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我在古代搞发展(穿越重生)——奇遇木木

时间:2024-10-03 08:50:13  作者:奇遇木木
  萧呈渊点头附和,“命由己定。”
  叶如尘:......倒也没这个意思。
  他只想想表示,当年说的‘珍惜身边人’是当年的,不是现在的。
  “我去找青辰哥哥,就不打扰你们了。”赵淮宁起身行了一礼匆匆离开。
  待人远去,叶如尘直接问道:“你们两个......嗯?”
  “只是有点意思,才说开,你看出来了?”
  “阿宁,萧哥哥,不瞎都能看出来。”叶如尘挑了挑眉,“萧小将军的‘有点’,应该不是普通的有点,你认真的?”
  叶如尘觉得身为朋友应该多关心两句,“你可知道人家是有婚约的?”
  “我知道,当初救阿宁时便将其身份和离家的前因后果问清楚了,是父母之命,阿宁并不喜欢那人。我既决定和他在一起,会解决这些问题的。”
  “不对。”叶如尘摇摇头。
  “什么不对?”
  “我方才给你卜算,卦象显示,你的姻缘乃天赐,明白说,该是圣上指婚。”
  萧呈渊不以为意,“那我回京让圣上赐婚好了。”
 
 
第139章 《陇州纪事》
  叶如尘慢慢叹了口气, “你果然是认真的,一夜之间仿佛什么都变了,太快了些。”
  萧呈渊眼睛移向远处, 流露的目光就仿佛在追忆什么, 有几分历尽沧桑的感觉, 很难想想这会是他能展现的。
  只听他慢慢说着, “这些年我过得潇洒,却总觉得缺点什么,心中有抹影子无论如何也抓不住。昨日我用药后醒来,入眼便是他在房中忙碌的身影, 那一刻,突然有种强烈的感觉, 原来我一直在等得人就是他。”
  “正如你所言,命运将我要的人送到了我身边,我英雄救美, 他以身相许,一路相伴互生情愫, 像书中一般,是不是很有故事感?”
  该不该说,这么俗的话本现在已经没人看了,过时很多年了好吗......
  叶如尘“哦”了一声,淡淡道:“命运会给你送很多人,昨日买菜的大娘似乎也很喜欢你。不是,你方才还说我胡诌,不信这些呢。”
  “这么讲不是好听些吗, 说实在的,无非就是到了适婚年龄, 恰好有这么个人出现在身边,性子不错,既互生好感,两厢有意,便在一起。”
  萧呈渊斜睨他一眼,“就是简单的爱情,你懂不懂?”
  哈?叶如尘嗤笑,“我家元宵来年都四岁了,你跟我显摆......我与阿辰乃天作之合,一眼万年定终生,就是那种,你懂不懂?我看你估计就不懂。”
  萧呈渊语塞,转了下脑子,“一见钟情是吧,真随便。”
  “侯爷,秦将军有请。”重山突然来报,打断了二人的闲聊。
  萧呈渊走前叩了叩石桌,一副拽拽的很欠揍的模样说道,“天意不顺我便与天斗,顺其自然是不可能的,叶兄,你的人生准则,对我不太适用。”
  叶如尘笑而不语,喝完茶也起身离去。
  中午早早用了膳,叶如尘等人便驾车离开。
  赵淮宁这次没有跟着走,顾青辰说他想留在嘉峪关等萧呈渊伤好。
  走之前,赵淮宁问顾青辰“这样会不会不好”,虽然决定留下,但也会忧虑自己一个哥儿这般大胆会惹来异样眼光。
  这话已经反复问了好些遍,第一次顾青辰就反问他是否想好,他回答是。
  顾青辰受叶如尘影响,没那么迂腐,对此当然无意见。
  “赵二公子既然是反复思量做出的决定,萧将军也同意,那何须在意无关紧要之人,我自是不在意的。”
  叶如尘也知道此事,因为在出发前赵淮宁也私下找过他。
  早上的几句话令赵淮宁心中不安,感觉叶如尘不看好他与萧呈渊,纠结之下还是找来了,自己都搞不清是想得些宽慰还是求证什么。
  “叶大人觉得我与萧哥哥不是良缘吗?”赵淮宁问道。
  “阻碍万千难以厮守,两人却一往情深生死不渝是一辈子;没有多炙热的爱情,平平淡淡、柴米油盐也是一辈子;毫无情爱,但相互尊敬能携手白头还是一辈子。”
  “赵二公子,你觉得什么是良缘?”
