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穿到部落当祭司(穿越重生)——麦田里的兔子

时间:2024-10-18 07:42:21  作者:麦田里的兔子
  “祭司大人,我们真的能比城里人过的还好吗?”一个额头有些宽的婶子小声的问。
  常念侧头看厉,“厉,你对城了解的多,不知道城住的地方怎么样?”
  厉不像常念脸上时长带着笑,即使是面对一群妇人,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因着高挺的鼻梁和锋利线条的衬托,看上去就显得有些冷漠和不近人情。
  他淡淡开口:“去年来的游商提过,城中的人大多数居住在木屋之中。比起我们盖的房子,木屋冬日会漏风,即使外面裹上皮子里面依然还会觉得冷。他们不能再屋内做饭,最多燃个火盆。而且不比我们吃的细盐,城中的人吃的依旧是粗盐。”
  厉说的并没有夸大其词,只是将一部分的事实摆出来。
  听到城里的人还没见过房子,没吃过细盐,一群女人都惊讶的合不拢嘴。
  得亏祖神庇佑,派来了祭祀大人福泽延越,让他们过上了比城里人还要好的日子。
  晚上,妇人们的伴侣建房回来,她们便把今日发生的事儿说了。听完后,建房的汉子们也都一个个在心中默念祖神庇佑。
  等人都散了,厉才把手伸到常念面前,“再给我看看。”
  常念发现了,厉对这些新鲜事物十分好奇,只是他平时伪装的太好。想来也是,他不过是个二十多岁的毛头小子,还在小心地用自己的触角探索世界。
  某只小狐狸装作不知道他的意思,“看什么?”
  厉抿了抿嘴唇说:“会将东西变大的那个。”
  常念从小竹篓厉拿出新磨好的凸透镜镜片,举高了问:“你说这个吗?”
  见他拿了出来,厉一只手把人拦腰抱住,另一只手去把镜片夺了下来。
  常念:......在他面前,总有一种自己是小鸡仔的错觉。
  今日下午,厉陪他一头扎到了旧窑里琢磨做玻璃。他之前尝试过做玻璃弹珠,可惜出品的东西太劣质。今天他总结了一下,想尝试提高玻璃的纯度和强度。
  想提高纯度,那选的沙子中就尽量不要有杂质。而想提高强度,现在能用的办法只有淬火法,就是将刚烧好的玻璃快速降温冷却,从而使其内部产生压缩的应力,来提高玻璃的强度和韧性。
  以现在的条件想快速冷却成型不大可能,只能尽量降低玻璃温度,而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冷水降温。至于能降成什么样,只能爱什么样什么样了。
  好在现在制出的玻璃多用于建房,强度也不需要太高,如果不耐造坏了,再换新的便是。
  后面他们要去找铁矿,自然也要碰碰运气看一看这附近有没有硝石矿。毕竟他记得以前小说里面写着,穿越的人多少都有点幸运buff,没准就让他遇到硝石矿了。有了快速冷却玻璃的方法,到时候建大棚也就多一些成算。
  常念之前吩咐申这次回来带一些盐湖周围的沙子,正巧那会儿庚和盛在,便让他们去带一些回来。
  或许是两人没再旧窑见到人,便找到部落这里。他们过来时,正好见着首领揽着祭司的腰,然后抢他手里的东西。
  盛不如庚心思灵活,还要去找祭司说事,庚见状翻着白眼把人拉回来了。
  “诶,你拉我干啥?”盛还一脸不服气的问。
  庚无奈的说:“我突然想起来一件事,你先跟我过来。”
  虽然现在盛无比感激祭司,也很听祭司的话,但只要是庚说的事儿,他依旧不会拒绝,遂乖乖的跟着庚离开了。
  至于为啥首领会抱着祭司,盛觉着可能是关系好吧!
