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我在古代搞发展(穿越重生)——奇遇木木

时间:2024-10-03 08:50:13  作者:奇遇木木
  叶如尘要给钱,胖老板拦着死活不肯要。
  他媳妇还跑去拿了几个猪蹄,强硬地给叶如尘装上。
  叶如尘义正严词地说道:“心意我领了,但钱必须给。”
  胖老板宁死不收,还神
  秘兮兮地拉着叶如尘说:“小叶大师,你真是神了。”
  “自从得了你写的祝我生意兴隆的信,我这生意真好了起来!”
 
 
第86章 赴任
  “哪能呢。”
  叶如尘接过猪肉夸赞道:“量够秤, 价实惠,就该生意红火。”
  胖老板嘿嘿傻乐,“这倒是, 咱家生意做得可真对得起良心, 不过这生意之所以好起来, 绝离不开小叶大师的赐福。”
  叶如尘笑着摇摇头, 胖老板好奇地问:“小叶大师,你考完探花要干什么?会在府城当官吗?”
  “不会,我要去陇州任职。”
  “陇州?”
  胖老板想了半天,“陇州在哪里?”
  叶如尘往西北方向指去, “在昌宁。”
  “哟,那可远呢。”
  胖老板道:“听说那里的人都不种水稻, 天天吃面,怕是很难习惯,小叶大师去了可要照顾好自己。”
  “嗯。”
  叶如尘点头应下, 笑着说:“我本就出自北方,吃的惯。”
  “那就好。”
  胖老板送叶如尘出了门, 一直等他驾车离去才转身回院里,准备将剩下的猪肉收拾起来。
  他媳妇拿起桌上的抹布,只见白光略过,什么东西滚落下来。
  胖老板跟着低头看,一小颗碎银滚到了他脚边。
  媳妇说:“应该是小叶大师放的。”
  七月底,叶如尘准备前往陇州赴任了。
  此时元宵不过两岁半,顾青辰依依不舍,顾母也背过身偷偷抹了眼泪。
  顾父叹了口气, 沉默不语,顾母忍不住抱怨, “状元不是昌宁的吗,圣上怎不让状元去陇州。”
  叶如尘抱着元宵说:“娘,哪有在本省任职的?”
  “那就有探花外派的吗?人家都留在京里了,偏将你支出来,怎偏就与咱家过不去。”
  顾母嗔怪地拍拍顾父胳膊,“若你此前答应圣上回京,小两口就不必受这苦了。”
  “娘,和爹没关系。”
  叶如尘想,只怪他殿试策论给自己挖的坑太深了。
  不对,要怪就怪圣上,就不能给他个闲职吗。
  元宵似是有感觉,平时极爱笑的他没有一点动静,表情有些凝重,小手紧抓着叶如尘的衣襟。
  不安地问道:“爹爹又要走吗?”
  小家伙眼神幽怨,微微嘟着的嘴还有些颤抖,像随时准备哭出来。
  顾青辰狠不下心,想带着元宵一起上路,但大家一致反对。
  叶如尘坐下,将元宵放在腿上,认真地说:“元宵,爹爹和小爹爹要出去挣钱,我们元宵乖巧听话,是个小男子汉,一定会理解的对不对?”
  元宵一听到男子汉三个字,马上坚定地点头,点完又觉得不对,犹豫着摇了摇头,“为什么要挣钱?”