  什么是良缘,这怎么能轻易断定呢,有人觉得只要相爱就够了,也有人觉得家世品性相配才好。
  叶如尘看来,一对人能相知相爱相守,不经历磨难,高兴快乐走完一生就是良缘。
  赵淮宁想要的良缘是什么样,那要问他自己。
  都说‘宁毁十座庙,不拆一桩婚’。
  人家两个人互相有意思,总不能因为算出爱情不顺就强制劝分吧,那所有虐恋情深文的主角们都要BE了。
  拿钱算命,该说都说了,多管闲事要遭雷劈的。
  “喜欢是自己的事,怎么做也是自己的事,旁人无法给出决断,问心无愧即可。”叶如尘说道。
  抱歉,不兼职恋爱顾问。
  “多谢大人赠言,淮宁懂了。”
  赵淮宁微微俯身作礼,“在桂宁县便见识过大人的测算之能,不敢质疑,但还是想随心而行,大人勿怪。”
  叶如尘点点头,他理解,信不信是一回事,听不听是另一回事。
  离开嘉峪关,在道上走了没多久,就见前方一大队车马快速行来,身着铠甲是军中将士,张一龙忙驾车躲到一旁避让。
  “这应该就是萧呈渊所说与他一同离京押送军资的队伍。”
  叶如尘推开车窗往外看,“打头那个应该就是中军都督佥事,沈泛。”
  等人走完,顾青辰问道:“队伍里怎么还有名太监。”
  “不知。”叶如尘摇头,“没听萧呈渊提起,或是他们走后不久,上头又突然有了指示。队伍行的慢,那太监追上后就顺道一起走了。”
  “走吧。”叶如尘合上窗户,对张一龙道。
  ——
  嘉峪关,随行而来的皇宫太监手举明黄绢帛,当众高喊:“萧呈渊接旨!”
  萧呈渊立即走出,撩开衣袍跪下,只听上头公公一字一句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安国公府萧呈渊,少成德正,卓尔不凡,佳婿也;今有文英殿大学士谢钊之子谢宁,芝兰玉树,德才
  兼备;二人良缘天作,今赐恩,令成眷属,望汝二人同心同德,勿负朕意,钦此!”
  萧呈渊猛然抬头,不可置信,只听宣旨太监还在继续说:“圣上另有口谕,令萧小侯爷即刻返京,尽快完婚。”
  “萧侯爷,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快领旨。”宣旨太监见他一幅呆愣模样,提醒道。
  “臣领旨,谢主隆恩。”
  这圣旨来得莫名其妙,萧呈渊僵硬地双手接下,整个人如遭雷劈。
  这怎么可能,家中母亲催他成家已久,但不会突然给他定下亲事,更何况还是谢家!他如何能跟谢家结亲?
  什么良缘天作,这婚事简直荒唐至极!
  更何况不久前天子寿宴上,陛下才提过他的婚事,但他当时婉拒了,陛下明明就歇了念头。
  圣旨和他前后脚离京,说明他刚走没几日,这婚事就定了,还令他尽快成亲?
  若不是他脱离队伍,跑得太快,岂不是早就被追回去了。
  ——
  年内,正月初十
  叶如尘抱着元宵刚从外面回府,就听下人禀告萧呈渊来了。
  厅堂内,萧呈渊正拿着一本《陇州纪事—上册》翻看,署名:水风清。
  [跳丸日月,不知觉一年又半,当时千里行,心茫然...]
  这是先前顾青辰连载在半月读上的话本,风趣记录了他们来到陇州的故事,按叶如尘的提议,一边写一边连载,写得差不多就汇编成册,印做书。
  这只有上册,还未发行,是年前就开始印的,因为过年放假便中断了,这几日工人复工刚刚制成。
  顾青辰还在书坊未归,便让人送了几本回来。
  说来也巧,书送来时萧呈渊正好在厅堂等人,便顺便拿了一本翻看。
  萧呈渊从下人口中学了个新鲜词,这叫“基建流”小说。
  确实很贴合,这完全就是一部陇州发展史,或者说,“崛起史”,但并不枯燥,写的十分细致生趣,有意思。
  里面主人公用的化名,一些敏感的地方更是用别的代替了,但陇州百姓都知道书中的人是谁,毕竟里面的故事是实实在在发生的,陇州的改变众人都看在眼里。
  故事开篇,是自夫夫二人抵达陇州后,在街上吃的第一碗汤面开始。
  然后剿匪,立威,动员百姓,划分新区,拆迁,招工,建学院,建水泥厂等等...
  看着很爽,让人停不下来,下人又说,这叫“爽文”......