 
 
第33章 
  玻璃窑明日就能开始投产,一大早常念便带人过来瞧。在几处关键的地方拍了拍,觉得应是没什么问题。只是有几个衔接的地方,如果能换成铁就更好了。
  “雁,你带上十人去溪边再找找,还有没有那种橙色的泥。”他还是想派人出去碰碰运气,万一还有呢。总不过是十几个人出去一次,权当是秋游了。
  二十人小队中有个圆脸战士上前两步说:“祭司,我知道北面还有一条不宽的小溪。”
  他提起来,另外也有几名战士有些印象。
  “那就麻烦你们都去瞧瞧,这次要是能再背回来些,今晚就再做一点新鲜玩意给大伙儿尝尝。”常念大手一挥,十分豪气。
  众人领命出去,窑厂里就剩下了常念、厉、还有一直跟着的庚和盛。
  玻璃窑的面积不小,差不多有二百个平方,且高度要比他们住的房子高出大半截。窑内和房子不同,窗子开在接近房顶的地方,都是如同狮子脑袋大小的方形通风口,透光并不算好。但不知为何,外面天气闷热,窑内却有些清凉。
  由于里面的光线不好,所以几个角落都筑有高高的陶盆,陶盆中燃着火,将窑室内也能照的十分明亮。
  借着陶盆中的火光可以看见室内有一大一小两个窑炉,大窑炉下方是蓄水池,水池上面漂浮着陶土烧成的平整托盘。
  这个托盘和平时部落用的陶不同,常念在烧制的时候加入了动物的骨灰,算是比较原始的一种骨瓷。骨瓷能承受的最高温度大概在一千一百度左右,而如今烧制玻璃所能达到的温度至多八百度,所以用骨瓷做模具正好。
  托盘的大小是照着窗子做的,如果后面做玻璃大棚,模具还要再大一些。
  至于蓄水池,分别都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为了方便用水,工业区也建造了引水渠和排水渠,虽然不能如自来水那样方便,但基本用水却也不用人肩挑手提。
  常念从末世穿越过来,最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联想到庇护所外遮天蔽日的漫漫黄沙,他真是一点都不敢忽视。
  虽然现在所做的事情离工业生产还有老远的路要走,不过是一些简单的制盐和烧制玻璃的工作,但产生的废水一样也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为此在建房之处,他就让人造了一个污水处理池,所有废水需要经过水池中草木灰和木炭的过滤才能排放到河流下游。
  至于污水池中的草木灰和木炭的过滤层,也要定期更换,更换下来的东西必须到指定地点掩埋。
  围着窑室走了一圈,庚和盛看着红砖砌成的或方形或圆形的建筑,内心震惊的说不出话。他们也都瞧见了祭司手里拿的东西,听说就是从这里做出来的。
  出了玻璃窑,厉将手伸到常念跟前,想要再瞧瞧望远镜。
  望远镜是用了三根粗细不同的竹节制作的,样子和开普勒式望远镜差不多,除了打磨镜片的时候费一些功夫,其他都算简单。常念来时就试过了,倍数大概在七八倍之间,差不多能将七八十米开外的景物移到眼前。
  如果是寻找猎物或观察敌情,那一百三四十米外的东西也能看个大概。
  把望远镜递给了厉,他放到眼前看向东南方。“这几日你多做几个。”
  “是想分给狩猎队吗?”常念觉着狩猎队有了望远镜,肯定能提高狩猎效率。
  “不止。”
  厉注意到庚似乎十分好奇他手里的东西,瞧过之后随手将望远镜递给了他。
  “你的玻璃窑已经建好了,后面还会有其他窑厂建成。而新址那边的房子也有了初步的模样,这些都不能让外人看到。我怕后面还会有游商过来,有了望远镜,就可以派战士在几个方位巡查,如果见到有外来人我们也能迅速反应,将人拦在外面。”
  常念点头,觉得厉思虑的周全。现在的延越确实不适合对外展示,他们还需要一段时间偷偷苟发育。
  庚拿着望远镜四处看了看,没想到连天上飞鸟的尾羽都能看清楚。如果不是之前就知道祭司能做出许多他们听都没听过的东西,就要以为这是什么神仙术法了。
  盛在一旁等了半天,这下可轮到他了,便迫不及待的放到眼前。
  他个子高,这会儿还站在一块石头上,看的自然更远。他看到部落外面的一棵老槐树上呲溜溜跑着一只小花鼠,小花鼠的腮帮子鼓鼓的,也不知道都吞了些什么进去。
  要是平时遇见这小东西,它定是会跑的老快,一溜烟就不见踪影。这次没有人在它跟前,小花鼠便也不跑了,找到一处合眼缘的树枝,开始给自己顺毛。
  盛第一次看清楚,小花鼠背上的四条纹路竟然不是纯黑色的,棕色的花纹到了屁股上好像染色了一般,晕出一片红棕色的毛,一蹦一跳十分可爱。
  许是看的入神,他自言自语的问:“怎么只放了两个圆片一样的东西,就能看到百十步开外的景色?”
  常念早就料到庚和盛的反应,解释:“你说的圆片是玻璃,光线通过玻璃的折射可以让远处的景物汇聚成像,然后投射到你的眼前。”
  知道三人都听不懂,他便举例问:“都用木矛叉过鱼吧。”
  在场的除了他都是极优秀的战士,鱼虽然速度快且灵活,但与一些狡猾的野兽相比也不算什么,所以三人一齐点头。
  “盛,那你说,叉鱼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常念像一个物理老师一样,揪着那个不算聪明的学生问。
  厉用余光扫了一眼盛,不轻不重的哼了一声说:“为什么问他?”
  常念:......
  庚在后面拍了一下盛的背,盛向前走了半步说:“瞄准鱼的下方,迅速扎下去,要快不能犹豫。”
  “说的不错。但你告诉我,为什么要瞄准鱼的下方,而不是瞄准鱼?”常念追问。
  “啊?”盛挠了挠头,“因为对准下方才能叉到鱼啊!”
  并不意外盛的回答,常念从竹篓厉拿出一片之前做出的玻璃,因为是前期的试验品,所以并不算特别通透。
  “之所以要对准鱼的下方叉下去,那是因为你的眼睛骗了你。”
  啥玩意,眼睛怎么会骗人,盛竟然露出了神似弘的疑惑脸,不明所以的看向他们祭司。
  没有先解答他的疑惑,常念反而又问:“你觉得阳光从天上到达你眼前,中间穿过了什么?”