  “挣钱养家呀,有了钱,才能给元宵好买吃的好玩的。”
  “嗯...那我不吃了,爹爹们不走。”
  叶如尘说道:“不只是元宵哦,小爹爹,还有姥姥姥爷都要吃东西对不对,不吃东西会饿肚子,会很难受的。”
  元宵想了想,“我也去,和爹爹们一起挣钱。”
  顾青辰揉了揉他的小脑袋,“那要等你长大呢。”
  叶如尘好声好气地商量了半天,元宵勉强接受了他们必须走的事实,并且顽强地没有哭。
  一汪清泉含在眼中,转了两转也没有落出来。
  元宵扯着顾青辰的衣襟,声音带着无尽的委屈,强装镇定,“爹爹们要早点回来接我,不可以忘记哦。”
  本想说最迟一年的叶如尘抬头看向顾父顾母,下定决心说道:“爹,娘,最晚半年,咱全家在陇州团圆。”
  顾父说:“好,等你消息。”
  叶如尘夫夫走了,背着简单的行囊,这一次连李沧海也没有带。
  二人渐渐消失在大家视野中,元宵沮丧地趴在顾母肩头,没有哭,他已经是个懂事的男子汉了。
  没关系的,爹爹说很快就会再相见,虽然他也不知道半年是多久。
  往西北方向,水路交替,两人行了近一个月,沿途经过数个热闹繁华的府城,但因为在赶路,并未停下游玩。
  从南至北,一路风清,景色不断变化着。
  昌宁布政使司,下设八府一州。
  这一州,便是陇州,为直隶州,位于昌宁西南一角。
  “直隶州”虽和“府”一样直接由行省管辖,但级别较府略低,介于府、县之间。
  陇州下辖五县,分别为:石乡县、山竹县、会江县、长河县、罗山县。
  而州治所所在地不设县,划一区为州制,名“陇州城”。
  自进入陇州,繁华与热闹便逐渐褪去,从来往行人、商贩及远处的城镇就能看出,此地确实不富裕。
  叶如尘夫夫穿过山竹、会江两县来到陇州城。
  大小是一城,虽比不上他们武同府,但也是较为热闹的,学堂书院,酒楼茶坊,一应俱全,只是没有那么精巧华丽罢了。
  街上行人多是粗布短衣,偶也有绫罗锦缎。
  倒是城门建的不错,高大威武,固若金汤。
  送他们来的马车夫是山竹县的,趁着天色尚早,将人放下就赶紧收了钱往回走。
  也快中午了,叶如尘问道:“饿不饿?想吃什么?”
  “还好,我想吃点带汤水的,你呢?”
  早上吃了些干粮,这一路又实在颠簸,顾青辰并没有什么胃口。
  “我都行。”
  叶如尘放眼望去,转了一圈选中一家小面馆,看起来生意还行。
  小面馆屋内和门口都有位置,叶如尘与顾青辰坐在了外面。
  已过中秋,天气很是凉爽,坐外面还有清风阵阵,顺便看看这个他们要呆三年的陇州城。
  顾青辰要了碗大份馄饨,叶如尘则来了碗汤面。
  煮馄饨的摊设在店门外,摊子前守着一名年轻小伙儿,似是老板儿子。
  叶如尘和他着聊天,小伙儿一边包馄饨一边说:“客官不是本地的吧,听口音像是东边儿的。”
  叶如尘笑了笑,“我们打南边来的,湘荆。”
  “哎?”
  小伙儿诧异,“不像呀,我瞧你俩都是北方人。”
  顾青辰点点头,“倒也不错,的确是在北方长大。”
  小伙儿好奇地问,“这儿可不近呢,怎么往这边来了,路过吗?”
  “不,这便是目的地了,要在这陇州城待上好久呢。”
  叶如尘笑道:“你家面真不错,小哥认认脸,以后我常来。”
  “嘿,稀奇了,怎么大老远跑这里定居。”
  “挣钱呀~”
  叶如尘抱着碗喝了一大口汤,豪气地擦了擦嘴,“来干活呢。”
  “行,我记住你了,以后常来给你加面哈。”
  小伙儿没有多问来干什么活,看这两人衣着形象肯定不是干苦力的,想必在这里有生意吧。
  等顾青辰也吃完了饭,叶如尘问道:“小哥,衙门怎么走?”
 
 
第87章 报道
  “嚯~”
  馄饨小哥吃了一惊, “都干到衙门去了,不错呀!”
  小哥没多想,只以为叶如尘是在衙门中有人 , 托关系照顾下生意之类的。
  叶如尘与顾青辰依他指的方向一路询问后来到了州衙门前。
  两人皆身负包裹, 叶如尘背后还有个用布层层包裹的条状物, 是他的佩剑, 此次专门带了出来。
  他们在衙门口站定,门前左右台阶上各两名捕快在值守。
  四人坐在地上唠嗑,两腿随意搭放,毫无形象可言。
  顾青辰当即皱了眉, “此任知州是如何管理的,衙门口就这般慵懒散漫, 里面能是什么风气!”
  “进去瞧瞧。”
  叶如尘说着,抬脚便往里面走,顾青辰紧随其后。
  门口的捕快并未阻拦, 只抬头瞄了他们一眼,仍旁若无人的聊天。
  台阶上靠中间坐的哪一位还往旁边挪了挪屁股, 自觉给他们让出路来。
  本以为会受到阻拦,不成想他们连问都没问。
  叶如尘走到中间突然站定,刚好挡住左右聊天的人。
  顾青辰见状后退了几步,抱臂在旁观看。
  “喂,走呀。”
  离叶如尘腿边最近,也是方才主动挪位置的捕快不满地问道:“站这里碍什么事?没看见我们在说话吗?”