  只当话本看个热闹的人,自然只是沉浸在里面的基建故事之中。
  可在萧呈渊看来,最有价值的是书后面附篇,《陇州兴起简策》(节选),叶如尘着。
  据前文交待,这是他们刚到不久,看到陇州现状十分痛心,叶如尘通宵达旦编写的一份《陇州兴起简策》。
  实话说这一段在文中描写的实在...腻歪,什么拥入怀中,如你所愿,两个人亲亲我我,萧呈渊想到那场景就脑壳疼,不堪入目,什么玩意儿就乱写,不能正经一点吗。
  他却不知道,外面的哥儿姑娘们可是超喜欢这种的,读到这里指甲都咬劈了。
  下人又解释说,这叫“甜文”,是新流行的,以前那种“虐恋情深”“相爱相杀”最近在陇州有点不吃香了。
  书后面附篇的《陇州兴起简策》(节选),是叶如尘对陇州未来的畅想,也是陇州基建计划。
  先前在半月读连载的时候,这一篇章并没有放上去,是第一次出现。
  所以在不久后,《陇州纪事—上册》对外发行,直接惊呆一众人,尤其是此前只当是'有点特别的纪事日常流普通话本'—所以不感兴趣的—学识渊博老夫子、眼光毒辣老生意人、陇州境高层官员们,几乎人手一本,企图研究出什么。
  虽然只有短短两页,语句精炼,看着甚是枯燥。可萧呈渊明白,此乃全书精华所在。
  都知道叶如尘才智过人,短短时间就让陇州焕然一新,但谁能想到这些竟然是叶如尘初到陇州就已经计划好的。
  更厉害的是,竟然真一步步按照其计划发展至今。
  但有些令人遗憾,《陇州兴起简策》并没有全部放出来,只是一小部分节选。
  萧呈渊迫不及待想看完整篇,可书才写到上册,而现实中叶如尘计划的事尚未完成,是不可能将完整篇发出来的,否则众人皆知会坏计划的。
  叶如尘对萧呈渊的到来十分意外,见到他旁边那位眼熟的太监后,暗自猜了好几种可能。
  但确实没想到居然是赐婚圣旨,叶如尘不由瞪大了眼睛,这......也太突然了吧......
  “真是谢谢你的乌鸦嘴了。”
  提起这事萧呈渊就来气,避开了宫中太监,萧呈渊沉声道:“这婚事是谢家主动求的,谢家是太子的人,不知道又是什么阴谋算计,这笔账我记下了,绝不能就这么算了。”
  “那,赵二公子?”
  萧呈渊沉默了一会儿,“他随我一同回京,去找他哥哥,其余的事,再说吧。”
  “不提这些。”萧呈渊举起手中的书晃了晃,“这书不错,尤其是最后的附篇,这本我拿走了。”
  萧呈渊是返京途中顺道路过陇州前来拜会一二的,小坐片刻便要离开。
  同行的太监见他收起了那本《陇州纪事》,便也开口讨要了一本,正好家中有多余的,叶如尘欣然相赠。
  分别前,李沧海赶来,递给了叶如尘一个方方正正小包裹。
  叶如尘接过直接转交给了萧呈渊,不等对方开口询问便解释道:
  “这是市面上几本流行的虐恋情深文,闲暇时看看,当做消遣,说不定会有所感悟呢。”
  萧呈渊一脸无语的表情,全身写满了抗拒。
  “离别礼。”叶如尘当没看见,直接将包裹往其怀里一塞,挥了挥手,“再会~”
  待人离去,叶如尘牵着元宵转身去了[有间书屋],“走,咱们找你小爹爹去~”
  他们去已不再是原来那家,如今城西新区的商业街逐渐繁华,有间书屋的总店也搬了过去,而原先东市那家则作为分店继续经营。
  “哎呦!叶大人您来了,是要顾公子吗?他在后院楼上,我带您过去。”李福一见叶如尘进门,就熟稔的招呼道。
  叶如尘摆手,“不用,李掌柜你忙便是,我自行前去。”
  一道身影绕过屏风,突然从后面窜出来一把抱住顾青辰,吧唧一口亲在脸上。“哪里来的俊俏小郎君,让我亲亲。”
  顾青辰吓了一大跳,听到声音猛然回神,他倒是忘了,这里不是谁都能上来的。
  转头一看元宵竟然也在一旁捂着嘴偷笑,红着脸伸手向后一戳,“别闹。”
  叶如尘低着头,两人交颈相拥,能听见顾青辰低声咬牙切齿道,“说了多少遍,不准当着孩子面胡闹,教坏了怎么办!”
  叶如尘嘿嘿一笑,果然转移话题,“怎么还没忙完。”
  “快了,还要一小会儿,你带着元宵先去玩
  儿。”顾青辰说道。
  叶如尘,“不用,我们等你。”
  “等爹爹~”元宵也点点小脑袋,甜甜一笑,乖巧地可爱。
  于是,书阁之上出现了这样一幅场景:
  顾青辰正坐在桌前处理着手中账物,旁边并排两张躺椅,一大一小相同的姿势躺在上面。
  不同的是,一人手拿话本,一人手拿画本......
 
 
第140章 变化
  开春, 边关传来喜讯,燕军大胜戎姜,戎姜投降, 火药顿时名声远扬威震四方, 大燕上下举国欢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