  “穿过什么?什么也没穿过啊!就算中间隔了一片树叶,阳光也照不过来。”盛回道。
  之后常念用事实证明,太阳照过来的时候是穿过空气的。同时,他也和三人证明了空气的存在,进而引申到光的折射。讲了之所以要对着鱼的下方叉,是因为光穿过空气,再经过水面,由于水和空气是不同的两种东西,所以光会发生折射。
  至于望远镜,也有相似的原理,只不过要更复杂一些。
  三人听得半懂不懂的,但对于物理这一门学问,算是有个启蒙的认知。
  常念看着盛打趣:“如果你弄明白我今天说的这些,没准哪日也能做出了不得的东西来。”
  一边的厉听见,又是从鼻子了哼了一声,眼神扫到盛时竟比往常还要锋利。
  盛:为啥啊?这咋了?我啥也没做啊!
  庚似乎明白了什么,心中苦笑着将盛拉到自己身边。
  最摸不到头脑的还要数常念,不懂明明盛最近的态度变好了,为什么厉的态度反倒是不如从前呢?这是什么新的御下手段吗?果然,关于权力和人心他最搞不明白!
  也就走出玻璃窑这一会儿的功夫,天上的乌云已经越积越多,刚刚还在树枝上理毛的小松鼠,也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厉看一眼积起来的云说:“要下雨了。”
  常念也抬头看,“果然还是赶上雨了吗?走,去云叔那吧。”
  雨说来就来,很快就淅淅沥沥的飘了下来。
  部落新址的建房速度很快,夯土墙已经垒起来大半,估摸再有个一日就可以建顶铺瓦,可要比常念预计的速度快不少。只是雨却选择在这个时候来了,弄的正在建房的人不知所措。
  “鹤呢?鹤工不是说夯土墙怕水吗?这雨下起来可怎么办?”
  瞧着连日的努力或许就要毁在一场雨里,过来送东西的女人都急的直跳脚。
  现下雨还不大,倒是没关系。可眼见着云越积越多,势必是要下一场大的,他们辛辛苦苦垒砌的墙岂不是要冲倒了?
  正巧这时鹤回部落里拿东西,人不在现场,弄的大家都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乱打转。
  有人提议道:“今日祭司也在,我们赶紧派几个人去找,他肯定有办法。”
  其他人一齐附和:“对对对,祭司一定有办法!”
  提到祭司,大家好像又有了主心骨一样,样子就不如先前那般慌乱。只是找人的还没走出去,就见道远处来了二十多人,手里好像还抬着什么。
  有那眼神好的看见了,大声喊:“祭司,是首领和祭司,他们带着族里的老人和战士抬着什么东西过来了。”
  盖房的大伙这下都放下手中的工具,冲上前帮忙。
  枯草垫是常年一早就让云叔他们准备的,那些捡来的干草一部分掺杂到夯土中增加墙的韧性,另一部分则是送到了老人们的手里,被他们编成一个个可以挡雨的枯草垫。
  常念明白刮风下雨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天气,他确实不懂得观天象,算不到何时有雨,只能将准备都做足了。
  族里的老人平时十分不起眼,尤其是有十几位岁数大的,体弱眼花,平日里也做不了什么。有孩子的孩子赡养着,没孩子的族里负责养活。
  可即使年纪再大,对好日子都是有期盼的。他们不单单只是期盼,当初常念找到他们时,问要不要为建房出一份力,十几个老人那叫一个开心。
  祭司大人说夯土墙怕水,如果遇见了下雨天,房子就要遭殃,所以必须在雨水来之前做好枯草垫子。这也不是什么累人的活计,老哥几个天天聚在一块,一边聊天一边干,觉着人都年轻了几岁。
  也就是他们手脚真的使不上什么劲儿,要不然也是要拿起工具夯上两堵墙的。
  将老人手里的枯草垫接了过来,汉子们脸上都带着笑喊叔叔伯伯。有嘴甜的,还不忘说一句辛苦了。
  老人心里熨帖,大家心里也高兴。
  原来延越的每个人都在努力,为了新家,为了未来,为了新的生活。即使年迈体弱、即使力量微薄,也没有一个人是坐享其成的。
  在将枯草垫罩在房顶不久后,雨就忽的下大了。草垫子的大小是常念提前计算过的,延伸出去的长度刚好可以护住夯土墙,让它可以不被雨水淋湿。
  二三百人顶着大雨往回走,多数人并不在意天上掉下来的雨点子,倒是有忙热的汉子扬着脸接雨,完事还不忘说一句“得劲儿”。
  怕老人们淋雨生病,出门时常念都提醒大伙拿了草帽。他自己也戴了,只是雨点被风吹得倾斜,有的斜打在了背上。刚要打个哆嗦,就发觉好像有什么东西遮住了背后斜淋过来的雨。转头一看,原来是厉把草帽摘下来挡在他的背后。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