈冰进入下一个话题之前问道:“妈,这个亲戚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我以前怎么没听你们说起过。”
陈冰道:“你这几年都不在京城当然不知道啦,他们家祖上是你曾祖父的亲弟弟,在当年战乱的时代,你曾祖父坚持留在国内和国家一起共渡难关,而他弟弟则带着分到的家产带着家人远赴海外在国外发展,这几代发展的也还算可以。”
刘星泽挑眉,“原来是这样,难怪我以前从来没听说过咱们家还有什么国外的亲戚,应该他出国之后和咱们家就没有往来了?”
144/162 首页 上一页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