  叶如尘神色淡漠,微微侧头,居高临下垂眸看向问话的人, “就这样直接放行,不需要问我们是来干
  什么的吗?”
  四人这才抬头正视叶如尘夫夫, 看到叶如尘撇了撇嘴,啧,贵公子了不起呀,拽什么拽...
  再看向顾青辰,好漂亮的哥儿,几人眸光一闪,成功被惊艳到了。
  只是突然感觉身边气压好大,四人讪讪收回目光。
  离叶如尘最近的两名捕快站了起来,竟比叶如尘低了一头,没有一点气势,两人各退一步拉开距离。
  其中一人昂着头,上下打量叶如尘两眼,抱着佩剑随意摆了摆手,“过了二重偏门,东边儿一排房子,从南至北分别是礼房、户房、吏房。”
  州衙竟然能随意进出?长见识了。
  要知道哪怕是桂宁县的县衙,书生去礼房报名考试时,进大门都要查验盘问一番。
  叶如尘盯着这人,心里已经在盘算队伍纪律如何收拾。
  那名捕快被看得浑身不自在,心里发毛,再次后退一步,抬了抬下巴,“看什么看,不认识路呀?”
  叶如尘面无表情冷哼一声,掷下二字,“多谢。”
  顾青辰勾唇笑了笑,连忙跟上叶如尘走了进去。
  四名捕快没再坐下,视线随着叶如尘夫夫移动,眼睁着看他们在甬道上渐行渐远。
  盯着叶如尘的背影,几人肩并肩嘀咕着,“这人谁呀,有病吧。”
  从头至尾都在旁观没有吭声的一名捕快啧了一声,歪着头眯着眼做思考状,“这口音,不是本地的吧?”
  “这人来干啥的?”
  最先让路的那位回道:“不知道,刚才也没问。”
  “对呀,你咋没问呢?”
  “那你咋没问呢?”
  指路的捕快伸手打断了两个人,刚才他还自信满满,但现在又不太确定的猜道:“办户籍的吧,没看带着行李吗?”
  结合外地口音,八成是在外生活发达了,要转户籍呢。
  嗯,这名捕快点了点头,感觉自己猜得很有道理。
  另一人突然开口,“我这心里头不得劲儿,有点慌,你们看他身后背的什么?棍棒?还是...剑?”
  “他不会是...”
  “杀手吧?”
  “哎呦,打老子干什么!?”
  其余三人瞪着眼睛,“瞎说什么呢。”
  被打的人捂着头,一脸不服气,“什么瞎说,是有理有据的猜测!或许还是来劫狱的呢!”
  几人头皮发麻,再扭脸看去,叶如尘两人都快走到牢房位置了。
  不会吧不会吧。
  “该死的。”
  给叶如尘指路的捕快臭着脸,拔腿就大步追了上去,“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跟上!”
  “哎?”
  旁人一眨眼就见身边没了人,叫道:“别急呀,牢房重兵看守他不可能进去的!”
  说完后三人留下了一人守门,剩下两人也小跑过去。
  叶如尘和顾青辰此时已走出老远。
  见他俩没拐弯到别处,而是径直往前走,穿了过仪门东侧的偏门,三名捕快松了口气,但依然没有减速,要跟上看个究竟才安心。
  衙门的布局大都相似,为多进式四合院建筑群,坐北朝南,一门又一门,威严庄重,压迫感十足。
  大门之内的二重正门,称为“仪门”,常年紧闭,只有新官上任,或遇到其他重要人、事才会打开。
  仪门两侧各开了一扇偏门,俗称“二重偏门”,以供日常使用,叶如尘和顾青辰正是从其中过来。
  过了门,甬道尽头正对的便是大堂,明镜高悬,是州官升堂理事的地方。
  左文右武,甬道两侧各三个部门,共六房。
  分别是: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各司其职。
  叶如尘越过礼房、户房,径直来到最里面的吏房。
  吏房三间屋子,内里相通相连,有几十名书吏在里面干活。
  叶如尘敲了敲门,从第一间屋走了进去,众人抬头望了过来,很诧异怎么会有人过来。
  那三名捕快呼哧呼哧追到了二重偏门,就见叶如尘进了吏房,为首的捕快喘着粗气,“服了,他跑吏房干啥?”
  吏房负责辖区所有官吏的调任、升降、考绩等,一般不和百姓有往来。
  离门口最近的一名书吏开口对叶如尘说道:“你走错了吧,礼房、户房往南,刑房在对面中间。”
  “没错。”
  叶如尘走了进来,伸手从怀里掏出就职敕牒和身份文书。
  问话的书吏皱眉,“有什么事吗?”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